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6563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隋唐时期主要政治制度:

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变化的过程,了解各种制度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使学生懂得对科举制、两税法等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辩证分析,由此来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

通过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

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特定的时间术语对这些制度、措施进行描述概括,理解相关制度的演变进程、彼此影响及意义。

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史料,了解多种历史的呈现方式,并根据史料印证历史结论。

使学生养成“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习惯,具备重视证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学生应当从不同角度认识制度的延续、变迁和互相影响,理解制度形成和变化背后的社会因素,逐渐提高自己的历史解释能力。

通过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学习,产生对中国古代制度建设的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二)难点:

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以及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的特点、评价。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以本校开展的第七届创新节主题“科技筑梦,创新成长”中的“创新”一词为切入点导入本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强调“变化与创新”之于一个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一、选官制度

(一)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代:

“世卿世禄制”(世袭制)

2.秦国(含秦朝):

按军功授爵。

3.汉朝:

察举制。

(1)含义

(2)标准(3)影响

4.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含义

(2)背景(3)标准

(4)影响:

影响:

①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②逐渐成为维护士族贵族特权的工具。

(以上内容结合《历史纵横》学生阅读回答)

5.隋唐—清末:

科举制(唐朝鼎盛)

(1)历史沿革

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③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④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

⑤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⑥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2)特点(3)选拔标准(4)影响

积极:

①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②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

①禁锢思想、缺乏创新精神。

②忽视实用学问,不利于科学发展。

③阻碍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以学生身边事为切入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

学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的历程,通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提供的史料,来重点分析隋唐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影响,从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其唯物史观素养。

 

(二)发展趋势

 

总结归纳汉、魏晋、隋唐三个时期选官制度的不同点,以选拔依据和方式为主。

从比较中,得出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中枢政务机构

 

了解中国古代中枢政务机构发展演变的历程,重点学习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职能、作用。

 

通过对中枢政务机构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隋唐时期中枢政务机构发展的趋势,体会三省六部制取代三公九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使学生产生对中国古代制度建设的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赋税制度

(一)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代:

贡赋制。

赋税雏形,没有地租或土地税。

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

此外,还有军赋。

2.春秋战国:

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

3.汉朝:

编户制度。

不同种类,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特点:

田租轻而人口税和更赋重。

4.魏晋:

租调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授田农民按户征收粮和绢帛,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5.隋-唐初:

租庸调制。

以均田制为基础。

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兵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调”。

对象(21—59成年男子)(作用?

6.唐中期:

两税法。

(1)背景

(2)目的(3)实施(4)(5)内容(①中央政府确定总税额分配各地征收;②不分主户、客户,以当时居住地编入户;③分户税-人丁和财产、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④一年分夏季、秋季两次纳税)(6)作用和局限

 

通过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赋税制度(两税法)创立的历史条件。

通过《史料阅读》对其作用和影响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培养学生史料论证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发展趋势(从汉到唐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

①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②以两税法为转折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

引导学生通过对赋税制度发展脉络的梳理,明确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

课堂小结:

课堂升华: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Meieran认为,

创新有三种类型:

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

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

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通过课堂小结将本课重点知识梳理出来,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以课堂升华的形式突显出本课的主题“创新”的重要性,使学生对于“创新”一词有更深刻的理解。

 

课后反思

 

本节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内容比较重要,但学生对于制度问题的理解相对较困难,需要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之上,教师给予重点讲解。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

此书先后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世界。

1938年2月10日,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

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

此书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4版,轰动了国内及海外华侨聚集地,在香港及海外华人集中地还出现难以计数的重印本和翻印本。

1949年后,斯诺的书继续照耀世界各地,而在中国反被打入黑牢。

《西行漫记》只是在1960年2月由三联书店印了一小部分,作为内部读物,限于内部发行,这还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第一次访华而特批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西行漫记》也难逃劫,被加盖严控之类印记,密封于图书馆和资料室书库中,禁止借阅。

