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2806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docx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

高效学习古诗九十堂课

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走红,一下子读诗、吟诗,似乎成为了当下时尚潮人的新爱好。

最敏感的当然是媒体人,于是“朗读者”、“见字如面”的诗文诵读节目也应运而生了。

事实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改变的趋势了。

如今能够沉下心来,啃一本大部头书籍,或者耐心读完一部长篇小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几乎快成为了稀有动物。

但事实上,网络时代人们的总体阅读量并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许多。

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可能都在阅读,读微信,读新闻,读娱乐八卦。

总之,是在利用各种时间来阅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调查数据显示,在非睡眠时间内,英国人平均每四分钟就要查看一次手机。

其中花在社交软件(如推特,脸书)上的时间更是占总时间的24%。

每人每天平均使用手机竟达253次。

这就意味着人们每天有2个多小时时间花在手机上,相当于他们一天清醒时间的10/1。

虽然说的是英国人,我猜测我们中国人看手机的时间很可能要远超过他们。

我们可以观察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地区,网络信号覆盖程度普遍不如我们。

因此,我们的地铁中,只有极个别人不看手机;而老外乘地铁中却是个别人看手机。

在中国时下的网络阅读中,读诗甚至做诗的人越来越多起来了。

这完全符合了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的潮流,毕竟诗歌都是以短章居多。

这实在是令我欣喜的一件大好事——这是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诗歌爱好者。

在读传统纸质图书人数不断锐减的情形下,如何还可以做些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也是不愿意放弃曾经的理想。

于是我想到了诗歌——那可是自己青春时代便追寻的梦。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中国梦。

而我的中国梦是诗歌女神。

第一课:

古典诗词起步学作借句诗

     学作古典诗词三步曲中讲了集句诗,作集句诗也是一种很高的艺术技巧,必须对某一名家的诗读得很多,理解很深,背得很熟,记得很牢,用得很活,初学者是很难达到的,但可以学作借句诗,即借古人诗句或诗中词语组装成诗篇,抒发自己的情意。

借句有明借、暗借两种。

  明借,即把古人诗句直接引来,或者稍稍改变用在自己的诗里。

例如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尾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上句是直接借用唐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中的下句的。

又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将李贺《致酒行》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稍加改变而成的。

《七律·答友人》中的“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句。

《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化用李商隐《贾生》“贾生才调更无伦”句。

  暗借,即把古人诗句拆成零件,组装成部件,用到自己的诗中。

这种暗借,一眼很难看明。

别人的作品,不敢胡猜,这里不避自荐之嫌,说说自己的。

我写诗是从零部件组装起步的。

直到现在还保持老习惯——每当构思立意之后,就在自己记忆库中翻箱倒柜,搜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自己情意的诗句、词语,然后加以改作、组装,尤其是那些应酬诗,基本上是组装品。

这里试举两例:

  有位同志作了一幅写意画:

筐筐、篮子里里外外画了许多萝卜、白菜之类的蔬果。

她要我题一首诗,表达对“双拥”五十周年的纪念。

这是急就篇,来不及立意构思,就直接到记忆库里寻找零配件搞组装。

首先想到的是“双拥”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起的,要从李白、杜甫那里是很难找到适当的零配件的,所以先从老一辈革命家抗战诗词中搜寻,当然排在第一位的是毛主席的诗词,记得毛主席在1943年写过一首《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开头两句是“外侮须人御,将军赋采薇。

”“采薇”是《诗·小雅》中的篇名,其诗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兵士久历艰苦,在回乡的路上又饱受饥寒。

取得“采薇”这一零件,就很快得了第一句:

“块根白菜采薇吟”。

有了第一句,第二句就好办了。

看到画面上的筐筐、篮子,想起《孟子》上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就写下了“箪食壶浆鱼水情”。

人家请你题诗,总得对此画表示点恭维之意,而且写诗是"“感情用事”,总该有点艺术夸张。

所以第三句写了“泼墨素笺笺瑟瑟”。

一搞艺术夸张,自然会想起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于是又从他的《战城南》中搜寻到两句: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其中“洗兵”出自《史记.周本纪》:

周武王伐纣时,天雨为之洗兵器,后以此喻有道伐无道的胜利进军。

于是第四句就出来了:

“似闻天雨洗兵声”。

这算不算“意识流”?

我也说不清!

