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9417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docx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

  考点15 圆周运动及其应用

  考点名片

  考点细研究:

本考点是物理教材的基础,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其主要包括的考点有: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理解;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问题分析;斜面、悬绳弹力的水平分力提供向心力的实例分析问题;离心现象等。

其中考查到的如:

XX年全国卷第24题、XX年浙江高考第20题、XX年天津高考第4题、XX年浙江高考第19题、XX年福建高考第17题、XX年全国卷第22题、XX年江苏物理第14题、XX年全国卷第20题、XX年安徽高考第19题、XX年全国卷第17题、XX年天津高考第9题、XX年全国卷第21题、XX年江苏高考第2题等。

  备考正能量:

近三年高考中对圆周运动单独考查的试题并不多。

预计今后高考中对圆周运动的考查将以综合性试题为主,结合生活实例,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一、基础与经典

  .如图所示,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P、Q两物体均绕地球自转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P、Q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两物体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P、Q两物体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P物体的线速度比Q物体的线速度大

  D.P、Q两物体均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答案 A

  解析 P、Q两物体都是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相等,即ωP=ωQ,选项A正确。

根据圆周运动线速度v=ωR,P、Q两物体到地轴的距离不等,Q物体到地轴的距离远,圆周运动半径大,线速度大,选项B、c错误。

P、Q两物体均受到万有引力和支持力作用,二者的合力是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我们把与支持力等大反向的平衡力即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称为重力,选项D错误。

  2.如图所示,一光滑轻杆沿水平方向放置,左端o处连接在竖直的转动轴上,a、b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穿在杆上,并用细线分别连接oa和ab,且oa=ab,已知b球质量为a球质量的3倍。

当轻杆绕o轴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时,oa和ab两线的拉力之比为

  A.1∶3

  B.1∶6

  c.4∶3

  D.7∶6

  答案 D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球:

Foa-Fab=mω2·oa

  对b球:

Fab=3mω2·,由以上两式得,oa和ab两线的拉力之比为76,D正确。

  3.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

在自行车正常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所在圆周的半径之比

  D.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所在圆周的半径之比

  答案 D

  解析 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B、c两点的角速度相等,选项A、B错误;根据an=,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所在圆周的半径之比的反比,选项c错误;根据an=ω2r可得,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等于它们所在圆周的半径之比,选项D正确。

  4.山城重庆的轻轨交通颇有山城特色,由于地域限制,弯道半径很小,在某些弯道上行驶时列车的车身严重倾斜。

每到这样的弯道乘客都有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很是惊险刺激。

假设某弯道铁轨是圆弧的一部分,转弯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列车转弯过程中倾角为θ,则列车在这样的轨道上转弯行驶的安全速度为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轨道不受侧向挤压时,轨道对列车的作用力就只有弹力,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mgtanθ=m,得v=,c正确。

  5.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块,甲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转动无滑动,甲圆盘与乙圆盘的半径之比为r甲r乙=31,两圆盘和小物体m1、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1距o点为2r,m2距o′点为r,当甲缓慢转动起来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A.滑动前m1与m2的角速度之比ω1ω2=31

  B.滑动前m1与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3

  c.随着转速慢慢增加,m1先开始滑动

  D.随着转速慢慢增加,m2先开始滑动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线速度v甲=v乙,又r甲r乙=31,据v=ωr,可知ω甲ω乙=13,m1、m2随甲、乙运动ω1=ω甲,ω2=ω乙,则ω1ω2=13,故A错误;由a=rω2得a1=2rω,a2=rω,a1a2=2ωω=29,故B错误;m1、m2所受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则a1=,a2=,Ff1max=μm1g,Ff2max=μm2g,a1≤μg,a2≤μg,又a1a2=29,故m2先滑动,c错误,D正确。

  6.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答案 B

  解析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mgtanθ=mω2Lsinθ,整理得:

Lcosθ=,则两球处于同一高度,故B正确。

  7.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点和B点,如图所示,绳a与水平方向成θ角,绳b在水平方向且长为l,当轻杆绕轴AB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

  B.a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当角速度ω>,b绳将出现弹力

  D.若b绳突然被剪段,则a绳的弹力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 Ac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可得a绳的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平衡了小球的重力,解得Ta=,为定值,A正确,B错误。

