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0904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docx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单位: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时间:

2011年11月14日

 

目录

摘要1

一、目标与思路1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2

(一)双师全程指导,学生全面发展2

(二)、师生互动谱写校园文化建设新篇章3

1、导师真情寄语学子感念师恩3

2、导师育我成才我为导师颁奖3

(三)、凸显以生为本形成长效育人机制4

三、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5

(一)、持续推进、讲究长效、工作成效高、认同度高5

1、构建了和谐校园文化环境5

2、营造了浓郁的学生文化氛围5

3、打造了科研创新新品牌5

(二)以人为本,贴近实际,有效结合资源,持续创新6

1、贴近实际,实现互利互惠6

2、以人为本,搭建就业平台7

3、与时俱进,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

4、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双师驱动、导师递进”7

5、言传身教重视导师人格魅力8

6、整合教师资源汇聚教师育人合力8

(三)、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开拓学生思想工作新局面9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

大学生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导师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并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关系密切。

导师作为育人主体,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

但是,传统的导师制针对性差、形式单一,难以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与学习交流。

为此,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师资优势,寻找师生切合点,探索出了颇具特色的“双师驱动、导师递进”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本科生分流培养暨导师制”活动。

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双师驱动”、“师生互动”、“以生为本”三大育人宗旨,并积极开展了“学生宿舍导师制”、“本科生分流培养”、“导师寄语”、“十佳导师评选”、“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师范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工程”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以思路创新、制度创新、举措创新来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增强实效;增强了学生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更好的构建了我院多元教育网络,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实现时代主题和传承大学精神的完美结合。

一、目标与思路

本科生分流培养暨导师制是指给大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我院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等工作中也作出了新的尝试,开辟了基层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与新模式。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导师制利用本科导师所带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共同指导本科生的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将导师分派到8人为一组的学生中去,实现学生、导师、学办老师、辅导员的无缝网状链接,切实保证每一位学生能接受全面的教育指导,使他们在思想观念最活跃,政治理解最丰富的本科生阶段,形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思想政治理念,真正意义上使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到导师的日常引导中。

为了使每个毕业生能顺利成才,推进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成为客观需要。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有效推行就必须重视导师的选聘确定、职责的明确与界定、建立导师制的保障机制、加强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与激励等。

导师制的实施旨在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实际要求,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尽可能好的教育”,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和提高学习质量,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我院结合师范生自身的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在基于大学生基本精神和时代育人主题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工作资源,创新教育方式,为科技育人注入新的活力,为创新校园文化工程积累了新经验。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双师全程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培养方案从我院2007级开始正式实施,连续进行了五年的时间,而且还在持续进行中,是我院实施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科研平台、应用平台以及教师教育平台进行学习,每位学生都有自己选择的主动权。

在指定导师阶段,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学院导师侧重于解决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等方面的问题,缩短他们适应大学生活的时间。

向同学讲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学生熟悉学分制,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的结构和特点,使学生弄清楚课程之间的先修后续关系,注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和发展计划,向学生讲解课程的学习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积极参加导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为师大校园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促进了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选择导师阶段,针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诸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数学建模”等科技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加强科研素质训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毕业生来说,导师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培训讲课、说课技巧、面试注意事项、甚至着装、礼仪等方面都能得到导师具体的教导。

经过两年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通过实施导师与学生定期座谈、沟通,学生与导师之间基本上能够相互了解。

从三年级开始,导师制将进行阶段转变,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在专业课学习、科学研究、师范生基本技能、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个人兴趣和爱好等有较好的了解和认识。

因此,第5学期开始,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导师,同时,导师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状况选择学生,即实行双向选择。

有条件组织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共同参加同一个科学研究组日常科研活动的导师组,可以优先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择进入本研究组。

(二)、师生互动谱写校园文化建设新篇章

1、导师真情寄语学子感念师恩

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另辟新径,积极开展导师寄语活动,进一步构筑教育合力,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

开学初,学院倡议全院导师为即将入学的2010级新生准备一句寄语或人生格言,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欢送毕业晚会上,学院导师对所有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迈入人生新阶段的毕业生们做出就业指导,并寄语毕业生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和人民,同时,毕业生们集合自己在校阶段的学习、生活和求职经历,畅所欲言,交流了各自的收获与感悟,对学校老师给予的悉心培养表达了浓浓的感激之情。