半似吟诗半打油,当场交差:

  块根白菜采薇吟,箪食壶浆鱼水情。

  泼墨素笺笺瑟瑟,似闻天雨洗兵声。

  另一例也是为他人题画。

老同志送来一幅山水画,配上一首七绝,要我修改这诗。

那画可谓气势磅礴:

云海、群峰、瀑布之下,一湍急流,岸边几株苍松,悠然自若,似听急流欢唱。

于是,借他杯里酒,浇我心头块,诌了首五绝:

  云海漫千峰,飞流下九重。

  逝川滔不绝,兴废语苍松。

  拙作中的“逝川”是从李白《古风》: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温庭筠《苏武庙》: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和毛主席《七律·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中借来的。

用在这里,既反映画境——急流滔滔不绝逝去,又比喻时光老人滔滔不绝地叙述历史教训。

“兴废”是从刘禹锡《金陵怀古》: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和叶帅《八十抒怀》:

“八十无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中借来的。

由于“兴废由人事"”与“兴亡在吏治”意思相似,暗喻着时光老人向苍松滔滔不绝讲的历史教训的内容。

  用这种方法起步比较容易上路,采用“急起步"”和“依样画葫芦”方法开始的,也得通过“零部件组装"”阶段,才能步入门槛。

用这方法起步,须备一个重要条件,即读过相当数量的诗词和古典文学作品。

  现代人写旧体诗,是把古典诗词作为工具,表达自己的情意,这不仅要仿其框架结构,而且还要选用其建筑材料,就是说,要选用古典诗词语汇。

“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对酒》)可以入诗;“鸡蛋一斤三块八”则不像诗句。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白居易《登城夜宴》)是诗句;“卡啦OK先生唱,高级香槟小蜜陪。

”虽然平仄合辙,对仗也凑合,但不能算诗句,只能是打油。

诗与打油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合乎格律,主要看有没有艺术美感和深广的意境。

据说唐朝有个姓张的,以榨油为业,人称张打油,能诗,曾作咏雪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爱新鲜的心理,古已有之,就像象前几年扯开嗓子唱电影《红高梁》插曲似的,这诗一下子就传开了,并且出了名,当时和后代不少人偏偏愿意效颦,于是就把这种俚俗诗,以始作俑者之名名之,称为打油诗。

至于有的人表示谦逊,把自己的诗称为打油,那是另一回事。

开始学写诗,难免打油味较浓,随着读诗词和古典文学作品的增加,典雅词语的积累,运用技巧的磨练,便会油味越来越淡,诗味越来越浓。

  这里需要说明两点:

一是填词不仅不排斥俗语、俚语,而且为了增强词的韵味,还要艺术地运用口头活的言语。

二是旧体诗用语虽讲究典雅,但有些诗,尤其是政治讽刺诗,诗人有意加点“油味”,以增强其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

古人诗中不乏其例,如唐人曹邺《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这首诗用口头语,咏官仓鼠,画贪官污吏像,把当时的吏治腐败,骂得个痛快淋漓。

  宋朝大诗人苏轼《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诗人借以抒发怀才不遇、宦海沉浮之无限感慨;寓庄于谐,正话反说,借“孩儿”讽刺“愚且直”、“无灾无难”的当朝公卿。

  又如鲁迅的《学生和玉佛》:

  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

  头儿夸大口,面子靠中坚。

  惊扰讵云妄,奔逃只自怜,

  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

  1933年初,日军占领山海关,北平危急,国民党政府抢运故宫文物和团城玉佛;同时对大学提前放假、学生逃考之事予以训斥:

“查大学生为国民中坚分子,讵容妄自惊扰,败坏校规……”。

鲁迅写了上面那首诗予以鞭挞。

  打油还能以诙谐反映乐主义的人生态度。

聂绀弩,这位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老战士、文学家,1957年遭厄运,十年浩劫中备尝肉体折磨,在北大荒“劳改”期间写了许多格律严谨的七律,典雅中掺以打油,或打油中缀以典雅,反映他在逆境中从未悲观颓唐,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前途充满信心,读来既有谐趣又很感人。

他同遭同样厄运的万枚子一起舀粪,写了两首七律,兹录其一:

  君自舀来仆自挑,燕昭台畔雨萧萧。

  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稀稠一把瓢。

  白雪阳春同掩鼻,苍蝇盛夏共弯腰。

  澄清天下吾曹事,污秽成坑便肯饶?

