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6586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docx

蒋勋说唐诗春江花月夜1

蒋勋说唐诗:

春江花月夜

一、唐朝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

1.我们看到一朵花开放,非常灿烂、非常华美,可我们大概没有办法了解一朵花开放的辛酸,它那么渴望生命完成的过程,它怎么去完成?

它经历了哪些冰雪、霜雹、风雨?

我们要看花的华丽,却不要看花得以完成的残酷,其实是不可能的。

残酷是我们自己过滤掉了。

2.我们抱着一个小宠物的时候,当然感觉不到残酷性,可是当我看到一个温柔的人,抱着一个小宠物,常常会有一种难过,因为这个生命其实已经被豢养为另外一种形式。

这也是一种残酷。

一个生命,只要有生态上的改变,必死无疑。

我们没有给它任何自由意志,我们也没有给它求生的可能。

3.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矛盾之中,就是生命的个体强度跟群体的相互依赖感之间常常找不到平衡。

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唐朝?

很可能是因为群体的依赖感到了一定程度,个人的潜能已经无法得到释放,所以唐朝出现了。

4.唐朝调整了一下历史的角度,给个人以空间,武则天、唐太宗、李白这些人得以出来。

不用担心个性的释放会给社会造成大紊乱,接下来的宋朝又会回到农业伦理。

我们不必去骂唐朝的人,宋朝以后武则天跟李白被骂得很惨。

这些人被认为目无纲纪、无法无天,因为宋朝重新出现了土地依赖的关系,它自然用这种角度去看待唐朝。

5.唐朝为什么会带给我们感动?

因为唐诗里有一种灿烂与华美,同时我们也知道这只是在美学上做了一个平衡跟提醒,不必担心在现实当中会产生某些副作用。

唐朝是“负”,而不是“正”,我们文化的正统还是农业伦理。

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露营,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回来安分地去遵循农业伦理。

6.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

因为会觉得这一年回想起来,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

我常常跟朋友们说,在农业伦理里受不了的时候就出走一下,去唐朝过两天再回来。

二、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1.《春江花月夜》的前四句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其中第一句的“平”和第二句的“生”、然后再是第四句的“明”,都是押韵。

每四句是一个韵,一共有九次转韵,全诗九段,有三十六句,三十六句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结构形式。

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琢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完美关系,终于实现了。

2.张若虚是一个诗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不熟。

可是清朝人编《全唐诗》,说这篇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

这个人作品不多,只有一两篇作品,所以叫孤篇;“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是说比全部的唐诗还要好。

做诗人做到这样真是很过瘾,平时不轻易出手,一出手就是最好。

我基本上不把《春江花月夜》看做张若虚个人化的才气表现,而是强调初唐时期,人的精神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辽阔,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开始有一种扩大。

3.我第一个想跟大家交换的意见是关于题目。

可能你们会听到很多地方用到《春江花月夜》,有一首国乐的曲子就叫做《春江花月夜》,其实它早先的名字叫《渔舟唱晚》,很多中国的画家画画,也爱给画作起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好像变成了美好时光、黄金岁月的代名词。

张若虚写了这首诗以后,这个名称就延续下来。

 4.“春江花月夜”到底是什么意思?

最有趣的是,这五个字全部是名词:

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

我将这五个名词形容为一首交响曲的五个乐章,整首曲子有五个主题,春天是一个主题,江水是一个主题,花是一个主题,月亮是一个主题,夜晚是一个主题。

五个主题在交错,它们中间发生了三棱镜般的折射关系,假设春天是一面镜子,花是一面镜子,江水是一面镜子,镜子中间产生了多重投射与折射的关系。

这首诗之所以迷离错综和意向丰富,是因为它的五个主题都是独立的。

三、生命的独立性

1.诗当中,生命的独立性是受到歌颂的。

在历史上,如果我喜欢武则天这个角色,跟她取不取得政权没有必然关系,而是因为我看到她对自己独立个性的完成。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在充分的自我的独立性当中,才会去欣赏另外一个完全独立的,跟它不同的生命状态。

