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2480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docx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

 

绿色中国——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

试题

批准单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1.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_____上提出的。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______。

A.发展循环经济B.坚持可持续发展

C.倡导和谐社会D.科技兴国

3.最早出现“环境友好”一词的国际性文件是_____。

A.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环境会议上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

B.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

C.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提出的

D.2004年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

4.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定义是________。

A.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B.全社会都能够和谐相处、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C.资源节约、生态良好、污染降低

D.积极推动循环经济

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_____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A.绿色文化B.生态文化C.先进文化D.环境文化

6.“十一五”期间,应从_______三个方面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A.一是在发展模式上,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

二是在空间布局上,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相统一,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三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坚决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

B.一是思路要向污染的源头控制思路转变,二是转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不相关的观念,三要提高公众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提倡公众参与。

C.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是要从企业.行业.区域3个层次上,核心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

三是转变观念,推行“绿色GDP”和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

D.一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

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是要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

7.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_____。

A.社会和谐发展

B.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

C.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

D.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8._____和生态文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基础。

A.科学技术B.环境道德C.绿色食品D.环境文化

9.目前已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的企业共有_____。

A.100个B.120个C.29个D.88个

10.目前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或区域共有_____。

A.20个B.37个C.50个D.57个

11.目前我国已经建了_____绿色社区。

A.2000个B.2300个C.2500个D.2800个

12.目前我国已经建了_____绿色学校。

A.488所B.588所C.688所D.788所

13.目前我国已经建了_____环境优美乡镇。

A.79个B.89个C.109个D.119个

14.国家环境友好工程是从_____开始评选的。

A.1999年B.2000年C.2005年D.2006年

15.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评选活动的评选对象是_____。

A.生产型企业B.贸易型企业

C.正在施工的建设项目D.已完工并通过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

16.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是指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和革新、挖潜的工程项目,都必须有环保设施。

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_____。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营

C.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

D.同时设计、同时报批、同时验收

17.目前在我国标识“环境友好产品”的主要制度是_____。

A.环境标志B.电工安全标志

C.绿色产品标志D.绿色食品标志

1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定的七项重点任务是:

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______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A.以降低一氧化碳排放总量为重点

B.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重点

C.以降低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总量为重点

D.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

1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______。

A.实事求是地解决环境问题

B.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C.积极努力地解决环境问题

D.用法制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2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细化了循环经济三个环节。

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_____。

A.必须达标排放

B.积极推广循环经济

C.全面实施ISO14000系统认证

D.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

21._____把农村环保首次作为环保工作重点。

A.《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逐步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_____。

A.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

B.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生态目标责任制

C.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绿色GDP目标责任制

D.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

2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______,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境执法的问题。

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追究责任。

A.建立纪检制度

B.建立问责制

C.建立监管制度

D.建立公众监督制度

2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要运用_____推进污染治理。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A.法制手段B.科技手段C.市场机制D.宏观调控

2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_____、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建设和开展旅游或者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查处。

A.不遵守污染防治法

B.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

C.不实行排污总量控制

D.不实行污染治理

26.《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_____、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

A.收费B.财政收入C.价格D.价值

27.《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要开展环保战略、标准、_____等研究,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环境与健康B.环境与社会

C.环境与经济D.环境与生活

2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定了“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强化法治,综合治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依靠科技,创新机制;______。

”为环保工作的基本原则。

A.分级负责、突出重点B.分工负责、重点突破

C.分类指导、突出重点D.分类指导、重点管理

29.水按用途可以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______。

A.灌溉用水B.生态环境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

30.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_______。

A.自己带回家中收养

B.置之不理

C.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D.就近交由动物园处理

31.森林的三大效益包括:

_______。

A.环境、社会、经济B.环境、自然、经济

C.社会、自然、经济D.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32.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有鸟类21目1244种。

占世界鸟类总数_____。

A.11.2%B.13.1%C.16.8%D.18%

33.以下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名称和时间哪项有错?

