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大纲.doc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大纲.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
72
周学时数:
2
学分:
2
课程类型:
必修
开课系:
学前教育系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育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实践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理论课时实践课时
绪论1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6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143
第三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2610
第四章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技能84
总课时725517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的意义,学会学习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1
【本章主要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幼儿园教师设计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用书。
它是以我国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规程》为出发点,以《纲要》为依据,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而编写的教材。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
这部分内容主要概括阐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特点和基本类型,以及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入手阐述了教育目标的设计、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教育活动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等。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这部分内容主要按照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阐述了各自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以及幼儿在上述各领域的发展特点,并以案例及点评的方式说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
(四)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技能
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时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如导入、讲解、提问、观察等,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并特别就新教师如何适应幼儿园工作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二、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意义
(一)幼儿园教师进行教育活动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二)为新教师从事和胜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有助于幼儿教师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三、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方法
(一)要密切联系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二)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与技能
(三)要联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
(四)养成搜集整理教育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书目】
[1]张琳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黄瑾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思考题】
1、为什么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3、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方法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
【重点与难点】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6
【本章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的第二条指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这里的“教育过程”可以说包括了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是广义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而狭义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则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活动过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一)广泛性和启蒙性
(二)趣味性和游戏化
(三)综合性和整合型
(四)随机性和潜在性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
(一)按特征分类
1、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进餐、饮水、睡眠、盥洗、如厕等,几乎占了幼儿在园的一半时间。
2、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角)活动,是指幼儿在活动区内进行的以自由游戏为特征的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之一,是满足幼儿不同兴趣和需要的最好途径。
常见的活动区有:
角色游戏区、积木区、音乐角、嬉水区、沙池区、科学区、语言角、美工区、故事角、图书区等
3、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是指由教师依据目标专门设计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主要包括教学、节日的庆祝、做操、劳动、参观、运动会、郊游等。
(二)按教育内容分类
1、分学科式教学活动
分学科教学历史久远,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90年代初,受苏联幼儿园教育思想的影响,按学科划分的课程成为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课程模式。
学科课程是指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即把有价值的知识系统化,形成一定的科目或学科,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教育目标的课程。
幼儿园的学科课程具有启蒙性的特点。
幼儿园一般开设计算、语言、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
对于新教师来讲,掌握分科教学的方法仍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待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再进行综合、整合,灵活地运用。
2、综合主题式活动(或称单元式主题活动)
综合主题式活动主要是指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组织课程,打破学科或领域的界限,把学习内容融会成一种新的体系。
综合主题式活动的特点在于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自然的、有机的联系。
其教学内容既可以是以某一学科知识为线索,渗透其他学科知识的知识体系,又可以是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的有益的系列活动内容。
3、按领域分类的活动
《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明确规定: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
(三)按组织形式分类
1、集体活动:
一般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组织下进行的活动。
它的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同样的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
此种形式最为普遍,效率也较高。
2、小组活动:
就是将全班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的活动。
分组可以使教师安排的,也可以是自发组织的活动。
小组活动的特点是容易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操作材料,促进幼儿和小伙伴、教师的谈话或交流。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此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幼儿的欢迎。
3、个体活动:
一般是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导的活动,也可以是幼儿自发的、自由的活动。
这种活动形式更易于教师增强对幼儿的了解,因材施教。
集体、小组、个体活动有着不同的教育功能,必须互相配合、合理交替、互相补充。
(四)按学习方式分类
1、接受式学习:
指幼儿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过程。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易于操作。
2、体验式学习:
指幼儿亲身介入实践活动中,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
特点:
情境性和活动性。
这种方式的组织适宜教师在比较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进行。
3、探究式学习:
指以幼儿自主的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
这是目前在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但这一学习方式更需要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组织能力、探究能力,并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
4、合作式学习:
指以共同目标的设计和达成为先导,以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学习活动。
这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较多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
(五)其他形式的活动
1、全园活动:
全园活动是指根据某一主题、某一类的教育内容而开展的全园性的集体活动。
2、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指对婴儿及家长实施亲子同乐、亲子互动的活动。
一般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为主。
亲子教育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早教模式。
另外,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为社区服务、救助小动物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形式和内容。
以上介绍的种种教育活动形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它们之间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交叉融合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加以灵活运用,更好地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二者的关系
1、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幼儿园课程包含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两个等同的概念。
2、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幼儿园课程为一门一门的学科,那么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则是两个互为关联的概念。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及实施的依据和基础,幼儿园教育活动则是幼儿园课程得以实现的中介和途径。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概述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人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一)我国幼儿园教育总目标
《规程》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
《规程》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
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五大领域目标
1、健康领域目标: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这一领域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形成身心和谐的健康观念。
(2)养成保护和锻炼并重的健康方式。
(3)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
2、语言领域目标: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这一领域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提倡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3)关注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3、社会领域目标: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