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749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u.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u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汽油挥发D.氧气液化

2.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种单质B.石墨烯具有导热性

C.石墨烯具有导电性D.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放入铁钉B.

倾倒稀酸

C.

滴加溶液D.

熄灭酒精灯

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5.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

6.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7.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

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钙会引起佝偻病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而导致发育不良

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

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应立即用水浇灭

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9.香草醛(C8H8O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

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C.一个分子中有19个原子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

8:

3

10.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

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Z>Y>XB.X>Z>YC.X>Y>ZD.Y>Z>X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

C.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

12.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减少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15:

14

D.一个Y分子和一个W分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

13.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

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A.

B.

C.

D.

14.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0

3

6

8

反应后的质量/g

16

m

4

24

A.甲和丙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不同

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

1

D.甲、丁一定都是单质

二、多选题

15.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慢

B.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铁比锌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铁的质量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三、填空题

16.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

②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

③硝酸铵中显负三价的氮元素_______。

④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2)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_____性。

(3)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并回答问题:

①铝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是现代湿法冶金术的先驱,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里的“曾青”就是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取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__________.

(2)图中显示有三种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共同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请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或图示)说明,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是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速率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锌粉和铁粉分别与10%______反应

锌粉产生气体的速率快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

_____产生气体的速率快

铁片分别与5%和10%盐酸反应

10%盐酸产生气体的速率____

(5)通过上述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了影响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有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____________.此外同学们提出影响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_____________(填“快”或“慢”).

四、实验题

1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A-E里面选择)。

装置B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采取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少量O2,则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一氧化氮(NO)是生命体系信息分子之一,在常温下,它是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的气体。

①NO与O2反应生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收集少量NO的装置可用_____________(填字母)。

五、推断题

19.现有A、B、C、D、E、F、G、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常温下,A、B都是无色液体,C、D为气体单质,E、F为两种无色气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组成元素,G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甲和乙是初中化学常见试剂,H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C_________,G_________,H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0.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

15

15

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m

0.04

0.02

试求:

(1)m的数值_____。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少?

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氧气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D

【详解】

A、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说法正确;

B、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石墨烯具有导热性,故B正确;

C、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所以具有导电性,故C说法正确;

D、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

A、试管平放,放入铁钉后缓慢立起来。

避免铁钉直接放入打碎试管底部,故A不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盖倒放在实验台,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故B正确;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故C不正确;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让空气进入,免得冷却后盖内造成负压使盖打不开.决不允许用嘴吹灭,故D不正确。

故选B。

4.A

【详解】

A、该实验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故A正确;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为防止集气瓶中空气逸出,应迅速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故B错误;

C、红磷燃烧时,要夹紧止水夹,以防止集气瓶中空气逸出,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故C错误;

D、仍用本装置,不能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因为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气体,瓶内的气压不降低,水不能倒流,不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燃物的要求是足量且燃烧产物是固体;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5.C

【详解】

A、根据元素中文名称命名规则,铈是“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中间是元素名称,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选项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中间是元素名称,正下方是相对原子质量,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选项C错误;

D、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选项D正确。

故选C。

6.D

【详解】

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构成液化石油气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气态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在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体积也就减小;加压后体积减小与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无关。

故选D。

7.B

【详解】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

故A正确。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B错误。

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

故C正确。

D、锌影响人的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故D正确。

故选:

B。

8.D

【解析】

【详解】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一定发生燃烧,如果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错误;

B、将木柴紧密堆积不利于燃烧,错误;

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不能用水浇灭,错误;

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有利于保护图书,正确;故选:

D。

9.C

【解析】

【详解】

A、香草醛分子由碳、氢、氧原子构成,而香草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8)+(1×8)+(16×3)=152,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香草醛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

8+8+3=19,该选项说法正确;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2×8):

(1×8):

(16×3)=12:

1:

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10.C

【分析】

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说明活动性越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则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Y,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说明Y金属活动性强于Z,则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Y>Z,故选C。

【点睛】

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11.B

【详解】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错误;

B、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故可以做烟花爆竹,故正确;

C、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它的成分金属,故错误;