  整首诗是打油体,其中巧妙地用了几个典故:

“燕昭台”:

相传燕王为延请天下士,筑台置千金于其上,名黄金台。

诗人借以喻黄色的粪堆,读来使人忍俊不禁。

“白雪阳春”:

是将战国时楚国高级乐曲"“阳春白雪"”的语序颠倒了一下,借以喻同遭厄运的两位文人,并同“苍蝇盛夏”相对仗,妙趣横生。

“澄清天下”:

典出《后汉书.党锢列传》:

“(范)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借以抒发诗人在含冤中,还充满革命战士的责任感、自豪感。

这样的诗若无坚定的革命信念、深厚的古籍知识、娴熟的艺术技巧,决不能写出来。

  聂绀弩认为,作诗有娱乐性,完全不打油,等于“自讨苦吃”。

我以为,这是对旧体诗已经有一定的功底的人来说的。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打油是高级打油,和那种不讲比、兴,不讲格律的打油完全不同。

所以,学诗词起步之后,首先还应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多积累古典诗词语汇,若是停滞在低级油腔上,是很难上路的。

待到功夫深,自会典雅、打油恰到好处,挥洒自如。

  起步之后,要较快地上路,需要经常练习。

练习就需要有点外力推动。

譬如,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个诗词学习班,一定时期内号召学员写几首诗词,选出一批比较好的作品编辑出版诗词选集。

又如爱好诗词的朋友相互酬唱,你来一首,我和一首。

因为读了朋友的作品,往往会引发自己的诗思,同时又觉得“来而不往非礼也”,不得不应酬一下。

前人许多好作品,是在酬唱中产生的。

例如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放言五首》等都是和作。

还有个办法,就是自己给自己加压,规定每周或每月写几首习作。

学诗词,起步之后,打打停停,一曝十寒,是很难上路的。

  学诗词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及格了呢?

开始标准不要定得太高,达到以下三条就算及格了:

  第一条,有真情实感。

品评诗词有所谓“三真”,即真情实感、真积力久、真知灼见。

真情实感,就是说写诗词要抒发自己的真情意,不能无病呻吟,也不能抄袭别人的。

真积力久,就是说要下真功夫、持久地日积月累知识,所谓“一分神来,九分汗下”(郭沫若)。

真知灼见,就是说不落老套,有自家的新意,所谓“意必己出”,“意新语工”。

其中真积力久和真知灼见,对初学者不能作这样过高的要求。

但真情实感却是起码的要求,一开始,路就要走正——你写的东西,必须是是客观现实与你的心灵击撞拼发的火花、从自己的胸中流淌到笔端的。

  第二条,表达真情实感不是用政治口号、时髦名词(词中可以适当用些),而是尽量用形象的、典雅的诗词语汇。

  第三条,格律基本达标。

第二课: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

诗词,很多人都喜欢写上几笔。

然而,真正懂得诗词格律的人却很少,多数人只是字数对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韵等,一概不对。

很多人看书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觉得书上讲得太复杂。

这里是一个以前的讲座,现稍加整理,目的在于以最简明的方法,教会大家诗词写作的基本格律。

诗词的格律看似很难,实际上很简单,只要坚持把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钟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没有任何基础。

一平仄:

从成语开始

什么是平仄?

我们都学过汉语拼音,这个貌似小学一年级就学的。

汉语拼音有四声:

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那么,粗略地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

也就是说,将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

为什么说这只是个粗略地划分呢,后面我们会说到,实际上诗词里每个字的平仄,不是按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来划分平仄的,而是按一种特殊的韵书叫平水韵的来划分四声,划分的方法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区别。

这个我们可以先不管它,我们现在先按现代的四声来吧。

现在我们先来看成语。

曾经在某大学的一次讲座中,要求在场的学生随口说出一个四个字的成语,也就是最先想到哪个成语就说哪个。

学生说了很多,比如虎背熊腰、赤胆忠心、一马平川、疾风劲草、井井有条、峰回路转等等。

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它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就会发现,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虎背(仄)熊腰(平)、赤胆(仄)忠心(平)、一马(仄)平川(平)、疾风(平)劲草(仄)、井井(仄)有条(平)、峰回(平)路转(仄)。

当时学生报上来20多个成语,除了两个不符合这个规律之外,其他的都符合。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大多数成语符合这么一条规律:

二四分明,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我们如果翻开一本成语词典,就会发现,大多数成语符合“二四分明”这一规律,比例有多高我未做过统计,但凭感觉来说,应该有70%到80%,而那天学生报出来的比例要更高些,当时有20多个学生报了成语,只有两个人的不符合这一规律,符合的比例在90%以上。

这说明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说明汉语存在一种平仄交替的声律。

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声律,纯粹按概率的话,这种“二四分明”的现象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比例。

