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2352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

《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docx

资源综合利用参考文献

以技术为先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发达国家矿业发展趋向于管理集约化、科学化;发展矿产资源的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选冶加工短流程提取技术

选矿技术发展致力于攻克加工利用中低品味矿石和难选冶矿石的工艺技术及设备研制的难关。

近年来,用于处理低品位难选冶矿石的堆渗技术发展迅速,铜、金、铀等金属的地下溶浸和就地浸出亦实现了工业化,生物浸出技术已成为极具前景的清洁生产工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随着矿业开采品味的降低,过去在选矿时丢弃的尾矿,已经被作为低品位的矿产或“二次资源”在许多国家得到开发利用

数量如此巨大的尾矿,不仅其存放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尾矿的合理开发利用,为世界许多国家所关注。

    国外将尾矿作为“二次资源”进行勘察评估,查明其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有用组份含量及赋存状态以及其储量等。

同时大力开展选冶新工艺、新设备研究,从尾矿中分选和回收有用组份,建立一批二次选矿厂。

如乌兹别克斯坦阿尔马雷克斑岩铜矿区从尾矿回收金属,美国铝矿从合钨的选钼尾矿回收钨,使这一铝矿成为美国第二大钨矿,产金大国南非于1985年兴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尾矿再处理厂,主要处理含金尾矿,从中回收金、铀等多种有用组份,加拿大提敏斯工程吃力含金尾矿等。

矿山二次资源的特点矿山二次资源是矿床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产生的、仍然堆存或遗留在矿区范围内的废石、尾矿、煤矸石、矿坑水、选矿废水等各种废弃物的总称。

从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角度而言,它们不应看成是废弃物,而是一种可以回收和利用的资源,所以称为矿山二次资源,是矿业二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有用资源进入尾矿、废石中,使其成为可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的二次矿产资源。

二次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分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人均不多,但总量很大。

经过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开发,我国已成为居世界前列的矿业大国。

由于我国大多数矿产质量不佳,许多主要矿产品位较低,加上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采、选技术水平低下,导致矿产资源总体利用率较低。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5年中国矿产资源年报))公布的资料,我国40多种主要矿产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石油采收率仅29%,煤炭30%,其他固体矿产采、选、冶总回收率平均只有42%。

其直接结果是采矿废石、选矿尾矿排放量大,其中所含有用组分和有用矿物较高,从而也相应形成我国矿山二次资源的巨大潜力。

采矿废石和围岩,是矿山开发中产出最多的矿山废弃物。

我国铁矿,露天开采平均采矿剥岩比约1:

3.5,坑采矿低一些,全国jF均剥采比至少为1:

2.5;有色金属矿全国平均剥采比1986年为1:

3.74,19o0年增至1:

9.17。

据有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1949~2000年底,全国各类矿山产生的采矿废石为162.3亿吨。

按开采1万吨矿石产生0.7万吨废石计算,今后10年,我国不经治理的矿山废石总量将达1338亿吨以上。

除了有一些矿山将这些废石用于回填采空区或筑路以外,基本上没有再利用。

我国现有2000多座矿山尾矿库,尾矿积存量约50亿吨。

目前对尾矿的利用率仅8.2‘。

据中国工程院最近的研究表明,我国12种大宗矿产每年尾矿排放量约3亿吨。

许多尾矿中有用组分含量较高。

我国铜矿山尾矿中平均含铜0.126%,其中江西武山0.69%,湖北铜录山0.44%;又如,:

最近通过评审的广西自治区南丹地区五份尾矿资源详查地质报告揭示,在南丹境内已控制的尾矿资源量中,尾矿中锡的平均品位(0.58%)要比南丹云锡公司原矿地质品位0.546%还要高。

辽宁省建昌八家子铅锌矿的尾矿中,含银69.94克/吨、硫2.335%、铅0.19%、锌0.187%、铜0.027%。

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开采1万吨矿石要产生矿坑水13.16万吨,每年产生的矿坑水至少在2000亿吨以上。

而对采矿产生的废水利用率仅4.2%。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全国有1900座煤矸石山,堆存煤矸石达35.6亿吨,其利用率为43%。

随着煤矿开采,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瓦斯达194亿立方米,目前利用率最高估计只有25%。

