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297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徽县(大石碑)至天水公路

十天高速ST13合同段

桥梁和隧道工程

施工安全风险

评估报告

河北燕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十天高速ST13标项目经理部

概述

    

此次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施工的风险评估根据十天高速项目办和驻地办的要求,由十天高速13标项目部组织,并负责收集、整理、提供资料,由13标项目部参加评估人员参与,共同完成了本项目的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小组成员的认真讨论、听取项目部评估领导意见,先对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源进行识别,然后对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与风险损失大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大小制定了相应风险施工控制措施,最后得出项目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施工的风险评估总结,并依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进行编辑,特制定了本项目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施工的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 4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4

3.1地质资料 4

3.2气象资料 5

4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与方法 5

4.1风险源的识别 6

4.2风险发生概率与损失的评估 11

4.3风险等级的确定 14

4.4风险的应对措施 15

4.4.1高度风险源应对措施 15

4.4.2一般风险源的控制措施 26

5项目公路桥梁与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总结 28

1编制依据

《十天高速公路ST1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以及招投标文件。

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导则、规程、办法等,主要有: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GD8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4)《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2工程概况

ST13合同段起讫桩号为YK618+781~K625+100,全长6.319公里。

挖方32525.4m3,填方197106.7m3;大桥1089m/3座,中桥223.85m/3座,涵洞38.5m/2座;中长隧道829m/1座,长大隧道3113m/2座,依次为金沙寺隧道2007米、何坪隧道829米、石峡隧道1106米。

合同造价共计4.66亿。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3.1地质资料

桥梁:

桥址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

第四系(Q)坡积及崩坡积碎石土、冲洪积碎石土等。

坡积碎石土主要分布于峡河两侧的坡岸及坡顶,主要为基岩全风化后坡积形成,含少量砾石,一般干燥,较松散~稍密,厚度不均匀。

崩坡积碎石主要分布于峡河河道两侧坡岸坡脚,为两侧基岩受风化、卸荷作用形成,主要由块石、碎石组成,堆积较松散,局部架空。

隧道:

隧道区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腹地,属于秦岭地槽褶皱带范畴。

隧道位于秦岭印支褶皱带次级构造上。

隧道址区主要为上第三系(N)地层,产状平缓,地层稳定。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的调查,隧址区无区域构造通过,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好。

3.2气象资料

项目区位于暖温带,海拔在1100~2000m之间,降雨量在500~800mm之间。

根据《甘肃自然区划及环境参数研究》,拟建项目属巴山地湿润区。

多年平均气温8.7℃;,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7℃;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9.8℃。

年积雪日数为29.2,最大积雪深度12cm,最大冻土深度46cm,年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15m/s。

4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与方法

本项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首先是通过对类似结构工程的安全风险发生情况的调查,以及评估小组的现场或书面调查,在研究分析施工阶段可能发生安全风险诱因的基础上,确定风险源,并完成安全风险列表;二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源的风险发生概率及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三根据已确定的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按照风险等级确定的相关要求,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四是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等级,研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及职称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1

赵会峰

河北燕峰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公司副总

2

赵占伟

十天高速ST13合同段

项目经理

3

阎滨

十天高速ST13合同段

项目总工

4

王涛

十天高速ST13合同段

副经理

5

黄书才

十天高速ST13合同段

安质部副部长

6

李海生

十天高速ST13合同段

工程部部长

4.1风险源的识别

1、评估小组先进行了现场查看,收集了项目工程基础资料。

所收集的资料包括:

(1)类似工程事故资料。

(2)桥梁和隧道设计文件。

(3)工程区域内水文、地质、自然环境等资料。

(4)工程区域内的建(构)筑物(含管线、民防设施、公路等)资料。

2、评估小组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归纳填写完成风险源普查表。

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

序号

风险源

判断依据

1

人工挖孔桩(抗滑桩)作业

小组调查与讨论

2

系梁、承台施工

小组调查与讨论

3

墩柱施工

小组调查与讨论

4

盖梁施工

小组调查与讨论

5

梁板预制

小组调查与讨论

6

桥面施工

小组调查与讨论

7

隧道开挖施工

小组调查与讨论

8

隧道衬砌施工

小组调查与讨论

9

施工便道的施工

小组调查与讨论

10

拌和站建设

小组调查与讨论

11

钢筋加工场

小组调查与讨论

12

临时用电施工

小组调查与讨论

13

爆破施工

小组调查与讨论

3、根据本项目桥梁和隧道工程建设条件施工技术,对照风险源普查结果表,分析当前桥梁和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源,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实施,并采用鱼刺图法进行分析。

鱼刺图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

分析致险因子时找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以往施工中发生的典型事故得出如下检查表。

风险源检查表

序号

风险源

危险致因

产生影响

1

人工挖孔桩作业

人工挖孔桩作业及防护

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

机械伤害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机械伤害

护壁产生裂缝

坍塌

开挖爆破不当

人员伤亡

提升装置失灵

机械伤害

桩顶洞口防护不到位

物体打击

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

机械伤害

孔内地下水涌注

淹没、坍塌

钢筋笼制作及沉放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

机械伤害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火灾、爆炸

2

系梁、承台

施工

基坑

开挖

边坡开挖防护不到位易塌方。

坍塌、

材料堆放不规范。

坍塌事故

机械设备安全装置失灵。

机械伤害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触电、火灾

模板拆除及安装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火灾、爆炸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

机械伤害

信号指挥不规范。

物体打击

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

机械伤害

材料堆放不规范。

物体打击

坍塌

砼浇筑

机械未经检验出现故障。

机械伤害

脚手板搭接不牢固。

坍塌

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

机械伤害

3

墩身

施工

模板安装与拆除

材料堆放不规范。

坍塌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

机械伤害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起重机倾斜。

事故伤害

施工中未按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

事故伤害

信号指挥不规范。

物体打击

脚手板搭接不牢固。

高处坠落

事故伤害

安全防护不到位。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人员为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带

高处坠落

钢筋安装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化学爆炸

火灾

砼浇筑

信号指挥不规范。

物体打击

机械未经检验出现故障。

机械伤害

安全防护设置不到位。

高处坠落

高空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系安全带。

高处坠落

人员未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带。

高处坠落

4

梁预制浇筑施工

模板安装及拆除

模板安装、拆除未按施工步骤实施。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立体交叉作业易发生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未经检验出现故障。

机械伤害

信号指挥不规范。

物体打击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爆炸、火灾

吊物在空中倾斜坠落。

人员伤害

钢筋制作及安装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信号指挥不规范。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立体交叉作业易发生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爆炸

砼浇筑及梁张拉

机械未检验合格。

机械伤害

周围防护不到位。

高处坠落

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物体打击

立体交叉作业。

物体打击

机具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触电

张拉设备未校正。

机械伤害

张拉人员未参加培训。

事故伤害

机械伤害

张拉未按操作规程操作。

事故伤害

锚具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

5

施工

便道

挖掘机等现场机械设备未经检验,人员无操作证。

机械及人员伤害

机械无定期保养。

机械伤害

机械无操作规程。

机械及人员伤害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人员、车辆伤害

6

混凝拌合场

水泥储存罐防雷设施不到位或达不到防雷要求。

雷击

搅拌站作业平台保护设施不到位。

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人员不佩戴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高处坠落

夜间砼施工照明不足。

车辆伤害

7

钢筋加工制作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车辆伤害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爆炸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触电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人员伤害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人员伤害

8

盖梁施工

模板安装与拆除

材料堆放不规范。

坍塌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

机械伤害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起重机倾斜。

事故伤害

施工中未按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

事故伤害

信号指挥不规范。

物体打击

脚手板搭接不牢固。

高处坠落

事故伤害

安全防护不到位。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