1979年12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中文本《西行漫记》,此书再次回归国人视野。

2016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新版《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推出。

新版《红星照耀中国》推出20个月来,创下了销售奇迹,也是人文社首部一年内销售额过亿元的书,更是国内出版界2017年头号爆款图书。

——摘编自XX百科词条《红星照耀中国》

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对《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出版后在不同时期的传播情况进行解读。

(要求:

可以就整个历程或者某一段时间进行解读,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答案】观点可以就该书出版后整个传播历程提出观点,也可以就某一阶段提出观点。

示例:

《红星闪耀中国》一书的传播受时代影响明显。

30年代,《红星闪耀中国》备受国内外关注,当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影响逐渐扩大,世界关注20世纪的中国,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内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香港和海外华侨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翻译为中文,也为该书的传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方面,国际社会为了解中国共产党,因此该书在海外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作者是美国人,受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该书在国内不能公开发行。

改革开放后,国内极“左”思潮逐渐消退,思想得到解放;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因此,该书在改革开放后,再次回归国人视野并逐渐走红。

综上所述,《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海内外的传播,深受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同时也为宣传中国,宣传中国共产党起到推动作用

【解析】

【详解】

可就该书出版后20世纪30年代传播历程提出观点:

20世纪30年代《红星闪耀中国》备受国内外关注。

解读:

结合所学,可从当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影响逐渐扩大,中国全民族抗战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国内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香港和海外华侨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翻译为中文推动了《红星闪耀中国》传播等方面分析阐述。

3.论述题

材料在反对了儒学的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之后,他们又提倡科学方法,回过头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

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进行古典小说的考证,就是要用现代的观点、科学的方法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

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

结合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传统文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

观点明确,使用两个史实或事例,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二等:

观点较明确,使用一个史实或事例,史论结合较好,条理较清晰。

三等:

观点不明确,史实或事例不清,条理不清晰。

【示例】论题:

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或新文化运动是革新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或其他表述,但一定要围绕“新文化运动”和“传统文化”。

论述: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尊孔复古,妄图复辟帝制,鲁迅发表《狂人日记》等文章痛斥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批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伦理纲常。

儒家思想并非传统文化的唯一代表,陈独秀、胡适、鲁迅等领袖人物也并非全盘反对传统文化。

在反对儒家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的同时,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等,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也说明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综上,新文化运动只是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维护专制统治的腐朽思想,其倡导者还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构建新文化,所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详解】

本题的解答首先是分析概括材料信息,从“在反对了儒学的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之后,他们又提倡科学方法,回过头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和“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等,可以得出材料主题,即“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史实,从新文化运动一方面猛烈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另一方面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说明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最后得出结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题的解答必须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4.材料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

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

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

——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的观点(须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

观点:

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英贸易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的观点(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理由:

英国大量购买中国茶叶等产品,其工业品却在中国滞销,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清政府严厉禁烟;英国为了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

示例二:

观点:

不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英贸易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的观点(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理由: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积极进行殖民扩张;中国幅员辽阔,企图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为打开中国市场,以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解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认识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依据材料信息可认同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英贸易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的观点。

然后结合所学从中英正常贸易逆差、英国通过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贸易逆差、清政府禁烟、英国为了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等方面说明其理由。

还可不认同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英贸易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的观点。

然后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求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的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等方面说明理由。

5.尊崇伦常

前据南京留守黄兴电陈:

民国肇造以来,年少轻躁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为幸福。

纲纪隳丧,流弊无穷。

……本大总统深惟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政体虽更,民彝(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无改。

盖共和国体,惟不以国家为一姓之私产,而公诸全体之国民。

至于人伦道德之原,初无歧异。

……自顷以来,人心浮动,于东西各国科学之精微,未能通晓,而醉心于物质文明,以破个人道德。

……抑知立国各有本末,岂能举吾国数千年之嘉言懿行,一扫而空。

……若任其自然,则五季之荡无法纪,复见于今,必为人类所不容,环球所共弃。

言念及此,忧心如焚。

为此申明告诫,须知家庭伦理、国家伦理、社会伦理,凡属文明之国,靡不殊途同归。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乃人群秩序之常,非帝王专制之规也。