当Tacosθ=mω2lω=时,b绳的弹力为零,若角速度大于该值,则b绳将出现弹力,c正确。

由于绳b可能没有弹力,故绳b突然被剪断,则a绳的弹力可能不变,D错误。

  8.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min=

  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min=0

  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答案 Bc

  解析 在光滑圆形管道的最高点,小球的速度可以等于零,A错误,B正确;在ab线以下时,外侧管壁对小球的弹力要提供向心力,而在ab线以上,当速度较小时,小球要挤压内侧管壁,故c正确,D错误。

  9.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球A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答案 AB

  解析 由于A、B球的向心力都是来自重力mg和支持力FN的合力F合,由题图得:

F合=mgcotθ,所以FA向=FB向=mgcotθ。

比较线速度时,选用F向=m分析得r大,v一定大,A选项正确;比较角速度时,选用F向=mω2r分析得r大,ω一定小,B选项正确;比较周期时,选用F向=m2r分析得r大,T一定大,c选项不正确;受力分析得知,A、B两球的支持力FN都等于mg/sinθ,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D选项不正确。

  二、真题与模拟

  0.XX·浙江高考]如图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梨形”赛道,两个弯道分别为半径R=90m的大圆弧和r=40m的小圆弧,直道与弯道相切。

大、小圆弧圆心o、o′距离L=100m。

赛车沿弯道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赛车重力的2.25倍。

假设赛车在直道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要使赛车不打滑,绕赛道一圈时间最短,则赛车

  A.在绕过小圆弧弯道后加速

  B.在大圆弧弯道上的速率为45m/s

  c.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63m/s2

  D.通过小圆弧弯道的时间为5.58s

  答案 AB

  解析 因赛车在圆弧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向心力公式有F=m,则在大小圆弧弯道上的运动速率分别为v大===45m/s,v小===30m/s,可知赛车在绕过小圆弧弯道后做加速运动,则A、B项正确;由几何关系得直道长度为d==50m,由运动学公式v-v=2ad,得赛车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6.50m/s2,则c项错误;分析可得小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则赛车在小圆弧弯道上运动时间t==2.79s,则D项错误。

  1.XX·全国卷]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 c

  解析 小球从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L=mv2,v=,绳长L越长,小球到最低点时的速度越大,A项错误;由于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由Ek=mv2可知,不能确定两球动能的大小关系,B项错误;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m,求得F=3mg,由于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因此c项正确;由a==2g可知两球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项错误。

  2.XX·上海高考]风速仪结构如图a所示。

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输,被探测器接收,当风轮旋转时,通过齿轮带动凸轮圆盘旋转,当圆盘上的凸轮经过透镜系统时光被遮挡。

已知风轮叶片转动半径为r,每转动n圈带动凸轮圆盘转动一圈。

若某段时间Δt内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该时间段内风轮叶片

  A.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

  B.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

  c.转速逐渐增大,平均速率为

  D.转速逐渐增大,平均速率为

  答案 B

  解析 由图b分析可知透过光的时间越来越长,说明风轮叶片转速逐渐减小,还能看出Δt时间内凸轮圆盘转了4圈,又因为它转1圈风轮叶片转n圈,所以Δt时间内风轮叶片转了4n圈,所以它的平均速率v==,故只有B项正确。

  3.XX·天津高考]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

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答案 B

  解析 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受到侧壁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的支持力,则mg=mrω2,ω=,因此角速度与质量无关,c、D项错误;半径越大,需要的角速度越小,A项错误,B项正确。

  4.XX·福建高考]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滑道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1,第二次由c滑到A,所用的时间为t2,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

  A.t1t2

  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

  答案 A

  解析 小滑块运动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Ff=μFN。

经过AB段和Bc段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圆周运动的知识可得mg-FN1=m,FN2-mg=m。

在AB段运动时,速度越大,FN1越小,滑动摩擦力Ff=μFN越小;在Bc段运动时,速度越小,FN2越小,滑动摩擦力也越小。

把滑块由A到c和由c到A的运动相比较,在AB段运动时前者速度较大,受摩擦力小,在Bc段运动时前者速度较小,受摩擦力小。

综上,滑块从A到c运动过程中受摩擦力较小,因此平均速度较大,时间较短,A正确。

  5.XX·全国卷]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

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ω=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ω=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答案 Ac

