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docx
《初一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
初一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1)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寻觅老广州的传统美食,怀旧粤菜千金难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
但是,我们的舌头不会忘掉这些味道,这是一种记忆的味蕾,会驱使我们去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
(一)论技法: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说到怀旧粤案,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点,这也是粤菜叫人称颂的技法之一。
但正因为在烹调上的精细,使得手艺的传承大有难度,尤其如今百物腾贵,极花人工的菜式,多数餐厅都忽难从命。
但是广州酒家,就仍在坚守这一粤菜精髓,80年来都是招牌菜的“广州文昌鸡”就是一个例子。
……
讲完鸡再说鸭。
南粤宫的一道“荔茸香酥鸭”,最能展现粤菜的繁琐技法。
它选用广西荔浦或广东韶关乐昌芋头,做成的芋泥又绵又粉,再加入味料便成为“荔茸”;鸭肉要以隔水蒸法至绵软;关键在于鸭肉酿入荔茸后的油炸,这个过程需要师傅十分有耐心,紧盯着油温与时间,更不能随便翻动,以肉眼可见表层变成金黄色,就可取出沥油切件。
如此,需耗费三至四个小时。
试问,有多少餐馆愿意为一道菜耗费这一担心机?
广东人烹鸡烹鸭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番禺石基人所创的八宝霸王鸭就是番禺名菜之一。
它是在霸王鸭的基础上改进的。
为了保持鸭的完整,石基人将鸭完整拆骨不开肚,做工更加耗时费力。
一方渔家的八宝鸭就参照这种做法,先将鸭洗净后用特制的配料把鸭腌上一天,将咸蛋黄、绿豆、冬菇、莲子、糯米等馅料酿进鸭中,至饱满后用棉线缝合,轻炸八宝鸭成金黄色,再用葱、姜、香料熬制的高汤扣上两个小时,鸭形丰腴饱满,鸭肉酥烂,腴香浓溢。
(二)谈镬气:
粗料精制 简中带繁
镬气小炒,大概是最贴近民生的粤菜。
吃宵夜大排档,会点上一道又一道小炒,味道好与否,就看是否“够镬气”;寻常百姓家,就会以小炒作为家常便饭的必备菜式,当然自家难以猛火大油做到“够镬气”,但小炒在粤菜中,就是从平民之味出发,演变出的讲究之道,尤以水乡一带,如顺德、番禺等地的小炒为代表,做得更是精益求精。
“炒牛奶”就是一道既有顺德特色,又表现了“粗料精制”的经典粤菜。
以浓稠著称的顺德水牛奶为原料,讲究调和牛奶、鹰粟粉和蛋清的比例,还有炒制时的火候与手势;只见师傅将油镬烧到底部通红,倒入花生油搪镬,稍微将镬离火使油温下降后,便倒入牛奶,以温和的力度炒制,师傅将此称之为“软炒”,这不仅能令炒牛奶在起镬后洁白如初,还能保持嫩滑口感。
还有以大火将生米煮成熟饭的“生炒糯米饭”,也是将糯米饭上升到一个层次。
生炒更加突显米粒的弹牙口感以及饭香,炒莱加炒饭,主食加主菜相辅相成。
这些随着年月买少见少的精工粤菜,除了考验厨师的出众技艺,也看重对时机的把握调控,一席佳肴,上菜的顺序、上菜的数量、上菜的时间,尤其是镬气小炒,更讲究即上桌即吃,以达到在最佳的尝味期得到最佳味道的口感,所“趁热、起筷”,是对菜式的尊重,也是不辜负大厨的用心。
(三)道摆盘:
精雕细琢 方显刀工
精致的粤菜大部分都极讲究刀工,而这刀工,除了对食材的处理上,很多时候还用于雕花摆盘上,这才是粤菜至为辉煌的。
器皿之上,除了精工粤菜,还有精细的雕龙雕凤,那是跃然于碟上的“艺术品”,与菜式配搭相得益彰,也展现了一席宴席的排场。
对于当年的大户人家来说,粤菜不仅要做得精,更要做得有架势,而这些雕花,就是排场的展现。
尤记得曾在番禺宾馆,在一位餐饮界老前辈的安排下,吃了一顿非常隆重的“红云宴”,前前后后12道菜,无一不是用大碟上台,因为那置于碟上的雕花、雕雀、雕龙、雕凤,绝不欺场,每个都细致得栩栩如生,本应是菜肴的衬托,却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当然,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些纯摆设、不能吃的雕花已显得不切实际,加之也增加了一道菜的制作时长,但这种形式感,是粤菜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选自《美食导报》,有删改)
(1)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
B. 由于手艺的传承大有难度,尤其如今百物腾贵,多数餐馆都很难烹调精细的、极花人工的菜式。
C. “趁热、起筷”,讲究的就是上桌即吃,以达到在最佳的尝味期得到最佳味道的口感。
D. 这些纯摆设、精致的、不能吃的雕花只体现粤菜讲究刀工,已不切实际,反而增加了一道菜的制作时长,所以不是粤菜的精华,可以忽略。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将广州酒家、南粤宫、番禺石基八宝霸王鸭与普通饭店的菜式烹饪技巧作比较,是为了体现粤菜精益求精。
B. 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下定义等说明方法,向读者说明粤菜镬气足,用料精。
C. 文章以番禺宾馆“红云宴”碟上的雕花摆盘为例,说明了粤菜雕工之精,搭配之巧。
D. 文章主要向读者诠释了怀旧粤菜传承难的原因。
(3)你认为经典粤菜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吗?
