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5143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docx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WORD版

绪论

一、人

(一)人是什么

生理:

身体的机能,身高、体重等

(二)社会环境

■指有影响人类行为的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社会系统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社会环境

0岁生命结束

*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注的是社会环境中个体的行为变化与成长过程

二、人的成长/发展

(一)成长

贯彻个体一生过程中所发生的系统(生理、心理)变化

(二)成长的阶段

1.儿童期:

胎儿期(怀孕到出生)、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7-11、12岁)

2.青春期:

少年期:

11、12-14、15岁

青年初期:

14、15-18岁

3.成年期:

早期(18-35岁)

中期(35-60岁)

晚期(60岁以上)

(三)成长的特征

1.成长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2.成长的影响是互逆、双向的

3.成长反映文化差异

4.成长存在个体差异

5.成长的动态与不平衡

6.成长的累积与循环

7.成长的连续与阶段性

8.成长的始终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五)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

(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

(七)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八)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第二章人类行为理论基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流派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五)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的理论)

(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

(七)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八)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第一节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的人格发展理论

一、人格的根本动力----人的本能、冲动

1、本能论与性欲论:

*生之本能:

食、性、爱欲=>爱神(Eros)

*死之本能:

冲突、攻击性、死亡=>死神(Thanatos)

2、核心思想: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

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

二、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

1、无意识(潜意识)

A.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B.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人类道德不允许的原始的本能的冲动和本能的欲望)

2、压抑

A.压抑:

无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冲动、欲望一直在积极活动中,有时还很急迫,无意识的动机都是向上运动向外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紧压。

B.压抑的功能:

是把主体的经历和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保存、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在意识中出现,但这些东西并未消失,而是一直潜伏着、活动着,存于无意识当中,被压抑的东西会以梦、口误、笔误、记忆错误等形式出现。

三、人格发展观

(一)人格结构

*本我(生物本能我):

人格中最原始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争取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其特点是:

无意识的、无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心理社会我):

现实化了的本能,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其特点是:

意识(合乎逻辑)的,遵循现实性原则。

*超我(道德理想我):

由理想自我和道德化的自我(良心)组成。

其特点是:

意识的,遵循道德/完美原则。

2、三“我”的关系

三者不断交互影响,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如同骑马者和马的关系,马提供了运动的力量,而骑马者则指导、决定着马的方向。

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源动力,超我在监控个体按社会道德标准行事;而自我对上按照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吸取本我的动力,调整其冲动欲望,对外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调节心理的平衡。

当三种力量不能保持动态平衡时,将会导致心理失衡。

(二)人格动力——心理防御机制

1、自我同时面对三个眼里的主人:

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当它难以承受三者的压力时,就会产生焦虑反应,而焦虑的产生会促使自我发展出一种功能(现实能够允许,超我可以接受,本我又能满足),这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方式),其促使自我尝试一定的策略去阻止焦虑。

防御在潜意识里进行,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

2、常用防御机制:

压抑(略)

升华:

把社会、超我所不能接受的冲动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

退缩:

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个体以幼稚的方法应付,以获得暂时的安全。

反向作用:

行为表现与内心欲念相反,以减少欲念产生的焦虑

投射:

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这些往往都是超我不能接纳的。

否认:

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情,似乎从未发生过。

转移(置换):

将某事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转移发泄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合理化:

以社会认可的理由取代个人心中的理由,以此加少个体面临的挫折或尴尬

三、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要经历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欲望或需求的满足中心—性感区

阶段

年龄范围

性感区

性活动

口腔期

0-1岁

嘴唇舌齿

吸吮、吞咽

肛门期

1-3岁

肛门、臀

排泄或保留

性器期

3—6岁

生殖器

手淫

潜伏期

7-12岁

 

 

生殖期

12岁以后

生殖器

异性相吸、手淫、性交

四、评述

优点:

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注重行为背后的原因;开创了无意识(潜意识)心理研究及动力心理学

不足:

过分强调无意识和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夸大人的生物性,具有明显的生物化倾向,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没有充足的实验证据,主观色彩浓厚。

第二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一、基本思想:

人格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个人和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普遍体验着生理、文化和社会事件一定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由个体生理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矛盾所规定:

若矛盾解决,个体就会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否则,将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但矛盾的解决有其相对性和可发展性。

二、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讨论:

•埃里克森从那些方面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对埃里克森的理论有何评价?

