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8313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1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docx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研告修

前言

乌兰浩特市位于松花江支流嫩江流域上游,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是内蒙古兴安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近几年乌兰浩特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上明显滞后。

目前市区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4万吨,投产以来由于处理能力有限,已入网的生活污水量已达到3万吨,少量工业污水入网后已满负荷运行,大部分工业污水无能力处理,基本就近直排入归流河和洮儿河,汇入嫩江最后排入松花江,造成对松花江水质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松花江下游居民的用水。

根据乌兰浩特市城市发展规划,在河东成立了乌兰浩特市新川基础设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市区的工业企业陆续搬迁到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蒙牛乳业、白医制药等大型企业落户开发区。

开发区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洮儿河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不断加剧。

做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排水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因此乌兰浩特市新川基础设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设计院编制《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06年3月1日进行了该项目的审查。

审查结束后,我院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对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修改,编制了《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版)》。

在此,特别向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及一直配合我们工作的建设单位表示感谢。

报告设计内容包括在乌兰浩特市东区兴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近期2010年污水厂处理规模为4万m3/d;铺设污水管线50.223Km;工程总投资为13260万元。

第1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

1.1.2承办单位概况

乌兰浩特市新川基础设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2月6日。

(1)公司职责

①负责乌兰浩特经济东区建设投融资,通过多元化投资、融资,有效地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②提出并实施年度城市建设项目计划、年度房地产开发及交易计划、年度土地储备计划。

③提出乌兰浩特经济东区土地收购、储备、整理、配置及项目用地出让。

④申报乌兰浩特东区政府性长期、中期、短期投资计划。

⑤负责还贷资金的筹措等。

(2)公司经营范围

主要是乌兰浩特东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发。

具体包括:

①所有企事业开发用地。

②房地产经营服务项目。

③与经营城市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项目。

④乌兰浩特经济东区基础设施经营权、使用权、署名权有偿出让、转让、置换、租赁等。

⑤筹资、融资及其它与经营城市有关项目。

1.1.3编制依据

1、《乌兰浩特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2001年-2020年)

2、《乌兰浩特市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书》(2001年-2020年)

3、乌兰浩特市东区城市总体规划图1:

10000

4、乌兰浩特市东区总体规划污水管网规划图1:

10000

5、乌兰浩特市东区城市污水管网现状图1:

10000

6、沿江排出口水质检测报告

7、国家计委办公厅2002年1月下发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

8、兴安盟环境保护“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草案)。

9、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10、乌兰浩特市新川基础设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编制《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

1.1.4编制范围

受乌兰浩特市新川基础设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依据乌兰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乌兰浩特市东区规划并结合乌兰浩特市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编制范围为:

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两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选择;

2、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方案比较;

3、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4、乌兰浩特市东区污水排水管线

5、工程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1.5编制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政策和省、市政府对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工程的要求,确定以下编制原则:

(1)要结合乌兰浩特市及东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并能符合松花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及乌兰浩特市排水系统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

(2)工程规模、投资数额要考虑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做到切合实际,降低工程费用。

(3)应注意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在比较和选择工程方案时,要优先考虑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成本,节省工程用地。

(4)统筹考虑施工方便、管理维护便捷、运转安全等因素。

自控程度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5)某些国内技术尚未过关的设备,特别是自控系统、控制仪表、部分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及污泥处理设备等可以考虑从国外引进,同时注意结合我国国情。

1.1.6工程规划年限

根据乌兰浩特市排水系统总体发展规划,东区污水处理工程的规划年限确定为:

近期工程为2010年;远期工程为2020年。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内容及规模

工程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一座,近期2010年污水厂处理规模为4万m3/d;铺设污水管线50.223Km。

1.2.2主要建设条件

1、供水

供水采用在厂区内新建深井泵房,满足整个厂区的生活用水要求。

深井泵房采用深井泵,压力0.2MPa。

2、供电

供电来自南郊变电所,距水厂5Km的开发区变电所,供电电压10KV。

3、供热

由于目前乌兰浩特市集中供热只建设在西部,还未覆盖到乌兰浩特市东区,所以本工程热源考虑新建锅炉房。

4、排水

污水处理后直接排入洮儿河,自有水文观测记录以来,污水处理厂厂址所在区域未曾遭受过洪涝灾害。

污水处理后出水能够自流排入洮儿河。

1.2.3项目投入的总资金和效益情况

污水处理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326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投资为4324.61万元,管网部分为6389.95万元,第一部分费用为10756.58万元,第二部分费用为1427.98万元,基本预备费为974.77万元,流动资金为100.66万元。

资金来源如下:

本工程投资申请国家治理松花江流域专项资金。

1.3主要结论

1、本工程建设符合乌兰浩特市及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是治理松花江流域污染的必须。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对推动与促进乌兰浩特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美化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它的建设势在必行,而且应尽快实施。

2、该项目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建设该项目将大大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社会环境。

因此该项目是必要的。

3、该项目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6%,经济净现值大于零,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国民经济上是可行的。

