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180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doc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述

××工业区××路市政工程H4标段位于工业区东片区。

工程范围:

××东路1+010∽1+280,全长270米。

为城市Ⅰ级路,双向六车道,路幅总宽60米,路幅为四板块型式,其中机动车道宽12.25×2米,两侧绿化带宽度各自均为4.75米,非机动车道4.52米,人行道为2×7.5米。

工程内容由道路及各种管线工程组成。

工程内容由道路、雨水箱涵及各种管线工程组成。

1、道路部分:

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

路基挖方10941m3,52549m3,20cm厚4%水泥石粉渣层7432.55m2,20cm厚6%水泥石粉渣基层7432.55m2,15cm厚4%水泥石粉渣基层2525m2,15cm厚6%水泥石粉渣基层7413m2,C35砼面层共7132.8m2,C30砼面层共2273m2。

2、雨水箱涵:

2.0×2.0箱涵238.9米;2.0×2.5箱涵97.45米;2.0×1.6箱涵84.24米。

3、各种管线部分:

雨水管道采用钢筋砼排水管,主干管总长313米,管径有DN1000、600两种,雨水口连接管总长320米,管径DN300,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污水管道采用钢筋砼排水管,总长568.95米,管径有DN300、400、500、600、700五种,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给水工程中铸铁管安装270米,镀锌钢管安装119米,预应力砼管安装151米;电力工程**设电缆沟288米。

电讯工程中管线总长368.5米。

本工程是一项内容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程。

根据招标文件,合同工期180天。

 

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   场地布置

本标段全长为280米,施工区较为狭窄,项目多且工期短。

经过全盘考虑后,施工场地原则上分为生活区域及施工生产区域两大部分布置。

由于本标段红线范围较窄,项目部办公室位于××路1+200南侧,在该驻地搭设工人宿舍,占地1200m2。

生活区均采用高1.8米七合板进行维护分隔,保证文明施工。

在驻地东侧设砼拌和站占地1000m2,钢筋、模板加工放置在绿化带和人行道上。

具体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   现场组织安排

本公司为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现场的人员组织、劳动力配备情况如下:

1、组建精干高效的现场项目经理部(见承包人工地组织机构图)。

从公司抽调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技术人员充实各部门,使整个经理部的职责是:

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全面负责。

2、调配专业水平高的作业队伍投入项目。

根据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组建管道施工队、道路施工队,分别承担各项目施工,并配备套相配的机械设备。

要求各作业队与项目部高度一致,从全局出发,相互配合,搞好各工程的施工。

3、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各施工队的工作范围作如下划分:

道路队负责全段道路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

管道队负责全段雨水箱涵、雨、污水、给水、电力电讯管道的施工。

 

 

第三节   水电供应

施工用水、电均从附近乡村或单位接至本工程范围内50∽100米,施工用水采用Ф100管从联接点接至施工区,生活区用水采用Ф75管接入,用电则在全线布设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布设。

 

第三章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测量放线

本工程分项工程多,施工中相互交叉且施工场地狭窄,测量放样工作量大。

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

1、测量设备设置:

设置道路及管线测量组各一组,配备水准仪2台,经纬仪1台,红外线全站仪1台。

2、设置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

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

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

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

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3、主要分项目工程测量工作要点:

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第二节   道路工程

本标段道路工程中,××路起点桩号K1+010,终点桩号1+280,全长280米。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方10941m3,填方52549m3,强夺加固地基8058.5m2,抛填片石挤淤6000m2,水泥砼面层9405m2。

道路附属构造物中,有路缘石2138m,侧石1064m,人行道板2362m2。

道路工程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施工为辅”。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3.2.1   软基处理

本路段路基范围内的软基分布在1+010-1+220,面积14059m2,分两种方法处理,1+010-1+110段采用抛片石挤淤,1+110—1+220段采用强夯碎石处理。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一、强夯

本工程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处理深度4.5m∽9.5m,强夯面积8058.5m2,桩号1+110—1+220范围。

 1、强夯施工参数

本工程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以下强夯参数:

锤重15T,落高20M,能级3000KN-M,锤底面积3.1m2,夯实加固深度可大于10M,夯实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N/M2,夯击点间距为4米,正方形布置。

碎石墩长1.0∽7.0米。

每点夯击6次,夯击遍数4遍。

最后对地表土作轻锤低落距满夯处理,能级1000KN-M。

要求根据试夯结果,进行正式重锤强夯施工。

选用履带式起重机作重锤的起吊设备,最大起重量为50吨,配自动脱钩装置,夯锤采用钢铸。

 2、试夯

试夯内容:

本工程的试夯区选在1+110—1+140,试夯面积为2000m2。

试夯完成后要取得如下参考数据,用于指导施工;夯点夯击阵数、夯击数及收锤标准;采用静载实验测定不同地基承载力。

l        试夯

①    施工放样确定试夯区;

②    按试夯要求布设夯点,并对夯点进行编号,标注显著的夯点标志,标明夯击顺序;

③    强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击点;

④    塔尺立于锤顶,水准仪测量夯锤顶标高,并作记录;

⑤    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夯击能300T.m),

⑥    脱钩夯击;

