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96241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9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

成都至香日德公路香日德至花石峡段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施工组织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工程概况

香日德至沟里乡B标起点接A标终点K40+000,位于洪水川三岔口东侧3km处,路线向东南方向沿现有砂路布设,跨越卡可特尔河,至沟里金矿后路线跨达日哇纳卡河,至B标终点K70+000。

线路长30km。

全线设计速度为80Km/h,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路基宽18.5m。

1.2施工总体目标

1.2.1质量目标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合格以上。

1.2.2安全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施工过程中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遏制安全生产一般事故;杜绝因施工引起的特别重大和重大公路交通事故,遏制因施工引起的其它重大安全事故。

1.2.3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5月1日,竣工日期2014年10月31日,总工期914日历天,满足业主工期要求。

1.2.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水保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

1.2.5文明施工目标

组织健全、目标明确、措施齐全、执行有力;施工场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材料堆码整齐、各类标志齐全;施工人员遵纪守法、文明用语、尊重民风、民俗,创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1.3施工准备

1.3.1施工测量

确定测量人员,调试测量设备与工具,熟悉资料、图纸。

进行线路中线、水平复测与控测,同时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并将结果书面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1.3.2施工、生活用水

生活、施工用水取自附近的卡可特儿河、施工现场设蓄水池,汽车运输。

1.3.3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采用接引地方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供电方式。

1.3.4临时驻地

项目经理部设在K56+100右侧,搭设彩钢板房。

路面工程队驻地紧邻项目经理部,桥涵工程一队驻地设在K47+200右侧、二队驻地设在K60+000右侧,机械筑路工程一队驻地设在K47+000右侧、二队设在K62+000右侧,均搭设临时房屋。

1.3.5预制场、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混凝土拌合站、稳定土拌合站

在K47+400和K63+000右侧分别设置混凝土拌合站及稳定土拌合站,场地用推土机找平,压路机碾压,在场地全部平整完成后,铺设20cm厚C15砼垫层。

在K47+400混凝土拌合站旁边设小型预制场进行涵洞盖板及小型构件预制。

K63+000混凝土拌合站在使用完毕后,改建为沥青混凝土拌合站。

1.3.6道路与运输

各料场与拟建公路之间均有乡镇道路及便道通达,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1.4施工任务划分及工期安排

1.4.1施工任务划分

机械筑路工程一队承担本标段K40+000-K55+000段路基及路基附属工程施工。

机械筑路工程一队承担本标段K55+000-K70+000段路基及路基附属工程施工。

桥涵工程一队承担本标段K40+000-K55+000桥涵工程施工

桥涵工程二队承担本标段K55+000-K70+000桥涵工程施工。

路面工程队承担本标段路面、安全设施工程施工。

1.4.2工期安排

拟投标段定于2012年5月1日开工,2014年10月31日竣工,总工期914日历天,满足业主要求工期。

施工准备:

2012年5月1日~2012年5月15日

路基土石方:

2012年5月16日~2014年5月31日

路基排水及防护:

2012年7月1日~2014年6月31日

路面工程:

2014年6月1日~2014年10月15日

桥梁工程:

2012年5月20日~2013年10月31日

涵洞工程:

2012年5月20日~2013年9月30日

整理达标交付:

2014年10月16日~2014年10月31日

1.5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设备人员和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1.5.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如中标、我公司将立即组建香日德至沟里乡段公路工程B标段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组成领导层,下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机械物资部、计划财务部、综合办公室、工程试验室等6个职能部门。

经理部下设5个工程队:

机械筑路工程一队、机械筑路工程二队、路面工程队、桥涵工程一队、桥涵工程二队。

详见“项目组织机构图”。

1.5.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机械筑路工程一队现有职工200人,机械筑路工程二队现有职工200人,桥涵工程一队现有职工200人,桥涵工程二队现有职工220人,路面工程队现有职工90人。

设备、人员用汽车进入现场。

施工材料均就近采购,用汽车运至工地。

项目组织机构图

 

 

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2.1施工方案

2.1.1路基填筑

采用机械化施工,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刮平,压路机压实。

2.1.2路基挖方

土方地段,采用分次纵挖法施工,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

2.1.3路面工程

砂砾垫层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平地机摊平,路拌料法施工,压路机压实。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厂拌法施工,自卸汽车运至现场,平地机摊铺,压路机压实。

沥青砼面层采用热拌热铺法施工,分段采用摊铺机全断面高程控制法摊铺。

沥青砼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双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2.1.4桥梁工程

