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8424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宝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8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推断题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钡、硫酸铜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操作:

(1)把白色固体放入水中,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2)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水灰水中,澄清水灰水变浑浊;

(3)向操作

(2)后的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这包粉末一定有_、__,一定没有__、_____,可能有_____。

【答案】碳酸钠氯化钡硫酸铜硫酸钾氯化钠

【解析】

【分析】

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

【详解】

(1)把白色固体放入水中,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所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铜,一定含有氯化钡,可能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2)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水灰水中,澄清水灰水变浑浊,所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钾;

(3)向操作

(2)后的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中含有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所以这包粉末一定有碳酸钠、氯化钡,故填碳酸钠、氯化钡;

一定没有硫酸铜、硫酸钾,故填硫酸铜、硫酸钾;

可能有氯化钠,故填氯化钠。

 

2.“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

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

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A

B

C

D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甲→____________,写出甲牌中物质与B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___________(填标号),他们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DBA

ABDC

【解析】

【分析】

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

二氧化碳、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的有:

盐酸、硫酸铜;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有:

铁、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钙。

【详解】

(1)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甲→C→D→B→A,甲牌中物质与B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

二氧化碳、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的有:

盐酸、硫酸铜;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有:

铁、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钙,由以上分析,只有二氧化碳与一种物质反应,如果氢氧化钙先出掉后,最后剩余二氧化碳的话,二氧化碳就不能出掉了,所以A玩家的牌出不掉;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他们的出牌顺序为甲→B→D→C。

 

3.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

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

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

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Ⅳ:

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溶液。

【答案】CuSO4

AgNO3

【解析】

【详解】

(1)C溶液呈蓝色,则C是硫酸铜,故填:

CuSO4。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分别为硫酸钡和氯化钡溶液,想要鉴别两者,可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即可,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无变化的是硝酸钡;故填:

AgNO3。

 

4.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

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答案】生石灰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NaOH、NaOH和Ca(OH)27 

【解析】

本题是推断题,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根据图示可知,A是某元素+2价氧化物,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A可能是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

(2)M是一种酸,H是单质,G是氧化物,H、G都与酸反应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

G是氧化铁,M是盐酸(或硫酸),已知的元素中铁有+2和+3价,对应的盐有亚铁盐和铁盐,因此H是铁,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是氢氧化钙,E是碱,其中金属元素显+1价,氢氧化钙能转化为E,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E可能是氢氧化钠,E能转化为D,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D可能是碳酸钠,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的F(盐酸或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没有剩余,氢氧化钙可能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OH、NaOH和Ca(OH)2;

(4)氢氧化钙能转化为C,氢氧化钠能转化为C,C是盐,则C是碳酸钙。

M是酸,A-H八种物质中能与能与酸发生反应的有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D(碳酸钠),E(氢氧化钠),H(铁),G(氧化铁)7种

 

5.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其中A、B、D、E都属于氧化物,且A、E为黑色固体;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③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中G物质除有机物(如甲烷)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催化作用COFe+2HCl=FeCl2+H2↑(H2SO4也可)碳酸

【解析】

【分析】

A、B、D、E都属于氧化物,A、E为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有碳粉、铁粉、和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常考的有H2O和H2O2的组合和CO和CO2的组合;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可推测Y是CO或者SO2;X是最常见的金属,为铁。

综上,A为MnO2,B为H2O2,C为O2,D为H2O,E为Fe3O4;F为亚铁盐的溶液(如FeCl2);G为H2CO3(合理即可);X为CO2,Y为CO。

【详解】

(1)MnO2为催化作用;

(2)CO获得Fe3O4的氧元素变成CO2,具有还原性;

(3)可以是Fe和HCl或者Fe和H2SO4;

(4)G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那么可以是燃烧反应,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甲烷,乙醇,蜡烛等,也可以是分解反应,如碳酸。

 

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实验

(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3)向实验

(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②写出(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Na2SO4CaCO3、BaCl2BaCO3

【解析】

【详解】

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说明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碳酸钙或硫酸钠和氯化钡;向实验

(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钡不能同时存在;向实验

(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

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钡,一定不含硫酸钠。

①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①CuSO4、Na2SO4;一定含有CaCO3、BaCl2。

②(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BaCO3。

考点:

物质的推断及转化

 

7.如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______,碱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

(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

【分析】

根据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

【详解】

(1)根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判断,生成硫酸钡需要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故酸是硫酸

,碱是氢氧化钡

(2)硫酸和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只要是可溶性的钡盐就可以如硫酸和

氯化钡或者硝酸钡等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或者硝酸;