全国重点铁矿选矿厂的技术经济指标显示,铁矿尾矿中平均铁品位为10%(其中,磁性矿为7.93%,弱磁性矿为21.05%,多金属铁矿为15.76%)。

在堆存的26亿吨铁矿尾矿中,至少含有2.6亿吨铁。

按全国铁精矿平均品位63.25%折算,相当于4.1亿吨铁精矿。

按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铁矿尾矿中蕴藏的铁金属量相当于8座大型(矿石储量≥1亿吨)贫铁矿(按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2%折算为矿石)。

而在2.7亿吨金矿尾矿中,蕴藏金储量l16.1吨,相当于5座大型(金储量≥20吨)金矿。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矿山二次资源中的尾矿资源的利用现状是令人惋惜的,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在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努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这些人工矿床就可望得到开发和利用。

而且其开发利用的成本,显然要远远低于寻找同类型矿床投入的地勘费用。

另一方面,如果它们不被资源化,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污染环境和产生灾害

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被再次利用的资源统称为矿山二次资源,它包括二次矿产资源(如各类尾矿、废石、废渣)、二次水和气资源(如矿坑水、工艺废水、废气)、二次土地资源(如压占、扰动和破坏的土地)、二次生态环境资源等。

矿山二次资源中最为重要的是矿山尾矿、废石等二次矿产资源。

它们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并破坏、压占土地,污染生态环境,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

因此,从根本上治理矿山环境的重要环节,是开展二次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截止200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矿山企业153063个。

据不完全统计,1949~2000年底,全国各类矿山产出各类矿废石162.3亿t,其中煤矸石35.6亿t,铁矿废石94亿t,有色金属矿废石25亿t,金矿废石4.6亿t,化工矿废石3亿t。

全国矿山累计堆存尾矿50亿t,并以每年排放3亿多t的速度增长。

其中铁矿尾矿26亿t,有色金属矿尾矿21亿t,金矿尾矿2.7亿t,化工矿尾矿0.3亿t。

此外,全国堆存粉煤灰12亿t。

二、我国二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1全国矿山尾矿、废石等二次矿产资源情况,尤其是资源种类、数量、性质、有价组份含量、理化特性不清,利用途径不明,无法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22.目前大多数矿山企业技术队伍力量薄弱,科研条件差,经济状况欠佳,生产工艺、设备落后,无能力从事这项工作。

同时,又出于狭隘本位主义,禁止外来投资者和专利新技术进入开发利用。

33.除煤矸石、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外,仅少数矿山对尾矿、废石中有用金属和矿物进行二次回收,而对尾矿、废石的整体综合利用尚缺乏重视。

44.法制建设不完善,缺乏硬性的法律约束,矿山企业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不高。

55.缺少人力和资金的投入,缺乏稳定的市场,尾矿、废石综合利用的许多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应用。

66.产品单调档次低,生产技术水平低,不能规模经营,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综合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仍较为严重

但对于已闭坑的老矿山堆存的尾矿和废石,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现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状况,不少尾矿库已成为病库或险库,潜伏着极大隐患。

 

1鼓励矿山企业利用自筹资金或吸收外部资金,优先综合利用矿山二次资源,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产业化生产。

2

(2)鼓励企业投资矿山二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组建专门的产业化生产企业或上市公司,或按地区或行业组建一定规模的产业集团,开拓市场,开放经营。

(3)除鼓励和吸收社会多渠道的投资外,可建立专门的投资公司,实行产业化基金的集中管理和有偿使用,保障矿山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与治理的资金来源。

从而扩大矿源,降低成本,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矿产资源二次开发,主要对象是暂不能综合开采或采出后暂不能综合利用的矿石,当技术经济条件提高后,可二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再生利用是指有关矿产原料及产品的废旧料,经过加工处理再生回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源需求刚性上升:

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不少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仍然比较粗放,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矿山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转变传统意义上以单纯消耗矿产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和高耗能为特点的开发利用方式,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已成为矿山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即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社区和谐为主要目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要求,追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重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统一,将绿色矿业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

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严格实施规划,加强引导。

认真执行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安排部署,加大实施力度,实现既定目标,拟定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规划。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三是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组织遴选首批符合条件的绿色矿山企业,发挥试点示范作用。

