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2577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docx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概述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奈曼旗诺恩吉雅大街路北教育园区东侧,是由旗政府主办、专门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奈曼旗人民政府1984年10月下发292号文件决定创办的,创办之初校名定为“奈曼旗职业教育中心”。

2000年9月份,经奈曼旗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原青龙山职业高中、八仙筒蒙古族职业高中2所职业高中并入职教中心,将三所学校进行合并,更名为“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在此基础上,2002年又把旗卫生学校、农业技术学校并入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现在的民族职专是五所学校经过2次合并而形成的。

建校30年以来、学校秉承“崇德、精技、忠诚、勤朴”的校训精神,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4年11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9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3年被评为国家中职示范校立项学校。

另外,学校先后被评定、确立为“内蒙古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内蒙古雨露计划示范基地”、“中韩友好实验学校”、“通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通辽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一、校园建设:

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办学功能的日益提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奈曼旗民族职专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

民族职专于1984年成立时,校址暂时设立在位于大沁他拉镇火车站站前门市部南的粮干校院内,租借两间办公室、五间车库作为教室招收第一批幼师学员;1985年又租赁党校教室办学;1988年11月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建立了位于大沁他拉镇南郊的老校址,老校址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5平方米,校园内有房舍90间,其中教室32间、宿舍18间、办公用房一栋、食堂一栋、琴室1间。

2002年,学校自筹资金建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等342.8㎡,食堂及餐厅398.6㎡;2003年,学校自筹资金79,381.00元建锅炉房142.38㎡。

自2006年以来,上级主管部门、旗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捐助力度,先后投资5285万元在教育园区内建设新校址。

2007年10月新校址一期工程交付使用,2007年11月11日学校从镇南旧址迁入教育园区的新校址。

学校现址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建有综合教学楼一幢、综合实训楼一幢、学生宿舍楼两幢、学生餐厅一处、农牧民服务培训中心一座;车工、钳工、焊接、机械加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一栋;2013年新成建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车间一处;校园建有400米标准跑道,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单双杠运动小区,教职工健身房、校园中心休闲小区等。

校园建筑与基础设施为师生提供了和谐美好的工作及育人环境,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学校历任校长

自学校1984年成立以来,在职业教育不同的发展阶段,先后产生了10位校长。

按照任职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

杜忠民(第一任校长)、张宝权、马良、钱玉彬、岳贵、左海森、任德金、梁玉柱、宋志民、宋猛。

学校现任校长宋猛、学校有18名领导班子成员,其中校级领导5名、中层领导13名。

校长及3位副校长、10位中层领导均具备本科学历和高级职称。

三、教师队伍及学生人数

1984年学校始建时,全校教职工只有五名:

一名校长和四名教师;学校招收的第一届学生是幼师专业、一个教学班、共计35名学生。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151人,专任教师130人。

其中,专业课教师76人,“双师型”教师41人;高级教师76人,兼职教师2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0人、区级骨干教师2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

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7%,为提高办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根据办学需求,学校调剂教师32人,招录专业教师21人、外聘兼职教师28人、代课教师26人,有效地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需求。

截止2013年末,学校有42个教学班,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2202人。

四、教学设施、开设专业及课程设置

学校在1984年成立之初,全校固定资产只有三千元,办公桌6个、椅子7个、学生桌凳20套、一架手风琴、一台脚踏琴、一台速印机。

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和五校合并后的办学需求,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特别是2004年学被校评为自治区重点职业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后,教育教学设施日趋完善。

到2013年,我校教学、实习、实训设备齐全,学校有多功能教室53个;机械加工车间、数控车间、汽修拆装车间、电气焊实习车间、计算机操作室、形体训练室、钢琴室、电力实验室、仿真汽车模拟室、解剖实验室、病理实验室、护理操作室等20多个专业功能实训室;现代农艺专业实验室4个,温室大棚一栋;农、林、牧实训基地两处,占地90亩,各种苗木3万株。

有计算机、汽修、电气焊、医学、音乐、体育、电工、工程机械、机械加工、钳工、数控等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余万元。

2013年12月学校又新成建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车间一处,为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满足实训需求提供保障。

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2个、各种教学用计算机450台,组建了“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清华远程继续教育站、李嘉诚西部远程教育教学站。

拥有自己独立的IP网址,10兆光纤接入Internet网,校园局域网已覆盖学校,实现了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学校设有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1名,医疗器械、常用药品符合标准、保证了学生的健康。

