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7606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docx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

重庆市LNG项目市场分析报告

 

第一章重庆天然气市场历史及发展

一、消耗据全国之首

二、市场多方鼎足

三、竞争各有优势

四、发展一路走好

第二章:

重庆天然气市场现状

一、重庆天然气利用现状

二、重庆天然气价格现状

三、重庆天然气气荒现象

四、重庆天然气价格改革

五、重庆天然气应对措施

第三章重庆市LNG市场概况

一、LNG的属性

二、LNG的作用及优点

三、LNG的车辆情况

四、LNG和CNG车辆优缺点比较

五、重庆市LNG现状及规划

六、建站优势

七、结论

第一章:

重庆天然气市场历史及发展

经济学家把市场比喻成一块蛋糕,追求价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的企业,都想在这块蛋糕上占有多多的份额。

西部唯一中央直辖的重庆市,以雄厚的工业基础闻名于世,位于其境内的川东气田,产量和储量均执全国气田牛耳。

重庆天然气市场蛋糕生发出的强烈诱惑,同样呈现出有别于它处的市场特色。

研究与剖析好重庆这个国内重要的天然气市场,对于把全国天然气市场蛋糕做好做足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1

一、消耗:

居全国之首

要深入了解重庆天然气市场,首先必须知道它的发生、发展、兴盛等过程。

透过时空的隧道,就会看到相关的历史踏着倒淌的长河姗姗地走来。

据《忠县志稿》记载:

距今7000多年前,川东忍(现今重庆市云阳县)一带的盐阳水地域,就开始了人工钻井获取盐水。

秦代、西汉、三国、唐、宋、明、清等时期,重庆地区钻井业大兴。

生存敷衍在这个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钻井取盐时,发现了石油与天然气,有的地方用来照明或者煮盐,天然气开始步入商品生产的环节。

史家考证,重庆地区是世界上最早人工钻井和使用天然气的地方。

1939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所辖的四川油矿勘探处在重庆巴县石油沟构造带上的第一口天然气探井巴1井完钻,这是当时全川也是全国的第一天然气探井。

初期日产气1.5万立方米。

国民政府指示建立起了天然气制品厂,采用高压钢气瓶储存天然气,每瓶气约相当于1.5加仑汽油,可供载重2.5吨汽车行驶15公里。

重庆市海棠溪、九龙坡轮渡、南岸、南温泉、土桥等地均出现了以天然气作动力的公共汽车,这是重庆市区天然气市场的雏形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庆天然气市场在战乱过后开始恢复了生机,并为新重庆国民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活力。

重庆市郊的东溪气田、石龙峡气田相继投产。

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巴渝线的建成,天然气直供重庆钢铁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

接着巴渝管道线茄子溪长江跨越工程完工,进一步加大了对重庆市区的天然气输送量。

峡渝天然气管道线和峡4井集气站的

建成投产,除供长风厂、西南铝加工厂用气外,尚有部分气源输往重庆市区内。

天然气市场呈现勃勃生机的同时拉动了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快步增长。

根据重庆市经委提供的数字:

重庆市年用天然气20亿余立方米,占整个能源消费结构的13%,远远高于全国2%的水平,重庆市使用天然气的企业,所创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4%。

110万户市民中有70万户、400万人口使用天然气。

上述数字是现今的天然气市场,随着重庆中央直辖效应的接连张扬,西部大开发的持续递进,重庆天然气市场缺口增大,仍需加足蛋糕份量。

业内人士依照重庆市的发展速度,预测天然气在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中将提升至50%以上,在现有基础上增长24%。

民用气市场更呈明朗态势,重庆市最大的主城区天然气改扩工程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届时又有40万户市民用上天然气,这40万户每天将耗气40万立方米。

市郊渝北区两路至人和开发初具规模后,用气前景将达每天30万立方米。

二、市场:

多方鼎足

倘若把诸侯争雄套用到重庆天然气市场,围绕这个市场蛋糕切割动手的最主要的有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重庆市燃气公司。

虽然3大家各自隶属关系有别,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但共同点都是在运作天然气市场。

