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95441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检验试题.docx

《血液检验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检验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检验试题.docx

血液检验试题

试题5及答案

医学检验专业血液学检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40分)

1.人体内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造血细胞是

A.红系祖细胞B.造血干细胞C.粒系祖细胞D.巨核系祖细胞E.T淋巴系祖细胞

2.造血细胞起源于

A.外周血B.淋巴结C.肺D.中胚层原始间叶细胞E.肾脏

3.核圆形,居胞体中央,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质呈嗜多色性,该特征符合

A.早幼红细胞

B.中幼红细胞

C.原始红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网织红细胞

4.胞体大,有伪足,染色质纤细网状,有核仁,核畸形,有扭曲;胞质呈毛玻璃样,灰蓝,未见颗粒,该特征符合

A.中幼红细胞

B.原始红细胞

C.浆细胞

D.原始单核细胞

E.早幼粒细胞

5.下列描述原始粒细胞形态特点正确的是

A.胞体直径12~22μm

B.胞质量较少,呈淡蓝色或深蓝色

C.核染色质均匀平坦如一层薄纱

D.核染色质比原始红细胞粗

E.核仁多而清楚,1~3个

6.正常原始红细胞胞体直径是

A.14~20μm

B.14~25μm

C.15~25μm

D.15~20μm

E.12~20μm

7.下列属于早幼粒细胞形态特点的是

A.较原粒细胞小

B.胞质量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

C.胞质内含较多特异性颗粒

D.核染色质比原粒细胞细致

E.核仁大而清楚

8.下列属于正常中性中幼粒细胞形态特点的是

A.胞质量多,呈蓝色

B.胞质呈淡蓝色或淡红色,内含非常细小淡紫红色特异性中性颗粒或S颗粒

C.细胞核占胞体2/3以上

D.核仁可见

E.核染色质疏松

9.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的是

A.胞体大,一般核质比大

B.细胞核内可见明显核仁

C.胞质中一般无颗粒

D.核染色质均匀,浓集

E.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

10.下列哪项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

A.细胞体积从小到大

B.核质比由大到小

C.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D.核仁从无到有

E.胞质颗粒从有到无

11.关于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形态学特点是

A.胞核呈分叶状,常分2~5个叶

B.胞核呈分叶状,常分2~6个叶

C.核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

D.胞质内充满非特异性颗粒

E.胞体直径11~14μm

12.下列属于原始单核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是

A.胞体较原粒细胞小

B.形态常不规则,胞质呈不透明灰蓝色或淡蓝色

C.胞质内含粗大嗜天青颗粒

D.核染色质呈粗网状

E.核仁小而清楚

13.下列属于成熟单核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是

A.胞体直径14~20μm

B.胞质呈淡蓝色或灰粉色

C.胞质呈灰蓝色或灰粉色,内含有细小灰尘样紫红色颗粒

D.胞核为圆形,无扭曲、折叠

E.核染色质疏松呈细网状

14.正常淋巴细胞系统原始淋巴细胞胞体直径是

A.10~16μm

B.10~18μm

C.10~15μm

D.10~20μm

E.10~22μm

15.胞核偏位,核染色质车轮状,胞质有泡沫感,可见核旁淡染区,该特征符合

A.中幼红细胞

B.原始红细胞

C.浆细胞

D.原始单核细胞

E.早幼粒细胞

16.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

A.胞体大,外缘可见瘤状突起

B.染色质呈粗颗粒状

C.核仁大,界限不清

D.胞质呈均匀淡蓝色

E.核质比大

17.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是

A.12~25μm

B.14~30μm

C.10~20μm

D.12~20μm

E.12~24μm

18.在粒细胞系统中,哪种细胞胞质中出现非特异性颗粒

A.原始粒细胞

B.中幼粒细胞

C.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D.早幼粒细胞

E.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19.原始淋巴细胞形态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胞质少,呈淡蓝色、透明,无颗粒

B.核染色质比原粒细胞细致

C.胞质较多,呈灰蓝色、不透明

D.核染色质粗,呈块状

E.核仁小,1~5个

20.关于大淋巴细胞形态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胞体大,胞质量少

B.胞质量多,呈不透明蓝色

C.核染色质疏松、细致

D.可见核仁

E.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色,常有少许嗜天青颗粒,有时可见假核仁

21.下列关于中性晚幼粒细胞形态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胞体直径10~15μm

B.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充满非特异性颗粒

C.胞核的凹陷程度与假设核直径之比<1/2

D.核染色质粗,呈小块状,不出现副染色质

E.细胞核常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S形等

22.关于原始红细胞形态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为红细胞系最大型,细胞边缘常无瘤状突起