当此存亡绝续之际,惟愿全国人民,恪循礼法,共济时艰。

本大总统痛时局之阽危,怵纲纪之废弛,每念今日大患,尚不在国势而在人心。

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

——袁世凯《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文》节选(民国元年九月二十日)

问题:

(1)联系所学知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哪些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

(2)概括《通令》中所指民国以来“纲纪隳丧,流弊无穷”的原因。

(3)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一《通令》的颁布?

【答案】

(1)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

(2)年少轻燥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我幸福;醉心于物质文明,未能通晓东西各国科学之精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吾国数千年嘉言懿行,一扫而空。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

水平1:

既能从民国初年社会转型的视角,分析透视辛亥革命以来,民主共和思想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冲击影响,又能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结合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东西方文化观念交流碰撞这一主题,审视通令出台的历史必然性(背景:

辛亥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势冲击、传统伦理道德对于社会秩序具有安定作用)。

通令反映了帝制推翻、中国道统遭到严重冲击、人心浮动时刻,以袁世凯为代表的传统政治势力的保守一面,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

《通令》对社会现状的指斥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也不乏夸大虚妄之词,显然袁世凯企图借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拯救文化道统,否定、打压南方资产阶级革命派,彰显北洋政府的合法性、正统性,其隐含的政治意涵不言自明。

水平2:

能依据材料就传统文化于社会变革的作用提出观点。

传统文化和儒教伦理有助于确立秩序井然的社会。

水平3:

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

指出传统文化和伦理纲常是君主专制的理论工具。

水平4:

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

评分项二:

史实

水平1:

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袁世凯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

水平2:

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水平3:

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水平4:

没有使用材料信息。

评分项三:

论述

水平1:

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

水平2: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

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

组织

水平1:

叙述成结构

水平2:

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

仅能罗列史实

注:

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包括发辫、服饰、称谓、废跪拜、禁缠足等传统恶习及提倡女权等。

(2)根据材料“民国肇造以来,年少轻躁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为幸福。

纲纪隳丧,流弊无穷….自顷以来,人心浮动,于东西各国科学之精微,未能通晓,而醉心于物质文明,以破个人道德”从时人风气意识、传统文化缺失、对西学了解肤浅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3)首先从《通令》背景进行分析,结合所学从辛亥革命、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传统伦理道理对社会稳定的作用进行阐述;其次,对《通令》折射的新旧观念冲突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并根据材料“当…惟愿全国人民,恪循礼法,共济时艰。

本大总统痛时局之阽危,怵纲纪之废弛…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

”从袁世凯发布《通令》内存意图进行剖析即可。

6.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振泰电灯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状况(要求:

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江苏振泰电灯有限公司大事记

1917年

于殖等购置75马力50千瓦发电机组一台,创办“振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1918年

正式发电营业,出厂电压3.3千伏,每日发电4至6小时

1922年

增加150马カ90千瓦发电机1台

1933年

购置德国制造380马カ285千瓦发电机1台,发电最高负荷180千瓦

1946年

新增225马カ柴油机1台,匹配原有90千瓦发电机,与上述机组同时运行发电

1949年

华中银行一分行与泰州商会各向“振泰”投资1亿元华中币,“振泰”开始公私合营经营

1951年

泰州专区于西郊颜家场新建电厂(西厂),同年12月与“振泰”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泰州电力公司”

【答案】1917年至1918年,“振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创办。

这一时期,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实业的政策,加之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振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创办。

从国内社会环境来看,群众抵制洋货运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

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因此这一时期“振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创办具备良好的环境,整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选择1917年至1918年,这一时期正值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内状况主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等、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