二、说明有这种平仄交替规律的成语更容易被人记忆。

因为如果纯粹按概率的话,学生报出的成语,符合“二四分明”的应该与成语词典里的一致,就是70%到80%,而现在达到了90%以上。

说明有这种规律的成语更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容易让大家脱口而出。

我们知道,成语大都产生于唐以前,早至商周时期,这说明,汉语的声律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不是人为硬性规定或编造出这么一个东西。

这种平仄交替的声律,就如舞步的鼓点,既有规律,又抑扬顿挫的富于变化,能达到悦耳美听的效果。

因此说汉语是形与音谐美的文字,汉语格律诗是形、音、意三者一体的完美结晶。

虽然四声和平仄是早已潜伏于汉语中的规律,但直到南朝,周颙、沈约等人才明确提出四声的概念,沈约并把这一概念应用到做诗中,提出了“四声八病”说。

“四声八病说”可以说是近体诗格律的前身。

近体诗的格律,是在唐代成熟的。

或者换句话说,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是在唐代形成的。

我们会听到,格律诗有几个名称:

近体诗、今体诗、旧体诗。

近体诗、今体诗这两个名称,是唐朝人命名的,因为格律诗产生于唐朝,相对于更早的古体诗而言,唐朝人就把格律诗叫近体诗,也有叫今体诗的。

旧体诗这个名称,是五四运动以后,搞新文化运动的那帮人命名的,因为这时候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就是白话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新诗”。

因为有了“新诗”,所以原来的诗就被称为“旧诗”、“旧体诗”。

但也有一些人对“旧体诗”这个名称很不满,认为隐含着“过时”的贬意。

再顺便说一句,一些写新诗的人,对中国的传统诗歌一概称之为古体,这是不对的。

古体和近体是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

二格律诗的格律

我们今天写格律诗,不必再考虑“四声八病”,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

下面就来讲讲格律诗的格律。

既然四个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规律,那么六个字呢?

八个字呢?

我们自然会想到,这种规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

事实上确实是可以延伸的。

我们知道,常见的格律诗有两种,一种是五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五绝(五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是七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

那么,有没有六字一句的,或八字的一句的,或更多字一句的格律诗呢?

理论上是可以有的,但极少见。

六字一句的前人作品有少量,八字一句的则几乎没有,或者只见于某些游戏诗中。

我们先来看一首著名的五绝:

红豆(仄)生南(平)国

春来(平)发几(仄)枝

愿君(平)多采(仄)撷

此物(仄)最相(平)思

我们注意它每句的第二、四个字,会发现,和成语一样,它的第二、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我们再来注意它的第一、二句以及第三、四句的偶数位置上的字,会发现,平仄也是相反的。

如第一句第二字为仄声字“豆”,那么第二句第二字就相反了,是平声字“来”。

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联”的概念,所谓“联”,就是诗的每两句构成一联。

比如这首诗,就是由两联组成,第一、二句构成一联,第三、四句又构成一联;每一“联”的头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

这里的“联”与对联有相同也有不同。

不同的是,不一定非得对仗,相同的是,偶数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

比如第一句豆(仄)南(平),第二句来(平)几(仄)。

这种一联中两句的偶数位置平仄相反的关系,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叫“相对”,也就是说,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对”的。

我们再来看两联之间的关系。

比如这首诗的第一联和第二联,大家看出什么道道来没有?

嗯,有一个规律,就是第二联的平仄与第一联相反。

第一联是:

豆(仄)南(平)

来(平)几(仄)

第二联是:

君(平)采(仄)

物(仄)相(平)

因为第二联的平仄与第一联相反,那么,也就是说,第二联的出句(即前一句)与第一联的对句(即后一句)的平仄相同。

对这首诗来说,也就是第三句与第二句的平仄相同。

这种关系,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相粘”。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

格律诗的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对;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对;第五句与第四句相粘;第六句与第五句相对;第七句与第六句相粘;第八句与第七句相对……这个规律理论上可以无限延伸下去。

看完这首五绝,我们再来看一首七绝。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讲了前面的五绝,七绝应该就是顺延的事。

我们知道五绝是“二四分明”,那么七绝就是“二四六分明”了。

事实正是如此。

月落(仄)乌啼(平)霜满(仄)天

江枫(平)渔火(仄)对愁(平)眠

姑苏(平)城外(仄)寒山(平)寺

夜半(仄)钟声(平)到客(仄)船

我们可以看出:

一、偶数位置上的字,都是平仄交替的。

二、符合粘对规律。

即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对,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对。

 

许多不懂诗词格律的朋友总以为格律很复杂,视作畏途。

有人在写教科书时也将格律写得艰深古奥,令人退避三舍。

其实学格律诗并不难,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兹简要说明之。

先说平仄

众所周知,字的声调有平仄之分,按现代汉语音韵的划分来看,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仄。

