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原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3772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与原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分子与原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分子与原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分子与原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分子与原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与原子.docx

《分子与原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与原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子与原子.docx

分子与原子

分子与原子

 

新津县普兴中学谢彬

第一课时分子和原子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3、能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方法与过程:

1、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2、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

3、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建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观点,能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难点: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观点的建立。

课题分析

学生对氧气、水等宏观物质的性质、制法、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微观世界还很陌生。

本课对于把学生从宏观世界带入微观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从生活、实验中的现象出发,提出了许多让人质疑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导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通过对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活动探究,进一步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并获得有关分子的性质。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理论性很强,特别是第一次从宏观世界走入微观世界,学生缺乏亲身的体验,又不能直接感知,所以难度较大。

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我设置课堂情景从生活、实验中常见的现象着手,充分应用实验和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以加强学生对分子、原子知识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知,开设分子模型的制作。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自用,设计恰当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分子性质的认识同时也加强对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

『师』:

同学们,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心情!

把双手放在桌上,闭上眼睛,作深呼吸。

然后教师(预先在衣服上洒上清新宜人的香水)绕教室一周。

『生』:

惊呼:

啊!

好香啊!

哪儿来的香味?

……

[新课引入]

教师分析学生的感受,引出物质是由一些细小的、人们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组成物质的细小粒子就是我们今天开始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教师讲解]

宏观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讲述分子、原子的发现史,提出疑问:

为什么分子、原子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分子、原子的体积小、质量小

[展示科学依据]

投影:

①苯分子的照片②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提出问题:

分子和原子有哪些性质呢?

[活动与探究]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

在烧杯中假如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

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

1、学生猜想

①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

②大烧杯壁上粘有某种物质,散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③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2、学生实验方案(教师可适当指导)

①用洁净烧杯C装入20ml蒸馏水,滴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

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②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观察现象。

③取浓氨水少许于试管中,滴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

①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②B烧杯的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粒子逸出,有些粒子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其变红。

教师讲述:

这些微小的氨粒子就是我们所说的氨分子。

由此看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那分子的运动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探究]

分组实验一:

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

汇报观察现象:

开水变红的速度比冷水快

学生自己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越高,运动的速率越快。

分组讨论:

生活中、实验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了上述观点?

学生讨论后交流:

①刚才我们闻到了香水的味道

②糖放到水里,溶化了,水变甜

③盐放到水里,溶化了,水变咸

④盛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上

⑤夏天出汗后,风扇一吹就干了

⑥衣服洗了之后,经晾晒就干了,夏天比冬天容易干

⑦水长时间加热会烧干

⑧实验室好多药品都要用瓶盖盖住

……

教师评价: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能够把所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大家善于观察和思考,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你们的这种长处。

还有些同学没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些畏惧心理,希望你们向主动发言的同学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分组实验二:

①用量筒分别量取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再量体积

②取一个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吸入空气后,用手指顶住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交流观察现象:

①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②栓塞能够推进一小段

[讨论与解释]

1、学生思考:

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2、获得结论:

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3、提出问题:

你能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学上:

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

4、学生解释:

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5、提问:

分子具有那些性质呢?

6、学生回答:

①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②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7、你会吗?

试一试:

①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的黑色的部分是什么?

②“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8、学生阅读:

P49第三自然段和图3-10

9、教师演示:

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模型。

[得出结论]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

[小结]

①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的速率越快。

③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作业,]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

②湿衣服在阳光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容易干

③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④25立方米石油气在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024立方米的钢瓶中

2、回家自己制作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分子模型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一)

1、物质是可分的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的速率越快

4、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5、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

 

第二课时分子和原子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制作分子模型和对分子模型的演示。

2、学会用宏观模型来想象微观粒子以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熟悉探究微观世界奥妙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题分析

在上一节课对微观粒子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进一步探讨分子和原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和规律,从而得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结论,找到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这一节课对于将来研究“构成物质的奥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基础。

教学策略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微观粒子和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在教师先演示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课外制作一些分子模型。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规律,学生看不见,摸不着何谈发现。

所以我设计flash动画演示和模型演示,让学生有亲身的体验和感知,然后去发现、认识、和总结,变无形为有形,变被动为主动,变未知为可知,让学生通过活动去获得: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什么等知识。

形成探究微观世界科学知识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模型展示]

请几位同学把自己制作的分子模型(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展示给大家。

学生交流:

在制作分子模型过程中,同学们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感悟]

1、原子不同,大小不同。

2、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提出问题](投影)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观察P49图3-11,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变化的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模型演示]

分小组利用自己做的分子模型结合教材P50有关内容,演示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过程中分子的变化情况。

[小组讨论]

[交流观点,得出结论]

1、         水蒸发前后,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2、         水分解、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

[投影]

水蒸发过程和水分子分解过程的flash动画(加深巩固学生得到的结论)。

[提问]

当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之后还具有的化学性质吗?

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

[学生见解]

不具有,说明分子变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也随之改变了。

[获得结论]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

化学变化中分子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投影]

1、水分子的分解过程的flash动画。

2、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的flash动画(反复放映)。

[小组讨论]你有何发现?

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见解]

①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分子变了;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但原子仍然是原来的原子。

②水、氧化汞、氢气、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而汞却是由原子构成的。

[教师分析学生的见解,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在分,原子不能再分。

4、原子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练习]

1、为什么不能来用凉开水养鱼?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电解水的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小结: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在分,原子不能再分。

5、原子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二)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①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

②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改变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①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③分子、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在分,原子不能再分。

④原子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注:

本教案为参加2006年成都市中学教师教学设计大赛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