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1793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7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08解析版doc.docx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08解析版doc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一、选择题(共24题)

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物人文始祖。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中华原始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首创的是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难度低,分封制的西周的,排除A,三省六部制是隋唐的,排除C,行省制是元朝的,答案选B,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

【答案】B

3.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

会议指出:

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

这里的“大运河”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

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下列关于清朝的疆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到太平洋

B.南包南沙群岛

C.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

D.北至北冰洋

5.《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它也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的风俗长卷。

它反映了当时哪一城市的社会风貌?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东京

6.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楔形文字

③《天方夜谭》

④《荷马史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横跨大西洋,计划到达美洲。

最早开辟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

 

8.最适合作为图2名称的是

A.丝绸之路示意图

B.佛教的传播示意图

C.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D.“三角贸易”示意图

9.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通过法令的实施

A、使俄国彻底废除了封建残余

B、限制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农奴免费获得了一块份地

D、使农奴成为了法律上的“自由人”

10.观察右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请指出哪一组数字代表的国家是同盟国集团?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1.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

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军费开支、战争赔款

B.减收工商税

C.大量进口工业品

D.茶叶、棉花等滞销

12.杨湛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下列可能是他所为的是

①向光绪帝上书言事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参加中国同盟会

④兴办工矿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

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14.卢沟桥的熄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下列爱国将士,在卢沟桥事变后的北平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的是

A.杨靖宇B.黄继光C.佟麟阁D.张学良和杨虎城

15.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的总设计师是:

A、张謇

B、侯德榜

C、魏源

D、詹天佑

16.如果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排列一起,其主要依据是

A.都在美国的操纵下召开B.都是资本主义列强的分赃会议

C.会议主题都是解决殖民地问题D.会后都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组织

17.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

“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指

A.日本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会战D.诺曼底登陆

18.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19.表2是部分跨国公司生产(销售)情况,该表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

大众公司

汽车的部件来自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

西门子公司

5万多个产品的部件来自130多个国家

雀巢公司

所属分公司遍及世界五大洲50多少国家,有8500多种产品在100多个国家销售。

波音公司

每一架客机的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海外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

A.区域集团化趋势B.全球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D.“一超多强”趋势

20.下列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而颁布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1.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低,1954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来源:

召开了中共八大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时1956年,答案选A

【答案】A

22.1978年9月,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邓小平提出“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

不久,中共中央召开重要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

23.“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

24.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25.(8分)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统一。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唐太宗、元世租、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4分)

材料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江泽民

(3)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港澳回归祖国是谁提出的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

(2分)

2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分)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有些什么体现?

(4分)

(3)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3分)

(4)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分)

27.(6分)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全球化已成为当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趋势和潮流。

阅读下列图文、表格材料: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备考系列08(解析版)

——选自《世界历史》(九•上)地图册

材料二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

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

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神、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国家类别

1970年

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摘自《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新航路开辟作出贡献的著名航海家。

(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

(2分)

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