钻孔桩采用回旋钻机钻孔,泥浆护壁,场内集中制作钢筋笼,汽车吊分节吊放,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导管法灌注。

柱式墩身采用大型钢模板支立,系梁、肋板式桥台、盖梁、台帽、桥头搭板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支立钢模板,场内集中制作钢筋,现场人工绑扎,拌和站拌制砼,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

本标段设沟里互通式立体交叉1处,立体交叉处设涵式通道16道。

沟里互通式立交位于整体式路基处,采用匝道上跨主线方式。

主线路基横断面采用双向四车道整体式路基,施工方法同路基工程,其中匝道路面结构层与主线一致。

沟里乡立交桥位于沟里乡立交A匝道上,匝道上跨主线,其施工方法同其他桥梁工程。

2.1.5涵洞

基础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

涵基础墙身施工采用支立钢模板,灌注混凝土。

盖板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汽车运输,吊车吊装。

2.1.6其他工程

本标段其他工程内容包括:

改路、改移河道、停车港。

1)改路

既有道路为砂砾路面,路宽4.5m。

本标段改路2段,共长6.0km。

本次改移道路按原有公路设计标准施工,采用20cm天然级配砂砾(满铺)。

2)改移河道

本标段有改移河道1处,全长300m(K61+960-K62+560段)。

由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完成。

3)停车港

本标段共设置28处停车港。

采用路面满铺,边部设置镶边带,路面结构层与相应主线路面结构层相同。

2.2施工方法

2.2.1路基工程

1)地基处理

(1)一般路基

①对填方高度小于2.2m的路段,填筑前进行清表处理,同时对清表底面进行填前碾压处理,大于2.2m的路段则不再清表,仅进行填前碾压处理。

当处于为耕地路段时,直接冲击碾压,并回填粗粒土。

②冲击碾压

施工前,标出需要进行冲击碾压的范围,并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管线和电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清楚处理范围内地表0.3m厚种植土。

施工现场若有土坎、沟槽等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或其它措施予以平整,对于坑穴等填平夯实,且防止基底积水。

在施工范围内不得堆放有任何有碍于冲击碾压的物品。

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及沉降量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机械的规格及性能,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的遍数,冲击能及振动功率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冲击压实采用冲击压路机,振动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施工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

冲击碾压与振动碾压的加固范围对于路堤地段为坡脚排水沟外不小于1m,且坡脚外不小于4m;路堑地段为开挖界面宽度。

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

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m。

冲击压实前,要及时对地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然后冲击碾压。

冲击压实10遍左右后,平地机大致整平,再冲击压实。

冲击碾压最后5遍的沉降量不得大于1cm。

碾压面下1m深度范围内的土的压实系数不低于0.9或地基系数K30≥80MPa/m。

若碾压面下1m深度位于基床底层范围内时,压实系数及K30则应满足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当出现地面以下2~3m范围内存在软土夹层、地基为粉土、地层含水量大于60%、附近受既有建筑物影响、地基已进行复合地基加固、已设置路肩挡墙地段的情况,地基处理不采用冲击压实施工。

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符合现场试验确定的结果。

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施工工艺框图”。

(2)特殊路基

①盐渍土

本合同段中、强盐渍土路段长11716m/7处,中盐渍土9876m/5处,强盐渍土1840m/2处,施工时:

在路床底部设置隔断层,隔断层厚度为15cm,5cm中粗砂垫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布+10cm中粗砂垫层。

同时,对于低填路段和挖方路段,对路床范围进行超挖换填粗粒土。

②湿陷性黄土

本合同段Ⅱ级及Ⅱ级以上湿陷性黄土6480m/7处,其中Ⅱ级湿陷性黄土4530m/5处,Ⅲ级及Ⅲ级以上湿陷性黄土1950m/2处.施工时:

Ⅱ级湿陷性黄土处理。

当路基为填方且粉土层厚度小于3.5m时,采用冲击碾压,并采用粗粒土回填。

当路基为填方且粉土层厚度大于等于3.5m时,超挖地表以下80cm,对草皮或耕植土部分进行换填三七灰土,其余部分掺配石灰进行改良处治(三七灰土)。

当路基为挖方时,若路床下为粗粒土,对路床范围进行超挖回填或换填粗粒土,若路床下为湿陷性黄土,则对路床范围进行超挖掺配石灰改良处理(三七灰土),并对路床底面进行冲击碾压或重型碾压。

