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72655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docx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分析

积淀学校文化底蕴,树立“三公”教育文化品牌

——铭新街小学创建“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自查报告材料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共同创造并逐渐形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

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总是伴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而日趋成熟。

如果说学校是一棵生命之树,那么学校文化就是它汲取营养的土壤,是它生长的动力源泉。

一所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其生命力是单薄的、缺乏内涵的,也是没有发展潜力的。

铭新街小学创建于1958年9月,迄今已有50年历史,是一所有着深厚办学传统和丰硕办学成果的老校,是一所在市、区均有办学水平示范影响的知名学校。

近年来,我们以培育学校文化为切入点,以全校师生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导思想,积极、全面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各级领导、专家的指导和鼓舞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以队伍优、特色显、质量高深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基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基于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过全校教职工对学校现状的分析、对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学校校园文化建构的思考,确立了“构建和谐校园,塑造活力教师,培养快乐学生”的办学理念和“勤学、好问、善思、求异”的学风,“敬业、善教、务实、求新”的教风,“求真、从善、尚美、发展”的校训。

学校通过建构和谐校园文化,打造活力教师队伍,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快乐学生,努力把我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领导放心的特色品牌学校。

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物质+制度+精神+特色”的模式,通过环境打造,课堂传授,机制约束,文明传承,文化积淀,使全校师生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基本达到了以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和以学校管理为保证的制度文化的和谐统一。

学校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三公”教育,“三公”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的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

学校办学成果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健全制度实现依法治校,人文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

我们认为,和谐学校应是:

学校内部管理科学民主;职工间和谐共事;师生平等尊重共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软硬件协调发展;校内外配合协作,共同育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最终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因此,我校注重以人为本,追求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1、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

坚持校长领导下的部门工作问责制,建立自主办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

坚持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使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充分保障。

我们围绕办学思想与教育策略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和贯彻《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新修订《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武汉市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江岸区《三个规程》,使广大教职工知法,懂法,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工作的使命感;提高法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心;规范教育行为,提高育人的本领。

2、依规理校。

健全管理制度做到“三个完善”。

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规章体系。

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各种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完善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各种制度的制定皆经过学校行政酝酿起草,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通过。

完善规章制度执行的督查体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由全体教师监督学校相关部门实施,做到公开透明,教师明白,领导清白。

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人性化制度会让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学校已有制度的基础上,以教育局“制度建设年”为契机,以党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采取民主集中的原则,发挥干部与教师的双主体作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至下而上,至上而下,双回路修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合理学校机制,使学校原有的管理制度更加全面、具体,努力把人性管理与制度评价结合,充分发挥制度激励人、引导人作用,为师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对学校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作用。

3、以德立校。

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做到“三个改革”。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将管理权力下放到各部门、教研组,实施合同管理。

按照统一指挥,合理分工,权力下放,经费包干,签订合同,协调配合,网状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

改革干部行事作风导向,实施行政领导蹲点服务制度,保证干部的管理工作更好地贴近教师生活,尽快解决实际问题,给予教师最好的帮助。

我们将行政领导的考核与蹲点年级教师考核挂钩,形成一种新的激励机制,促使行政干部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改革班级管理评价,通过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为主要措施,建立骨干班主任荣誉称号制度,定期征集和评选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学生成长的典型案例,开展优秀班主任工作手记展评活动,建立班主任工作论坛,以活动促发展,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价值观决定人生道路,还能影响发挥潜能的程度。

我们用学校光荣历史和发展目标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他们职业激情,提升职业品位,牢固爱岗情结。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熏陶人,以先进的文化感染人,以专业发展的目标吸引人,努力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教师做到在思想上注重以生为本,在工作态度上注重服务学生,在工作作风上注重廉洁从教,在教育行为上注重依法执教。

4、以人和校。

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做到“三个加强”。

加强全校师生的参与度,凡属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都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

加强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

加强上下沟通,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高度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决策建议作用,支持他们建言献策,建立起采纳良言的工作机制。