按计划经济时代划分成的现今基本上沿袭的“势力范围”,重庆气矿主要经营范围是大中型企业的天然气市场,也经营重庆民用气市场,每年要向重庆市场输送气量17亿立方米,是重庆天然气市场的“龙头老大“,也就是“蛋

糕”的主要操刀者。

石油企业改制重组后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现经营重庆部分民用气市场和天然气CNG加气站。

重庆市燃气公司主要经营重庆市主城区民用天然气市场,是这块市场蛋糕的主要拥有者。

另外一些区、县所属的天然气企业,也在准备进入或已进入了天然气市场,如垫江县浅层天然气矿除满足本县所属企业、城镇的天然气需求,还向涪陵等地输送气源,是目为止第一家县属浅层气矿在重庆市主城区外天然气市场蛋糕掏到一羹的企业。

一些外资企业也在窥视重庆这块天然气市场蛋糕,山东鲁能集团已向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投资上亿元在重庆市区里建立50座天然气CNG加气站。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按照这个国际组织的游戏规则,所有成员国均可在各成员国从事经济贸易活动,国外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定会在重庆天然气市场蛋糕上划上一刀,这只是个时间早迟的问题。

将来的重庆天然气市场将是色彩斑澜,缤纷耀目。

有市场就有竞争,竞争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

但在市场经济下,竞争却非常激烈。

市场竞争激烈化是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

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原因,来源于市场经济的基本性质。

在市场经济下,利益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行为自主化和经济行为市场化,这些都是引起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基本原因。

重庆天然气市场目前虽然是“诸侯割据”,但最主要两大竞争对手是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与重庆市燃气公司。

工业用气上重庆市燃

气公司无法与重庆气矿分庭抗衡,双方竞争主要在民用气市场。

主要聚集在几个焦点上:

一是“喂猪”与“卖肉”。

石油企业未改制重组前,现今的重庆气矿与石油川东开发公司的均隶属于原四川石油管理局。

这个局是集勘探、开发等一体的综合性国有骨干企业,其在重庆的石油企业对重庆市燃气公司主宰重庆市民用气市场有自己的说法。

认为钻井开发是“喂猪的”,民用气市场是“卖肉的”,石油企业辛辛苦苦的把“猪喂大”了,却让“卖肉的”把钱赚走了。

而且石油企业供气量越大,亏损也越大,每供出1立方米天然气,就要亏损1分钱左右,聚沙成塔,石油企业每年亏损不少。

二是气量与受过。

重庆市燃气公司的说法则是: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

重庆市曾主动邀请石油企业进入主城区,推广天然气应用,石油企业不愿意,于是重庆市便组建了燃气公司,自行经营重庆市民用气市场。

重庆市主城区民用气市场随着开发速度的加快,天然气需求量与日俱增,上家每年给下家的供给量已是供不应求。

以2001年为例,重庆气矿按合同计划给重庆市9区12县应供气7.35亿立方米,实际供气8.35亿立方米,超额供气高达1亿立方米。

重庆气矿给包括涪陵、万洲、黔江在内的大重庆供气合同计划16.98亿立方米,实际供气18.32亿立方米,超额供气也高达1.34亿立方米,事实上重庆气矿对重庆市供气已是负重运行。

但2001年重庆市主城区实际耗气量21亿立方米.下家向上家反映要求增加供气量,但上下两家先有供气合同,应按合同办理。

气量不够,只得限量供应,凡是天然气链上的能源、燃料等环节,均成了死扣。

三是关于垄断。

对重庆天然气市场的蛋糕现状,重庆市有关部门与销售单位认为是石油企业这个上家垄断了勘探、开发,制约了下家销售和限制了民用气市场蛋糕的份量不足。

卖货的不能产货,是一个奇怪现象。

而石油企业这个上家则认为直接从事天然气的生产者,却不能直接销售,下家垄断了重庆市民用气市场。

产货的不能卖货,同样是一个奇怪现象。

上下两家所说的各自垄断,其实均不是自身所为。

石油与天然气系国家战略物资,具有国家经济安全的政治属性,流行的说法90%是政治,10%才是石油。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系中央管辖企业,是由国家控制的气田开发建设和管道输送与销售,不是重庆气矿的垄断行为。

