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结构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8202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结构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系统结构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系统结构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系统结构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系统结构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结构试题.docx

《系统结构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结构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系统结构试题.docx

系统结构试题

计算机系统结构-阶段测评1

1.单选题

1.15.0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中,提高硬件功能实现的比例可()(2011.7真题)

A提高硬件利用率

B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C减少需要的存储器容量

D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该题考查提高硬件功能实现的比例所带来的影响,提高硬件功能的比例可提高解题速度,减少程序所需的存储空间,但会增加硬件成本,降低硬件利用率和计算机系统的灵活性及适应性。

1.25.0

计算机系统可以被看成是按功能划分的多层机器级所组成的层次结构,层次结构由高到低,位于应用语言机器级和汇编语言机器级之间的是()

A操作系统机器级

B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

C高级语言机器级

D微程序机器级

该题考查考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的领会。

从使用语言的角度,计算机系统可以被看成是按功能划分的多层机器级所组成的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由高到低依次为应用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操作系统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和微程序机器级。

所以位于应用语言机器级和汇编语言机器级之间的应是高级语言机器级,所以C选项正确。

1.35.0

程序员编写程序时使用的地址是(   )(2012.4真题)

A主存物理地址

B有效地址

C逻辑地址

D基址

根据教材P70的原文,程序员编写程序时使用的地址是逻辑地址,所以答案应改为C。

1.45.0

当浮点数尾数的基rm=4,尾数长度m=6时,可表示的规格化最小正尾数的值是()

A0.125

B0.25

C1/16

D0.5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浮点数基数选择方面的知识,根据教材P63面表2-1。

可表示的规格化最大尾数为1×rm-1,所以最大尾数为4-1=0.25,故B选项正确。

1.55.0

以下不属于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定律范畴的是()

您答对了

A程序访问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部性

B某段程序正在使用的信息可能不久还要重新使用

C某段程序即将被访问的信息可能就在现在正在执行的信息附近

D程序中变量的使用范围具有局部性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序访问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部性,即选项A所描述的内容;选项B是时间上的局部性体现;选项C是空间上的局部性体现。

所以不属于局部性定律的应为选项D,故正确答案为D。

1.65.0

()技术能应用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机器之间,实现汇编语言软件的移植,较好地解决了软件环境要求相对稳定和硬、器件技术迅速发展的矛盾。

A统一高级语言

B模拟技术

C仿真技术

D采用系列机

该题考查实现软件移植的主要技术,系列机技术能应用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机器之间,实现汇编语言软件的移植。

所以D选项正确。

1.75.0

如果某浮点数尾数在右移处理时,得到的值为0.001011(11),其中括号内的两位为超出尾数的字长而移出的部分。

若采用截断法进行处理,则处理后的结果为()。

A0.001100

B0.001010

C0.001011

D0.001101

该题考查考生浮点数尾数的下溢处理方法的理解,截断法是将尾数超出计算机字长的部分截去,所以0.001011(11)采用截断法的结果应为0.001011,所以答案应该为C。

1.85.0

指令系统中取指令和指令操作码译码的操作安排属于()

A计算机实现

B计算机组成

C计算机系统结构

D计算机应用

该题考查考生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的理解。

根据计算机组成的属性,指令系统中取指令和指令操作码译码的操作安排属于计算机组成。

所以B选项正确。

1.95.0

实现指令功能的具体电路、器件的设计属于()

A计算机实现

B计算机组成

C计算机系统结构

D计算机应用

该题考查考生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的理解。

根据计算机实现的属性,实现指令功能的具体电路、器件的设计属于计算机实现。

所以A选项正确。

1.105.0

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为今后向量、阵列数据结构的实现提供了直接支持。

在该指令中,增设了分别用于存放向量首元素地址和位移量的字段。

A变址寻址操作

B间接寻址操作

C立即数寻址操作

D流水线操作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变址操作方面的知识。

根据教材P54面的描述,变址操作为向量、阵列数据结构的实现提供了直接支持。

故答案为选项A。

1.115.0

RISC采用重叠寄存器窗口技术,可以减少()

A绝大多数指令的执行时间

B目标程序的指令条数

C程序调用引起的访存次数

DCPU访存的访问周期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RISC技术方面的知识,在CPU中设置大量工作寄存器并采用重叠寄存器窗口,可以减少访存,尽量让指令的操作在寄存器之间进行,以提高执行速度,缩短指令周期,所以答案应该为C。

1.125.0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中,提高软件功能实现的比例可()

A提高硬件成本

B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C提高解题的速度

D减少所需的存储器容量

该题考查提高软件功能实现的比例所带来的影响,提高软件功能的比例可降低硬件成本,提高系统的灵活性、适应性,但解题速度会下降,软件设计费用和所需的存储量将增加。

所以B选项正确。

1.135.0

哈夫曼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对发生概率最高的事件采用()的位数来表示。

A最长

B等长

C最短

D扩展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哈夫曼编码的知识,哈夫曼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对发生概率最高的事件采用最短的位数来表示,故正确答案为C。

1.145.0

下列对应用程序员不透明的是()

A程序地址与主存地址的映射

B程序设计语言所支持的数据类型

CCAChe与主存的块替换

D跳转指令的执行步骤

该题考查考生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层次及各层透明性的领会,对应用程序员来说只需要知道“程序设计语言所支持的数据类型”,就能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而标程序地址与主存地址如何映射、CAChe与主存的块替换、跳转指令的执行步骤属于底层机器级所要确定的问题,对其是透明的。