学校坚持实行校长负责制,注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与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

领导班子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学校政令畅通,管理机制运作良好。

坚持民主集中制。

有健全的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凡事尊重民意,凡大事都要经教职工充分酝酿与讨论,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实行民主决策。

定期召开教代会,实行校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二、完善硬件夯实文化基础,注重细节打造精品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我们把物质文化建设当成一种重要的手段,充分发挥它的载体作用,使师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形成意识,内化为行动。

优美雅致的自然环境,底蕴丰厚的人文环境,优秀高尚的精神品位,会营造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能对师生起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作用,它将外化为师生的修养与言行,这将促进每个人的终身发展,这就是和谐学校需要的显性形象。

1、立足基点开展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采取上级支持和自身努力的方法,解决了学校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三年来,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

2006年至2008年因地制宜对本部的校舍进行了整体改建,使其安全性和功能性进一步增强,能更好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为学生学习实践服务。

学校资产发挥了最大的效益,为教育教学工作地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08年暑假,教育局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建。

我们请专家为学校设计了与学校周边的整体风格相吻合的具有欧式风格的外墙立面,既改变了学校的外墙形象,更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在经费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增设了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心理咨询室、电子备课室,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更换了学生的课桌椅、更换了教师的办公桌椅,进一步改善了师生的学习工作环境;添置了4台电脑,一部摄像机等各科教学所需电教设备、器材,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硬件。

初步实现了校园数字化管理管理。

结合新的办学理念,增强了功能教室的开放使用,多功能室、大队部、会议室等经过改造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增加了使用功能。

学校有藏书1.5万余册,生均藏书近20册,还为师生订阅配备报刊杂志30多份。

为给师生阅读提供更好的服务,学校将阅览室改建成开放性、颇具特色的“读书吧”,师生使用方便,使教育资源得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2、突破难点开展校园规划布局建设。

学校是一座微型校园,根据校园布局和区域功能,充分发挥点线面的空间作用,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实施文化建设,增强育人功能。

我们把学校校园区分为运动区,展示区,走廊区、校史陈列区、专用教室区、绿化区六大区块,针对不同区块的功能,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使学校校园教育功能得到体现,进一步完善学校有形文化建设。

3、把握重点开展班级文化特色建设。

建设“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班级文化。

班级中有统一的国旗、名人名言、板报栏和读书角,这是“规定动作”;但是又要求班级突破各班大一统的环境布局,在班级环境建设上,针对班级活动特色和管理特色,体现班级文化特点,体现班级发展的个性特征,这是“自选动作”。

每学期学校教导处将针对“自选动作”,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和交流活动,更好的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

学校开展了班级“三公”教育评比活动,为每个班级开辟了自我展示、自我宣传的阵地——班级“三公”评比墙。

师生共同参与,将班级“三公”特色活动、班级“三公明星”一一介绍,凸现本班的特色;我们还组织教师进行观摩评比。

“会说话的“三公”墙”又成为铭新街小学一道亮丽的育人风景线。

江岸区教育局彭建设局长来到学校调研时,对学校的“三公”校园文化氛围给了高度评价,认为学校虽小,但是每一个角落和空间充分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精神,为师生的共同成长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氛围。

4、突出亮点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1)有形文化呈现文化亮点;

让运动区运动起来。

重新规划操场的色彩和功能区的划分:

有联合器械区、有游戏区、有乒乓球区、有排球场、有两排20米的跑道等,为学生营造出轻松自由、活泼跳跃、朝气蓬勃的“动”的环境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能感受到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让展示区突显出来。

一楼大厅,有我们精心设计的具有浓郁中国元素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六快“三公”文化牌、有宣传学校办学理念的浮雕,从而在学校的最显处,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楼入口厅,我们开辟了开放式的“快乐读书吧”,运用六扇活动的门,正反两面装裱精心设计的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名人大师读书妙法妙招的宣传画,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力,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