  解析 b相对圆盘不滑动时有Ff静=mω2r,a、b半径不同,所需的向心力不同,所受摩擦力不同,B错误。

当a恰好滑动时,有kmg=mωl,得ω0a= ,同理可得,b恰好滑动时ω0b= ,故A、c正确。

ω= <ω0a,a相对圆盘未滑动,Ff静=mω2l=kmg,D错误。

  6.XX·安徽高考]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10m/s2。

则ω的最大值是

  A.rad/s

  B.rad/s

  c.1.0rad/s

  D.0.5rad/s

  答案 c

  解析 小物块恰好滑动时,应在A点,如图所示,对滑块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cos30°-mgsin30°=mω2r,解得ω=1.0rad/s,c正确。

  7.XX·广东百校联考]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r=0.4m,最低点处有一小球,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要使小球不脱离圆轨道运动,v0的大小可能为

  A.2m/s

  B.4m/s

  c.6m/s

  D.8m/s

  答案 AcD

  解析 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运动,则需越过最高点或不越过四分之一圆周。

越过最高点的临界情况:

mg=,得v==2m/s,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mv2-mv,解得v0=2m/s;若不能过四分之一圆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r=mv,解得v0=2m/s。

所以v≥2m/s或v≤2m/s均符合要求,A、c、D正确,B错误。

  8.XX·浙江台州检测]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住一个小球。

在o点的正下方与o点相距的地方有一枚与竖直平面垂直的钉子A。

把球拉起使细绳在水平方向伸直,由静止开始释放,当细绳碰到钉子后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3倍

  B.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3倍

  c.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1.5倍

  D.细绳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1.5倍

  答案 A

  解析 细绳碰到钉子的瞬间,线速度不变,B错误。

圆周运动的半径由L变为,由a=知,a增大到原来的3倍,A正确。

根据v=rω知,角速度ω增大到原来的3倍,c错误。

细绳碰到钉子前瞬间FT-mg=m,碰后瞬间FT′-mg=m,再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gL=mv2,由此可得FT′=FT,D错误。

  一、基础与经典

  9.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长木板AB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侧固定一半径R=0.60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轨道与木板靠在一起,且末端高度与木板高度相同。

现在将质量m=1.0kg的小铁块从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小铁块到达轨道底端时轨道对小铁块的支持力为25N,最终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

忽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小铁块在弧形轨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小铁块在弧形轨道上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

  答案 3m/s 1.5j 1m/s

  解析 小铁块在弧形轨道末端时,满足F-mg=,解得v0=3m/s。

  根据动能定理mgR-wf=mv-0,

  解得wf=1.5j。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0=v,解得v=1m/s。

  20.XX年8月29日,天津国际无人机展开幕。

其中,首次公开展出的软体飞机引发观众广泛关注。

据介绍,软体飞机是没有硬质骨架的飞机,从箱子里面取出来吹气成型。

同比之下机翼面积大,载荷能力强,可做超低速超低空飞行,具有良好的弹性,耐撞击而不易受损。

可用于航拍、航测、遥感等用途。

飞翔从容、稳定、柔和、自如,易操纵,被称为“空中自行车”“无线的风筝”。

若一质量为m的软体飞机超低空飞行,在距离地面h高度的水平面内,以速率v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求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大小。

  若飞机在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飞机上的一个质点脱落,求质点落地点与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之间的距离。

  答案 m 

  解析 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则F合=m,

  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大小

  F==m。

  飞机上的一个质点脱落后,做初速度为v的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x=vt,h=gt2,

  质点落地点与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之间的距离

  L=,

  联立解得L=。

  二、真题与模拟

  21.XX·江苏高考]一转动装置如图所示,四根轻杆oA、oc、AB和cB与两小球及一小环通过铰链连接,轻杆长均为l,球和环的质量均为m,o端固定在竖直的轻质转轴上。