______

A.中国植树节(3月18日)

B.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

C.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月16日)

D.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

34.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_____。

A.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B.乱扔塑料垃圾

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D.尽量不使用塑料制品

35.选用无磷洗衣粉主要的好处是______。

A.保护衣物B.防止污染C.保护双手D.杀菌消毒

36.凡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即_____。

A.传统文化B.全球性文化C.人口与环境文化D.环境文化

37.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树木保护规定,至今已有_____。

A.5000年B.4000年C.3000年D.2000年

38.目前我国沙漠和沙化总面积已经达到_____。

A.235万平方公里B.174.5万平方公里

C.101.5万平方公里D.132.5万平方公里

39.目前我国国土有_____被酸雨侵害。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

40.目前我国已经制定颁了_____环境保护法律。

A.7部B.8部C.9部D.10部

41.社会主义民主要求人民对环境问题必须有知情权、监督权和_____。

A.参与权B.表决权C.享受权D.发言权

42.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情况被称为_____。

A.生态变革B.文明转型C.社会突变D.文化转变

43.一般将污染物分为______。

A.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类

B.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三类

C.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两类

D.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

44.我国内陆荒漠地区第一个被纳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的是_______。

A.阿尔金山保护区      B. 新疆博格达峰保护区       

C.哈纳斯保护区D.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45.世界湿地日为每年的_____。

A.3月12日  B.5月2日   C.2月2日  D.10月5日

46.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_____等。

A.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D.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47.全国每年跑、冒、滴、漏的淡水量高达______。

A.20亿立方米   B.5亿立方米   

C.10万立方米D.30亿立方米

48.亚洲象是______保护区的珍稀动物。

A.四川卧龙   B.湖北神农架  

C.云南西双版纳D.可可西里

49.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河”是指:

_____。

A.黄河、淮河和海河B.黄河、淮河和辽河 

C.淮河、海河和辽河D.黄河、长江和海河

50.1997年全国人大_____全会在审议修改刑法时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A.八届五次B.八届四次C.八届三次D.八届二次

51.为纪念《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联合国将每年的_____确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A.6月5日B.3月15日C.9月16日D.5月17日

5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夜间”指的是_____。

A.晚二十二点到晨六点B.晚二十四点到晨六点

C.晚二十四点到晨七点D.晚二十二点到晨七点 

53.全世界每年有_____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

 

A.4万 B.5万 C.6万D.11万

54.历史上,我国黄土高原曾是“丰林密布的沃野、游牧活动的草原”。

黄土高原现在生态环境的形成由于_____。

A.战争B.自然灾害

C.乱砍滥伐,毁林开荒D.动物过量繁殖

55.在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危害较大的是_____。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和氟化物   

C.一氧化碳和氟化物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56.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清洁能源主要包括_____。

A.核能、太阳能、地热能B.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C.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D.潮汐能、生物能、核能

57.工业三废是指_____。

A.废水、废料、废渣B.废水、废气、废料

C.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D.废水、废气、垃圾

58.使用复印机时,复印机带高电压的部件与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是_____。

A.臭氧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氯气

59.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_____特有的动物。

A.青藏高原B.新疆C.青海D.云贵高原

60.比较而言,使用_____炒菜对健康更有益。

A.铁锅B.铝锅C.不锈钢锅D.不粘锅

61.我国于_____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A.1980年12月25日B.1980年9月26日     

C.1980年5月22日D.1980年9月16日

6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_____制订的《田律》。

这份禁令规定,不但保护森林植物,鸟兽鱼鳖,而且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

A.唐朝B.明朝C.秦朝D.春秋

63.大气污染最容易引起的疾病是_____。

A.慢性支气管炎B.肝炎C.肺炎D.肾炎

64.目前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

A.臭氧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碳

65.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_____且分布较均衡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A.20%B.25%C.30%D.40%

66.不属于环境友好的企业生产观的内容是_____。

A.选用对环境破坏小的原材料

B.节能降耗.实施清洁生产

C.在产品包装.运输.销售,以及使用后回收等全部环节建立责任体系

D.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67.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人食用后容易诱发一些寄生虫疾病,但_____不是因食用野生动物而引起的。

A.出血热B.脑囊虫C.肺吸虫D.肠道寄生虫病 

68.无色、无臭的氡气,吸附在空气中的尘埃上,人吸入肺中可导致肺癌。

它可能来源于房屋装修时使用的_____。

A.油漆B.大理石C.建筑用胶D.木地板

69.室内装修使用大芯板、密度板、涂料等材料时,容易造成室内空气中哪种污染物超标?