三、评述

优点:

*从情绪、道德及人际关系整体出发

*其中有一些辨证的的思想

*重视教育的作用

*修正弗洛伊德的理论(本能对自我,亲子对社会,童年对毕生,性恶对中性、乐观)

不足:

个体生理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所产生的矛盾是否具有文化普遍性,缺少跨文化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基本思想:

皮亚杰:

*认知发展观:

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中,个体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认知发展的原因与本质:

智力、思维等既不是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认知结构通过平衡化的方式所逐步建构的过程发展。

二、相关概念

1、图式:

个体的动作(或运算)及动作的组织或结构,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迁移或概括

2、适应

(1)同化:

将外界元素纳入或整合到一个正在或已经形成的结构或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其引起图式(结构)量的变化

(2)顺应:

正在或已经形成的图式(结构)受到它所同化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其引起图式、结构质的变化。

(3)平衡:

同化与顺应是对立统一的,主体通过两者达到机体和环境的平衡(适应的本质),适应的过程即平衡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本质与原因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他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作为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

(1)认知发展阶段

(2)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认知阶段

认知发展

道德阶段

道德发展

1、感知动作

(0-2岁)

*可变反射获取知识

*活动积极

*自我中心

前道德阶段

(0-3岁)

*未将自己从“他人”中分化

*随个人需求活动

*对事物的关系有认识

*出现分化,依恋双亲

2、前运算阶段(2-7岁)

(1)前概念阶段

(2-4岁)

*语言开始

*无可逆性守恒

*注意单维

*缺乏逻辑

他律阶段

(3-7岁)

*服从双亲、权威

*单方面尊重

*无合作

*缺少道德自主与自决

*屈从惩罚

(2)直觉阶段

(4-7岁)

*可逆过程开始

*可逆性或否定性

*能守恒

*具体对象的重要性

他律阶段

(3-7岁)

*自律开始

*尊重与合作

*同辈间平等

*注意具体的人和物等

*开始有公正感

3、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

*逻辑思维过程

*关心具体事物

*理解类和关系逻辑

自律阶段

(7-12岁)

*自律增强

*能与双亲、他人合作

*同辈平等发展

*公正感发展

4、形式运算阶段逻辑运算形成系统同上(12-16)主观价值支配道德判断

多角度的审视事物,

多因素间的假设-推理

(12-16及以上)

3、认知发展的特点

*认知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与再组织的过程,其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各阶段有相对独特的结构,标志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

*各阶段从低到高有一定次序,且有一定交叉

*心理发展中各种因素由无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道德认知经历从效果-动机,客观责任-主观责任,外部权威控制-内部道德原则支配,他律-自律,道德实在论-道德主观论的过程,有一定普遍性

四、评述

1.贡献: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跨学科性(生物、哲学、逻辑和数学),其采用谈话与实验相结合的临床法建立了一套崭新的发展理论并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其以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观点看儿童认知的发展,贯穿着辨证的思想,同时强调动作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皮亚杰心理发展相应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2.不足:

*研究方法系观察而非实验

*何为真正的普通儿童¡ª¡ª文化、社会经济、种族差异等是否考虑

*认知的发展,而忽略了个性和情绪

*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的有限性

第四节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对科尔伯格的描述

•科尔伯格本来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牧师的,假如他不觉得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是当一名道德发展心理学家的话。