套在转轴上的轻质弹簧连接在o与小环之间,原长为L。

装置静止时,弹簧长为L。

转动该装置并缓慢增大转速,小环缓慢上升。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弹簧的劲度系数k;

  AB杆中弹力为零时,装置转动的角速度ω0;

  弹簧长度从L缓慢缩短为L的过程中,外界对转动装置所做的功w。

  答案   mgL+

  解析 装置静止时,设oA、AB杆中的弹力分别为F1、T1,oA杆与转轴的夹角为θ1。

  小环受到弹簧的弹力F弹1=k·,

  小环受力平衡,F弹1=mg+2T1cosθ1,

  小球受力平衡,F1cosθ1+T1cosθ1=mg;

  F1sinθ1=T1sinθ1,

  解得k=。

  设oA杆中的弹力为F2,oA杆与转轴的夹角为θ2,弹簧长度为x。

  小环受到弹簧的弹力F弹2=k,

  小环受力平衡,F弹2=mg,得x=L,

  对小球,F2cosθ2=mg;F2sinθ2=mωlsinθ2且cosθ2=,

  解得ω0=。

  弹簧长度为L时,设oA、AB杆中的弹力分别为F3、T3,oA杆与弹簧的夹角为θ3。

  小环受到弹簧的弹力F弹3=kL,

  小环受力平衡,2T3cosθ3=mg+F弹3,且cosθ3=,

  对小球,F3cosθ3=T3cosθ3+mg;

  F3sinθ3+T3sinθ3=mωlsinθ3,

  解得ω3=。

  整个过程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为零,则弹力做的功为零,由动能定理

  w-mg-2mg=2×m2

  解得w=mgL+。

  22.XX·福建漳州三联]某电视台正在策划的“快乐向前冲”节目的场地设施如图所示,AB为水平直轨道,上面安装有电动悬挂器,可以载人运动,下方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半径为R铺有海绵垫的转盘,转盘轴心离平台的水平距离为L,平台边缘与转盘平面的高度差为H。

选手抓住悬挂器后,按动开关,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从A点沿轨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启动后2s悬挂器脱落。

设人的质量为m,人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重力加速度为g。

  假设选手落到转盘上瞬间相对转盘速度立即变为零,为保证他落在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下转盘,转盘的角速度ω应限制在什么范围?

  已知H=3.2m,R=0.9m,取g=10m/s2,当a=2m/s2时选手恰好落在转盘的圆心上,求L?

  答案 ω≤ 7.2m

  解析 设人落在转盘边缘处不至被甩下,临界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μmg=mωR,

  解得ω0=,

  则为保证选手在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下转盘,角速度应满足ω≤。

  匀加速过程:

x1=at=×2×22m=4m,

  vc=at1=4m/s,

  平抛过程:

H=gt,

  得t2=0.8s,

  x2=vct2=4×0.8m=3.2m,

  故L=x1+x2=7.2m。

  23.XX·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某游乐场的一项游乐设施如图甲所示,可以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已知圆盘的半径为R=2.5m,悬绳长L=R,圆盘启动后始终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圆盘先沿着杆匀加速上升,再匀减速上升直到到达最高点,当圆盘上升到最高点转动时,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求: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若圆盘到达最高点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22.5m,为了防止乘客携带的物品意外掉落砸伤地面上的行人,地面上至少要设置多大面积的区域不能通行;

  已知甲乙两名乘客的质量分别是m1和m2,在圆盘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他们座椅上的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比较θ1和θ2的大小关系。

  答案 rad/s 225πm2 θ1=θ2

  解析 设乘客和座椅的总质量是m,悬绳拉力为FT

  竖直方向上:

FTcosθ=mg,

  水平方向上:

FTsinθ=mω2,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ω=rad/s。

  物品掉落时的速度v=ω=5m/s,

  物品掉落后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有h-Rcosθ=,解得t=2s,

  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x=vt=10m,

  设置禁止通行区域半径为R′==15m,

  得S=πR′2=225πm2。

  设加速上升过程中,圆盘上升加速度为a,

  竖直方向:

FTcosθ-mg=ma,

  水平方向:

FTsinθ=mω2,

  两式联立可得tanθ=ω2,

  可见θ与质量无关,即θ1=θ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