而重庆市燃气公司占据重庆市主城区大块民用气市场蛋糕,除了历史上的一些因素,根源还是与原计划经济模式下将产气与售气人为分离有极大的干系。

客观地看待,当今重庆市场的天然气销售,谁也不能说谁是垄断行为。

有竞争,就会有碰撞和磨擦,石油企业改制重组前的石油川东开发公司与重庆市燃气公司,在竞争重庆市主城区民用气市场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令人不能忘却的事件:

唐家沱配气站是原川东开发公司所属企业经营,后被重庆市燃气公司收去;原是石油企业经营的唐家沱方圆15平方公里的市场也随之失掉了;沙坪坝配气站原来也是石油企业经营,后来也被重庆市燃气公司收走,方圆10平方公里的市场从石油企业手中脱落;北部新城区、二郎高新区80多平方里的市场区域,也被划入了重庆市燃气公司的经营范围。

有时双方的竞争几乎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从2000年至今,重庆气矿所属输气一队几次与重庆市燃气公司发生了争夺民用气市场,多是以输气一队的胜利告终。

三、竞争:

各有优势

不发展,就会在竞争中落伍衰退乃至失去原来拥有的那份市场蛋糕。

重庆天然气市场上的各路“诸侯”,不遗余力的显现各自的手段,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重庆气矿主要拥有:

一是资源充裕的优势。

目前重庆气矿管辖的川东气田,分布在重庆、四川的20多个县、市境内,气田开发区域相当于中东的3个多科威特国,年产天然气占全国年总产量的1/4,占整个西南油气田年总产量的60%以上。

二是管网优势。

目前重庆气矿在重庆市主城区拥有卧渝、湘渝、湘两、巴渝、峡渝、两头(代管)6大天然气输送管道干线,总长度600多华里,另拥有内部集输支线1000多华里。

6大输气干线和众多的集输支线,如同网状延伸到重庆市主城区的几大区域。

三是配气站与用户众多的优势。

重庆气矿目前在重庆市区拥有配气站38座,分布在江北区、渝北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江津德干等地,现日输气量200万立方米,直接向冶金、化工、玻璃、陶瓷、建材等工业用户输供气源,约有400万人使用重庆气矿输送的天然气,这同样是重庆气矿不同于任何地方天然气企业的一大优势。

重庆市燃气公司现今拥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它是最先进入主城区民用气市场的优势,在当年石油企业自己放弃发展主城区民用气市场蛋糕的时候,重庆市燃气公司应势而出,表现出机遇来临当仁不让的聪明行为,很快就扮演了大力发展主城区民用气市场的主要角色。

(2)重庆市燃气公司系

市属单位,重庆市的一些部门,出自情感之举,也为重庆市燃气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方便。

石油川东开发公司拥有的优势:

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大庆村现今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系石油企业改制后的重组企业。

拥有浅气层开采的技术手段与技术力量,并拥有专业气田建设队伍。

其房地产资源也相当可观,复合化肥生产和宾馆业也从事了多年,在重庆市民用气市场蛋糕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在求得生存、发展的基础上,图谋发展,将其隶属的重庆凯源石油天然气实业总公司、重庆凯源天然气综合发展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石油宾馆再次重组。

2002年元月1日,组建的重庆凯源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闪亮登场,以天然气生产、销售、供气、CNG为支柱的产业,并拥有房地产、天然气安装、复合化肥、宾馆等产业的综合性企业。

以向重庆主城区及市郊各区、万州、涪陵、四川达川等区县和17个县(市)供气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各路“诸侯”为了多切割重庆天然气市场蛋糕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期间,重庆市政府常务会原则同意建立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力争通过10至20年的建设和发展,将其建成国内一流、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化工基地和世界级天然气化工基地。

长寿是重庆化学工业卫星城,区域内现有川维、长化、川染、长风、扬子江化工有限公司等大型化工企业,初步形成沿长江一线分布的化工产业群,拥有资产总额60亿元,年产值45亿元,占据了重庆化学工业的半壁江山。