学校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在30多年的时间里,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际,先后开设了幼师、针织、制瓶、水泥、木器、机修、推销员、毛纺、机电、电子、化工、制鞋、三板工艺、等企业急需专业;1997年开始招收首届计算机专业班;1999年招收第一届美术班;2000年三校合并后开设畜牧、农学及城市保安专业;2001年开设公关礼仪班;2002年开设首届机械加工专业;2003年卫校并入学校后开设护理专业、同年开设日语专业;2008开设焊接及汽修专业;2011年9月18日学校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签订联合开办新专业的协议,决定开设首届高铁服务专业,班号为到2013年,学校设有10个成熟而稳定的专业:

计算机应用、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学前教育、工艺美术、护理、机械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技术、美容美发等;最近几年,学校瞄准发达地区部分行业人才紧缺的良好机遇及时增设了“高铁服务”、“3G网络”等热门专业。

2013年10月,学校“机械加工技术”、“客户信息服务”、“护理”、“现代农艺技术”等四个专业被通辽市教育局确立为“通辽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

这些骨干专业与社会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为生产一线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带动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提高中职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于教学安排的意见》及各专业课程特点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机械制图》、《音乐》、《护理基础》等各类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用书采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另外还开设体育课、计算机、音乐、心理咨询、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形体、书法训练等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在生产、服务、技术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性人才。

五、招生与就业工作:

建校以来,招生与就业工作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学校每任领导和上级主管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招生就业工作。

1987下半年开始,学校按照国家计划招生开始办长班,招收学生150名,教室租赁党校房屋,并与针织厂等企业联合,建立了我校联合办学的招生模式。

受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及人们落后保守择业观念的影响,1992—1993年间,学校曾因生源严重不足,导致学校一度处于关闭、停办状态。

1999年8月,旗教体局专门为职教中心设立了招生安置办公室,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学校招生季毕业生的就业安置。

从2001年起,学校执行春、秋两季招生政策,启动了春季招生办法。

每学期学初校领导带队组织人员下乡,通过印发招生简章、电视广告、制作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大招生力度;学校教职员工每人都有招生任务;2007年以来,国家针对职业教育招生就业难问题出台了许多政策,其中“两免一助”的助学政策极大地满足了贫困地区农牧民子女接受培训的需求,由于国家减免了学费,许多家长主动选择让孩子来我校读书,生源明显增加。

旗教体局也针对招生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保证了学校稳定的生源和办学规模。

2011年在旗内初中毕业生锐减,普通高中扩招的形势下,以宋猛为校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收社会青年规模,积极发展旗外生源地,完成1100人的招生任务。

2012年的招生工作仍采取春季和秋季两次招生。

在全校招生动员大会上,宋猛校长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学校在招生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的对策,确定了学校招生工作的努力方向,成立了招生领导小组,制定招生方案,多次召开各类招生会议,研究招生工作。

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在教育主管部门有力支持和各乡镇中学的大力协助下,我校部分教职员工走村入户见学生见家长,大力宣传国家及我旗职业教育优惠政策,大力宣传我校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辛苦努力下,完成春季招生750人,秋季招生363人,全年共计招生1113人,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

较好地扭转了生源紧张的局面。

2013年,学校继续加大招生工作力度,完成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人数1442人。

来我校就读的有扎旗、霍林河、甘旗卡、开鲁、库伦、通辽市、敖汉、兴安盟等外旗、县、市的学生,拓展了旗外招生市场,提升了学校办学声誉和影响力,为创建国家示范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

自1984年建校以来,学校就本着“厂校挂钩、联合办学”的指导思想,贯彻我国“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用工制度。

1989年开始,在招收机修、针织、玻璃制品专业的同时、又与木材总厂、京联羊毛衫厂、棉毛针织厂联合学校联办班。

这种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与学习目的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当时的经济发展解决了企业职工素质低下的困难,也解决了专业师资不足的情况。

对学校继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大的启示。

2008年以来,学校形成了“三层办学,双向培养”的办学模式。

“三层办学就是举办三年制综合高中班、三年制职业中专班和两年制培训就业班;“双向培养”就是为高中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

2012年,学校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建立了产教结合、校企联合、城乡联合等多元办学模式,全面推行“双证制,实行全日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办学形式,形成具有三年制职业中专班、企业委培生班和初、中级短期岗位培训班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1、联合办学模式:

奈曼旗民族职专先后与区内外12个职业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通过对口升学、5年大专直通车、2013年与天津大学签订“2+2天津春考”模式进行联合办学。