B.胞质少,呈深蓝色、透明

C.胞质中无颗粒

D.核染色质比原粒细胞细

E.胞核圆形,偏于一侧

23.中幼红细胞形态学特点是

A胞体直径7~15μm

B.胞质染色呈不同程度的灰蓝色或灰红色

C.胞核圆形、居中,约占细胞1/2以上

D.核染色质像压碎饼干样,其副染色质不明显

E.核染色质聚集呈紫黑色团块状

24.浆细胞系统形态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圆形或椭圆形,胞质量多,呈深蓝色或火焰状

B.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量多,有泡沫感

C.胞质量多,呈深蓝色、透明

D.原始浆细胞无核仁

E.幼浆细胞核染色质呈深紫红色,比原浆细胞细致

25.正常原始巨核细胞胞体直径是

A.40~50μm

B.30~50μm

C.15~30μm

D.18~20μm

E.15~25μm

26.下列关于骨髓涂片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涂片制成后,可用火烤干

B.载玻片要洁净,可用手指触摸玻片面

C.涂片可保存很长时间再染色,细胞仍饱满、颜色鲜艳

D.染色时间长短与气温、染料的质量及配制的浓度有关

E.骨髓涂片标本可加入抗凝刑,不影响细胞形态

27.正常骨髓象粒细胞与红细胞比值为

A.4︰1

B.2︰5

C.2︰1~4︰1

D.6︰1

E.4︰3

28.正常骨髓象粒细胞系统占骨髓有核细胞的百分数为

A.40%~60%

B.50%~60%

C.50%~70%

D.60%~70%

E.40%~50%

29.正常骨髓象中原始粒细胞应小于

A.5%

B.2%

C.4%

D.3%

E.1%

30.正常骨髓象中红细胞系统应占骨髓有核细胞的

A.20%~25%

B.20%~30%

C.30%~35%

D.25%~30%

E.15%~20%

31.在×的正常骨髓象涂片中巨核细胞数为

A.20~30个

B.10~20个

C.10~40个

D.7~35个

E.15~35个

32.骨髓增生极度低下最常见的疾病是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B.多发性骨髓瘤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白血病

E.脾功能亢进

33.正常骨髓象中嗜酸性粒细胞应占骨髓有核细胞的

A.<8%

B.<7%

C.<5%

D.<6%

E.<4%

34.观察正常骨髓涂片特有的细胞是

A.异常组织细胞

B.多核巨组织细胞

C.巨核细胞,幼红幼粒细胞

D.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

E.非造血细胞团

35.正常骨髓象增生程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B.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C.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

D.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增生减低

36.临床上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固定方法是

A.冷冻固定法

B.冷藏固定法

C.化学固定法

D.火焰固定法

E.干燥固定法

37.细胞化学染色步骤中的固定是

A.改变细胞内化学成分

B.改变细胞内化学结构

C.保持细胞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

D.保持细胞结构和改变化学成分

E.保持细胞结构和化学成分

38.目前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是指幼红细胞质内

A.蓝色颗粒在4颗以上并围绕核周1/4以上者

D.蓝色颗粒在4颗以上并围绕核周1/2以上者

C.蓝色颗粒在6颗以上并围绕核周1/4以上者

D.蓝色颗粒在6颗以上并围绕核周1/3以上者

E.蓝色颗粒在6颗以上并围绕核周1/2以上者

39.成熟红细胞中出现铁颗粒称为

A.铁粒幼红细胞

B.环铁粒红细胞

C.铁粒红细胞

D.铁红细胞

E.以上都不是

40.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

A.150天

B.120天

C.90天

D.60天

E.30天

41.红细胞糖代谢能量主要来源是

A.血脂

B.血糖

C.糖酵解产生的ATP

D.蛋白质代谢

E.干细胞

42.诊断缺铁的重要指标之一是

A.骨髓可染铁消失

B.转铁蛋白

C.铁结合力

D.血清铁

E.铁饱和度

43.女性,40岁,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为补充体内应有的铁储存量,需继续给予小剂量铁剂,选择下列哪一项实验室检查最能反映体内储存铁

A.血清铁

B.血清铁蛋白

C.血清总铁结合力

D.骨髓内铁粒幼细胞计数

E.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44.可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试验是