2.美学意识非常现代。

二十世纪初,巴黎开始尊重每一个不同的生命。

一个女画家罗兰桑娇媚得要死,永远都是楚楚可怜,很娇弱的感觉。

有人喜欢她,有人不喜欢她,但大家都尊重她;另外有一个俄罗斯来的移民叫苏蒂纳,穷得要死,每天去做苦力,在码头上搬完东西,然后回家画画,他喜欢画被宰杀后的牛。

罗兰桑与苏蒂纳如此不同,可他们同时在巴黎,而且他们可以做朋友,认为彼此代表的是巴黎画派两种不同的美学。

3.也有这样的特质,武则天在取得政权的过程当中,最大的障碍是作为一个姓武的,要去抢夺李姓政权,李家自然会有反扑。

初唐时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是很有名的一篇文章。

“檄”就是贴在墙上的看板、大字报,昭告天下说武则天有多坏,所以要起兵讨伐她,“檄”主要就是提供舆论支持的。

武则天作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执政者,她上朝的时候,让别人把这个檄文撕下来念给她听。

4.这篇文章写得很真实,武则天出身卑贱,“曾以更衣入侍”,就是在厕所里替皇帝换衣服。

在传统的农业伦理中,你的父亲、祖父是怎么样的,你大概也就差不多是怎么样的。

武则天根本就不在乎这些,这里面就有了现代伦理的因素。

武则天觉得文章讲得很对,可“我就是这样子,关你什么事?

”文章一步一步地形容,到皇帝去世不久,武则天取得政权,“一抔之土未干”——皇帝坟墓上的土都还没干,“六尺之孤何托?

”——一个已经长大,应该继承皇位的李家后代,竟然被废掉了。

其实“六尺”已经是大男人了,可“六尺之孤何托?

”意思是谁来照顾他。

这里面的语言跟思想全部是农业伦理,因为按照农业伦理,皇帝死后,继承皇位的应该是他的长子,而这个长子竟然被废掉,由武则天来做皇帝。

5.可是武则天的个性中有孤独意识,有流浪、冒险精神,有来自游牧民族的个人生命“物竞天择”的部分,这与农业伦理遵循的是两种不同的逻辑。

所以武则天听着听着,就开始赞美这篇文章,还问宰相是什么人写的?

宰相说是骆宾王。

当听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的时候,武则天判断这篇文章会对老百姓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因为这两句诉诸于农业伦理中的忠孝,她觉得这篇文章真是击中要害。

她就遗憾地说,骆宾王这样的人才,宰相竟然没有招他入阁,这是宰相之罪啊。

6.武则天不觉得这篇文章在骂她,她从执政者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篇好文章,骂武则天的部分是可以抽离掉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骆宾王有骆宾王自我完成的方式,武则天有武则天自我完成的方式。

武则天在自己的孤独当中,会欣赏骆宾王的孤独,而不是处于对立的状态。

在现实当中,事关政治的争夺;可是在美学的层次上,每一个生命都会欣赏另外一个生命,这才是花季出现的原因。

所谓的花季,就是所有的生命,没有高低之分。

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这些存在于自然中的几个主题,偶然间因缘际会发生了互动的关系,可它们又各自离去。

它们是知己,它们也是陌路。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王维《送别》)他们总是在路上碰到人,就喝一杯酒,变成好朋友,然后擦肩而过,又回到各自的孤独,这里面没有一点小家子气的生命意向。

四、空里流霜不觉飞

1.《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

因为这是初唐诗中最具有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

当生命经验被放大到宇宙意识,张若虚在文学技巧上又把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思想拉回来——“江流宛转绕芳甸”。

他的面前有一条河流,“宛转”地流过“芳甸”;“甸”是被人整理出来的一洼一洼的圃,就是田。

为什么叫“芳甸”?

因为不种稻子,不种麦,而是种花。

河流弯弯曲曲地流过种满了花的、散发着香味的土地,“江流宛转绕芳甸”将主题变成了“江”与“花”的对话。

2.下面一句是月亮与花的主题:

“月照花林皆似霰。

”这首诗很好玩,一开始的时候是春天,江水在流,然后月亮慢慢升起,潮水上涨。

初春时节,空气很凉,夜晚的时候,水汽会结成一种薄薄的透明的东西在空中飘,也就是“霰”。

花有很多颜色,红的、紫的、黄的,当明亮的月光照在花林上,把所有的颜色都过滤成为银白色。

我们看到张若虚在慢慢过滤掉颜色,因为颜色是非常感官的,可是张若虚希望把我们带进宇宙意识的本体,带进空灵的宇宙状态。

“江流宛转绕芳甸”中的“芳”是针对嗅觉;“月照花林皆似霰”是针对视觉。

江水把气味冲散,月光把花的颜色过滤。

3.“空里流霜不觉飞”就非常像佛教的句子,这里的“空”刚好是佛教讲的“空”,可以是空间上的空,也可能是心理上的空。

春天的夜晚会下霜,可是因为天空中布满了白色的月光,所以霜的白感觉不到了。

这是张若虚诗中出现的第一个有哲学意味的句子,就是存在的东西可以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听起来很抽象,可是生命里其实有很多东西存在,我们常常已经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

比如死亡一直存在,可是我们从来感觉不到死亡。

 4.“汀上白沙看不见。

”因为沙洲上的沙是白的,月光是白的,所以汀上有白色的沙也看不出来,这句诗也是在说存在的东西,我们根本不觉得存在。

开始的时候讲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非常绚烂。

可是这两句诗一下将意境推到了一个空白的状态。

五、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1.一首完美的诗,首先需要结构上的精炼。

如果我们相信天才论,张若虚真是一个大天才。

不然就是时代真是到了水到渠成的阶段,这首经得起如此分析与探讨的诗才可能产生。

从“月照花林皆似霰”,到“空里流霜不觉飞”,再到“汀上白沙看不见”,就是所有的存在都变成了不存在。

“江天一色无纤尘”——江水、天空全部被月光统一变成一种白,没有任何一点杂质。

“空”就这样被推演出来了。

所有一切都只是暂时现象,是一种存在,可是“不存在”是更大的宇宙本质,生命的本质或宇宙的本质可能都是这个“空”。

不只是视觉上的“空”,而是生命经验最后的背景上的巨大的空。

2.“皎皎空中孤月轮”,在这么巨大的“空”当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圆,“孤月轮”就是一个圆。

听过美术史的朋友大概都记得,西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像蒙德里安这些人,一直在找几何图形的本质,与唐诗的状态非常像,就是追问到最后宇宙间还剩下什么。

我们有时会讲到“洪荒”,洪荒是没有人的时代,没有建筑物的时代。

我们今天在高雄的西子湾海港,会看到风景,也会在刹那间看到洪荒中的高雄,或者被命名之前的高雄,在这个情景下,人被放到自然中去做讨论。

我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理解,通常我们在现象当中的时候,只能讨论现象当中的相对性;可是当一个文学家、艺术家把我们带到了哲学的层面,他就会去问本质的问题,本质的问题也就是绝对性的问题。

 3.“江畔何人初见月”,张若虚在公元七世纪左右,站在春天的江边看夜晚的花朵,然后他问,谁是在这个江边第一个看见月亮的人?

这个句子字面意思一点都不难懂,可我们听到这个句子会吓一跳。

我们在任何一个黄昏在西子湾看到晚霞,如果问谁第一个在这里看到晚霞的?

那就问到本质了。

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种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

我们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时,才会有这种感觉:

到达巅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一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4.这种句子在春秋战国出现过,就是屈原的《天问》。

屈原曾经问过类似的问题,之后就没有人再问了,农业伦理把人拉回来,说问这么多干什么,你要把孩子照顾好,把老婆照顾好。

汉诗里面会说“努力加餐饭”,唐诗里面的人好像都不吃饭,全部成仙了。

他们问的是“江畔何人初见月”,关心的不再是人间的问题,而是生命本质。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边的月亮现在照在我身上,可是江边的月亮最早什么时候照到了人类?

这个句子这么重,所问的问题也是无解。

5.唐诗之所以令我们惊讶,就是因为它有这样的力量,也就是宇宙意识。

大部分朝代的文学没有宇宙意识,可是唐诗一上来就涉及了。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念天地之悠悠”也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的、无限的时间跟空间里的茫然性。

我觉得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

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一步一步推到“空”的本质,当水天一色的时候,变成绝对的“空”。

生命状态处于空之中,本质因素就会出来。

这是《春江花月夜》第一段当中最重的句子。

6.这么重的句子出来以后,接下来怎么办?

神来之笔之后就是平静。

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读到这两句,就想张若虚下面要怎么收?