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探索有效途径。

四是继续整顿矿产开发秩序和规范管理,保障良好的矿业发展环境。

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建设绿色矿山。

充分运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研究探索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推动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开展工作

在矿业开发方面:

我省对现有矿山进行了综合整治,一些小、散、乱的矿山整合成大、中型矿业公司或集团,提高了矿山的综合开采水平,提升了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在矿产品选矿冶炼方面:

各矿山企业普遍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选矿和冶炼回收率。

重点开发二次矿产品回收过程拆解分离技术、二次资源稀缺贵金属回收技术、尾矿综合回收技术、冶炼废渣资源化技术、矿产资源循环过程中环境治理技术,取得节能减排的明显效果和循环经济的良好效益。

在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

阜新、抚顺等地对煤矸石、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

目前,已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废料生产出墙体砖、水泥、高级纸张填料等。

葫芦岛等地在钼尾矿中提取钼金属、长石、石英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

相继对阜新新邱西排土场、抚顺矿务局排土场等8个大型矿山进行环境恢复治理,投入资金和复垦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一。

省有色地质局正在实施的阜新海州露天矿地质公园建设,成为全国矿山环境治理的示范工程。

  我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我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综合利用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强化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矿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循环利用的矿产品为基础,以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即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矿产资源永续利用。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要求优化矿产资源利用、提高资源生产率,将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矿产勘查开发、选矿冶炼、深加工等产业链的全过程,做好规划指导,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建设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产业体系,形成单位企业内小循环、园区(块状经济)中循环、区域大循环,并逐步纳入省、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总循环体系。

地矿产业应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布局、规划、建设,形成支柱产业之间高关联度,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努力在集约利用矿产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求发展,在提高质量效益中求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使原来那些被放错位置的资源在产业链中各得其所、变废为宝,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第二,为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性政策,引导矿业集约开发、节约优先、合理利用、规范管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矿业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为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打破矿山企业间单向式线性生产方式,促进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提高矿产资源整体利用效率。

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各项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节奖超罚,推进循环型企业建设。

  第三,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要有不竭的资源作基础。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是当务之急。

我省是老工业基地,老矿山多,且多数矿山面临资源危机。

在老矿山周边和深部进行接替资源勘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大有可为。

沿海经济带主要是搞好地质调查,摸清家底,作为战略储备。

  第四,调整矿业产业布局。

强化政策导向,鼓励探矿、采矿、选矿等企业在腹地发展,鼓励矿业延伸产业如冶炼、化工、化肥、装备制造、电工电子等深加工企业向沿海经济带集聚,形成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对环境治理、资源再生利用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矿业资源再生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

对废弃的矿井、坑口、尾矿库等,及时进行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

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

  第五,强化矿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提高矿业循环经济效益。

开发建立与矿业相关的包含环境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资源化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

在重点矿山、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如大型矿山的环境恢复治理示范项目,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链接技术,把矿业循环经济各个方面的研究纳入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矿业循环经济应强调“5R”。

即在传统的“3R”——— 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再回收(Recycling)之外,增加再发现(Rediscovery)和复垦(Reclaimation)。

(1)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

从工业生产的能源效率来看,我国8个主要耗能工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近一半,而这8个主要的工业部门占工业GDP能耗的7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的总回采率大概是30%,比国外的先进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而在建筑、节能领域,建筑能耗高的问题也都十分突出。

节能居住建筑仅占全国城市居住建筑的3.5%,但是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2)环境污染严重,还没有彻底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明显的伤害。

(3)近年来的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的作用不断加大。

从2002年到现在,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GDP的增长速度。

在矿产开采领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无偿开采制度。

无偿开采在制度上结束于1986年生效的《矿产资源法》,事实上结束于1994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的施行。

而且,资源税目前在我国仍然是小税种,资源税率普遍偏低,且缺乏灵活性,难以发挥调节功能,其具体计征办法以产量和销量为基数,导致资源开发企业进行掠夺式开采的短期行为。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它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高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我国矿产资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战略。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这为我国矿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可见,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矿产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矿产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②大多矿产资源国际竞争力弱。

③部分重要矿产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

④共(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大大增加了开发利用的技术。

⑤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中,严重制约着矿产开发的规模效益。

⑥矿产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产区与加工消费区错位。

⑦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突出。

⑧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易选的矿少,致使商品矿的成本大大增加。

   我国经济长年持续高速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过去不注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和深加工处理,这说明,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仍然较低,矿产资源的总体利用水平远远低于矿业大国,使我国原有很大优势的矿产资源品种也逐渐失去了优势。