他认真而体贴,热心而温和,又很幽默,善谈且狂热,对种族问题和其它一些道德生活极为关心。

他对外部世界很冷漠,是知识型教授的原型,他衣着宽大而皱巴巴的,头发蓬乱,他的手提箱磨损严重,装得太满,眼镜推起来搁在额头上,然后就忘记了,一直留在额头上。

科尔伯格在接近60岁的时侯极度压抑,他曾与一位亲密朋友谈过自杀的道德两难问题。

他对这位朋友说,如果一个人对其他人有很大的责任,则这个人应该坚持下去。

可是,与病魔的争斗太痛苦了。

1987年1月17日,他的车被发现停在波士顿港一处潮水汹涌的湿地里,3个月后,他的尸体被冲到洛根机场附近。

在1989年12月15日的《哈佛公报》中,一篇充满爱心的哀悼辞中,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卡罗尔?

吉利根是其中一位)总结了他的贡献:

¡°【拉里】几乎全凭自己的力量确立了道德发展作为发展心理学的中心议题的地位。

一、主要思想:

1.基本观点:

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发展顺序(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关心他人);道德认识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社会作用在道德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与皮亚杰观点相似)

2.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

3.道德认识发展阶段及特点

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本城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

药的成本是200元,而药价为2000元。

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四处借钱,仅借到1000元。

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死了,请药剂师便宜一点买给他或允许他赊帐。

但药剂师拒绝了,他说自己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撬门而入为妻子偷来了药。

问题:

海因兹该不该这样做?

为什么应该?

为什么不应该?

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

为什么?

二、道德发展的总体特点

道德发展中儿童都是指向服从,服从的目的是避免惩罚得到奖励(皮亚杰:

依赖尊重权威)。

在一级水平上,道德标准尚未内化,在二级水平上,虽然儿童与父母同一,遵照父母或社会认可的社会标准,但只是一种想尊守外在行为的动机。

只有到了第三水平,道德判断才是合乎理性和内化的:

此时儿童行为才受到内化道德习俗的控制,相对独立于他人的褒贬;此时道德冲突才按照深刻的伦理原则来解决,违反这些原则就会内疚与自责。

三、评述

贡献:

科尔伯格(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角度为发展心理学开辟了儿童的新领域。

其道德发展阶段更加具体、细致,且反映一些道德认识的社会内容,比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更具有现实意义;

不足:

实验依据不够充分,样本数量与范围的局限性,是否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第五节学习理论

一、学习是什么

学习是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势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历程。

*特征

1)学习以行为或行为潜势的改变为标志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注意:

成熟会使行为产生持久改变,但成熟不属于个体的经验,所以由成熟产生的行为改变不是学习。

学习理论的两大派别

*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源于经验主义的知识论

*认知学习理论源于理性主义的知识论

一、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

特点:

注重学习中的刺激与行为反应,因此又叫刺激反应理论:

主要流派又分为经典条件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学习。

代表人物分别是巴甫洛夫(后继者华生)和斯金纳

1、

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

1

UCSUCR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

(食物)(唾液分泌)

2

CS引起注意,但无

条件刺激唾液分泌反应

(铃声)

3

CS

条件刺激

(铃声)

UCSUCR

无条件刺激

(食物)

4

CSCR

条件刺激条件反应

(铃声)(唾液分泌)

2.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

*习得:

个体学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建立联结关系的过程。

*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消弱,甚至消失。

*泛化与分化:

•泛化(类化):

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应。

•分化(辨别):

对事物差异的反应,与泛化互补。

3、二级条件学习(二层制约学习)

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如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基础上,如果将条件S(如铃声)用做无条件S,使它与另一个中性S伴随出现,就能建立一种新的条件反射。

评述:

在经典条件学习中,个体的行为都是由S引发的(SR)。

这些S来自环境,个体不能预测,也不能控制。

个体的学习简单等同于动物学习,学习的被动与机械性。

(二)操作条件学习(操作制约学习)

1、桑代克的尝试¡ª试误学习理论

理论观点:

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境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

在尝试中,通过环境给予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的尝试而保留正确的尝试,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联结,这就是学习。

