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最新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docx
《学年最新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最新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最新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整体设计┃第1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
【教学目标】
掌握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难点:
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类比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是否需要所有的对应角相等?
所有的对应边成比例呢?
条件越少越容易推理证明,那么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又需要哪些?
今天我们就探究探究.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如图所示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吗?
为什么?
2.画一个△ABC,使得∠ABC=30°,小组内进行交流,你们所画的三角形相似吗?
3.分别以∠α,∠β为两个内角,任意画出两个三角形,对应角是否相等?
测量各对应边的长,看是否对应成比例?
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4.如图所示,在△ABC与△A′B′C′中,若∠A=∠A′,∠B=∠B′,试猜想:
△ABC与△A′B′C′是否相似?
并证明你的结论.
想一想:
(1)能否用定义来证明,根据已知条件能否证明对应线段成比例?
(2)考虑预备定理进行证明.需要构造出符合定理条件的图形:
作出平行线.
(3)你能想到几种作辅助线的方法?
画图展示.
学生按要求操作,然后交流.
容易看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当只有一对角相等时,所画的三角形是不相似的.根据要求画出两对角相等时,所画三角形是相似的.
师生归纳: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5.精讲解疑.
教师出示教材第74页例题.
想一想:
(1)已知条件含有平行线,能否从预备定理证明?
(2)已知条件含有平行线,能得到哪些对应角相等,能找到两对对应角相等吗?
四个问题由易到难依次加深,先直观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再动手实际操作,从实践中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深.最后推理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第75页:
做一做;练习题第1,2题.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必做:
教材第75页A组第1,2题.
选做:
教材第76页B组第1题.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实验操作→探究发现→推理认证
2.精讲解疑
3.展示练习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课堂上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探究发现→推理认证”获得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绝大部分学生对判定定理的应用掌握得不错,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数学学习方法.但学生认识图形的能力,合情推理的能力有待提升.
┃教学整体设计┃第2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
【教学目标】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通过运用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问题,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探索.
难点:
探索判定定理的证题方法与思路.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定义法.
2.预备定理:
∵DE∥BC,∴△ADE∽△ABC.
3.判定定理1:
∵∠A=∠A′,∠B=∠B′,
∴△ABC∽△A′B′C′.
判定三角形相似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操作观察.
学生分组,分别画出△ABC和△A1B1C1,使∠A=∠A1,
=
=k(k是指定的常数).
(1)用量角器量一量∠B和∠B1有什么关系?
(2)能判断△ABC和△A1B1C1相似吗?
2.问题延伸.
改变∠A和k值的大小再次画图,是否有同样的结论?
3.说理证明.
如图,在△ABC和△A1B1C1中,如果∠A=∠A1,
=
那么△ABC和△A1B1C1相似吗?
提出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用哪种方法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能用预备定理证明吗?
没有平行线怎么办?
(3)如何添加辅助线构造利用预备定理的条件?
4.例题讲解.
例1 教师出示教材第77页例2.
注意:
(1)有平行线时,用预备定理;
(2)已有一对对应角相等(隐含的公共角或对顶角)时,考虑利用判定定理1或判定定理2;
(3)已有两边对应成比例时,可考虑利用判定定理2,但一对对应角相等必须是成比例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
例2 如图,判断4×4方格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解:
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根据勾股定理,得
AB=2
BC=
CA=
EF=2
FD=5,DE=
∴
=
=
=
.
∴△ABC∽△EFD.
5.归纳总结
三角形相似的基本图形:
(1)平行型:
①“A型”即公共角所对应的边平行.
②“X型”,即对顶角对的边平行.
(2)相交型:
①“共角型”,即其公共角的对边不平行,且有另一对角相等,则有△ABC∽△ADE.
②“共角共线型”,即公共角的对边不平行,且有另一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的一条公共边,则△ABC∽△ACD.
③“蝴蝶型”,即对顶角的对边不平行,且有另一对角相等,则△ABC∽△ADE.
(3)母子型: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即△ADC∽△CDB∽△ACB.
通过学生操作,探究几何结论是否成立,使学生加深理解.
再次画图,使学生感受结论的不变性.
让学生体会把不熟悉的几何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添加辅助线,利用预备定理),给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
通过整合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间的联系,从已知条件出发,判断用什么方法证明比较合适.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依据下列各组条件,判定△ABC和△A′B′C′是否相似,并说明为什么.
∠A=120°,AB=7厘米,AC=14厘米;
∠A′=120°,A′B′=3厘米,A′C′=6厘米.
2.△ABC中,AB=18,AC=12,点E在AB上,且AE=6,点F在AC上,连接EF,使得△AEF与△ABC相似,则AF=__________.
3.下列以能够判定△ABC∽△DEF的是( )
A.
=
∠B=∠E
B.
=
∠C=∠F
C.
=
∠C=∠F
D.
=
∠B=∠E
4.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6cm,7.5cm
9cm,△DEF的一边长为4cm,当△DEF的另外两边长是下列哪一组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A.2cm 3cm B.4cm 5cm
C.5cm 6cm D.6cm 7cm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查看学生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必做:
教材第81页A组第2题.
选做:
教材第82页B组第1题.
作业的布置体现层次性,要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并鼓励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做.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
1.课题引入
2.自主探究:
判定定理2
3.例题讲解
4.展示练习
5.课堂小结:
三角形相似的基本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探究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2,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探究”的过程,先让学生利用刻度尺、量角器等作图工具画图,从中验证定理的正确性.此外,本课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知识重构的维度上重视应用“比较”⇒“类比”⇒“猜想”⇒“证明”的教学法,促使学生尽可能进行“有意义”的而非“机械、孤立”的认知建构,并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