因为下面还有一大半。

其实我们读到这儿的时候应该会停下来,不会再继续读下去了,我们会被诗人带着去想这个问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们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接下来给出一个非常平凡的空间,也就是回到通俗: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是他完全用通俗性的东西来把“江畔何人初见月”这么重的句子收掉,第一个段落就此结束。

7.任何一个创作者写出一个惊人的句子,涉及哲学命题的时候,一定要用比较相反的方法再往回收,不然读者会没有办法思维。

“人生代代无穷已”,就是人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没有停止。

这是很通俗的句子。

唐诗好就好在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凡、简单,因为它什么都可以包容。

如果选择性太强,格局就不会大。

比如南宋的词,非常美,非常精致,但包容性很小,只能写西湖旁边的一些小事情。

而唐朝就很特别,灿烂到极致,残酷到极致。

我们常说“大唐”,“大”就是包容。

今天如果我去做诗歌评审,看到“人生代代无穷已”这样的句子,会觉得真庸俗,可是张若虚敢用,因为他用的地方对。

“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水、月亮每年都是一样的,水这样流下去,月亮照样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是自然当中的循环。

8.下面一句又是一个让我们有点思考的问句:

“不知江月待何人。

”其中的“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字,这里的等待是指江山有待,他觉得江山在等什么人。

我们回想一下,当陈子昂站在历史的一个高峰上,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之所以如此自负,是因为他觉得江山等到他了,在古人与来者之间,他是被等到的那个人。

生命卑微地幻灭着,一代又一代,可是有几个人物的生命是发亮的,是会被记住的?

张若虚说“不知江月待何人”,里面有很大的暗示。

在这个时刻,在这个春天,在这个夜晚,在花开放的时刻,在江水的旁边,他好像被等到了。

“不知江月待何人”是“不知”还是“知”?

接着前面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同透露出的是唐诗中非常值得思考的自负感。

9.接下来是“但见长江送流水”,水不断地流过去。

自古以来,水被用来象征时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的就是时间。

在中国文化当中,水的象征性非常明显,一直代表着不断流逝的时间。

“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用水做象征,来表达这个意思。

“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张若虚,觉得宇宙间有自己不了解的更大的时间跟空间,刹那之间,他个人的生命与流水的生命、时间的生命有了短暂的对话。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一直都在为文学的形式做准备,但始终没有磅礴的宇宙意识出现,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大宇宙意识一下被提高到惊人的状态。

有些句子,在读过之后,依然不时回味。

每一次重温,都是一次享受,带来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冯骥才的《珍珠鸟》中有两个句子,于我,便是如此。

一个在开头:

“真好!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另一个在结尾: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后一个句子,犹叫人感慨万千。

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能带给我们信赖么?

我想是的。

这种信赖,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信赖:

不是看到他的快乐你能分享,了解他的痛苦你能分担。

而是你愿意相信作者的描绘,你由衷地为他赞叹。

在念起他的作品时,你似被文字打动,被文字征服,一心要用他的话来代替自己的思考。

只在放下书本后,你才摆脱这种束缚,开始自己独特的理解。

春江花月夜,于我,便是这样一幅画卷。

高二的语文课上,日日念着诗词,心头渐渐微微地浮现了对那个世界的神往。

后来老师要求每个班出一个与诗词有关的节目表演。

我们班是合唱。

题名定下来,是春江花月夜。

我一见那名字,情不自禁轻轻“啊”了一声,引来同桌一声善意提醒。

我怔住,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五个实字,每个字背后都是一道绝佳的好风景。

五个字顺下来,一个连词也不用。

接下来开始抄黑板上的诗词,我写得格外认真,看着本子上九行整整齐齐的字迹,一时自己也出了神。

抄完了,极震惊,亦极喜爱。

然而我依然固执地以为,写景写情的诗,永远入不了第一等。

唯有满怀抱负的诗,才是上乘境界。

何况张若虚的名字又那么陌生。

这诗,好虽好,我却断不肯承认它是一等一的好诗。

现在看来,年少轻狂,这话真没错。

合唱时,我们配的音乐是《梁祝》,而并非《春江花月夜》。

许是因为前者更加出名,同学们都会唱吧。

看到这首诗,心中的一片惊喜有如泉涌。

一个念头渐渐升腾:

背诵全诗。

到最后,我也真的做到了。

其实,按演出要求,我们只需背下一半。

开头八句是齐唱。

我沉浸在一片歌声中,更沉浸在那诗行里。

心中开始了激动。

眼前出现了一个开阔的境界:

一江春水缓缓东流,四野悄然无声。

月光溶溶,洒在辽阔的水面上,微波粼粼;月光流泻在江畔一片片的叶子和花上,皎洁如霜雪;清风微拂下,投在月光穿不透的角落里的参差斑驳的黑影也在颤动。

江面视野开阔,周遭美景应接不暇。

我暗想:

作者一定在江边伫立了许久,这才感受到月下春江的无限风光。

春夜悠闲自在,也叫默默注视着她的人悠闲自在。

我幻想着,沉醉着,仿佛自己也走在春夜的江畔,寻花、看树,顿时明白了什么叫做身临其境。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一句尤叫我惊叹。

写出眼前见得之景,容易。

道出眼前不得见,且叫人赞不绝口,乃是真正大手笔!

飞霜白沙不比花木夺人眼,它们是那么细小轻微,不觉、不见。

作者却写出来了,我好像真的看到春夜里,飞霜渐渐凝结,白沙悄悄隐没在月色中。

这么细腻的感觉,如果不是在江边伫立良久,不是凝神遥望,不是一心浸渍其中,怎么会感受到?

又如何道得出?

我大惊,不敢再小瞧这诗,更不敢再小瞧这诗人。

接下来的八句,是由一个同学朗诵的。

当我听到: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由心中又是一惊。

之前粗粗浏览,只知诗中有情有景,岂料紧随美景之后的,竟会是这样的发问!

竟会这般大气!

不由忆起了李白的《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两位诗人的感慨何其相似,又毫无抄袭参考之嫌,只觉是所见略同罢了。

而张氏似乎更甚一筹,因为他的落脚点似在人的代代相传上。

读到此处,一种自豪感浸透全身,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精神为之一振。

而大诗人李白则只在感叹古往今来不变的一面——明月与人的望月。

能有这样的哲理入诗,在诗中又抒发地这样贴切自然,如此有力,动人心弦。

千载之下,我犹喟然。

无疑,作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江上月儿亘古不变,千万年来一直默默地俯瞰大地,把她的银辉洒向每一寸土地。

流水自然永是流逝。

江畔的人,无法与天地比寿。

过往的先人不回头。

新的一代却依旧会来江边望月,也会创造出新的辉煌。

张若虚望月时,月亮已叫他的前人仰头看了多少回,多少代;张若虚之后,到我们,一千多年过去,月亮又叫人们望了多少回,多少代。

然而人寿虽短,人的种族却可以延续下去,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却能代代相传。

月儿与流水无所谓寿命,她们也没有后代。

千百年来,她们唯有孤寂地守着这个世界,看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而人却能在有生之年演绎一个个鲜活生命的追求,塑造出一种种绚丽多姿的风采。

心潮澎湃之际,我也渐渐明白了什么叫做“盛唐气象”。

细细体味诗意,才发觉我们当年为表演而采用的分段是多么不合诗意。

于是我不愿再回首过往,重复当年的无知,且只顺着诗行,往下看去。

很快便是抒发的相思情了。

这里有游子的思念,也有思妇的等待。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女性的思念似乎更典型,就顺着这条线继续我的思绪吧。

也许,在中国人眼中,月儿是一面高悬在九天之上的明镜。

无论你置身哪一个角落,望见她,你便像望见不得相见的亲友。

也许,你还会固执地认为:

对方一定也正望着月儿,思念着你。

在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化之中,月儿早就是一个默认了的怀人的符号。

“从别后,忆相逢”,晏小山的句子,那样真实地照进离人心里。

离别了,心中就有了思念;思念中必然蕴含着回忆。

多少欢笑,多少清泪,都是这般熟悉而又陌生。

思念着的人儿在高楼上凭栏独自徘徊,抬头望见天幕上一轮明月。

那月儿,又大又圆,又美丽,又干净,好似刚刚经过一场精心的梳妆打扮。

只是月儿里头分明还有个隐隐约约的人影儿在翘首相待。

难怪说,月明楼高休独倚。

她不敢再看月亮一眼,只得低了头,返身入了闺阁。

静静地,她坐在梳妆台前,轻轻一抬眼,不想又望见镜子里正映着那皎洁的月亮。

在月影的呼唤下,满心的愁苦与愤怒油然升腾。

她只是不明白,无怨无仇的月儿为何如此苦苦纠缠不休。

究竟是月儿纠缠,还是自己的心结打不开?