同时,增设边沟、排水沟,完善排水设施,以确定路基稳定。

Ⅲ级及Ⅲ级以上湿陷性黄土处理。

当路基为填方时,采用强夯处理:

夯实范围为路基坡脚外3m,夯点呈正方形分布,夯点间纵、横间距为4m,单击夯击能为2000KN·m,两遍夯击完成后进行低捶满拍,加固表层,满夯能为700KN·m,并采用粗粒土回填。

当路基为挖方时,若路床以下为粗粒土时,对路床范围进行超挖回填或换填粗粒土,若路床下为湿陷性黄土,则对路床范围内进行低捶满拍,满夯能为1000KN·m,并对路床范围进行超挖回填或换填粗粒土。

同时,增设边沟、排水沟,完善排水设施,以确定路基稳定。

③水草地

本段共处治水草地路段2760m/5处,针对其土层结构,软弱土层厚度等特点,地表不开挖,直接填筑80-120cm砂砾,然后采用冲击碾压密实,提高基底承载力。

水草地路段采用粗粒土填筑路基,同时,结合地形路基两侧或单侧设置宽3m、高1.2-1.5m的反压护坡道,外包粘土防水隔水层,保证填方边坡的稳定。

④强夯

采用25t配备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及底面积为4m2,重15t的铸钢圆形锤,第一、二遍夯击能为3000KN·m,第三遍以低能量满夯。

在施工现场选取地质条件有代表性的地段,取原状土测定有关数据,并选取合适的一组或多组强夯试验参数,在试验段内进行强夯试验,然后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最后两夯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和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确定夯击点的夯击次数。

夯点按正方形布置。

第一遍夯击点中心距4m;第二遍夯击点在第一遍夯击点正方形中心穿插进行,夯击点中心距亦为4m。

第三遍以低能量满夯,夯点彼此搭接1/4夯锤直径连续夯击。

强夯施工时距建筑物小于60m时,挖尺寸为1m宽、3m深的隔震沟。

2)试验段填筑:

施工前做好100m试验路段,确定对路基填料填筑施工时的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松铺厚度、填料的含水量等压实参数,据以全面施工。

对路基各种填料取样试验。

3)路基填筑

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刮平,压路机碾压的施工方法。

严格按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施工,四区段是:

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是: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与边坡整修。

路基填筑按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每层用同一种填料,不将两种及两种以上填料混填,无试验报告单的填料不使用。

当含水量适宜,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进行碾压。

先用光轮压路机进行预压,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压实,碾压由路基边缘向中心进行,曲线地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每行至少与前行轮迹重叠0.3米以上。

在路基全宽范围内压实,使各层填料水平分层铺设碾压至标高。

在分层填筑压实时,为利于路基排水,每层都要形成路拱。

压实层密实度检测采用经与灌砂法对比试验后的核子密度仪。

其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工艺流程详见“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4)路基挖方

路堑开挖前,首先核对地质资料,开挖后如发现与地质资料不符时,及时反馈设计和监理单位。

同时做好堑顶防排水设施,开挖区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并与原排水系统顺接。

当不能紧跟开挖防护时,路堑开挖过程中为保证雨水不冲刷边坡,每侧预留50cm待开挖至设计标高或平台位置时一次刷坡完成。

刷坡保证边坡坡度及平整度,对特殊部位做好边坡防护工作。

对影响边坡稳定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及时采取措施引排,并在路堑的表面设置排水坡,以利排水。

路堑开挖前对坡顶、坡面的危石、裂缝等其它不稳定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保证施工安全。

路堑采用横向台阶分层开挖,深路堑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合理安排运土通道与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及施工顺序,做到运土、排水、挖掘、防护互不干扰,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开挖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保持边坡平顺。

每级开挖工作完成后,对边坡及时进行防护。

对边坡较高的软弱、松散岩石路堑,采用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的坡脚加固措施。

路堑开挖后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纳入土石方调配,移挖作填。

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开挖方作为弃方,运至弃土场。

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辅助作业。

工艺流程详见“路基挖方工艺框图”。

2.2.2路面工程

1)砂砾垫层

(1)砂砾垫层施工前,首先保证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同时应检查其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2)根据计算的材料用量以及每车料的堆放距离组织自卸车运料倾卸,然后利用平地机按事先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进行摊铺,保证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3)平地机拌和,作业长度一般为300~500m,拌和5~6遍,拌和中通过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拌和后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

(4)利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碾压,有超高路段由内侧路肩开始向外侧路肩碾压,一般需碾压6~8遍。