三楼入口处,我们通过大幅的宣传板,将我校的名生进行了介绍,为在校学生树立榜样。

让走廊区展示出来。

我们以“赢在习惯”为主题,突出了新老“三公”教育:

一楼走廊,为了进一步印衬学校的“三公”传统教育,我们还展示了师生自编的“三公”素养三字经、在全校学生中征集评选出来的“三公”小贴士、“三公”格言,与名人名言“平起平坐”:

一改严肃、生硬的教条,从社会公德、公民素质等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获得熏染,激励学生不断养成好习惯。

二楼走廊,配合“快乐读书吧”,我们辅以“奇书荟萃”等内容,悬挂了内容丰富,版面典雅的宣传板,进一步渲染快乐读书的氛围。

三楼走廊,是我校的中华传统文化廊,以中国书法特色的形式——我校的又一特色,展示《弟子规》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感受书法之美的同时,更学会怎样做人处世。

四楼走廊,介绍了世界著名的“影响孩子一身的科学家”的生平及他们的故事,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科技环保、创新实践教育的阵地。

整个学校学生沉浸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孩子们自觉爱护校园一草一木一方土,自觉保持校园洁净,受到了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熏陶,隐形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让学生的品行在有形的校园文化得以熏陶。

让校史陈列区厚重起来。

三楼入口大厅,我们设立了开放式的“校史陈列馆”,收集我们铭新街小学的名师、名生,突出学校50年的办学成果的辉煌和厚实。

让专用功能室个性化起来。

我们增设了科学探究室、美术室、音乐室、舒心屋等专用教室,另外,对原有的综合教室、大队部等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在环境布置上,我们力求个性化,既美观,又实用。

(2)隐形文化显现教育品牌

“三公教育”是我校的德育文化品牌,学校继续形成以“三公”为内容的学校行为文化特色。

学校结合“三公”教育开辟了“新星”系列学生社团。

“新星广播站”是学生们获取信息的快捷平台。

每周二下午开播。

每学期在全校招聘“新星广播台”的主持人、撰稿人、小记者等,并组织中高年级的班级拟定本学期的节目。

既展示了学生和班级“三公”风采,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新星少年报》的出刊,通过海报向全校宣传每月的主题,每期的“三公广场”是师生的首阅栏目。

《新星少年报》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三、抓好载体建设精神文化,突出核心构铸学校灵魂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

我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铸造师生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建设师生精神家园

为了树立起师生员工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认同感,我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团课引导学生理解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学唱校歌,了解校徽所蕴含的意义。

学校的重大决策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如:

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征得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修订的,学校改革的每一次决策都力求让每一个教师参与,学生和家长知晓,这种方式使得学校的决策更为科学的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认同感,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万众一心。

2、锻造热心服务、乐于实践的干部群,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干群关系是学校所有人际关系的纽带,和谐的干群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保障。

形成和谐的干群关系,首先要建设一支具有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

我们坚持的干部上岗再培养,要求干部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

对工作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教职工要热心服务,善于指导。

并通过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教育来促进干部素质的提升,强化干部队伍团结协作作风的形成和服务意识的加强,实现工作效率、人际融洽和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1)抓学习,提高服务意识。

学校把对干部的学习培养落实到中心组学习质量要求上。

坚持有计划的开展中心理论小组的学习,做到“学习理论抓读书,结合形势抓方向,形成专题抓研讨,针对倾向抓思想”。

组织干部学习了《倡导做事文化》《现代管理制度对中层干部的要求》、《2007年度十大读书人物》、《中层干部的五项“军规”》、《知名校长的管理经验谈》等管理文章,通过结合实际谈学习体会、谈工作思路、谈工作困惑,谈工作得失,使班子人员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分享经验,汲取养分,形成合力,提高服务力。

(2)促实践,提高服务水平。

学校把对干部的能力培养落脚在管理实践中。

坚持干部对教师的“五必访”和“四必谈”,“五必访”:

特殊贡献必访、生病必访、直系家属病、丧必访、工作变更必访、新教师一年内必访;“四必谈”:

有思想问题必谈、扣罚奖金必谈、工作明显进步必谈、工作退步必谈。

以诚信、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教师们同甘共苦,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了学校的和谐指数,形成上下齐心、共同创业的和谐氛围。

学校现已形成一支讲团结、识大体、乐奉献、讲实绩的干部队伍,学校教导处还获得了江岸区先进教导处光荣称号。

3、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团,获得良好育人环境。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间只有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才能使和谐校园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以“师”为本,坚持开展“以‘家’的理念构建和谐学校”的师德建设活动。

(1)正面的引领,正确解读教师职业。

发挥集中学习的功能,做好教师为人之道的引领。

我们充分利用全校政治学习的宝贵时间,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如校长利用多媒体演示稿讲《为自己搭建房子》、原蔡幸福局长讲《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教师论坛《论语心得》、《我身边的爱心故事》、《学习感言》板块,学习交流活动《感悟坚强、品读大爱》、《读小故事、悟价值观》等都给了老师心灵的启示、精神的启迪。

还通过学校开学工作的报告、每周工作的提醒,教师会议的引导、学期工作的评价等,引导教师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愉悦的处事心情,去正确面对工作任务,去投入和出彩来自于职业责任和事业必须的各项工作,去赢得过硬的岗位工作质量。

做足“师德建设月活动”的文章,做好教师职业心态的引领。

以“关爱学生行动”和“关爱教师行动”为有效载体,以师德建设月为契机,积极开展师德群体创优活动,实践新课程、新理念提出的新型师生关系,从学习、思想、生活等不同角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到“五个一”:

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友爱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满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达到无教学事故、无教育盲区、无教育盲点。

定期进行师德自查、互评、学生问卷,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在教师中进行爱生格言征集活动,以人格塑造人格,品德培育品德,素质造就素质;针对性地开展师生关系沟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让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师生关系得到重视和改善,在我校进行的师德调查中,有28位教师(占教师的60%以上)被学生提名为喜欢的教师,喜欢的理由达到27条之多。

学校被评为区师德档案优秀单位。

(2)有效的导行,提升职业的质量

学校采取“铁的制度,活的机制,柔的方法,乐的活动”,进行有效的导行,让活力蕴含在年级团队中,培育在教师的个人素养里。

制定了“铁的制度”。

学校完善和修订了《铭新街小学师德追究制度》、《教职工校园行为规范及礼貌用语》,《铭新街小学文明办公制度》等,每月坚持师德考核,以规范教师言行。

构建了“活的机制”。

为激发广大教师的进取精神,我们建立了“最具活力教师”评选、“最关爱学生教师”评选、“最具影响力的党员”评选等多个系列的评优制度,利用表彰会、宣传栏等进行宣传和表彰,并给予优先安排外出学习考察等奖励。

2007年,我校教师周红霞被评为区首席班主任,黄艳艳老师被评为区十佳青年党员教师。

运用了“柔的方法”。

着力营造和谐的管理文化,用宽松环境呵护人心,用心灵沟通激发人心,用和谐气氛感染人心,用组织归属凝聚人心。

学校为教师送关爱到家,为教师过生日、新年送祝福、教师节的庆贺,对生病教师探望、对丧事教师和贫困教师的慰问、对青年教师婚事贺喜等工作,年复一年,持之以恒,用细节都表达了学校对教师的情意。

为教师送心灵鸡汤,推荐美文美语,使教师懂得珍惜教师地位,快乐教师工作,让师德和师风在尽心尽职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中彰显。

为教师送精神大餐,通过丰富多彩、愉悦身心的活动,加强教师间的精神交流。

不仅丰富了老师们的生活,更激发了年级团队活力,增进职工间的凝聚。

创新了“乐的活动”。

以《师德在细节中体现》、《爱与责任》、“送爱到家”为内容和主题,以人人撰写心得体会、参加演讲比赛、主题家访,“我听孩子荐一言”问卷调查等为形式,每年坚持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师德建设主题活动。