A.细胞内铁减少,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

B.细胞内铁减少,细胞外铁正常

C.细胞内铁减少,细胞外铁增加

D.细胞内铁增加,细胞外铁增加

E.细胞内铁增加,细胞外铁减少

45.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

A.中性粒细胞核增多

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C.MCV112~159fl

D.MCH32~49pg

E.MCHC32%~36%

46.巨幼细胞性贫血时

A.血清铁增加

B.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C.转铁蛋白减低

D.红细胞寿命缩短

E.铁的吸收率增高

47.再生障碍危象病人红系造血停滞时可见

A.巨大早幼粒细胞

B.巨大早幼红细胞

C.巨大原始红细胞

D.颗粒巨核细胞

E.异形淋巴细胞

48.诊断慢性血管内溶血最有意义的阳性结果是

A.尿胆原阳性

B.黄疸

C.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D.血清间接胆红素阳性

E.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9.诊断急性血管内溶血最有意义的阳性结果是

A.黄疸

B.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

C.红细胞减少

D.尿胆原增加

E.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

50.Rous试验正确的是

A.Rous试验提示急性血管内溶血

B.阳性结果只能持续几天

C.PNH为阴性

D.尿中有铁排出

E.溶血初期可检出含铁血黄素

51.脾切除对以下哪种溶血性贫血治疗最好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PNH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E.红细胞G-6-PD缺乏症

52.下列组合哪项不符合PNH的实验室检查

A.PNH——蔗糖溶血试验阳性

B.PNH——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C.PNH——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D.PNH——属于红细胞膜异常溶血性贫血

E.PNH——属遗传性疾病

53.男性,34岁,头晕、乏力2年余,加重伴皮肤黄染1个月。

检验:

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109/L,血小板48×109/L,网织红细胞20%;尿胆红素(-),尿胆原1︰320(+),尿含铁血黄素阳性,血清铁蛋白12μg/L;骨髓检查示增生活跃,红系占53%,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PNH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PK酶缺乏症

54.女性,13岁,反复巩膜黄染5年。

查体:

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lcm,脾肋下2cm;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12%,总胆红素35μmol/L,间接胆红素27μmol/L,HBsAg(+),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可初步诊断为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慢性肝病性贫血

55.自身溶血试验中不能被葡萄糖纠正的是

A.己糖激酶缺乏病

B.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

C.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D.G-6-PD缺乏症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56.下列哪种疾病患者红细胞在缺氧环境中变成镰形

A.HbC病

B.HbS病

C.HbE病

D.HbD病

E.不稳定Hb病

57.HbA2增多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缺铁性贫血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58.关于异丙醇试验哪项是正确的

A.异丙醇浓度为15%

B.试剂pH为

C.血红蛋白液可以冰箱放置储存

D.不用每次试验都做正常对照

E.正常人呈阴性

59.患儿,男,4岁,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为70g/L,HbF为10%,HbA为5%,可初步诊断为

A.缺铁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慢性系统性疾病贫血

60.关于冷凝集素综合征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为IgM

B.0~10℃抗体活性最高

C.抗原结合点较少

D.溶血不需补体参与

E.抗体IgG

61.粒细胞减少症是指

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9/L

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9/L

E.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62.下列哪项不是粒细胞缺乏症的骨髓象特点

A.粒系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B.粒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C.缺乏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浆细胞相对增加

E.当病情恢复时,中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粒细胞相继出现

63.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价值

A.骨髓检查

B.IgM含量检测

C.嗜异性凝集试验

D.冷凝集试验

E.血沉测定

64.类白血病反应的骨髓象检查,少数病例原始和幼稚细胞增多,但

A.NAP活性降低

B.细胞形态异常

C.Ph染色体阳性

D.NAP积分明显增高

E.无粒细胞核左移

65.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

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6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下列正确的是

A.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B.主要发生于青年人

C.不会发展为白血病

D.主要表现为感染和出血

E.早期即出现肝、脾大

67.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形态学分类中属于

A.M1

B.M2

C.M3

D.M4

E.M5

68.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在形态学分类中属于

A.M1

B.M2

C.M3

D.M4

E.M0

69.下列哪种骨髓表现符合M3

A.骨髓中幼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骨髓NEC≥30%

B.原始粒细胞占骨髓NEC的30%~89%,单核细胞>20%

C.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NEC中>50%

D.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NEC中>30%

E.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NEC中>20%

70.FAB协作组提出的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是

A.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60%

B.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50%

C.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40%

D.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30%

E.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20%

71.男性,32岁。

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

查体:

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

血象:

Hb60g/L,WBC×109/L,N52%,PLT42×109/L,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

骨髓象: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46%。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粒细胞缺乏症