她不去想,只起了身要把帘子拉上。

她要把月儿挡在屋外。

皎洁的月光照在薄如蝉翼的轻纱上,也透过薄纱依旧洒在室内的地板上。

她不由痴痴地想:

要是月光就这样沾在帘子上就好了。

我把帘子卷起来就可以把月光一并卷在里面,月光就不会惹我伤心了。

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她的脸上,顷刻又消失。

那是不可能的呀!

她敛了娥眉,轻叹一口气。

不再理会那月光了。

却一眼望见捣衣砧上也洒满了洁白的月霜,拂之不去。

月光既是无法回避,索性就不要回避了。

此刻,月下的她又有了新的想法:

啊!

我多渴望,跟随月光一道映照大地,也映照到思念的人儿所在的处所啊!

只是,人隔千里,音讯难传。

欲待遥问,终是无凭。

一春鱼雁无消息。

天际归舟也难识。

晏小山还说了,“几回魂梦与君同”。

此时此刻,于她,真真是魂牵梦绕,叫人好不伤心!

对远人的思念中不乏期待。

有期待,也就有了时光的流逝。

时间是一个时常出现在以怀人为主题的诗中的要素。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这里写的女主人公满怀期待,但作者也点明了时光的无情流逝。

闺中思妇数着日子在期待,在盼望:

盼望归来的日子,盼望归期定下的日子,盼望书信到来的日子。

斗转星移只在转眼间。

月儿盈而复亏,期待的人儿依旧不见踪影,期待的日子仍是遥遥无期。

张九龄赋诗说: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一样是时光的逝去与月儿的盈亏。

岁月无情地抹去了俏丽的容颜,“明媚鲜妍能几时”,怎不叫人叹惋?

我以为,张若虚的诗自有比这两例都高明之处。

这里时光的流逝其实写了两层。

一层是残花落入流水,春天已过去一半,可见离人盼的由来,也实在盼得急切;另一层是月儿将落,一夜的时光亦已接近尾声,可见离人盼的过程,也实在盼得深情。

由此回转了再看前面绝美的春景。

我才明白:

春夜悠闲自在,只叫没有心事的人悠闲自在。

看风景的人,倘若有事郁结于心,便不得一直自在下去。

人的心情和志趣,总会在看景之后慢慢呈现。

其实,在那个时代,读书的是男子,在外漂泊的也是男子,作诗的,还是男子。

这一切,都是在外的游子想到的。

游子盼归,只是身不由己,心事无法了结。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思念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想到最后,他唯有将目光挪移到江边斑驳的树枝上,即将落下的月儿正挂在那里,不知在对他悄声诉说些什么。

再看那游子的身影,目眇眇兮余怀。

好像是一个没有写明结局的故事,伴着一支余韵绵长而深远的清曲。

从前只以为,在写作中,叙述即是叙述,描写即是描写,抒情只是抒情,议论只是议论。

也知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却误以为彼此是割裂开来的。

读了这首诗,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是可以融为一体的。

甚至,可以融得这样好,这样动人。

景与情的交融,情与理的贯通,原来可以如此谐和,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真实的境界,记下真实的生活的片段。

张若虚,你的哲思让人肃然起敬,你的诗情让人为之动容。

再回过头来看我的开头。

我突然好想模仿冯骥才说一句:

真好!

上天送我一首诗。

一首动人心弦的绝唱。

后来,我找来《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听了。

那细细碎碎的音符,宛若一粒粒明珠,彼此分离而又接连不断。

当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旋律萦绕在我的耳畔,也久久回响在心头,挥之不去。

然后听了今人配的歌词,发觉远不及张若虚的诗意境深远。

春江花月夜,无法用别的语言再现,只有最初那一首诗,是如此动人。

张若虚,《全唐诗》存其诗二首。

但仅凭这一首,他也是当之无愧的大诗人。

季羡林写过这样的话:

“哲学家同诗人一样,都是在作诗。

作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