利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碾压,有超高路段由内侧路肩开始向外侧路肩碾压,一般需碾压6~8遍。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施工准备

底基层的准备:

底基层表面应平整、密实。

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底基层碾压成型后应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应采用补充碾压。

对压实度不满足要求的进行返工处理。

侧模准备:

在交验合格的下承层上,按基层摊铺宽度在两侧立长*高=400cm*20cm的钢模,每块模板采用三根三角钢钎固定,钢钎钉在模板外侧两端及中间处,模板的高度与上下基层的压实厚度相同,支模时的宽度大于设计基层宽度5cm来保证成型后的基层宽度。

(2)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合站拌制。

(3)混合料运输

应在2小时内,采用自卸汽车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混合料运输车辆出场前必须有专人覆盖牢固,减少水分损失。

(4)混合料摊铺

摊铺前应将路床洒水湿润,按实验路段铺筑时确定的松铺系数摊铺混合料。

严格控制基层厚度、高程和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摊铺机必须连续摊铺。

基层混合料摊铺采用2台摊铺机梯队挂线摊铺作业。

摊铺搭接宽度适中,保证接缝平整。

搭接位置宜避开车道的轮迹带,尽量放在行车道中央。

纵坡地段必须遵循由低到高方向摊铺、碾压。

(5)碾压

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静压),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50-80m。

层次分明呈梯状。

严格遵循静压、弱振碾压、强振碾压的程序与工艺施工。

压路机碾压每次重替30-50cm。

基层混合料摊铺宽度应大于设计基层宽度10cm。

3)透层、粘层

使用沥青撒布机作业保证沥青均匀地喷洒在路面上,相邻撒布带应重叠、横缝重叠15cm、纵向重叠25cm,并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4)沥青混凝土

(1)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自动计量间歇式拌和机,用装载机上料,配合沥青拌和设备生产进行拌和。

生产过程中,及时抽样测定各种材料用量、用油量和马歇尔稳定度的指标以及油温、料温和混合料的温度检测,做到配料准确,达到尽量缩短拌和周期,拌和温度控制在140℃~150℃,沥青温度决不允许超过160℃,拌和料出场温度不低于145℃。

(2)采用自卸车运输,运输过程中用帆布覆盖,并尽快运到现场,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30℃,摊铺采用沥青摊铺机进行,摊铺前先清扫下承层,并派专人保持清洁,浇洒透层,在弯道超高处每5m路边定桩、编号,并计算各桩号的横坡度,交摊铺机操作人员。

(3)摊铺工作中准备两块长方垫木作为摊铺厚度的基准,方垫木宽为5~10cm,长与熨平板纵向尺寸相同或稍长,厚度为松铺厚度,在摊铺机的行驶装置停置于摊铺带起点的平整处后,抬起熨平板,将两垫木分别放于熨平板的两端下面,如果熨平板采用加宽节段,垫木不可放置于接缝处,而应置于加宽节段的近侧边处。

上面层摊铺采用等厚法,下面层摊铺采用基准线法。

(4)摊铺机作业应慢慢起步,均匀前进,严禁待料。

在直线段应直线匀速行驶,曲线段,要缓慢转动方向,并减少夯锤击捣力,振捣频率不宜过大。

刚铺好没进入碾压前的油面,不允许工人随便走动,铺筑长度5m以上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不允许人员整修。

(5)压实分初压、复压、终压三步进行

初压紧跟摊铺工序,保持碾压温度100℃~120℃,使混合料得到初步稳定,不得发生推移、裂痕。

复压指初压后迅速人工找平麻面及凹凸处,用细混合料弥补,然后复压4~6遍,复压温度不低于90℃。

终压紧接复压之后,采用18T胶轮终压2遍,消除强压过程中发生的轮迹,确保表面平整。

(6)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①沥青材料必须符合GB要求,并提交监理工程师指定试验室检验碎石材料的压碎值、级配和磨砂率等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一切技术数据调整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采用。

②拌和场混合料质量控制

拌和场混合料质量好坏与否是决定沥青层成败的关键。

首先从沥青原材料上抓起,其次沥青加温到140℃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预防沥青老化,要有专人负责,控制油温。

拌和场沥青碎石的粗细集料要分别堆放,按试验数据进行合理掺配。

③摊铺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厚度与平整度,必须注意碾压温度,坚决防止碾压温度过低造成沥青碾压断裂的不良后果。