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起催化作用,故错误。

故选B。

12.D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NO+4NH3

5N2+6H2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构成Z分子的原子在X、Y中都能有含有,不能确定Z是由Y分解生成的,故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氢原子数目也不变,故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

[6×(14+16)]:

(28×5)=9:

7,故错误;

D、由图示可知:

Y是NH3,一个Y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7+(1×3)=10,W是H2O,一个W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1×2)+8=10,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A

【分析】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

的比值。

【详解】

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碳原子的质量的

,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故选A。

【点睛】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原子的实际质量为克。

14.C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30g-16g=14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质量为14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6g-4g=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4g-8g=16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m仍为3g,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该反应是甲和丙反应生成丁,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甲和丙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相同,故A错误;

B、乙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错误;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14g:

2g=7:

1,故C正确;

D、甲、丁在该反应发生了化合反应,不一定都是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15.CD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快,故错误;

B、由图可知,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铁比锌小,故错误;

C、t2时,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由于铁的相等原子质量比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故需要铁的质量较小,故正确;

D、t2时,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氢气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稀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故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故正确。

故选CD。

16.H2ONa+

Ne吸附性肥皂水4Al+3O2=2Al2O3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

【详解】

(1)①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化学式为H2O

②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符号为:

Na+

③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硝酸铵中显负三价的氮元素是铵根中的氮元素,表示:

④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氖原子,氖原子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故表示为:

Ne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区分软硬水用肥皂水,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是软水,反之是硬水。

(4)①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该反应是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故是置换反应。

17.铜有气泡产生镁Mg+2HCl=MgCl2+H2↑锌大于铜盐酸铁粉快金属的性质或种类、酸溶液的浓度、金属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等快

【详解】

(1)由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可知,没有气泡生成的金属是铜,说明了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是Cu;

(2)由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可知,有三种金属能与盐酸反应,其共同的反应现象是产生气泡;由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可知,产生气泡最快的就是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

(3)由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可知,铜不能与酸反应金属活动性最弱,镁与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最多,镁最活泼,其次是锌,产生的气泡最慢的是铁,所以,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Zn>Fe>Cu.

(4)①探究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速率,所以实验中用的酸种类要相同,故填盐酸。

②药品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铁粉快。

③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大,故填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故答案为:

(1)铜;

(2)有气泡产生;镁;Mg+2HCl=MgCl2+H2↑;

(3)锌大于铜;(4)盐酸; 铁粉;快;(5)金属的性质或种类、酸溶液的浓度、金属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等;快.

18.铁架台分液漏斗Zn+H2SO4=ZnSO4+H2↑BE或BD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熄灭,则满A2KClO3

2KCl+3O2↑2NO+O2=2NO2E

【详解】

(1)仪器1是铁架台,仪器2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可以选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组合装置为BE或BD。

装置B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中用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该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熄灭,则满。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发生装置选A。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4)①一氧化氮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的方程式为:

2NO+O2=2NO2.

②一氧化氮可以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只能选排水法收集,故选E。

19.H2O2O2CaCO3H2CO32H2O2

2H2O+O2↑CO2+Ca(OH)2=CaCO3↓+H2O

【详解】

(1)由H为不稳定的酸可判断H为碳酸,由F与B可反应生成H及B为无色液体可判断B为水、F为二氧化碳,F可以与G相互转化,G是白色固体,故G是碳酸钙;由B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D两气体单质且C与E生成F可判断气体单质C为氧气,则D为氢气、E为一氧化碳、F为二氧化碳;而A能生成B和C,则A为过氧化氢;

故答案为:

H2O2;O2;CaCO3;H2CO3;

(2)反应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由F为二氧化碳而G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G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能生成G,可推断G为碳酸钙,而反应⑥则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2H2O2

2H2O+O2↑;CO2+Ca(OH)2=CaCO3↓+H2O;

20.

(1)由第二次实验数据可知,15mL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是0.04g,因此m的数值是0.04。

(2)反应生成氢气质量:

0.04g+0.04g+0.02g=0.1g

设锌质量为x。

x=3.2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100%=67.5%,

答: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

【详解】

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