古代又有入声字,入声也为仄。

如“衣”、“移”为平声,“倚”、“意”为仄声,“一”为入声字,属仄韵。

入声字都是一些发音较急促的字,如“急”、“竹”、“族”、“逐”、“读”、“俗”、“出”、“觉”、“局”、“节”、“舌”、“石”、“敌”、“乏”、“得”、“识”、“国”等。

入声字有许多衍化成现代汉语的平声,但在格律诗中应用作仄声。

这是最令当代写格律诗的人头疼的事。

不过,这样的入声字数量有限,常用的也就三百多个,掌握并不难。

格律诗多见七言与五言,分七绝、七律、五绝、五律,长诗通篇用律诗句式者称为排律,六言诗较少见。

学格律诗,只要弄懂七律即可,余依次类推。

七言律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一句共七个字,第七个字或押韵或不押韵,押韵为平,不押韵为仄。

第一、三、五字可不用管,即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要求较严,平仄分明。

其中有规律可供掌握。

兹以鲁迅一首七律为例看其规律:

运交华盖欲何求,仄平平仄仄平平

未敢翻身已碰头。

仄仄平平仄仄平

破帽遮颜过闹市,仄仄平平平仄仄

漏船载酒泛中流。

仄平仄仄仄平平

横眉冷对千夫指,平平仄仄平平仄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仄仄平平仄仄平

躲进小楼成一统,仄仄仄平平仄仄

管他冬夏与春秋。

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中“过”可平可仄,“一”为入声,属仄)

两句为一联,首联中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如果第一句押韵,则为平;第二句必须押韵,平;之后是隔句押韵。

押韵字为平,不押韵为仄。

去掉可平可仄的第一、三、五字,和平仄已定的第七字,剩下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如下:

平仄平

仄平仄

仄平仄

平仄平

平仄平

仄平仄

仄平仄

平仄平

这样一看,平仄的规律就很明显了。

第一个特点是每句中总是两平夹一仄或两仄夹一平,这叫相间;

第二个特点是每联总是平仄相对,上联是平仄平,下联必为仄平仄;或上联为仄平仄,下联必为平仄平。

这叫相对。

第三个特点是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同,这叫相粘。

如果你打算写首七律,决定第一句押韵,只要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定了,那么整首诗的平仄便可依次类推。

当然,所谓一三五不论,也不是绝对不论,要避免“孤平”(一句中只有一字为平)、三连平、三连仄(每句后三字全平或全仄)等诗病。

当然,对于当代人来说,只要大体上掌握一下格律就可以了,有了好句子,出律也是可以的。

偶尔一句出律可以,但每句都不合格律,只能说明作者对格律一窍不通。

七律弄懂了,五律就容易了。

将七律的头两字去掉,便是五律的格律。

七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七绝的格律;五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五绝的格律。

再说对仗

对仗可以体现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对联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七律、五律一般要求中间两联是对仗句。

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严格说来,要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人名(地名)对人名(地名)……

对仗的学问较深,有工对、流水对、别义相对、本句自对、隔句相对等等。

对仗的水平,代表了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三说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不仅反应了唐人的用韵准则,也成了后世诗人的用韵规范。

《平水韵》分上平声、下平声两部分:

上平声为: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为: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可见,平水韵与现代汉语音韵大为不同,今天“东”、“冬”是押韵的,但写格律诗就不能通押;“来”、“回”在今天是不押韵的,但在平水韵里属同一韵部。

我上初中的时候,学习课本上的《石壕吏》,开头四句为: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

“课本上印错了,应该是‘老妇出看门’,这样才押韵。

”其实在平水韵里,“村”、“人”、“看”同属“十三元”,在一个韵部。

在平水韵里,最麻烦的就是“十三元”和“十灰”,好多现在看来不押韵的字,却在同一韵部,这可能是古今发音的不同所致。

格律诗改革,我认为首先应该改革韵部,按现代汉语发音重新划分韵部,没必要像平水韵那样搞得太复杂。

四说填词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

作词就是按照曲谱填上歌词。

曲谱叫做“词调”或“词牌”,但词牌的乐谱基本上已经失传,宋代以后的文人们填词,只不过借助于词牌的形式罢了。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

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每段叫“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其实填词难于赋诗,词的平仄要求比格律诗更严,有的词牌,每一个字的平仄都有定式,不得乱填。

很少有人能记住各种词牌的格律,只能按照词牌的平仄、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