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075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0年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本综合考试分三部分:

《刑法学》《法理学》《民法学》,

各占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1、刑法学部分

一、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10分);简答题(20分);案例分析(20分)。

二、复习重点

1、刑法基本原则

2、犯罪基本特征

3、犯罪构成的主客观方面要件

4、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

5、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6、自首与立功的构成条件

7、减刑与假释的构成

三、注意事项

1、简答题需观点正确,且有适当分析说明

2、案例分析的重点是说明理由。

2、《法理学》部分

一、考试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1、识记:

(1)法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

(1)法学与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2)法学教育。

第二章法学的历史

1、理解:

(1)西方法学的发展;

(2)中国法学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法学

第三章法学的体系

1、理解:

(1)法学的体系;

(2)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第四章法学的研究方法

1、理解:

(1)法学方法论;

(2)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编法的本体

第五章法的概念

1、识记:

(1)法的定义;

(2)法的特征;(3)法的本质;(4)法的分类。

第六章法的形式与效力

1、识记:

(1)法的形式;

(2)法的效力。

第七章法的要素

1、识记:

(1)法的要素;

(2)法律规则;(3)法律原则;(4)法律概念

第八章法律体系

1、理解:

(1)法律体系;

(2)法律部门的划分。

第九章权利和义务

1、识记:

(1)权利和义务释义;

(2)法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理解: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运用: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第十章法律行为

1、识记:

(1)法律行为概念;

(2)法律行为的特征;(4)法律行为的结构。

2、理解:

(1)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7)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1、识记:

(1)法律关系概念;

(2)特征;(3)分类。

2、理解:

(1)法律关系主体;

(2)法律关系客体;(3)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3、运用:

(1)法律关系主体;

(2)法律关系客体;(3)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1、识记:

(1)法律责任释义;

(2)法律责任的构成。

2、理解:

(1)法律责任的类型与实现方式;

(2)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责。

3、运用:

(1)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责。

第三编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十三章法的起源

1、理解:

(1)法的起源。

第十四章法的历史类型

1、理解:

(1)法的历史类型。

第十五章法律发展

1、理解:

(1)法律发展。

第四编法的作用和价值

第十七章法的价值

1、识记:

(1)价值和法律价值的概念;

(2)法的价值体系。

2、理解:

(1)法与利益;

(2)法与秩序;(3)法与自由;(4)法与效率;(5)法与正义。

3、运用:

(1)法的价值冲突。

第五编法的运行

第十八章法的运行释义

1、识记:

(1)法的运行。

2、理解:

(1)立法;

(2)守法;(3)执法;(4)司法;(5)法制监督;(6)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7)法律程序。

第六编法与社会

第十九章法与社会

1、理解:

(1)法与文化;

(2)法与科技和教育;(3)法与政治;(4)法与经济;(5)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2、运用:

(1)法与文化;

(2)法与科技和教育;(3)法与政治;(4)法与经济;(5)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考核实施要求

1、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

2、考试命题

(1)本课程考试命题内容覆盖了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

识记约占22%,理解约占37%,运用占41%;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

较易占17%,中等占63%,较难占20%;

(4)本课程考试在法学综合试题中所占总分值为50分,类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种形式,考试试卷题型及其分值分布:

第一大题:

名词解释(4个,每个3分,共12分);

第二大题:

简答题(4个,每个7分,共28分);

第三大题:

论述题(1个,每个12分,共10分);

三、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三版).

2、参考书目

1.葛洪义.法理学[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E·博登海默.邓正莱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3.

4.考夫曼.法律哲学[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3.

5.谢晖.法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民法学》部分

一、教材:

郭明瑞主编:

《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二、题型: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三)案例分析题(共20分)

三、内容及其重点:

第一章民法概论

第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一)法的语源

(二)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

(三)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

(四)强行法与任意法

(五)习惯民法与成文民法

二、罗马民法

三、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

(一)近代民法的制定

(二)近代民法模式

(三)现代民法模式

四、大陆法系民法与英美法系民法

五、民法的构造(了解)

(一)法上法律关系的模型

(二)权利与义务

(三)两种不同的权利义务体系化构造

(四)债权法的体系

(五)物权法的体系

(六)民法的体系

六、民法的编纂

(一)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

(二)编纂体例

七、中国民法的沿革

(一)清以前的民法

(二)第一次民法草案

(三)第二次民法草案

(四)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国民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陆的民法编纂

第二节民法的法源(重点)