我校2013届计算机专业考生王丽娜以616的高分在自治区排名22.近几年,学校高考升学率呈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2013年达95%,本科上线率达25%,对口升学考试工作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为在学校就读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了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和途径。

近三年学校护理专业通过五年高职直通车办学模式项联合办学的通辽职业学院输送200多名毕业生。

2、奈曼旗民族职专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区、市两级“雨露计划”示范基地。

2008年4月学校作为参展单位参加了全国“雨露计划”成果展洽谈会及中韩友好全作联合办学洽谈会。

2012年9月学校举行奈曼旗“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开班典礼,副旗长李玉山、副旗长史艳春、通辽市教育局职称科科长姜志立、教体局局长任德才、校长宋猛、副校长安海申、副校长张振玉参加大会。

3、奈曼旗民族职专是通辽市“万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工程”培训基地。

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和培训方式,吸引农牧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参加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政策促动效应。

2012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旗民族职专在设施农业集中的南部三个乡镇建立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畜牧兽医、观光农业三个专业的教学点,学校安排农闲时间组织专业教师下乡讲课、实地指导,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有效带动广大农牧民利用科技增收致富。

4、2006年学校被评为奈曼旗唯一一所国家职业技能站,可开展5个工种的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

每年我校毕业生都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毕业生“双证率”达97.75%.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

5、校企合作机制,实行“订单培养模式”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先后与30多家旗内外企业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单培养办学模式。

学校与中国兵器集团、北方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北京玛钢集团、天津金伦集团、沈阳海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乌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通辽市泓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奈曼旗宏基水泥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为学生稳定就业奠定了基础,使专业与企业实现了零对接,使毕业生提早熟悉就业岗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七、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与标志,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

自建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校团委、政教处在校委会的领导下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由政教处组织,团委协助配合,积极开展了校园合唱比赛、交通安全讲座、女生心理健康讲座、跳绳比赛、义务植树社会公益活动,以“弘扬五·四精神”主题的朗诵比赛等活动,以健康有益、文明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

共同创建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

2011年10月,学校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包括:

师生书画展、文艺晚会、教师基本功大赛。

2013年学校成为国家中职学校示范校后,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举办第三届校园技能大赛,通过比赛,学生展示了自身的技能优势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八、取得的成绩:

自建校以来,学校以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推动着学校和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教学、培训、就业、学校管理、党务、群团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尤其是2013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在通辽乃至全区职业教育行业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一直以来学校参与、参加许多重大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职业教育现场交流会等;2013年成功承办通辽市技能大赛;30年来学校因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吸引了许多参观、学习考察团队,接待国家;自治区、通辽市等各级多部门领导的视察、检查、督导、评估活动。

重要荣誉归纳如下:

1992年6月16日时任校长钱玉彬在通辽参加全盟职业教育现场会。

1993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呂安全、哲里木盟副盟长阿荣来学校参观。

2002年11月校团委被通辽市团委评为“红旗中学团委”称号。

2004年10月奈曼旗民族职专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职业学校。

2007年3月学校被中华职业教育社评定为“温暖工程”培训基地。

2008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9年3月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1年10月通辽市“雨露计划“现场在我校召开。

201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

2012年8月学校被列为“2012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单位”.

2013年4月16日学校被教育部评为第三批国家级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

2013年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萨仁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九、学校发展历史沿革

学校自1984年创办起经历了六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84-1987)经奈曼旗旗委、政府决定创办“奈曼旗职教中心”,设立办学委员会,由七人组成;副旗长张松林兼任名誉校长,杜忠民任常务副校长,主持工作。

学校始建之初无校舍,先后租赁粮干校、党校房屋办学。

1985年5月15日招收第一届幼师专业学生,共计35人。

2、第二阶段(1988—1993)学校建立了新校址,学校采用“厂校挂钩,联合办学”的办学模式,招收针织、水泥、木器等专业学生,确立了职业学校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

3、第三阶段(1994-1995)学校招生困难,无生源,发展受阻碍。

4、第四阶段(1996—2006)2000年,五校合并,建立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学校逐步走向正规,增加专业设置,注重招生及就业,办学规模扩大;2004年学校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职业学校。

5、第五阶段(2007—2010)迁入教育园区新校址,教学、实训设施完善;师资队伍加大;招生人数、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08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6、第六阶段(2011—2013)创建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关键阶段。

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办学模式多元、多样化;就业、培训功能完善;教师培训形式多样;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技能大赛成绩突出;学校各项工作更趋科学、规范;发展思路更加明确,未来更加光明。

 

2014年5月29日

奈曼旗民族职专教育志编写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