在此过程中,行为的后果是影响学习最关键的因素行为得到强化(反应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尝试是正确的,行为就能保留下来,否则错误的尝试会被放弃。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习(操作制约学习)

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

(1)应答性反应:

由S情境引发的反应,与经典性条件学习相类似。

(2)操作性反应:

*个体的自发行为,影响行为巩固或再度出现的关键是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即尾随S物的强化。

R=F(S)

强化物:

A.正强化物:

个体反应后带来的S物能强化该反应,该S物即为正强化物。

B.负强化物:

个体反应能使厌恶性S物停止,因而强化了该反应,该S物即为负强化物。

注意:

*虽然为“负”,但对个体而言仍然具有强化作用。

*在性质上负强化物使个体厌恶,但在学习上的功用却与惩罚不同。

(三)评述:

联结式学习是行为改变与构成的学习理论,按此理论,经过重复练习使S与R产生联结,即可形成个体自动化的习惯,它可以解释一些简单的学习行为,但是在解释人类的复杂学习行为时显现出其局限性——动物的学习。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更关注S—R的中间过程,即学习的内在机制。

A.赫尔:

S—s—r—R(外部环境-刺激痕迹-神经冲动-外在反应)

B.托尔曼:

S—O—R(O代表动机、驱力、认知地图)

C.班杜拉:

观察学习O

SR

(一)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形成社会行为的基础,它是在社会情境中经过对榜样(楷模)所表现行为的观察(直接、抽象、创造)与模仿的间接学习。

1.观察学习中的因素及特点:

(1)因素:

*榜样(楷模):

模仿/观察的对象

*模仿:

间接学习的历程

*自我规范:

学习者依据榜样的行为为自己制定一个标准,以此不断自我评量、自我改进

*自我增强:

自我规范所带来的满足感会增强学习者模仿的行为

(2)特点:

不一定外显、不依赖直接强化、认知参与、不等同于模仿

2.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

模仿者行为的有效性、特点、行为的价值;学习者的感知能力等

(2)保持:

经验-语言存储-心理演练

(3)再现:

将模仿的行为转化为有效的行为过程

(4)动机过程:

外部诱因、替代诱因、自我诱因(内部奖励、内心认同)

(二)评述

认知学习理论重视社会因素的影响、吸收了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观点,改变传统学习理论重个体、重S-R的倾向,更多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探索人类的学习过程。

但认知机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系统。

第三章婴儿期

发展特点与环境

*婴儿的生理发展

*婴儿的动作发展

*婴儿的心理发展

*婴儿与家庭

*婴儿与同伴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脑

1.脑的发展:

脑重、大脑皮质、脑的单侧化

2.环境与脑的发展

*可塑性:

经验与营养

*修复性:

损伤的修复

(二)无条件反射

1.食物反射:

觅食、吮吸、吞咽

2.防御反射:

呕吐、喷嚏、眨眼

3.定向反射:

转向光源等

4.特殊的无条件反射

*游泳(4-6M)、行走反射(8W)、围抱反射(4M)、抓握反射(4M)、巴彬斯基反射(8-12M)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与顺序

1.动作的发展相对落后于感觉的发展

2.从带有未分化、不随意向分化发展

3.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身体发展的顺序一致(头¡ª脚、中心¡ª外周、大肌肉¡ª小肌肉)

(二)生理成熟、训练与动作发展

1.成熟是动作学习或训练的基础

2.成熟早期(10%)动作训练效果最好、中期(50%)次之、晚期(90%)较差

(三)动作发展的意义

1.心理变化

2.社会交往增多

3.个体与社会互动

三、婴儿的心理发展

(一)认知

1.各种感觉的迅速发展与精细化

1)视觉:

*1M后,出现视轴集中;2M后,较持久注视(2S)活动物,3M后,注视、移视与追视发展完善,随后向精细化发展

*新生儿具有原始的颜色视觉,2-4M时,颜色视觉发展较好,4M时已经出现对某些颜色的偏爱;2-3岁掌握颜色的顺序是:

黄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不易辨认

2)听觉

1M左右,听觉集中出现;3-6个月视听协调能力发展¡ª判别视、听信息一致;6M之前,初步具备听觉与身体运动协调能力

3)味觉

新生儿明显偏爱¡°甜¡±,对甜、酸、苦和白水的面部表情明显不同,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发达

4)嗅觉

新生儿对各种气味做出相应的反应:

喜爱好闻的,由嗅觉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

5)触觉

新生儿的口腔触觉与手本能的触觉反应;2M时,对细而尖的S产生反应;4M后,具有成熟的够物能力,视触协调能力发展起来

2.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1)出生至6M婴儿的图形知觉:

对轮廓线或光、暗的交界线感兴趣;

2)2-3M具有深度知觉;6M后距离知觉有发展

3)3M左右具有大小常性和形状常性

3.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与有意注意的萌芽

1)无意注意由不稳定到稳定(5-6M)

2)1岁后萌发有意注意

3)注意时间:

对有兴趣的事物1.5岁能集中注意5~8分钟;1岁9个月儿童能集中注意8~10分钟;2岁儿童能集中注意约10分钟;2.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15分钟。

4.无意记忆的发生、发展与有意记忆的萌芽

1)2岁以前,婴儿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记忆;婴儿再认和重现的能力比较低(1岁的时候,只能再认相隔几天或十几天的事物)

2)2岁以后,婴儿的有意记忆开始萌芽,同时无意记忆、再认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5.语言的发生与发展

1)语言获得的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习

该理论认为:

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发音进行鼓励和反应,以刺激孩子发出更多的音;同时,父母又总是以正确的语音词进行强化,所以婴儿期的咿呀语(babbling)也越朝着正确的语音、语义方向发展。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

婴儿和父母从事相互模仿的游戏,他们中的一个发出一种声音或咿呀,另一个则以同样的声音愉快地回答。

在这样的游戏中,婴儿不仅仅练习了语音,也练习了相互谈话这种方式,还获得了语义。

随着婴儿开始学会一个词或说有意义的语音,他的父母也得意地重复这个声音,使其更容易理解。

*乔姆斯基的“LAD”即“语言获得装置”

该理论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语言的先天倾向,这是因为人类有一个天生获得语言的体系。

图略

*语言能力(理解和产生句子)

三个事实支持这种理论

(1)所有健康的儿童获得本民族的语言无须专门训练;

(2)没有任何动物可以获得与人类同等程度的语言;(3)大脑的某些区域显然有特殊的言语机能区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为基础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理论

该理论研究词如何代替具体事物而获得¡°信号的信号¡±功能,并在词与词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的语言系统过程

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A.8M之前:

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

B.8M-12M:

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

C.1岁-1岁半:

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

D.1岁半以后:

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

2)婴儿语言发展的阶段

*理解语言:

1岁-1岁半

*积极的言语活动:

1岁半-3岁

•1.5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时期,即用一两个词来代表一个句子

•1.5岁以后,儿童的词汇数量明显增加,词类范围也明显扩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1.5~3岁儿童运用句子能力的发生和发展

6.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1)婴儿生后的第一年中,由于动作、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发展,由于语言的产生和经验的积累,具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思维活动就开始产生¡ª思维的萌芽。

2)思维的直觉行动性(2~2.5岁):

这种思维与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联系,儿童只能在感知行动中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中最初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

*儿童初步掌握了词的思维,初步意识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本身的存在,从而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7.自我意识发生与发展

1)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觉知

*不同层面看自我意识

A.意识的活动层面:

自我认知(我是谁)、自我体验(是否悦纳自己、自信、自卑等)、自我控制(我要怎样ª)

B.意识的活动内容:

生理自我(基础)、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逐渐产生、发展)

C.从自我角度:

现实自我(I对现实ME)、投射自我(I对他人对ME认识的觉知)、理想自我(I对将来ME的认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