目前,长寿是全国规模最大、产品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长寿化工园区初步规划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它位于长江北岸、长寿西部,东起长化厂,西至朱家镇石门村,北邻渝长高速路,南到长江江边,是自西向东沿长江北岸的狭长地块。

园区规划为建设区、启动区、拓展

区三大块。

园区的发展思路是:

以天然气基础原料化工为龙头,发展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三大领域的系列产品。

重庆濒临长江,其天然气市场上的征战夺伐,类似香港武打小说家梁羽生先生时常在他书中描述的那种情景:

“何处淬吴钧,一派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溲溲!

”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若干年后,究竞谁是重庆天然气市场蛋糕的主宰者,现今谁也不敢妄下结论。

假使清楚重庆现今天然气市场而又活到以后重庆天然气市场大变化者,定会发出由衷感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四、发展:

一路走好

虽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但还是有共同的游戏规则。

现实的重庆天然气市场上,各路“诸侯”眼盯着市场“蛋糕”,行动上是各自为阵,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

长此下去,不仅极不利于重庆天然气市场蛋糕的做大做足做得充分皆大欢喜,还要大大损伤各家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

要使重庆天然气市场呈良性发展,一路走好走顺,应当把好把准几个要点。

第一、协调步伐。

社会分工虽然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个条件,但它却不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唯一的条件,谁也不能凭借价值以外的权利去侵占他人的经济利益。

如果一部分人在交换中凭借超经济权力,进行不等价交换。

那就等于在经济上否认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的存在,就会损坏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就会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这个关于商品生产与市场经济的论点,推及重庆天然气市场要有序竞争,就必须协调各方步伐,成立起一个专门协调组织机构。

建议根据所占重庆天然气市场蛋糕的份额大小,由重庆气矿上

级主管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和重庆市经委拿总牵头,重庆气矿和重庆市燃气公司为重要成员,石油川东开发公司等路“诸侯”纳入其内。

这个协调机构就是“盟主”,所发指令具有权威性。

办公地设在重庆,专门研究重庆天然气市场的协调运转,切实扭转群龙无首的局面,将散沙合拢成形。

如果真正达到了这一点,既有利于重庆天然气市场的良性发展,又能使各方获利。

第二、向外发展。

重庆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当然不是一个无限的容量,蛋糕有个极限度。

重庆天然气市场上的各路“诸侯”,不应固守一方区域,应当放眼外部市场,才是远见的明智之举。

重庆民生燃气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在重庆本土天然气市场的排次座上,它位列第几确实有些不好说,但其向外部发展的举措却是令人瞩目:

湖北境内的建南气矿可开采量达400亿立方米,重庆民生燃气公司决定斥巨资开发,董事长薛方全称:

“足够我的片区用200年。

”“从2000年至今重庆民生燃气公司已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交界处建有天然气管线300多公里,相当于重庆到成都的距离。

在重庆的石柱县还拥有4000多户居民用气,150多家企业用户。

同时又在重庆黔江、湖北咸丰、来凤、建始、宣恩及湖南龙山等地铺设管网,建成通气后年供气量可达4000万立方米。

并积极准备向涪陵、武隆、彭水、西阳、秀山、湖北鹤丰、湖南桑植、张家界、龙山、永顺、吉普和贵州铜仁等县市扩张,幅射半径达300多公里。

到2004年,民生燃气公司规划的24个区、县、市管网全部建成时,年供气量达2亿立方米,打造成全国首家唯一私营天然气企业航母。

”若论如今拥有的资本、资源、设备、技术力量,重庆民生燃气公司远不及重庆气矿、重庆市燃气公司、重庆凯源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但在走出重庆市主城区天然气市场的谋略上,重庆民生燃气公司的远见实施却是非常出色,提供

了一个值得借鉴、仿效的典型样品。

一个私营天然气企业能在外界天然气市场发展成功,其它国营天然气企业在外界天然气市场应该是发展得更好更成功。

第三、生产配套产品。

纵观国际上一些知名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差不多均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导辅助多元发展,而目前在重庆天然气市场蛋糕上角逐的几家企业,大都发展单一,即只经营天然气,类似“在一棵树上吊颈”的民间说法。