所以B选项正确。

资源重复是开发并行性的途径之一,以下哪种并行技术不属于资源重复()

A多任务流水线处理

B双端口并行存储器

C多处理机并行系统

D双工系统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并行技术的理解,实现并行性的途径有时间重叠、资源重复和资源共享等。

选项A属于通过时间重叠技术来实现并行,选项B,C,D均是资源重复技术的体现。

故答案选A。

1.165.0

指令系统中操作码格式、地址码格式的确定属于()

A计算机实现

B计算机组成

C计算机系统结构

D计算机应用

该题考查考生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的理解。

根据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属性,指令系统的确定属于计算机系统结构;指令的实现属于计算机组成。

所以C选项正确。

1.175.0

从计算机系统中执行程序的角度来看,并行性等级不包括()

A指令内部、指令之间

B任务或进程之间

C作业或程序之间

D存储器操作并行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并行级别的理解,从计算机系统中执行程序的角度来看,并行性等级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四级。

它们分别是:

指令内部、指令之间、任务或进程之间、作业或程序之间;存储器操作并行属于计算机加工步骤方面的并行级别,不属于执行程序方面的。

故答案选D。

所以D选项正确。

1.185.0

当在非负阶和规格化正尾数的条件下表示浮点数时,如果阶值采用二进制2位表示,浮点数尾数的基rm=4,尾数长度m=4时,可表示的最小浮点数的值是()

A0.125

B0.25

C1/16

D0.5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浮点数基数选择方面的知识,根据教材P63面表2-1。

可表示的最小浮点数为rm0×rm-1,所以最小浮点数为4-1=0.25,故B选项正确。

1.195.0

当在非负阶和规格化正尾数的条件下表示浮点数时,如果阶值采用二进制2位表示,浮点数尾数的基rm=4,尾数长度m=4时,可表示的最大浮点数的值是()

A(1-4-3)×42

B(1-4-1)×42

C(1-4-2)×42

D(1-4-2)×43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浮点数基数选择方面的知识,根据教材P63面表2-1。

可表示的最大浮点数为(1-rm-m′)×rm2P-1,所以最大浮点数为(1-4-2)×43,故D选项正确。

1.205.0

当浮点数尾数的基rm=4,尾数长度m=4时,可表示的规格化最大正尾数的值是()

A1/64

B1/16

C15/16

D1/8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浮点数基数选择方面的知识,根据教材P63面表2-1。

可表示的规格化最大尾数为1-1×rm-m′,所以最大尾数为1-4-2=

 

计算机系统结构-阶段测评2

1.单选题

1.15.0

以下中断分级的优先级顺序正确的是()

您答对了

a机器校验中断>程序性中断>外部中断>输入/输出中断

b机器校验中断<程序性中断<外部中断<输入/输出中断

c外部中断>输入/输出中断>机器校验中断>程序性中断

d外部中断<输入/输出中断<机器校验中断<程序性中断

该题考查考生对中断分级及优先级顺序的理解。

一般来说,机器校验中断的优先级最高,其次是程序性中断,然后是外部中断,最后是输入/输出中断。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为A。

1.25.0

Cache存储器的地址映象规则中,最节省所需硬件、只需容量较小的相联存储器和少量外比较电路的是(   )

您答对了

a直接映象规则

b组联映象规则

c段相联映象规则

d全相联映象规则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Cache三种映像方式的理解,直接映象法最节省所需硬件、只需容量较小的相联存储器和少量外比较电路,故A选项正确。

1.35.0

除法除数为0错误引起的中断属于()

您答对了

a程序性中断

b外部中断

c机器校验中断

d输入/输出中断

该题考查考生对中断类型的理解。

除法过程中,除以0引起的中断属于程序性中断,所以正确答案应该为A。

1.45.0

通道程序执行时,CPU处于()运行

您答对了

a中断服务程序

b通道服务程序

c管态(运行I/O管理程序)

d目态(运行目态程序)

该题考查通道处理的过程,当通道程序执行时,CPU处于目态运行,继续执行用户程序。

所以D选项正确。

1.55.0

数据传送错误引起的中断属于()

您答错了

a程序性中断

b外部中断

c机器校验中断

d输入/输出中断

该题考查考生对中断类型的理解。

数据传送过程中可以通过校验来检查数据传送是否正确,当数据传送错误时,应引起机器校验中断,所以正确答案应该为C。

1.65.0

为满足系统对存储器性能的要求,现在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一般采用()方法解决。

您答错了

a全部使用多体交叉存储器

b尽量使用高速存储器

c使用由不同存储器组成的存储器系统

d尽量提高CPU的执行速度

该题考查考生对存储系统的基本要求的理解,单一工艺的存储器无法同时满足容量、速度和价格的要求,使用由不同存储器组成的存储器系统才能达到要求。

故正确选项为C。

1.75.0

虚拟存储器是因()满足不了要求而提出来的。

您答错了

a主存存取速度

b主存的位价格

c主存容量

d主存的平均访问时间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虚拟存储器的知识,根据教材P126的描述,虚拟存储器是因主存容量满足不了要求而提出的。

故正确选项为C。

1.85.0

Cache存储器的地址映象规则中,块冲突概率最低、Cache的空间利用率最高的是(   )(2012.4真题)

您答对了

a直接映象规则

b组联映象规则

c段相联映象规则

d全相联映象规则

该题考查考生对于Cache三种映像方式的理解,全相联映像法的块冲突概率最低,故D选项正确。

1.95.0

关于段式管理,错误的描述是()

您答对了

a段式管理能使大程序分模块编制,从而可使多个程序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