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二是矿业“三废”的综合利用。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缓解资源短缺起了积极作用。

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相当严重,长期以来,矿业沿用的是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式经营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重速度、数量,轻效益和质量;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挖潜;对矿产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资源的过度破坏和巨大浪费,资源面临枯竭,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矿产资源经营粗放

   2005年6月14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公布的一份资源综合利用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约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我国的共、伴生矿多,在已开发的矿产中,共伴生矿占87种,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只占1/3,综合回收率不及20%。

煤系共生、伴生20多种矿产,绝大多数没有利用;一些超大型复杂多金属矿床的尾矿利用率仅为1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到60%,累计堆存量已达几十亿t,占用了大量土地。

根据对全国845个矿山调查,综合利用率达70%的矿山仅占2%,综合利用率达50%的矿山不到15%,75%的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率不到25%。

就有色金属矿产的综合利用而论,国外先进矿山综合利用率可达到80%~90%,而国内的平均水平为50%,比国外约低30%~40%。

   

(二)矿产资源枯竭,后备资源储量不足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建设的矿山省,有2/3进入中老年期,经过几十年的强化开采,资源逐渐枯竭,有440多座矿山即将闭坑或面临闭坑的威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使得许多矿产资源耗费增速,另一方面,我国矿业秩序混乱,投资环境差,地质勘探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新发现的矿产急剧减少,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呈下降趋势,后备储量的增长速度已经滞后于消耗速度,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

未来几十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消费需求还将有数倍的增长。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3种,到2020年能够满足需要的仅有6种。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式十分严峻,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三)矿产资源有用矿物的回收率低

   由于我国选矿工艺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使得许多有用矿物的回收率低。

根据全国3498个矿山统计,我国铁矿和有色金属采矿回收率为50%~60%,非金属矿产仅为20%~60%;煤矿仅为30%~50%。

由于选冶水平与国外有差距,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40%,比国际水平低10%~20%。

   (四)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矿山排放的尾矿堆存量已达50余亿t,并且每年以2~3亿t的速度增长,矿山剥离废石的堆存量达数百亿吨。

根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1998年我国矿业部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为31990万t,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为8169万t,综合利用率为25.54%。

由于综合利用率低,尾矿中大量的有价元素及可利用的非金属矿遗留在固体废弃物中,每年矿产资源开发损失总值约为1000亿元。

特别是老尾矿,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损失到尾矿中的有用组分会更大一些。

   实践证明,目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矿产资源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势必威胁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威胁到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安全和稳定。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国矿产资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矿产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

矿业循环经济能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上,循环利用矿产资源,发展矿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以最大限度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矿业循环经济概述

   目前,有关循环经济的含义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大多数的学者已经趋向于认同循环经济内涵的关键点,在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较权威的定义来自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2004年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他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矿产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

   矿业循环经济是指地球上的矿产及矿产品,遵循矿产物质的自身特征和自然生态规律,按其勘查、采选冶生产、深加工、消费等过程构成闭环物质流动,与之依存的能量流、信息流内在叠加,达到与全球环境、社会进步等和谐发展的一个经济系统。

其核心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换言之,矿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矿产勘查-矿产资源-产品-再生矿产资源-最终排放”的反馈式流程。

所有的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消耗;把矿产开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实现系统内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矿物质交换;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内的矿物质和能量,从而产品产业链得以延长,产品质量提高,使用寿命延长,矿物质的综合回收率大大提高,从根本上消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氛围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危机问题,其实质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和技术的问题,也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

实施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和行业的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发展矿产资源循环经济,首先要加强宣传,强化资源和环境的忧患意识及道德观念;其次是普及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知识教育与培训,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使其逐步变成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

   

(二)充分发挥先进科技对矿业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

   必须加快对呆滞矿和难处理矿的利用、采选、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等技术的科技攻关,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非传统矿产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鼓励有条件的矿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自主技术的研发,积极推广适用可行且对资源环境损害少的先进技术。

实施一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促进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

这就要求科技人员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以矿业循环经济原则为指导,积极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不仅局限于矿产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的科研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