天然气产业链上,有许多下游产品和配套产品值得积极开发,如碳黑、氦气、焦亚硫酸钠等畅销天然气化工产品,重庆的几大家天然气企业均未涉足生产或是生产量小。

有行家指出,用天然气发电,远比煤炭、火力发电经济,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重庆天然气市场上的几大家,手握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却无一家从事天然气发电,哪怕是一次尝试也从未实施过。

围绕天然气产业的管具、灶具与浴具产品的生产等等,目前都尚有不少的市场缺口,但至今无一家重庆境内的天然气企业涉足生产,致使广东、江浙一带乡镇企业的天然气灶具、浴具产品充斥重庆市场,被重庆人自嘲为肥水流到外人田。

简言之,重庆天然气市场上的各路“诸侯”,应当全方位出击,多方位发展,做到条条道路通“罗马”。

力争天然气市场蛋糕份额多渠道、多途径、多门路的量够份足,长期不缺不少的生存发展下去。

第二章:

重庆天然气市场现状

从市场和地方的实际出发,针对重庆天然气市场供求状况,认真思考重庆的应对策略,以进一步完善能源产品价格机制,真正实现国际能源市场互接互补。

一、重庆天然气利用现状

重庆地处能源储量丰富的川东天然气气田,目前管理川东天然气气田的重庆气矿年产天然气占全国年总产量的1/4,占整个西南油气田年总产量的60%以上。

重庆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梁平、垫江、万州、长寿等区县,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已累计探明可开发蕴藏量3200亿立方米。

预计至2010年,探明储量将达到6000亿立方米,年产量将达到100亿立方米。

重庆的天然气勘探、钻井和开采生产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有天然气集输装置400多套,集气站、增压站70多座。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天然气输气管网总长达到3000多公里,输气管网遍布整个辖区。

根据重庆市经委统计,在重庆的能源结构上,天然气是唯一优良的资源,占整个能源消费结构的13%,重庆市使用天然气的企业所创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4%。

业内人士依照重庆市的发展速度,预测天然气在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中将提升至50%以上,在现有基础上增长24%。

2007年,重庆使用天然气就达40多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但是,天然气缺口仍然很大。

2008年,中石化开始对重庆供应天然气10亿立方米,2010年将供应30亿立方米。

预计到2010年,中石油和中石化合计为重庆供应天然气将达到90亿立方米。

二、重庆天然气价格现状

目前天然气价格只有石油价格的1/3,当油价、煤价大幅上扬时,天然气需求被低价调动起来,反映在重庆出租车司机宁愿排队等待加气,也不愿意马上去加油,这就是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的原故。

另外,从各地物价局批准发布的天然气销售价格来看,重庆天然气销售价格在全国也是偏低的。

重庆市居民用气是每立方米1.40元,工业用气每立方米1.243元,商业用气每立方米2.21元:

武汉市居民用气是每立方米2.30元,大工业用气每立方米2.026元,普通工业用气

每立方米2.63元;成都市居民用气是每立方米1.43元,工业用气每立方米1.66元,商业用气每立方米2.08元;北京市居民用气是每立方米2.05元,工业用气每立方米1.95元,公共服务用气每立方米2.55元。

与国外天然气价格相比,重庆的天然气价格更是无法比较。

日本1996年的天然气价格就相当于人民币7-8元/立方米,这个价格要比今天重庆的天然气价格高得多,但他们用这样高成本的天然气,照样能生产出世界上最低价的日用品和小电器。

而重庆的一些小规模、技术水平不高的生产商,用比日本便宜很多的天然气,生产出来的商品价格却很高,这说明天然气价格在这些地方还是不合理的。

可以说石油企业供气量越大,亏损也越大。

据测算,每供应1立方米天然气,就要亏损1分钱左右,2005年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供气环节上全年亏损额达30亿元,严重影响了该公司的勘探开发及再生产。

勘探成本在天然气生产链条中大约占10%,每年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成本至少上百亿。