项目建成后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建设本项目是切实可行的。

第2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2.1城市概况

2.1.1地理位置

乌兰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东部,大兴安岭南麓,东经121°50´~122°20´和北纬45°55´~46°18´之间,东西相距36公里,南北纵长42公里,行政区总面积865.15平方公里。

乌兰浩特市西南与吉林省洮南市接壤,其余方向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毗邻。

乌兰浩特位居兴安盟东隅,毗邻吉林省,距白城市87公里(公路里程)。

作为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三省的重要门户城市之一,乌兰浩特承接长春等经济重镇的经济辐射并向兴安盟腹地施以经济影响。

乌兰浩特有利的区位优势,使其在长春——白城——乌兰浩特经济轴线上具有显著地位。

兴安盟行署等领导部门驻扎乌市,也使乌兰浩特更利于发挥其地方经济中枢作用。

2.1.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乌兰浩特市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东西南三面由洮儿河、归流河环绕。

根据地形高差,市域可以划分为平原和山地两种地形。

平原地形位于归流河以东,洮儿河以西,罕山以北,两河汇流处以北地域。

其地面标高为263.3~278.0米。

西北高,东西低,平均坡降2‰左右,其中铁路东侧1.3~1.4‰,铁路西侧2~2.0‰。

东西向坡度较为平缓,但铁路西较铁东略高1.5~2.0米。

山地地形指罕山在市域内的地域。

山脊走向大致为西北—东南。

由于受冲刷与侵蚀作用,形成崎岖不平之地形,高程278.0~355.6米,坡度3~6‰。

山地东角因洮儿河切割,形成陡壁。

乌兰浩特市附近地貌主要按照地形的基本成因类型划分。

河漫滩一般高于枯水水位0.5~1.0米,宽约500~1200米,流水道随雨量的变化经常变迁。

漫滩均由砂、砾、卵石构成。

超河漫滩一级阶地位于河漫滩两侧,乌兰浩特市的平原部分基本属于一级阶地,标高263.3~278.0米。

大洪水时可淹没一级阶地,为此沿河岸修建了防洪堤坝。

第一级阶地的岩性,以地表露头及勘察得知,深达11米左右均为砂、砾石、卵石层、局部夹薄层粘土。

覆盖层为耕土及填土,厚约0.5米。

第二级阶地位于罕山,部分花岗基岩出露,大部分被坡积—洪积物——砂、砾石、红粘土和黑土覆盖,标高320米左右,系经长期风化及洮儿河的下切、堆积而成。

总之,乌市地形因长期风化及河谷的下切、旁蚀堆积,从而使得河谷平坦、宽广,系一老年期地形。

2、工程地质

乌兰浩特的地质构成主要是中生代火成岩和新生代第四纪冲积层,构成稳定,具体分布如下:

冲积层分布在河流一级阶地,上层在市区为填土层,厚度0.5~1.0米,其余地区为耕土层,厚度约0.5米上下。

下层为卵石层,厚度10~11米,成分为辉长岩、闪光岩、花岗岩、石英粗面岩及安山岩,杂色,次圆形,粒径一般3~5厘米,含直径20厘米以上的漂砾,含砂颗粒10%以下,中密,饱和。

在卵石层中,局部有亚粘土和细砂或淤泥质亚粘土薄层,分布极不规律。

火成岩层分布在罕山、河流两侧及冲积层以下,主要是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及石英粗面岩。

在罕山二级构造阶地上覆盖有0.3~0.5米的黄褐色亚粘土砂颗粒及砾石层。

成吉思汗庙以北分布有红色粘土,一般厚度1.5米。

3、气象、水文

乌兰浩特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夏季温暖短促,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多大风,秋季凉爽多晴。

季节变化明显,昼夜温差较大。

乌兰浩特年平均气温4.2℃,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6.3℃,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2.6℃,极端高温39.9℃(1968年7月22日),极端低温-33.9℃(1951年1月4日)。

平均每年194天0℃,126天低于-10℃,52天低于-20℃,平均大于0℃积温3171.7℃(209.5天),大于5℃积温3055.1℃(178.3天),大于10℃积温2772.2℃(145.7天),大于15℃积温2228.7℃(107.4天)。

累年平均日较差13.4℃,累年年较差38.9℃,冬季出现辐射逆温和地形逆温的天数较多。

全年平均地表温度6.5℃,历年平均冻结日期为11月12日,解冻日期为3月28日(距地表10厘米得冻况观测)。

一般冻土深度1.78米,最大冻土深度2.49米(1977年3月)。

乌兰浩特年均降水409.8毫米,最大降水年654.8毫米(1960年),最小降水年239.7毫米(1967年),年内降水85%集中于6~9月份。

年均绝对降水频率74.6日(6~9月46.1日),相对降水频率20.4(6~9月37.8%)。

年平均降雪16.2天,积雪日数51.4天,最多积雪日数102天,最大积雪厚度26厘米。

年平均蒸发量1835.5毫米,为降水量的4.5倍。

历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和西北西风,平均频率12%,静风频率较高,为24%。

年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28.3米/秒(西风,1956年4月30日)。

年均大风(大于7级)天数25.7天,最多大风天数77天。

4、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作区抗震设防烈度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2城市规划

2000年,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