⑦    塔尺立于锤顶,测量夯击后的锤顶标高,计算夯沉量,并作记录。

⑧    重复步骤⑥∽⑦,对照设计要求的夯沉量。

如夯沉量未能达到设计从中心轴线依次向两侧同时夯击下一夯点,如此反复完成全部夯击点的第一遍完成后要计算总的夯沉量及每个夯沉量及每个夯点的总平均夯击数,作为强夯施工的控制参数。

试夯作业过程需采集的试验数据:

1)夯前夯后的场地标高:

每2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测三点;2)记录每个夯点夯击阵数;3)记录每击的夯沉量,测定每个点的累计夯沉量。

试夯数据处理:

1)分析静载试验得出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结合对瑞利波检测到的地基波速的分析,确定承载力与波速的对应关系,为地基承载力的快速检测提供快捷、简便的经验数据。

2)根据夯前夯后的地面标高,计算平均夯沉量,得出置换深度,对照设计要求比较判定是否合格。

3)分析工后沉降,依据其大小对后续的设计作适当调整。

3、强夯施工

   ①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以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点,在不受强夯施工影响位置设置施工用临时测量控制点,并进行保护,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数据,采用全站仪测放强夯区的中心轴线和边线,作为作业的控制线;

组织施工机具、试验检测设备及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设备调试,等待开工作业;

布设夯点,并核对夯点的准确性;圈围强夯作业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区,保证作业安全;

②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工作面的大小,配备2台套50T强夯机。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放线→测量场坪标高→布点→点夯四遍→平整作业面→测量场坪标高→满夯→ 进入下一作业区作业

强夯每个夯点的夯击分二遍进行,每遍的夯沉量不小于45cm,击数不小于试夯时的确定值,总夯沉量不小于90cm。

主要工序的作业方法:

按图纸要求布置夯点,对夯点编号,并标明夯击顺序,夯点定位偏差控制在5cm内;夯击从道路中心轴线起分别向两侧依次同时进行,夯击能300T.m;分4遍进行,第一遍用级配碎石置换原土体夯6击,夯后夯坑用级配碎石填平;第二遍素土夯6遍,夯后夯坑用好土填平;第三遍在第一遍夯点位置加级配碎石夯至设计要求为止;第四遍在第二遍夯点位置加好土夯至设计要求为止。

整个作业段的夯击完成后,形成碎石墩,在碎石墩上加铺碎石垫层。

测量交工面标高与夯前的场地标高比较,计算总平均夯沉量,确定效果;并在施工过程按规定和统一表格做好单点夯击过程的全部施工记录。

最后进行满夯。

l    点夯

1)按设计要求的正方形网格布设点位,并现场进行墩位复合,墩位偏差不应超过5cm,并以夯点为中心1:

1画出每个夯点的外轮廓线。

2)点夯时从路中心轴线起,分别向两侧的夯点夯击,地面出现过大的隆起时,同一排的夯点采用间隔跳打法,不可依次夯击。

3)强夯时分阵夯击,每击夯击能控制在300T.m∽330T.m范围内,对夯点进行了若干击数的夯击后,夯坑深度约等于锤高时,作为一阵,暂停夯击。

4)每个夯点一次夯完,按设计及试夯点确定的收锤标准收锤。

按间隔跳打夯击下一点。

5)详细记录每一夯点夯击过程的全部资料。

l    满夯

点夯完成后,测量场地标高,清除局部挤出的淤泥包。

按设计间距梅花状布置满夯点,强夯加固范围内夯点间的空隙,设立标志、编号、标明夯击顺序。

夯击从中心线开始依次向两侧面推进,每点夯二击,锤印搭接35cm,夯击能控制在100T.m∽150T.m范围内。

记录夯击全过程,测量夯后标高。

l         强夯质量检测

强夯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地基承载力检验采用静载检测法。

静载试验检测频率为1点/2000M2,静载试验应结合地质情况及实施情况选点,静载试验点应有代表性,选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二、抛填片石挤淤

本合同段抛填片石挤淤范围:

桩号1+010—1+110,面积6000m2,施工时采用自卸车运输石料,推土机推填,厚度在1.0米左右,并碾压,挖掘机清挖挤出的淤泥。

最后用压路机碾压,并不断补填石料,以加强地基承载力。

 

 

3.2.2   路基土方施工

   1、施工测量:

根据导线控制网及控制点高程,复测路基断面,并测设路基中桩线,结合设计放出边桩。

   2、路基施工:

土方的调配,原则上是在每段路基施工时,尽可能地利用该段挖余土方(包括路基挖方和管网剩余土方),不足部分借土填方,以减少运输费用,节省投资。

路基挖方,开挖时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对可利用的土,就近摊铺在路面上,不可利用的土,运至弃土场。

填方路基施工时,填方段以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核子密度仪检测。

路基填筑按每层松散土厚30cm,分层填筑压实,以保证路基压实度。

每层土填筑压实后进行密实度检测,路基压实度要求为:

(1)填方段:

路基下0∽80厘米以下不少于93%;

(2)挖方段0∽30厘米不少于95%。

每层填土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填土施工。

路基土方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并做好必要的排水设施和防护措施,保证雨季期间排水畅通,路基稳定,环境不受污染。

 

 

3.2.3   路面施工

一、基层施工

   1、施工准备:

   

(1)认真检查成型土基的高程、平整度,核对密实度、加回弹模量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处重新施工,同时清除表面杂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