因为勘探开发和建管线需要时间,一般大约需要5—10年,所以石油企业勘探开发的成本是很高的。

从国际上看,原油、天然气、煤的比价关系大约是1:

0.6:

0.20,而我国的比价关系大约是1:

0.24:

0.17,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按现行汇率测算,我国的单位资源产出仅相当于德国的1/6、美国的1/10和日本的1/20,浪费极为严重。

有关专家指出,重庆天然气价格历来是被严重低估了,存在着严重的价格倒挂现象,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天然气成本必然增加,供需矛盾还要突出,天然气价格必须进行调整。

三、重庆天然气气荒现象

由于重庆天然气价格较低,而且相对煤炭石油而言又是清洁能源,因此,近年来重庆掀起一股“煤改气”、“油改气”热潮。

重庆把烧煤的锅炉改成烧气,这

样是否合理,要辨证地分析。

对于重庆的“蓝天工程”来说是一件好事,让天更蓝了;对于宝贵的天然气能源来说是一件坏事,浪费了紧张的天然气资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煤改电”呢,这同样可以解决重庆的“蓝天工程”。

况且,直接用天然气烧锅炉使用效率比较低,还造成冬天负荷高、夏天用量少的谷峰现象。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在重庆长寿帮助建设一个脱硫厂时,就对重庆“烧”天然气不可理解,认为重庆这样使用天然气太浪费了。

另外,重庆所在地好多都纷纷规划在未来几年上天然气化工工业园项目,特别是天然气甲醇项目,都是基于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评价的。

这种大上天然气加工项目的现象,容易造成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一旦天然气价格得到理顺,很可能导致项目亏损,给地方经济带来沉重包袱,也造成天然气资源浪费。

重庆还有些民用和工业用户往往采用“先—上车后买票”,在没有向有关方面落实用气之前就动手实施天然气工程,给天然气供应部门造成下游项目“太急”、“太快”和“太多”等无法应付的局面。

为抑制这些工业项目在天然气使用上的过快增长和盲目发展,建议重庆市政府尽快缩小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差距,给天然气一个真实合理的定价政策。

2007年,重庆使用了4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这在全国来说已经是高的了。

但还是不能满足重庆的需要,还有“气荒”现象产生,而且缺口还很大。

预计到2010年重庆还要新增加工业用气约90亿立方米。

面对重庆汹涌而来的天然气需求,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去年不得不关闭自己在川西的某个赢利工厂,来满足重庆冬季用气增加的势头,体现了中石油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情况不应该多发生,也不应该拿来宣传。

因为中石油必定是一个企业,还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对国家负责、人民负责和股民负责。

四、重庆天然气价格改革

在生产企业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气田建设投资与油田建设投资基本上呈等比关系,采气成本与采油成本的构成大部分是相近的。

从用户角度讲,无论用于原料还是用于燃料,可以选择多种能源。

虽然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技术、效果、环境等因素,但等热值能源价格比是用户选择能源的主要参考因素之一。

从价值规律上讲,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应与价值相符,气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热值和能量,热值是衡量天然气价值与价格的重要尺度。

油、气等价原则正是价值规律在天然气市场定价中的具体体现。

对于重庆天然气价格改革一直都存在很多说法。

有人说高了,有人说低了,有人说不变最好。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先了解川东天然气气田的勘探开发情况后再说。

川东天然气由于埋藏深(大都在地下4000—6000米),气的质量差,硫化氢含量重,需要净化才能使用,导致井口价格高。

另外,由于管线长,也导致了价格高。

但是,现在重庆的天然气价格根本没有根据这样的因素去考虑定价。

在发达国家,一般采用市场定价法。

在发育不成熟的市场中,通过参照替代能源的价格来确定天然气的价格,也可以实现天然气的价格客观地反映其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的程度,即采用“合理比价”的方法。

这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替代能源的价格必须能够真实地反映它们的市场价值。

在重庆目前能源价格还存在一定程度扭曲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应用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

目前,可以考虑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定价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内天然气供应缺乏竞争,而经济改革又要求天然气价格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国家得到了普遍应用。

天然气供应属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