一、法源的概念

二、我国民法的法源

(一)民事立法

(二)有权解释

(三)习惯法

(四)判例法

(五)法理

(六)学说

第三节民法的本质(重点)

一、民法为市民社会的立法

二、民法为私法

三、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四、民法为实体法

五、民法的基本原理

(一)私法自治原则

(二)私法自治原则的功能

(三)私法自治原则的限制

第四节民法的本位

一、义务本位

二、权利本位

三、社会本位

四、我国民法的本位

第五节民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三、平等原则

四、意思自治原则

五、诚实信用原则

六、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重点)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二)特征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区分标准、概念、区分实益)

(一)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二)绝对民事法律关系和相对民事法律关系

(三)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四)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内容要素

第二节民事权利主体——人

一、人的概念

二、人的能力

(一)民事权利能力

(二)民事行为能力

(三)民事责任能力

第三节民事权利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

二、民事权利体系(区分标准、概念、区分实益)

(一)事实上的权利和观念上的权利

(二)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和社员权

(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

(四)绝对权和相对权

(五)专属权和非专属权

(六)主权利和从权利

(七)既得权和期待权

第四节民事义务

义务概念民事义务实质民事义务体系

第五节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与消灭

一、权利的取得

二、权利的变更

三、权利的消灭

第六节民事权利的行使与保护

一、民事权利行使的概念

二、民事权利行使的指导原则

(一)公共利益原则

(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三)诚实信用原则

三、民事权利的保护

(一)自力救济

(二)自己行为自助行为

(三)公力救济

(四)民事诉讼强制执行

第七节民事法律事实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一)自然事实

(二)人的行为

第三章民事主体——自然人(重点)

第一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出生

(一)出生的意义

(二)出生的要件

二、胎儿的保护

三、死亡

(一)死亡的意义

(二)死亡的证明与推定

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一、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得单独实施的行为

第三节监护

一、监护的意义

二、未成年人的监护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

四、关于担任监护人的争议

五、监护人的职责

六、监护的终止

第四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

一、宣告失踪

(一)宣告失踪的概念

(二)宣告失踪的条件和程序

(三)确定财产代管人

(四)代管人的职责

(五)失踪宣告的撤销

二、宣告死亡

(一)宣告死亡的概念

(二)宣告死亡的要件

(三)宣告死亡的法定程序

(四)死亡宣告的法律效力

(五)死亡宣告的撤销

三、宣告死亡与生理死亡、宣告失踪的异同

第五节自然人的住所

一、住所的概念

二、住所的法律价值

(一)住所在民事法上的价值

(二)住所在公法上的价值

第四章民事主体——法人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和本质

一、法人的概念

二、法人的本质

(一)法人拟制说

(二)法人否认说

(三)法人实在说

第二节法人的分类(了解)

一、法人的传统划分(区分标准、概念、区分实益)

(一)公法人和私法人

(二)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

(三)营利法人、公益法人和中间法人

(四)本国法人与外国法人

二、《民法通则》的划分

(一)企业法人

(二)非企业法人

第三节法人的民事能力(了解)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

(二)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第四节法人的成立(重点)

一、法人成立的概念

二、法人的成立要件

(一)须经设立

(二)设立的原则我国现行法采取的设立原则法人的设立方式

(三)法人成立的实质要件

(四)法人成立的形式要件——须经登记

第五节法人的机关与住所

一、法人机关概述

法人机关的概念

法人机关的成立

二、我国企业法人的机关

公司法人的机关

非公司法人的机关

三、我国非企业法人的机关

第六节法人的变更与消灭(重点)

一、法人的变更

(一)法人的分立

(二)法人的合并

(三)法人的组织变更

(四)法人登记事项的变更

二、法人的消灭

(一)法人消灭的概念

(二)法人的解散

(三)法人的清算

第五章非法人组织

第一节合伙概述

一、合伙的概念

二、合伙的法律特征

三、合伙的民事主体地位

四、合伙的分类

(一)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

(二)普通合伙与隐名合伙

(三)一般合伙与有限合伙

第二节合伙的成立要件

一、合伙成立的实质要件——签定合伙协议

二、形式要件——核准登记

第三节合伙人的出资和合伙财产(重点)

一、合伙人的出资

(一)出资的种类

(二)出资的数额

(三)出资的时间

二、合伙财产

(一)合伙财产的构成

(二)合伙财产的性质

(三)合伙财产的保全

第四节合伙的债务承担(重点)

一、合伙债务的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