(3)氢氧化钡和盐反应生成碳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以知道,盐只要是可溶性的碳酸盐就可以如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溶性碳酸盐和可溶性钡盐可以生成碳酸钡。

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

可从酸碱盐反应的特点得出结论如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8.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

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

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在横线上写出题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把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氧化氢溶液氧气二氧化锰水硫二氧化硫过氧化氢

水+氧气分解反应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硫+氧气

二氧化硫化合反应

【解析】

【分析】

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C是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所以B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D为水,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所以E是硫,F是二氧化硫,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

【详解】

(1)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氧气,C是二氧化锰,D是水,E是硫,F是二氧化硫;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水+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黄色粉E在B中燃烧的反应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

硫+氧气

二氧化硫,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9.如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B:

,C: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5)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

【答案】

(1)B:

Ca(OH)2C:

H2O

(2)CaCl2+Na2CO3=CaCO3↓+2NaCl(3)置换反应。

(4)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合理答案也给分)(5)NH4Cl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目信息知:

A为HCl,B为氢氧化钙,G为氧化铁,由C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E和F,可知,C为水,A和J在一定条件下生成E,则E为氢气,F为氧气;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D为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生成盐,氨气和水。

B为氢氧化钙,C为水;

(2)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3)反应⑤是氢氧化钙与硝酸铵或硫酸铵等盐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属于复分解反应;

(4)反应③是铁生锈的反应,防治铁生锈的措施有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或喷漆;

(5)M为氯化铵或硫酸铵或硝酸铵。

考点:

框图式推断题。

 

10.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________,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在常温下为气体,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2OCuO+CO

Cu+CO2或

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详解】

(1)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A是H2O,

,C为黑色固体,C可以是CuO或Fe3O4,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是CO。

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O+CO

Cu+CO2或

(2)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是NaOH,A在常温下为气体,A是CO2,B是Na2CO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1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为黑色固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D为无色气体,E为一种可溶性碳酸盐,B、C、D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C中不含B、D中的元素。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

(2)B转化为D时所需要的一种化合物是。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

(1)HCl

(2)CO(3)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框图式的推断题,抓住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的性质及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级题目的“题眼”,该题的题眼B为黑色固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可判断为CuO,黑色固体A能与CuO反应,可判断为单质碳,D为无色气体,又能与单质碳反应,可判断为二氧化碳,故E为一种可溶性碳酸盐,常见为碳酸钠或碳酸钾,B、C、D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C中不含B、D中的元素。

可判断为盐酸

(1)C为盐酸,化学式为HCl

(2)B为CuO,D为二氧化碳,故B转化为D时所需要的一种化合物是CO,发生的反应为:

CO+CuO加热Cu+CO2

(3)A为碳,B为氧化铜,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高温2Cu+CO2↑;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考点:

框图式的推断题

 

12.有一包固体,可能是Cu(NO3)2、K2SO4、KCl、K2CO3、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I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II、III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推论,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步骤III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无气泡产生Cu(NO3)2、K2SO4 Ba(NO3)2+ K2SO4=BaSO4↓+2KNO3 Cu2+、K+、H+ 

【解析】

本题是推断题。

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解题时注意加入试剂的量对反应后溶液成分的影响。

(1)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

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CO3,理由是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无气泡产生;

(2)固体加过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且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钾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则说明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钾,根据题

(1)的分析固体中一定不含K2CO3,在步骤Ⅰ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说明固体中一定有硫酸钾,在步骤Ⅱ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含氯离子的溶液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沉淀,由于在步骤Ⅰ中加入了盐酸,不能说明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钾,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u(NO3)2、K2SO4 ;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是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是Ba(NO3)2+ K2SO4=BaSO4↓+2KNO3;

(4)根据题

(2)中的分析可知,步骤III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Cu2+、K+、H+ 。

 

13.某同学将mgZn加入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

则:

(1)写出溶液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②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_____

【答案】

(或

)硝酸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渣放入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液不变色

滤渣为锌、铜和银

无气泡产生

滤渣为铜和银

取滤液少许,放入盛有铁粉的洁净试管中

无明显现象

滤液中含有硝酸锌

有红色物质生成,滤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滤液中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

【解析】

【分析】

根据锌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将Zn加入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进行分析。

【详解】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减少的过程。

而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都是mg,说明硝酸银被置换完了,硝酸铜也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2)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渣放入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液不变色

滤渣为锌、铜和银

无气泡产生

滤渣为铜和银

取滤液少许,放入盛有铁粉的洁净试管中

无明显现象

滤液中含有硝酸锌

有红色物质生成,滤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滤液中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

 

14.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红色金属;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如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D为_____;G为_____。

(2)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反应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