同时在摊铺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便在拌和场调整各种掺配。

(7)雨季施工注意

①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和场联系,现场应缩短施工路段,各工序要紧密衔接。

②运输混合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和路肩排水设施。

③下雨、基层潮湿时,均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要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2.2.3桥梁工程

1)钻孔桩

采用回旋钻机成孔。

护筒采用钢板制作,泥浆护壁。

施工时,首先清除杂物,整平场地。

护筒采用钢板制作,其内径比桩径大30cm,护筒埋置深度2m,并高于施工地面30cm。

钻孔采用泥浆护壁。

泥浆采用膨润土或高液限粘土造浆,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泥浆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失水率和酸碱度并使之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

钻孔作业连续进行,随时测定泥浆比重,并保证孔内泥浆顶面高度,防止塌孔。

相邻钻孔桩钻进时须待邻孔水下砼灌注完毕24小时后开钻,以免影响已灌注桩的砼质量。

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桩径、倾斜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清孔。

清孔时保持孔内水头高度,以免塌孔。

清孔后对桩底沉碴厚度进行检测,同时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合格后安放钢筋笼。

钢筋笼采用点焊成型,集中制作。

为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在钢筋笼四周设钢筋耳环。

吊装时分节吊装,节间采用焊接,为保证钢筋笼不变形,在笼内加设内撑,钢筋笼入孔后采取措施牢固定位,以防在灌注砼过程中发生掉笼或浮笼现象。

灌注水下砼采用直径250mm的钢导管,每节长2m,底节长4m,配以0.5m及1m调整管节,管节间用带有胶垫的法兰盘联结。

导管吊入孔内,其下端距孔底0.3~0.5m。

导管在使用前先进行试拼并作水压试验。

水泥砼拌和设备拌制砼,砼输送车运输,汽车起重机提升料斗灌注,一次连续灌注完成。

砼开始灌注时,设隔水栓,漏斗中砼的初存量满足首批砼入孔后,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不小于1m的封底要求。

封底后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始终控制在2~4m之间,随灌注随提升,防止断桩。

砼灌注的标高比设计高出0.5~1m,以保证桩头凿除后桩体的质量。

按要求制作试件,并作好灌注原始记录,确保钻孔桩砼的整体质量。

钻孔桩完成后,承台施工前,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的频率对桩体砼质量采取无破损检验。

详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2)系梁

墩台钻孔桩全部完成后采用机械方法挖基,绑扎基础系梁底部钢筋并与桩头钢筋相联接,搭设支架固定墩台身钢筋,绑扎系梁钢筋框架和支立模板,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支立,万能脚手架固定,方木支撑。

墩身系梁采用组合钢模板支立,绑扎系梁钢筋与墩身钢筋相连接。

砼采用机械拌和,插入式震动棒振捣。

3)墩台柱身施工

施工前先测量放线,人工绑扎调整墩台柱身钢筋。

采用大型钢模支立,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方木支立,砼采用机械拌和,输送泵泵送,机械振捣。

砼浇注后,根据气候条件采用草袋覆盖,洒水养生。

4)盖梁、耳背墙施工

墩盖梁采用大型组合钢模板支立,在墩身预留孔处安放角钢形成扁担架设盖梁模板。

人工绑扎盖梁及挡块钢筋,板缝间粘贴双面胶,防止漏浆,认真校正,牢靠加固。

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然后灌注砼。

耳背墙、台帽采用人工支立大型钢模板,模板间粘贴双面胶,模板支撑采用脚手架及钢管支撑,人工绑扎台帽及耳背墙钢筋,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然后灌注砼。

砼采用拌合站拌和。

砼浇注完后,根据气候条件采用草袋覆盖,洒水养生。

2.2.4涵洞工程

本标段29座涵洞均为盖板涵,涵基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基底,并挖排水沟,防止雨水流进基坑。

需要换填的涵基按设计要求换填,然后灌注钢筋混凝土基础。

边墙、端墙身砌筑或砼连续施工完成,墙顶、帽石混凝土分一次浇筑完成。

砼边墙、端墙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架采用钢管脚手架。

混凝土采用车吊料斗入模灌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砼灌注采用机械拌和,机动翻斗车运输,震动棒震捣。

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达到强度后,吊车吊装就位。

根据本标段地质情况,大部分涵洞位于盐渍土路段,施工时应按照设计,构造物表面除盖板以外其余部分涂抹一层沥青并包裹土工布。

详见“盖板涵施工工艺框图”。

2.3技术措施

2.3.1路基工程

1)开工前,及时编制路基实施性施组、作业指导书。

设置工程试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