A.一氧化碳B.甲醛 

C.臭氧D.二氧化氮

70.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污染主要是_____。

A.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B.废弃的地膜 

C.焚烧秸杆  D.养殖废弃物

71.厄尔尼诺现象会给我国带来的主要灾害是_____。

A.高温、干旱等灾害B.低温、洪涝等灾害

C.台风、赤潮D.飓风、地震

72.南水北调工程是将_____丰富的水资源引到我国北方,来缓解中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不足的困难。

A.怒江B.长江C.岷江D.淮河

73.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是指太湖、滇池_____。

A.洞庭湖B.巢湖C.洪泽湖D.青海湖

74.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共有______条河流。

A.111B.211C.311D.400

7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______颁布的。

A.1972年B.1975年C.1989年D.2000年

76.一只燕子一个夏季能捕捉______只苍蝇、蚊子,对控制疾病有重要作用。

A.2万  B.12万   C.120万  D.1200万

77.国家环保总局和中科院于2002年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的外来入侵物种有_____。

A.桉树 B.紫茎泽兰 C.食人鲳 D.大头蚁

78.PH值小于_____的雨水称为酸雨。

A.5.6  B.6 C.7 D.7.5

79.城市垃圾在不完全燃烧时能产生一种致癌物,这种致癌物是_____。

A.二噁英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黄曲霉

80.许多人喜欢早晨锻炼身体,但从环境角度来看城市早晨的空气并不新鲜,原因是_____。

A.早晨空气中有时有逆温层,这种情况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B.早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C.早晨公路上汽车太多,污染严重

D.早晨人们刚刚起床,不适宜在室外锻炼

81..世界人口达到60亿的时间是_____。

A.2000年5月B.2020年1月

C.1998年12月D.1999年10月12日

82.目前世界各国耕地总面积,只占全球陆地面积的_____。

A.20%B.10%C.30%D.5%

83.造成土地资源的丧失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滥伐森林,滥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漠扩大

B.自然原因

C.气候原因

D.战争、自然灾害

84.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分布在_____。

A.河流B.湖泊C.海洋D.冰川

85.森林覆盖率居全国之首是_____省。

A.广东B.福建C.黑龙江D.云南

86.中国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风沙土地占国土面积的_____。

A.15.9%B.20%C.10%D.30%

87._____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和基本保障。

A.民族团结和环境保护B.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C.生态建设和民族团结D.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88.生物圈一般是指_____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

A.人类、动物B.人类、动物、植物

C.动物、植物D.动物、植物、大气、水

89.鸟是人类的朋友,世界上______以上的鸟类以昆虫为食,是害虫和鼠类的天敌。

A.80%B.85%C.95%D.98%

90.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

城市地貌、城市气候、城市水文、城市土壤、城市大气、城市中的生物群落。

城市生态可分为______两部分。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

C.天然环境和人造环境D.公共环境和私密环境

9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被称为_____。

A.ISO9000系列标准B.ISO18000系列标准

C.ISO14000系列标准D.ISO2000系列标准

92.每个人的刷牙习惯各有不同,有的人在口杯接完水后主动关闭水龙头,而有的人常常会忽略这样的“小节”,科学的统计证明,如果自来水管不停的放水每分钟至少会流失_____自来水。

A.3升B.6升C.9升D.12升

93.目前我们常用的垃圾分类可分为______。

A.可回收、不可回收B.有机垃圾、无机垃圾

C.干垃圾、湿垃圾D.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94.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含有破坏臭氧层物质的______中。

A.制冻剂、洗涤剂、发泡剂B.制冻剂、喷雾剂、发泡剂

C.清洗剂、喷雾剂、发泡剂D.制冻剂、喷雾剂、杀菌剂

95.人们在进行家庭装修的时候经常听到“TVOC”这个词,又叫“挥发性有机物”,它主要来源于______。

A.建筑石材B.建筑木材

C.建筑钢材D.建筑用胶粘剂、涂料、油漆及装饰材料

96.“绿色学校”需要具备如下五方面主要素质:

第一、绿色的教育理念;第二、绿色的教育、教学内容;第三、绿色的教育过程;第四、绿色的育人环境;第五、______。

A.绿色生活B.环保团队C.绿色行动D.环保图书室

97.40年前,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发生了因水源受到______的污染而造成的水俣病。

A.甲基汞B.汞C.铬D.甲醛

98.1986年发生于_____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世界核电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A.日本B.前苏联C.印度D.美国

99.噪声在60分贝下的环境是安全环境,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在_____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

A.65B.70C.75D.80

100.根据测定:

1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弱30%的噪声,2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弱40%噪声,3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弱_____的噪声。

A.50%B.55%C.60%D.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