几年的实践探索表明,由院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支部具体组织落实,采取导师制、研究生实习班主任、学生党员调研员等办法,进一步创新了合力育人机制,不仅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实惠”,而且还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与新模式。

2、导师育我成才我为导师颁奖

在实施“双师驱动、导师递进”活动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导师凸现出来。

我院同学们自发组织、自主选举出十佳本科生导师并隆重举办“导师育我成才我为导师颁奖”颁奖典礼。

“在教育的园地,您把全部的智慧和情感演绎成纯朴的语言与朴实的风格;您用最生动的语言和理性的分析带领我们遨游科学的殿堂;您用美丽的微笑和目光纯净我们心中的迷惘与无助,老师,您辛苦了!

”在我院“导师育我成才我为导师颁奖”十佳导师颁奖大会上,同学们舒缓的吟唱间轻轻流淌着对导师的赞美,对导师制的谢言。

“十佳导师”评选活动从2008年开展至今已有将近三年时间,通过评选,每位导师都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做的比较到位的地方以及所欠缺的地方,拉近了导师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实行导师递进全程跟进措施以来,我院学生有了信心和团队归属感,有利于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本科导师制不仅是对我院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还促进了科研和学术环境的建设。

学生为导师颁奖,这种奖励忽略物质!

(三)、凸显以生为本形成长效育人机制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一方面是通过“化整为零”,解决学生多,教师少“顾不过来”的问题。

根据本院系专业教师与学生人数,以专业年级为单位,采取双向选择与组织协调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学生6~8人不等,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从而形成全院每个学生大学学习期间都有一名相对固定的专业教师作为自己的指导教师,而全院每一位专业教师对应地都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大学生群体作为自己的指导对象的基本格局。

另一方面是通过“任务分解”,明确和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

将全院学生“化整为零”分成小组与教师结成“对子”只是第一步,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与教师专业学科特点进行“任务分解”,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作为学生“导师”的具体职责:

包括思想方面的引导、心理方面的开导、学业方面的辅导和社会实践、就业等方面的指导。

“导师制”的实施与不断完善,使我院广大学生受益的同时,还产生了两点新变化:

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不断增强。

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另外辅导员助理上学期重点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在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生、理想等讲座和形势政策报告等则是下学期实习工作的重点。

三、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一)、持续推进、讲究长效、工作成效高、认同度高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以及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原则,近年来,我院结合师范生自身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倾心致力于学生的发展,最终在辛勤的付出下,成功开展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大大加强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师范生的从业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1、构建了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在具体工作中,我院结合师范生自身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情况,注意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成功开展了包括“十佳导师评选”、“导师寄予毕业学子”、“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及“河南师范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工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育计划”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2、营造了浓郁的学生文化氛围

在“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培养模式下,我院实施系列科研创新培养模式。

为我院师生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创新型人才模式”至2007年实施以来,本着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课程设置、讲授进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在课程设置、讲授进度等方面综合考识,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师范生核心竞争力培育工程”从2007级开始正式实施,师范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它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工程的实施极大的增强了师范生从业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打造了科研创新新品牌

我院本科生导师以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教师技能培训中心为平台依托,通过挑战杯科技作品制作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指导过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和科研创新指导,为学生提供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平台。

在景辉导师的指导下,我院2005级本科生邓元刚同学的论文《基于原子-分子暗态的光量子调控技术》被物理学权威刊物《物理评论》接受发表,有4名学生(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在SCI二区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展示了我校学子勤奋钻研、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本科生何秉然同学在路庆凤导师的指导下,悉心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仪器测量设备编写计算机控制程序,锻炼了个人的实践能力。

邝艳敏在常方高老师的指导下创建的《新锐特有限责任公司》、王昕同学在魏山城老师指导下创建的《瑞士嘉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在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均获得全国铜奖,实现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在第三届“科讯杯”全国师范院校高清dv作品大赛中王洪刚同学在范晓卫导师指导下设置的《带着爷爷上大学》作品获得一等奖;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贾利峰同学在高金辉老师的指导下的参赛作品《电力线载波宽带上网装置》获得全国三等奖;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龚瑅、马清波同学在朱柯老师的指导下,参赛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同时马清波小组的论文还从216项全国一等奖论文中脱颖而出,被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组委员会评为七篇优秀论文(本科组A题)之一,刊登在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刊、核心期刊《工程数学学报》2009年12月26卷专刊中;在2010年国家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一个国际一等奖和两个国际二等奖等一系列可喜成绩,显示了我校在国际大学生科技大赛在历史性的突破。