为教师赠书活动,要求教师读原文、品原著,在精彩处勾画圈点,留下痕迹,并坚持每月对教师阅读书籍情况进行记载和考核,开展阅读交流,帮助教师落实读书的目标。

组织教师进行个人五年规划的交流,让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设计愿景中受到启发,引起思考、引发行动。

使我们的教师能积极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致力使自己成为博知、多能、精业、勤教、强研的高品位的活力教师。

教师的师德师风,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学校在2007年的11月中,作为区参加民主评议学校的十所重点学校,家长和社会给予学校和老师96.68分的高分评价,让我们备受鼓舞,也下决心以更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近三年,学校有1位教师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教师,有12位教师被评为区“最关爱学生”教师、区“师德”先进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区“支教援教”先进教师。

学校被评为江岸区政府表彰单位、2007年江岸区教师节表彰的先进学校,江岸区“关爱教师”先进集体。

4、塑造品质优良的小公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通过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努力形成“三级三线”管理模式,实现德育队伍全员化,内容课程化,目标层次化,制度规范化,评价合理化。

实行双线管理,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将礼仪规范贯穿于学生一日常规及学生管理的每一环节中,通过“新星”广播站、《新星少年报》、学校宣传栏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文明之风,礼仪之范,使整个校园浸润在文明有礼、热情友好、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里。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打扫街道、为孤寡老教师送温暖、小手牵大手将文明带回家等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品质。

5、营造内和外顺的家校网,形成同心育人的伙伴关系。

现在的学校办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式的环境,学校只有调动家长、社会中大家都来了解、关心、支持学校,共同育人,这样和谐的内外关系才会促进和谐学校的构建。

(1)坚持地开展家长学校讲座,聘请市区专家如市教科院张汉强所长、省妇联夏征老师、知心姐姐教育团等,为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与家长共同成长。

(2)坚持开展校级开放活动,开学典礼、建队日庆祝,“六一”联欢,弘扬民族精神宣传周活动等,家长在活动中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学校教育的共同体,切实地发挥着特殊教育资源的有效作用。

(3)坚持班级交流活动和亲子活动,定期请家长到学校听课,了解学校教学状况,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会,如讲座式、交流式、亲子互动式等沟通教育观念,达成共识,交流育子经验,增进了解和理解。

(4)坚持每学期开展“送爱到家”的家访活动,让老师们为孩子为家长送去爱的喜报,向家长及时反馈孩子的点滴进步,传递教育信息,送去老师的关爱。

(5)坚持开展“校级家长委员会”工作,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围绕育人工作与学校发展,通过校情发布、征求意见、教育研讨等不同活动方式,加强沟通和联系,获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了目标一致的教育共同体。

(6)坚持与社区共建,利用节假日向社区开放校园,积极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实践活动,定期到社区征求意见与建议,形成良好的教育伙伴关系。

通过六个“坚持”活动,学校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发掘利用,互利互惠,提高学校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以形成内和外顺的和谐格局。

学校作为江岸区2007年十所重点进行民主评议的学校,被评为江岸区中小学民主评议合格学校。

四、突出内涵丰富校园活动,以人为本构建成长乐园

丰富多彩的师生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发展校园文化、创造校园文化气氛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突出对活动内涵的挖掘与提升,不为活动而活动,注意活动细节的谋划和精品意识的确定。

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活力和竞争意识,优化了学生心理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整个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新气象。

1、教师在丰富的专业发展活动中获得成长提升

我们构建以校为本,学习、培训、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发展培养机制,尝试探索多层面、多角度的活动模式,给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创造发展机遇,提升学校、教师的文化品位。

(1)推崇阅读学习活动,提高人文素养

读书是最基本的培训。

我们开展以“阅读、富脑、工作、成长”为主题的教师读书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