E.急性白血病

72.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0%,早幼粒细胞>10%,应考虑为

A.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型

B.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

C.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

D.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4型

E.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5型

73.患者发病时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92%,其FAB分型应为

A.AMLM1

B.AMLM3

C.AMLM2a

D.ALL

E.AMLM4

74.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发病密切相关的是

A.HTLV-I

B.HTLV-II

C.HIV

D.CMV

E.EBV

75.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时,原始巨核细胞呈现

A.PPO阳性

B.MPO阳性

C.POX阳性

D.Auer小体

E.PPO阴性

76.多毛细胞白血病形态学特点是

A.胞体大小均一

B.胞质少,呈淡蓝色云雾状

C.胞质内有嗜天青颗粒

D.边缘不齐,呈锯齿状或伪足状

E.核膜清楚,核染色质粗块状

77.对R-S细胞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胞体较小

B.有较多嗜天青颗粒

C.染色质呈细颗粒

D.核膜不清楚

E.核仁大而明显

78.多发性骨髓瘤的血象正确的是

A.多属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B.成熟红细胞缗线状排列

C.外周血无骨髓瘤细胞

D.早期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E.有大量幼红细胞、幼粒细胞

79.恶性组织细胞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早期即有贫血

B.血片边缘和末梢可见异常组织细胞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和积分正常

D.骨髓发现形态各异的异常恶性组织细胞是本病最重要的特征

E.白细胞数可升高

80.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与血小板

A.黏附功能有关

B.分泌功能有关

C.聚集功能有关

D.释放功能有关

E.血块收缩功能有关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粒红比值

2.原位溶血

3.增生性贫血

4.血红蛋白病

5.粒细胞缺乏症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人体出生后,正常情况下,是生成红系、粒系和巨核系细胞的惟一场所。

2.全部血细胞共分为个系统,每个系统又分为、、三个阶段,因粒系和红系细胞形态比较复杂,其幼稚阶段又分为、、三个阶段。

3.细胞化学染色是否成功应先观察细胞有否强阳性,然后再观察细胞的染色结果。

4.临床常用和指标确定有无贫血。

5.最能反映体内贮存铁的实验室检查是的测定。

6.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是指因分化障碍和(或)发生异常或被破坏,导致骨髓减少,发生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一类贫血。

7.显示溶血的实验室检验主要有、、、、。

8.常见的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性贫血包括、、。

9.G-6-PD缺乏症临床上分为五种类型、、、和。

10.根据病因不同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分为三类:

、和。

11.FAB协作组根据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多少及外周血中原始细胞的有无将MDS分为五个类型,即、、、、。

1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除有轻重不同的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特征外,可见,血片出现许多形态不一的。

13.血涂片中出现红细胞对诊断骨髓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有哪些

2.简述难治性贫血(RA)与慢性再障(CAA)的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

医学检验专业血液学检验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B4.D5.C6.C7.B8.B9.D10.B11.A12.B13.C14.B15.C16.D17.C18.D19.A20.E21.C22.C23.B24.A25.C26.D27.C28.B29.B30.A31.D32.C33.C34.C35.B36.C37.E38.E39.C40.B41.C42.A43.B44.A45.B46.A47.C48.C49.B50.D51.D52.C53.C54.A55.C56.B57.E58.E59.D60.A61.B62.A63.C64.D65.D66.A67.C68.E69.D70.D71.E72.B73.A74.A75.A76.D77.E78.B79.C80.A

二、名词解释

1.粒红比值骨髓象中各阶段粒细胞百分数的总和与各阶段幼红细胞百分数的总和的比,正常约为2~4︰1。

2.原位溶血红细胞系统在骨髓内分化成熟过程中,由于营养因素或先天性膜、酶、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等因素,于有核细胞阶段或释放入周围血循环中立刻破裂而溶血,称为原位溶血或无效造血。

3.增生性贫血系骨髓表现为幼红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一组贫血性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等。

这组疾病共同的特点为外周血液循环内红细胞减少,骨髓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故称为增生性贫血。

4.血红蛋白病是一组生成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的结构异常或合成肽链速率的改变引起血红蛋白功能异常所致的疾病。

5.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09/L时。

三、填空题

1.骨髓

2.六;原始;幼稚;成熟;早;中;晚

3.成熟;病理性

4.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

5.血清铁蛋白

6.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造血组织

7.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尿含铁血黄素试验;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尿卟啉检测

8.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

9.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蚕豆病;药物诱发溶血;感染诱发溶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1.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或RARS);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或RAEB-t);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12.血小板减少;碎裂红细胞

13.泪滴形

四、简答题

1.①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有特殊的酸痛感。

骨髓液抽取量应在左右,否则易于稀释;②抽出的骨髓液中应含较多的骨髓小粒、油滴:

③显微镜下观察涂片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

巨核细胞、幼红细胞、幼粒细胞、浆细胞、造骨细胞、破骨细胞、脂肪细胞、肥大细胞、网状细胞、纤维细胞等;④骨髓分类:

计数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

2.RA与CAA实验室鉴别要点见表2-3-4。

表2-3-4RA与CAA实验室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RA

CAA

血象

细胞数

可三系减少、二系减少、也可一系减少

多为全血细胞减少

形态

三系均可见病态造血

形态基本正常

骨髓象

病态造血较显著

未见DNA复制紊乱现象

细胞化学染色

NAP

低于正常

增高

有核红细胞PAS

(+)

(-)

骨髓组织学

ALIP

染色体核型

30%~70%异常

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