(二)以人为本,贴近实际,有效结合资源,持续创新

1、贴近实际,实现互利互惠

经过三年扎实推进创新以及对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对科学、科研、创新平台进行有效整合,使导师增强了压力和责任感,学生有了信心和团队归宿感,促进了学院本科生培养在科研创新、教学实践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导师制贯彻执行的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导师制”旨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制度做保障,确保教师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并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实践中去,促使其自身健康成长。

2、以人为本,搭建就业平台

通过实行本科导师制,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导师联系起来,利用本科导师所带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共同指导本科生的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

通过本科导师制的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教学技能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与时俱进,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教书育人的“教书”和“育人”看做两种独立的教育实践活动,把“育人”仅仅理解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教书简单归结为传授知识,无形中形成了教书不育人、育人不教书的现象。

实践证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培养模式是一项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好措施。

此项制度将教师育人显性化,将与人对象具体化,使教师真正承担起育人的实际责任。

导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4、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双师驱动、导师递进”

近年来,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以思路创新、制度创新、举措创新来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增强实效。

为增强学生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构建我院多元教育网络,我院充分发挥自身师资优势,寻找师生切合点,探索出了颇具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导师制培养模式。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导师制培养模式是指给大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我院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等工作中也作出了新的尝试,开辟了基层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与新模式。

“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导师制利用本科导师所带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共同指导本科生的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将导师分派到8人为一组的学生中去,实现学生、导师、学办老师、辅导员的无缝网状链接,切实保证每一位学生能接受全面的教育指导,使他们在思想观念最活跃,政治理解最丰富的本科生阶段,形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思想政治理念,真正意义上使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到导师的日常引导中。

5、言传身教重视导师人格魅力

我院在实施“双师驱动、导师递进”活动中注重导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导师要重视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

第一是人格感召力:

这是指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品、人格,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第二是创造力:

对导师来说,创造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素质内容,道理很简单,一个没有创造素质、没有创造力、没有创新成果的导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学生的。

第三是辐射力:

这是指导师除了自身具有高尚的品德、广博的知识、扎实的科学和专业素养外,还需具备一种把其品德、思想、知识、智慧和创新能力传送到学生内心和行动中去的能力。

一位导师只有具备上述的三种能力,才可以较好担负起培养学生的重任。

所以,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愈来愈精深,唯有如此才能对学生产生知识上和人格上的吸引力,才会真正做到上有所施、下有所效。

6、整合教师资源汇聚教师育人合力

教书育人,本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师题中应有之义。

因近些年我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成倍增长,教学班级越来越大,一些教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甚至根本不认识学生,已非个别现象。

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教学科研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任务十分繁重,也使得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辅导与帮助“力不从心”或“无暇顾及”,“教书育人”因此还不得不成为许多高校政策文件的一个“目标要求”。

这就形成了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有赖于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学生的规模与教师的现状又使得这种作用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积极探索并施行的“导师制”,使我院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导师联系起来,利用本科导师所带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共同指导本科生的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不失为我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双师驱动、导师递进开拓学生思想工作新局面

我院在建立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时,充分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重要性。

在导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中,导师作为两方面教育的中间体,以自身的行为作风,言传身教,将两种教育很好结合,融汇渗透,在专业教育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指导专业教育。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导师的榜样,更是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与辐射力。

本科生导师制在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院实施的“双师驱动、导师递进”活动,导师作为连接完全开放竞争社会和相对封闭大学校园关键枢纽,贯穿了学生整个实践活动中,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单纯的说教性,不脱离实践生活,不讲假大空的套话,让学生在自身实践过程中了解党与国家在建立政策方针,了解社会民生,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并在此过程中,深入社会主体中,树立清晰的思想政治观念,认识作为国家今后在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需的正确思想,以自身力量完善提高自我思想政治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