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6058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

《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docx

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技术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

1.1.1模板选型

序号

部位

模板选型

备注

1

基础底板承台

240mm厚砖胎模板

2

底板周边

18mm厚覆膜胶合板/100×50木方/钢管背楞

3

电梯井坑集水坑模板

18mm厚覆膜胶合板/100×50木方/钢管背楞

4

地下室外墙

18mm厚覆膜胶合板/100×50木方/钢管背楞

防水对拉螺栓

5

结构内墙、柱、梁、板

18mm厚覆膜胶合板/100×50木方/钢管背楞

6

后浇带

快易收口网

7

模板支撑系统

扣件式脚手架

1.1.2模板支设方式

部位

做法

承台砌筑240mm宽砖胎模,抹10厚水泥砂浆。

地下室集水坑采用50×100木枋、18mm厚覆膜胶合板、双φ48钢管进行支设。

后浇带及施工缝采用快易收口网,后浇带封闭待地下室施工完两个月后进行封闭。

采用封闭式模板体系。

采用胶合板,踏步面采用木板封闭,混凝土浇捣后踏步尺寸准确,棱角分明。

由于浇混凝土时将产生顶部模板的升力,因此,在施工时附加对拉螺栓,将踏步顶板与底板拉结。

使其变形得到控制。

采用18mm厚多层木胶合板,配以50×100木枋龙骨,48×3.5钢管,Φ14对拉螺杆穿墙间距500mm予以加固。

采用18mm厚多层木胶合板,配以50×100木枋龙骨,Φ48×3.5满堂架支撑体系。

矩形柱采用18mm厚多层木胶合板,配以50×100木枋龙骨,Φ48×3.5钢管加固体系。

1.2钢筋工程

1.2.1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流程

现场加工

本工程所有钢筋均在现场加工厂进行加工,加工场地平面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钢筋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按规格、品种及使用顺序,分类挂牌堆放;存放的环境应干燥,延缓钢筋锈蚀,避免因钢筋浮锈影响混凝土表面效果。

钢筋加工要严格按照放样结果和操作规程进行,钢筋弯曲时应根据钢筋直径、钢筋弯折角度随时调整钢筋弯曲机的弯心直径。

在钢筋开始加工前,先对各种钢筋加工机械设备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

钢筋加工前由钢筋翻样人员对钢筋进行翻样,结合施工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规范,按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填写钢筋料单,计算出钢筋用量。

加工钢筋时,先清除钢筋表面的油污、泥土、浮锈,调直的钢筋不得有弯曲、死弯、小波浪形。

加工时,先按料单放样,试制合格后再成批生产。

直螺纹加工程序

钢筋

连接套筒

钢筋套丝机

钢筋切断机

砂轮切割机

操作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连接套筒检验合格

技术交底

作业条件准备

机具准备

材料准备

施工准备

钢筋套丝

钢筋切割

钢筋下料

外观检查

质量检查

钢筋连接

加工

要点

钢筋端面平头:

平头的目的是让钢筋端面与母材轴线方向垂直,宜采用砂轮切割机或其它专用切断设备。

剥肋滚压螺纹:

使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将待连接钢筋的端头加工成螺纹。

丝头质量检验:

操作者对加工的丝头进行的质量检验。

带帽保护:

用专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或连接套筒将钢筋丝头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物污染。

丝头质量抽检:

对自检合格的丝头进行的抽样检验。

存放待用:

按规格型号及类型进行分类码放。

1.2.2钢筋绑扎

部位

简要说明

示意图

为保证墙体双层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正确,采用梯子筋限位。

为保证墙体的厚度,对拉螺杆处增加短钢筋内撑,短钢筋两端平整。

在墙筋绑扎完毕后,校正门窗洞口节点的主筋位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墙体钢筋搭接接头绑扣不少于3道,绑丝扣应朝内。

梁筋施工:

主梁主筋→放梁定位箍→梁箍筋→次梁主筋→放梁定位箍→梁箍筋→混凝土垫块固定。

柱筋施工:

立柱筋→套箍筋→连接柱筋→画箍筋间距→放定位筋→绑扎钢筋→塑料垫块。

剪力墙

墙、柱插筋示意图

板钢筋施工:

弹板钢筋位置线→板短向钢筋→板长向钢筋→洞口附加钢筋→板负弯矩筋→塑料垫块固定(板钢筋底层与面层间采用钢筋马凳保证板的厚度)

钢筋马凳

楼层板筋施工时易被踩蹋变形,因此,要在上下层钢筋中设钢筋支架。

钢筋马凳支设在板、次梁与主梁的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

支撑钢筋采用“∏”型,采用Φ14钢筋,每平方米设一个,支撑筋的高度H=板厚—保护层厚度。

其板面筋支撑架如右图所示:

地下室板上下钢筋网之间增设φ14钢筋马凳,做为面筋网的支撑,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间距1000mm梅花形设置;底筋下均设砼垫块,间距1000mm,梅花形布置,钢筋马凳尺寸如右图所示:

在地下室底板承台、核心筒承台等部位钢筋密集、层数多,为保证钢筋位置,支撑钢筋采用型钢支撑。

型钢支架采用10号的槽钢制作。

临时支撑与楼板处钢筋处理

地下室楼板与基坑围护支撑体系中柱的临时连接时采用在楼板位置预留洞口,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具体做法见右图:

主次梁交叉

在施工中要注意主次梁钢筋的穿插避让关系,次梁钢筋在主梁钢筋上,主梁钢筋在下。

具体筋绑扎见右图。

1.2.3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

本工程二级钢筋直径>22采用采用直螺纹连接,梁筋16≤直径≥22采用对焊和电弧焊,墙柱筋16≤直径≥22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16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本工程三级钢筋直径≥20采用直螺纹连接,<20的钢筋采用电弧焊。

1.2.4钢筋接头检测

1、电渣压力焊

外观检查:

接头应逐个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0.1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0。

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取样:

从每批成品中切除三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

分批方法为: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每一楼层中以3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评定:

接头拉伸试验结果中,三个试件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值。

若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数值,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强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2、电弧焊

外观检查:

应在接头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焊缝尺寸偏差和缺陷状况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帮条焊的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偏移不得超过0.5d;各种接头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规范数值。

坡口焊及熔槽帮条焊接头的焊缝加强高度为2~3mm。

查出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修整或补强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取样:

从成品每批切取三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

每一楼层中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评定:

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两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件呈脆性断裂时,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

模拟试件的数量和要求与从成品中切取相同。

当模拟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件,其数量与初试时相同。

3、闪光对焊

外观检查:

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

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Ⅱ、Ⅲ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

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0。

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d为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取样:

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件,用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评定:

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件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1.3混凝土工程

1.3.1施工流程

1.3.2施工方法

凿毛

混凝土浇捣前应首先对较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杂物,清水冲洗干净。

泵管架设

泵管固定

底层泵管固定

钢板

混凝土墩

木方

浇水湿润

混凝土浇筑前,浇水湿润模板、混凝土接茬处。

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砼。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工作度及混凝土的输送时间,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

墙体混凝土分层进行浇筑。

浇筑厚度不超过500。

分层浇筑必须连续进行,严禁施工冷缝的出现。

梁板柱接头处理

墙、柱和梁板交界处,混凝土等级不同时,采用图示处理方法。

收面

楼地面找平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后,人工收面找平。

养护

砼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其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对于竖向结构采用养护液进行养护。

上述内容未尽事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请各班组严格按照上述内容进行施工。

所有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统一按照此标准执行。

交底人:

被交底人:

国际广场二期工程项目部

日期: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