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8047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docx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

北京市带薪脱产培训项目

 

学员

测试问卷设计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2008年10月

 

《陶罐和铁罐》三年级学生自能读书水平测试问卷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在相关选项的字母下画√。

(每题4分)

1、御厨

a、防御,抵御b、王宫里做饭的地方c、给国王做饭的人

2、奚落

a、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没面子b、溪水从高处落下来

c、冷落、不理睬

3、傲慢

a、行动缓慢b、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c、骄傲

4、懦弱

a、胆小b、软弱,不坚强c、身体虚弱

5、轻蔑

a、消灭b、讨厌,不喜欢c、轻视,不放在眼里

6、相提并论

a、提出问题并讨论b、把不同的人或事放在一起来比较、谈论

c、把两个东西提起来

7、和睦相处

a、相处融洽,不争吵b、两家紧挨着住c、大家友好地坐在一起

8、羞耻

a、耻辱,不光彩b、害羞c、可耻

9、流逝

a、水流走了b、消失c、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10、覆灭

a、被推翻,灭亡b、盖住了,看不见c、火熄灭了

二、根据课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答案,在相关选项的字母

下画√。

(每题5分)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的原因是:

a、陶罐很漂亮,铁罐嫉妒它。

b、铁罐觉得自己坚硬,陶罐易碎。

c、铁罐不喜欢和陶罐放在一起。

2、“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这样问的原因是:

a、铁罐想和陶罐比比谁更坚固。

b、铁罐知道陶罐不敢碰,故意找茬儿。

c、铁罐想和陶罐交朋友,主动搭话。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不敢碰铁罐的真正原因是:

a、陶罐胆小怕事,怕被碰碎。

b、它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不是为了碰来碰去的。

c、陶罐为自己的懦弱争辩。

4、“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陶罐认为:

a、它们都是盛东西的,用处差不多。

b、自己在盛东西方面比铁罐强。

c、自己在盛东西方面比不上铁罐。

5、“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铁罐这句话的意思是:

a、你没有资格和我相提并论。

b、你敢和我相提并论。

c、你怎么做才能和我相提并论呢?

6、“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

a、乞求的

b、盛气凌人的,不服气的

c、诚恳的,劝说的

7、陶罐不再理会铁罐,是因为:

a、陶罐想和铁罐和睦相处,于是不再争辩了。

b、陶罐觉得铁罐不讲理,懒得理它。

c、陶罐害怕自己被铁罐碰碎。

8、许多年以后,人们掘出陶罐为什么很高兴?

a、因为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b、因为它没有碎,还可以盛东西。

c、因为大家好不容易才掘出来的。

9、“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

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这句话表明:

a、陶罐不计较铁罐以前对它的态度,仍然把铁罐当成朋友。

b、显示比铁罐先被人们发现,很自豪。

c、想让人们评一评它们谁更棒。

10、“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铁罐哪儿去了?

a、铁罐后悔奚落陶罐,没脸出来。

b、铁罐虽然坚硬,但时间长了会氧化。

c、铁罐没埋在这里。

三、读完《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0分)

——————————————————————————

 

四年级上册《搭石》前测试卷

姓名:

评价:

一、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列画横线词语的意思,填写相关选项的字母。

(每题4分)

1.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

A.山洪刚来的时候。

B.每年降雨集中,水位上涨的时期。

C.山洪暴发后,水位上涨。

2.二尺左右的间隔。

A.不连接的,隔绝。

B.中间隔开。

C.隔开的距离。

3.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A.往返一次。

B.回来。

C.往返多次。

4.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A、配合很好。

B、通过指挥很有秩序。

C、配合适当,有秩序。

5.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A、这样做是对的。

B、从道理上讲应该这样。

C、这就是道理

6.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A.人影很宽大B.人影清晰C.人影姿态柔美

7.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A.广泛流行的语句B.大家说的话C.一种语言

8.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

 

A.不可避免,一定B.难得C.去除

二、结合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每题4分)

1.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三、根据题目要求,在课文中摘抄适当的语句。

(每题10分)

1.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文中哪几句话最能说明这句话的意思,请你抄下来。

2.课文很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了美,选一句你感觉最美的句子抄下来。

3.从文中摘录一个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四、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10分)

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

2.家乡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2、3个词语概括出来。

3.简单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五年级学生自能读书水平测试问卷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带横线词语的意思。

(每题4分)

1.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腼腆

2.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迫不及待

3.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

誊写

4.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失声痛哭

5.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一如既往

6.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源泉

7.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

歧途

8.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谨慎

9.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极端

10.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毫无希望

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每题10分)

1.“巴迪,真是你写的吗?

多美的诗啊!

精彩极了!

妈妈认为这首诗“精彩极了”是因为

2.“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请你换一种说法,不要改变这句话的意思。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这句话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是:

4.“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认真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0分)

1.认真阅读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把其中最有哲理的一段话找到,并抄在横线上。

2.“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这段话中的“两股风”指的是什么?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六年级学生自能读书水平测试问卷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结合课文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带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30分)

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2.外祖父年轻的时候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3.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4.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5.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6.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7.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8.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

9.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二、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正确理解画线的词语(每题10分)。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得的吗?

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三、从文中摘录一个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每题10分)

四、读完整篇课文,结合课文题目,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每题15分)

1.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2.课文的开头、结尾从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