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058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

《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docx

三孔景区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

1、 概述

旅游业因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辐射面广等特性,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地和重要集散地,面临的环境相对复杂,要确保景区与游客的人身与财物安全,确保景区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安全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旅游景区日常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指导思想,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努力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积极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成为景区管理者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而能否根据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适合本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发生意外事件后能否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并做好善后处理,是对景区管理者综合能力的重大考验。

介绍危险源(隐患)识别的含义、重要性。

2、 用户业务需求与功能需求分析

2.1用户业务需求分析

本次项目的内容是三孔景区的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管理工作,对景区内的危险源与隐患进行辨识、分析、评价、控制与监测。

只要把危险因素管住,使之不能转化为事故,就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对旅游景区而言,要预防潜在危机的发生,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并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图1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旅游景区的危险源与隐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正确引导和约束景区内游客的游览行为,防止其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

例如不顾各种安全警示,跨越安全栏、随意攀爬、接近危险水源;在游览过程中,不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不按照规定的操作执行等;不在指定的吸烟区域吸烟,或在禁火的景区乱丢烟头等。

(2) 要求旅游设施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防止违章作业导致事故。

例如因操作不当导致客运索道停止运行、游艺机械造成人员受伤等事故。

(3) 要求景区员工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流程操作,避免在服务提供过程中产生不安全行为。

例如在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等过程中,造成客人烫伤、食物中毒或物品过期等事故。

(4) 搞好景区范围内的治安保卫工作,防止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发生,避免造成游客的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失,及时查禁“黄、赌、毒”等社会不良现象,依法打击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殴打辱骂游客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等。

(5) 景区内如有建设或维修施工的,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对游客造成伤害。

(6) 做好景区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各种车辆以及停车场的安全管制工作,特别是在旅游旺季、高峰期尤为重要。

(7) 做好景区内各种游乐场所、游览道路、游客休息停留场所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或减少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8)做好员工工作或生活场所的安全管理与教育,如不得私拉电线、私用电炉,注意交通安全等。

(9) 做好如台风、洪水,以及山体塌方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报或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景区或游客的生命财产损失。

(10) 做好特种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如攀岩、冲浪、骑马、拓展、蹦极、速降等。

(11) 其他可能产生危险的因素与环境。

从技术上讲,要从人的不安全活动、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对危险源进行识别。

识别危险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如果不知道有什么危险,就无法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没有防范,事故就难免要发生。

危险源与隐患的辨识多数情况下只能靠人来进行,在已有实时数据检测的条件下,可实现事故的自动提前预警。

在识别出危险源与隐患后,要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给出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等,从而确定风险级别。

根据风险级别,制订相应防范措施并执行,监测防范措施执行效果。

对危险源的上述管理过程是周期性的不断改进的过程,如下图2所示。

图2危险源管理流程

2.2功能需求分析

三孔景区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应包括危险源录入

三、解决方案(工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掌握国际通行的危险源与危险因素的管理方法,学习国内其它行业的做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2、 收集历史资料

对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分析安全事件的类型、发生的时点、人群及级别,作为确定危险源与危险因素的范围、类型、概率等参数的参考。

3、 建立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辨识模型

确定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辨识范围、方法与步骤,解决从哪些方面进行、如何进行辨识的问题。

对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对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分类与编码。

4、 建立风险评价模型

针对存在的危险源因素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等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这种危险源是否可接受,从而为危险源因素确定风险级别。

5、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危险源因素的风险级别,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应优先考虑消除风险,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或增设安全监控、报警、防护或隔离设施),再次是控制风险(如安全教育,应急方案、监测检查等措施)。

6、 确定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更新机制

当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有了新理论、新知识或新方法时,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发生了变化,活动、场所等发生变化时,都需要危险源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进行更新,这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

7、 制订出《险源与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标准》,内容包括管理机制、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辨识模型、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价模型、风险控制措施、绩效的测量与监视、更新机制等。

8、 制订出《危险源与危险因素分类与编码》。

9、 按照上述标准做出《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评价登录表》、四、系统的建设内容

介绍《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功能模块,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