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50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法理学随堂练习及答案.doc

第一章导论

1.(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法律现象的是( )

 A.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B.法的创制与法的实施

 C.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

 D.日常行为和法律制度 

参考答案:

D

2.(单选题) 关于法学的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法学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B.法学是有阶级性的,它总是与阶级、阶级斗争和国家权力紧密联系的。

 C.法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对立的。

 D.法学的内容、性质和任务,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性决定了法学的客观性。

 

参考答案:

C

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法哲学的基本问题

 B.法社会学的基本内容

 C.法发挥作用的机制的理论问题

 D.部门法的具体规定 

参考答案:

D

4.(单选题) 关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研究法理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只研究法律并排除其他因素的观点。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参考答案:

C

5.(判断题) 法学又称为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 ) 

参考答案:

T

6.(判断题) 法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法律现象。

( ) 

参考答案:

T

7.(判断题) 法学是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的,有了法就有了法学。

( ) 

参考答案:

F

8.(判断题) 法学体系,就是法学分科的体系,即由法学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 ) 

参考答案:

T

9.(判断题) 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 ) 

参考答案:

T

10.(判断题) 由于法理学是理论研究所以不需要社会调查的方法。

( ) 

参考答案:

F

第二章法的起源

1.(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原因的是( )

 A.经济原因

 B.政治原因

 C.社会文化原因

 D.科学技术原因 

参考答案:

D

2.(单选题) 法与原始习惯的相同点是( )

 A.都有相同的经济基础

 B.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

 C.都在相同的范围内起作用

 D.都有保证实施的相同方式 

参考答案:

B

3.(单选题) 下列不是法的继承的依据的是( )

 A.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后承接关系决定着法的继承

 B.人类文化发展连续性决定法的继承

 C.法在演进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决定法的继承性

 D.旧法曾经存在决定其必须要继承 

参考答案:

D

4.(单选题) 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的方法在法学上一般称为( )

 A.法的现代化

 B.法的移植

 C.法的继承

 D.法的国际化 

参考答案:

B

5.(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是( )

 A.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法的移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同时代的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

 B.法的继承是新法批判吸收旧法中适合新的社会形态需要的某些因素,一般都表现出良性效果,而法的移植的效果却有好坏之分。

 C.法的移植的范围是外国法,而法律的继承只能继承本国旧法的合理因素。

 D.法的移植以供体和受体之间存在着共同性为前提,而法的继承则以新法和旧法之间存在着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为前提。

 

参考答案:

C

6.(判断题) 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 ) 

参考答案:

T

7.(判断题) 监狱的建立是法形成的标志之一。

( ) 

参考答案:

T

8.(判断题) 法的继承是指新法全部吸收或沿用旧法,使之成为新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法律现象。

( ) 

参考答案:

F

9.(判断题) 一个国家有选择地取舍同时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为己所用就是法的移植。

( ) 

参考答案:

T

10.(判断题) 法的起源经历了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的过程。

( ) 

参考答案:

T

第三章法的本质和特征

1.(单选题) 关于法的词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古汉语中,“法”和“律”二字通用、含义相同

 B.在秦汉时,“法”、“律”两字合为“法律”一字

 C.《唐律疏议?

名例》称:

“法亦律也,故谓之为律”。

 D.现代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

 

参考答案:

D

2.(单选题) 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物质生活条件

 B.政治、宗教、习俗

 C.经济基础 

 D.个别领导意志 

参考答案:

A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的本质的是( )

 A.统治阶级意志性

 B.物质性约性

 C.经济以外因素对法的影响

 D.国家强制性 

参考答案:

C

4.(单选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法的阶级意志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就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B.法对统治阶级内部的违法犯罪不加管束

 C.法不必顾及被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D.法不能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参考答案:

A

5.(单选题) 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是指法的( )

 A.预测作用

 B.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参考答案:

C

6.(单选题) 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有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有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

这说明( ) 

 A.法律是可有可无的

 B.法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C.法自身具有缺陷 

 D.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参考答案:

B

7.(单选题) 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

 A.他人的行为

 B.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C.一般人  

 D.违法者的行为 

参考答案:

B

8.(判断题) 古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含义也不同。

( ) 

参考答案:

T

9.(判断题) 现代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

( ) 

参考答案:

F

10.(判断题) 法律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意味着法律就完全不顾及被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 ) 

参考答案:

T

第四章法的功能与作用

1.(单选题) 关于法的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的价值具有客观性是因为人的法律需要和法律现象都是客观的

 B.法的价值具有主观性是因为法律规范本身与人的需要都具有主观性

 C.法的价值具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对立统一的

 D.法的价值具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相互冲突的 

参考答案:

D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法的价值冲突处理原则的是( )

 A.价值位阶原则 

 B.秩序优先原则

 C.个案平衡原则 

 D.比例原则 

参考答案:

B

3.(单选题) 3.下列不属于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表现的是( )

 A.法确定权利义务界限,避免纠纷

 B.法以文明的手段解决纠纷

 C.法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条件

 D.对社会基本安全加以特殊维护 

参考答案:

C

4.(单选题) 关于正义的种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配的正义就是不论对于什么样的人都要给予相同的对待

 B.形式正义是关于制定什么样的原则和规则来公正地分配社会资源

 C.社会正义指一个社会基本制度及其所含规则和原则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D.法律正义只能是一种理想关系 

参考答案:

C

5.(单选题) 不属于法对正义实现的作用的是( )

 A.法促进和保障分配正义

 B.法促进和保障诉讼正义

 C.法促进和保障社会正义

 D.法排斥和反对国际正义 

参考答案:

D

6.(单选题) 关于人权的错误表述是( )

 A.人权作为一种制度是与人同时出现的

 B.人权概念的核心是强调普遍而平等的尊严和自由

 C.任何人的价值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

 D.每个人的基本尊严和自由都应当得到无差别的承认和尊重 

参考答案:

A

7.(判断题) 法的价值就是法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 ) 

参考答案:

T

8.(判断题) 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

( ) 

参考答案:

T

9.(判断题) 司法独立足以保障纠纷的公正解决。

( ) 

参考答案:

F

10.(判断题) 现代法与传统法均注重保障人权。

( ) 

参考答案:

F

第五章法与其他社会现象和社会规范

1.(单选题) 关于法治与法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法制就有法治

 B.有法治不一定法制

 C.没有法制,就一定没有法治

 D.任何法制都是以法治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参考答案:

C

2.(单选题) 关于人治与法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领导人或统治者必须服从法律

 B.在人治社会,法律只是统治者实现社会统治的工具

 C.人治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治也是理想社会

 D.法治同样离不开人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比人治更需要人的理性与智慧 

参考答案:

C

3.(单选题) 关于法治与德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证明德治比法治重要

 B.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是法律规范,德治的基本准则是道德规范

 C.法治、德治、人治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D.力行法治必须大力排除道德因素 

参考答案:

B

4.(单选题) 关于改革立法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立法工作成效显著,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空白。

 B.消除或减少立法空白要靠更加主动、积极、有效的立法。

 C.基本法律的完善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D.要更新立法观念,大胆吸收、借鉴和移植一切法律规范和法律技术。

 

参考答案:

D

5.(单选题) 关于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 

 A.建立完善的司法制度,是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B.司法制度的改革,要适应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不得影响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D.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应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答案:

C

6.(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法治是众人之治,不与民主相联系,它包含的法律和制度其涵义从表面上看是中性的

 B.法律、法治的出发点、基本精神、价值取向都是为了维护民众的利益、保障民众的权利

 C.法治要求在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

 D.法制和法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参考答案:

A

7.(单选题)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治与人治是两种治国的制度和原则,前者强调法的作用,后者强调人的作用

 B.民主是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价值,但不是现代法治的一个实体基本原则

 C.现代法与社会秩序不可分,但一定与专制、独裁或无政府主义相对

 D.法治在古代是不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