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911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过滤B.萃取C.分液D.蒸馏

【答案】D

【解析】酸坏之酒中含有乙酸,乙酸和乙醇的沸点不同,用蒸烧的方法分离,为蒸馏操作,故答案为D。

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海带烧成灰,需要在坩埚中进行,故错误;B、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错误;C、分液用到分液漏斗和烧杯,故正确;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略低于支管口,故错误、

考点:

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

3.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

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B.溶解、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

C.溶解、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碳酸钠,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只要将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即可。

A、BaCl2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会引进杂质氯化钠,错误;B、CaCl2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会引进杂质氯化钠,错误;C、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用于除去碳酸钠,正确;D、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不能用作除杂试剂,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

4.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

RH+Cl2(g)RCl(l)+HCl(g)(g表示物质为气态,l表示物质为液态)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已成为现实。

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

A.蒸馏法B.水洗分液法C.升华法D.有机溶剂萃取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RCl属于有机物,不溶于水,而HCl易溶于水,因此采用水洗法,然后在分液,即选项B正确。

考点:

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等知识。

5.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与胶体性质有关,故A不选;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和胶体性质有关.故B不选;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无关,故C选;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与胶体有关,故D不选;故选C。

考点:

考查胶体性质的应用

6.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200mL2mol/LMgCl2溶液②1000mL2.5mol/LNaCl溶液

③300mL5mol/LKCl溶液④250mL1mol/LFeCl3溶液

A.③①④②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

【答案】A

【解析】①200mL2mol/LMgCl2溶液中Cl-浓度是4mol/L;②1000mL2.5mol/LNaCl溶液中Cl-浓度是2.5mol/L;③300mL5mol/LKCl溶液中Cl-浓度是5mol/L;;④250mL1mol/LFeCl3溶液中Cl-浓度是3mol/L;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④②,故A正确。

7.某10%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25mol/LB.12.5mol/LC.7mol/LD.7.5mol/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设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有x×10%=(x-100g)×20%,

解得x=200g,

蒸发后溶液质量为200g-100g=100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所得20%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25mol/L,故选A。

考点:

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8.分类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A.碱:

苛性钠、纯碱、熟石灰

B.盐:

胆矾、碳酸氢钠、铜绿

C.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D.无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

碘的四氧化碳溶液、淀粉溶液、氯化铁溶液

【答案】B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所以盐,故A错误;胆矾是、碳酸氢钠、铜绿是,属于盐,故B正确;一氧化碳不能与碱反应,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故D错误。

点睛: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对可见光具有散射作用,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浊液没有丁达尔现象。

9.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F2),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有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A.1∶2B.1∶3C.1∶4D.1∶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开始加入1.5mol氙气和7.5mol氟气,剩余4.5mol氟气,完全反应氙气,参加反应的氟气为7.5mol-4.5mol=3mol,1.5molXe与3moL氟气反应生成物中Xe原子与氟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5:

3×2=1:

4,故选C。

考点:

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0.质量分数为ω的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l,加热蒸发水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ω,此时,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mol·L-l,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b=2aB.a=2bC.b>2aD.a<b<2a

【答案】C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28g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B.与VL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L

C.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7∶11

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21∶2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28gCO的物质的量是1mol,与28g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物质的量也是1mol,1mol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故A正确;

B、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和压强不同,气体摩尔体积不同,所以与VL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不一定是VL,故B错误;

C、由ρ=m/V知,温度和压强不同,气体摩尔体积不同,未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气体摩尔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其体积,导致无法判断其密度之比,故C、D错误;

考点:

考查了有关气体体积、密度、质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12.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A.29∶8∶13B.22∶1∶14C.13∶8∶29D.44∶2∶28

【答案】C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知,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与氮气摩尔质量相等,M(N2)=M(CO)=28g/mol,所以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与CO多少无关,则CO2、H2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8g/mol,设C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平均摩尔质量M=g/mol=28g/mol,故x:

y=13:

8。

根据V=知,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CO2、H2和CO三种气体的体积之比可以是13:

8:

29。

答案选C。

13.过滤后的食盐水中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以下操作,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答案】A

点睛:

除杂问题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类重要问题,除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把握好此原则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14.给150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⑧铁三脚架

A.③⑥⑦⑧B.②③⑤⑧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液体的体积比较大,所以应该用烧杯加热。

而烧杯不能直接加热,所以垫石棉网,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5.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带电荷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

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而且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这是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微观本质,A正确;B.有些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吸附带正(或负)电的离子,因此胶体粒子正(或负)电,如氢氧化铁胶体(或土壤胶体),但也有的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吸附带电离子,因此这种胶体粒子不带电,如淀粉胶体等,无论胶体粒子是否带电,都不是胶体的本质特征,B错误;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这种宏观现象不是其本质,C错误;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而且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这种宏观、肉眼看得见的现象不是其本质,D错误;答案选A。

【考点定位】考查胶体的本质和性质。

1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甲烷和水反应生成水煤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反应前后碳氢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A错误;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B错误;C.根据方程式CH4+H2O=CO+3H2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氢气是单质,C错误;D.根据方程式CH4+H2O=CO+3H2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判断与应用

17.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O2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答案】A

【解析】N2和C2H4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所以质量相等的N2和C2H4的物质的量都是,所以分子数一定相等,故A正确;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O2质量一定相等,等质量的CO和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所以分子数不同,故B错误;若压强不同,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的物质的量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