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2809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docx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

教学内容

8.4.1光的传播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光的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2.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的片面性。

重点

难点

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难点:

设计与组织关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

器材

激光笔、镜片、玻璃片、纸片、木板、玻璃砖、糖水等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新课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节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等优美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绚丽的景象,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一、光源

1、定义: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注意:

月亮不是光源)

2、举例:

点燃的蜡烛、亮着的灯泡、太阳等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1、实验探究: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1)将激光笔射到物体上,看光束的传播径迹有什么变化。

(2)将激光束射向玻璃,观察光束的传播径迹。

(3)先介绍光的介质,再提问:

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实验:

将激光束射到不均匀的糖水中,观察路径。

注意:

教师要强调激光束一定不能直射入眼睛。

为了能看到水中的光路,可以在水槽的里面铺一张白纸作衬,也可以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墨水。

2、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3、光沿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

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

4、光传播的实质:

信息和能量。

三、光传播的速度

光在真空的速度c=3×108m/s。

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为了方便计算,在空气中也取c=3×108m/s。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1、光源: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2、光的传播规律: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传播的实质:

信息和能量。

3、光传播的速度:

光在真空的速度c=3×108m/s。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2光的反射定律(第1课时)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3.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重点

难点

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活动。

器材

激光笔、平面镜、白色纸板、量角器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新课引入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主要通过眼睛来获得信息,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都能反射光,由此说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意义。

一、光的反射定律

1、光线: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2、三线两角:

通过图形介绍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角、反射角。

3、实验探究:

光在镜面的反射规律

图4-2-1所示是光的反射实验器,实验器的底座上竖立着一个白色的光屏,光屏的平面上刻有角度,O点处是放在底座上的小平面镜,用一条细小光束代表光线沿光屏的平面照射到平面镜上的0点处,这时光屏的平面上将显示入射光线A0以及由平面镜反射出来的反射光线0B。

经过多次实验,在表格中分别记下两角的大小,让学生处理表格数据。

4、讨论交流,得出规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探究结束后,让学认识潜望镜和设计“将光偏转180°”,可以让学生思考设计还有什么缺陷,怎样改进。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1、光线:

用一条带箭头而能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2、三线两角:

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3、光的反射规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2光的反射定律(第2课时)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走向社会:

太空镜”,提高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成因.

难点: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成因.

器材

激光笔、平面镜、白色纸板、量角器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复习引入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

用激光笔沿着AO射入,从OB射出;若从BO射入,又从哪里射出呢?

新授教学

二、光路是可逆性的

让学生看课本图4-2-6小猫和小聪的漫画,为什么有这种现象?

光反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再由学生做一下有关的实验,教师站在教室外,通过平面镜观察学生,学生也一样观察教师。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如果有太阳光射入教室,也可以演示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用白纸反射则不会产生光斑。

提出问题:

这是为什么?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当反射面是一个光滑平整的镜面时,平行光束里各条光线的入射角都相等,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也相等,所以,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光束,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

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引导学生解释漫反射的原因。

2.两种反射的不同点:

(1)反射面不同:

前者平整光滑,后者粗糙不平;

(2)反射光方向:

前者反射光朝一个方向(迎着反射光刺眼),后者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

3.简介走向社会中的”太空镜”.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1、光路的可逆性: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面不同:

前者平整光滑,后者粗糙不平;

(2)反射光方向:

前者反射光朝一个方向(迎着反射光刺眼),后者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3科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通过折纸,感悟虚像的形成原因。

重点

难点

重点:

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

难点:

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

器材

蜡烛2枝、平面镜、玻璃板、刻度尺、白纸、铁架台等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新课引入

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大小提出看法。

通过观察,很多同学会象小聪一样,得出像比物小的想法。

老师可以象小明那样把手放在镜子上,得出不同的结果。

在此情景下,学生提出平面镜成像到底有什么规律的问题。

1、实验探究: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步骤:

用一块较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直到好像被点燃了,观察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的大小关系,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

注意:

要求学生按探究的环节进行。

为了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制订探究的计划。

结论: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讨论交流:

物与像关于平面镜的对称关系。

实验探究中,先让学生知道虚像不是实际光斑形成的像。

再让学生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虚像,但很难从根本上理解平面镜的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所以教材的图4-3-4中,利用反射定律对光束分析,让学生来了解虚像的成因。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教师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观察,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例如衣帽镜、练功房里的镜子、牙医的小镜子、水面倒影等。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物与像关于平面镜的对称。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衣帽镜、练功房里的镜子等。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4光的折射规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折射光线、折射角的涵义,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了解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

2. 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点

难点

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

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

器材

激光光源、玻璃砖、直尺、量角器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新课引入

让学生观看海市蜃楼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观察图4-4-2的实验现象引入课题,(并且讲解光的折射定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

一、光的折射规律

1、三线两角: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角、折射角

2、实验探究:

光的折射规律

如图4-4-4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同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法线还是靠近法线?

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3、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分居法线的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二、折射形成的奇异现象:

1、讨论与交流:

小猫为什么叉不着鱼?

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现象:

海市蜃楼、星光闪烁、水杯中筷子的弯折等。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1、光的折射现象的定义: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路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分居法线的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折射形成的奇异现象:

(1)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海市蜃楼、星光闪烁等。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5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

课时

3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会测凸透镜的焦距。

3、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4、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点

难点

重点: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对光线的作用。

难点:

测凸透镜的焦距。

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手电筒、大烧杯、刻度尺等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故事导入

旅行家乘船到一孤岛上,当时正是冬天,岛上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他们想生火取暖,烧火煮饭。

可火柴被海水浸湿了,打火机也丢了,怎么办?

让学生说出解决的办法,引入新课。

一、认识透镜:

1、透镜的种类:

(1)先让学生观察眼镜镜片,看看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有什么不同,出示各种各样的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为凹透镜(并画出板图)。

再说明透镜是组成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电影放映机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

(2)简单介绍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2、介绍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并在板图上用符号标出。

(1)焦点:

正对凸透镜的太阳光聚集的一点(透镜有两个焦点);

(2)焦距:

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3)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每个凸透镜焦距是一定的。

(4)利用会聚阳光法测出焦距。

3、透镜对光的作用:

(1)做课本图4-5-5的实验来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2)结论:

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作图:

三条特殊光线,使学生加深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1、透镜的种类:

(1)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焦点:

正对凸透镜的太阳光聚集的一点(透镜有两个焦点)

3、焦距:

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1)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2)会聚阳光法可测焦距。

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5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

课时

3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具座、光屏、打火机等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复习引入

提问:

(1)如何找出凸透镜的焦点和测出凸透镜焦距?

(2)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二、实验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问题与猜想:

提出问题:

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

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系?

2、制订计划:

(1)组装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先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向透镜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选取若干个位置,并调整光屏位置,观察成像的情况。

3、收集数据: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情况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4、分析论证:

一倍焦距内外分大小,两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实像总是倒立异侧,虚像总是正立同侧。

5、交流合作:

6、虚像和实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能量的聚集,能用光屏承接;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不是能量的聚集,不能用光屏承接。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倍焦距内外分大小,两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实像总是倒立异侧,虚像总是正立同侧。

2、虚像和实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能量的聚集,能用光屏承接;而虚像相反。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5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

课时

3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了解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具座、光屏、打火机等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复习引入

提问:

(1)凸透镜成像有哪些规律?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没有像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三、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照相机原理和构造

(1)成像原理:

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主要构造及作用:

(用照相机实物或模型与挂图对照讲解)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

另外还有调焦环、光圈和快门。

(3)被照相的人或物体的位置:

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2、投影仪的原理和构造

(1)成像原理:

倒立、放大的实像。

(2)主要构造及作用:

镜头、投影片、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等部分。

光源是用来照亮投影片的;聚光镜为一组凸透镜,其作用是聚光,增加投影片的亮度;反光镜是平面镜,其作用是把射向投影片的光反射到屏幕上。

(3)投影片的位置:

放在凸透镜的1倍至2倍焦距之间。

3、放大镜

(1)成像原理:

正立、放大的虚像。

(2)物体的位置:

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1、照相机原理和构造:

(1)成像原理:

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主要构造及作用: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

(3)被照相的人或物体的位置:

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2、投影仪的原理和构造:

(1)成像原理:

倒立、放大的实像。

(2)主要构造及作用: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3)投影片的位置:

放在凸透镜的1倍至2倍焦距之间。

3、放大镜:

(1)成像原理:

正立、放大的虚像。

(2)物体的位置:

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6神奇的眼睛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知道眼睛的结构和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重点

难点

重点:

眼睛成像的机理。

难点:

认识近视眼。

器材

凸透镜、近视眼镜、光屏、蜡烛等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新课导入

认识眼睛,视觉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然的重要手段,眼睛是视觉形成的重要器官。

那么眼睛是怎样帮助我们看到物体形成视觉的呢?

为什么班上有许多学生要戴眼镜呢?

引入课题。

一、眼睛

1、眼睛与照相机的异同点:

(1)相同点:

成像原理相同,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不同点:

照相机靠改变像距获得清晰的像,而眼睛靠改变焦距获得清晰的像。

2、眼睛的结构:

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3、眼睛看物体:

看远处的物体,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远处的物体清晰地映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则相反。

二、保护你的眼睛

1、实验探究:

模拟近视眼

①近视镜与凸透镜组合,确定近视眼视网膜的位置;

②拿开眼镜,光屏像变模糊,表示是近视眼看物体的情形;

③向透镜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是近视眼实际成像的位置。

2、成因:

晶状体变厚,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面。

3、矫正方法:

配戴凹透镜

4、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晶状体变薄,配戴凸透镜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一、眼睛:

1、眼睛的成像原理: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睛的结构:

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

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二、保护你的眼睛:

1、近视眼的成因:

晶状体变厚,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面。

2、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配戴凹透镜

3、远视眼的成因:

晶状体变薄,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后面。

4、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配戴凸透镜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7通过透镜看世界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基本作用。

2、经历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实践过程,初步学习逆向、类比的物理思维方法。

3、激发学生对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行观测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然审美能力,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

难点

重点:

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基本作用。

难点:

让学生利用凸透镜自行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两个动手操作过程。

器材

凸透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新课导入

你想展望遥远的宇宙空间,非人眼所能及;你想欣赏奇异的微观世界,非一般放大镜所能及,怎么办呢?

从而引入课题。

一、望远镜

1、历史故事: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

2、动手做一架望远镜:

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制成望远镜。

3、结构:

目镜和物镜

(1)目镜作用: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2)物镜作用:

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4、简介望远镜的发展史;通过多媒体欣赏遥远的宇宙空间。

二、显微镜

1.动手做一架显微镜:

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制成显微镜。

2、结构:

目镜和物镜

(1)目镜作用:

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2)物镜作用:

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3、简介显微镜的发展史;通过多媒体欣赏奇异的微观世界。

4、特别要强调两个透镜的组合作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

见多媒体

小结

一、望远镜

结构:

目镜和物镜

(1)目镜作用: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2)物镜作用:

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二、显微镜

结构:

目镜和物镜

(1)目镜作用:

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2)物镜作用:

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作业

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8.4.8走进彩色世界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周祥根

审核人

邓日荣

教学

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了解色光的三基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3、体验利用计算机软件了解自然原理的探究过程。

4、形成色光合成白光的观念,具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

重点

难点

重点:

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色光的三原色。

难点:

让学生了解色光的三原色。

器材

三棱镜、平面镜、大烧杯、水、手电筒等

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教师增删

新课导入

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美丽的礼花场景以及“雨后彩虹”

等美丽的画面,引入课题。

一、光的色散现象

1、牛顿的故事:

利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

2、实验:

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

3、举例:

雨后天空出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