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D
(2)D
(3)【示例1】不会。
因为“我们的舌头不会忘掉这些味道,这是一种记忆的味蕾,会驱使我们去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
现在还有不少有心人去追寻这种味道,还有不少人对粤菜烹饪有浓厚的兴趣。
【示例2】会。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
经典粤菜工序复杂,传承的人越来越少,而且现在社会节奏较快,慢工细火的粤菜烹饪明显已经跟不上社会节奏。
【解析】【分析】
(1)D.说法与原文不符。
原文第三部分第一句说“精致的粤菜大部分都极讲究刀工,而这刀工,除了对食材的处理上,很多时候还用于雕花摆盘上,这才是粤菜至为辉煌的”。
可知雕花也是粤菜的精华,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选项分析有误。
(2)A.没有与普通饭店作比较;B.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D.原文要诠释的是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而非传承难的原因。
所以选C。
(3)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经典粤菜是否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发展谈依据。
如根据文本中对怀旧粤菜的说明可知,怀旧粤菜不仅色香味足,而且还体现了烹饪的精髓,所以不会消失。
再如根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一句分析,可看出粤菜烹饪明显已经跟不上社会节奏。
所以会消失。
故答案为:
⑴D;⑵D;
⑶【示例1】不会。
因为“我们的舌头不会忘掉这些味道,这是一种记忆的味蕾,会驱使我们去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
现在还有不少有心人去追寻这种味道,还有不少人对粤菜烹饪有浓厚的兴趣。
【示例2】会。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
经典粤菜工序复杂,传承的人越来越少,而且现在社会节奏较快,慢工细火的粤菜烹饪明显已经跟不上社会节奏。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⑵本题考查文章说明方法的把握,注意结合选项揣摩涉及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揣摩选项正误。
⑶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注意明确观点,并言之成理。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包子王
①一到肥大脆嫩的春笋上市时,同事小纪就不在家吃早饭了,他会放弃坐地铁直达单位的惯性,先坐一辆穿街走巷的迷你公交,到老王那里吃包子,喝一碗荠菜粥,再沿着秦淮河畔的栈道走七八分钟,享受一下吹面不寒杨柳风,再回到地铁线路上来。
②让他改变行程的,不但有秦淮河岸鼓出叶芽的河柳,还有老王只做这20来天的应季包子:
春笋腊肉包、霉干菜肉丁包、马齿苋香肠包。
③就是一两块钱的早餐包子,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小纪就说了个事:
老王有一回路过逸仙桥,看到那边的市民广场有人玩大石锁,玩家三月份就穿着短袖小褂,露着鼓鼓囊囊的肱二头肌,看他们把几十斤重的大石锁抡得生风。
老王也心痒,想上去试试,刚惴惴地开口,人都用“你真不晓天高地厚”的神情睨他,默默让出一个够宽的圈子来,生怕老王脱手砸中自己。
但老王一上手他们就呆了:
中号的大石锁他能玩得溜圆,这穿夹袄的小老汉是何方神圣?
④老王就笑:
我还有二两力,那是在南京城剁了15年包子馅练出来的。
⑤老王的包子,哪怕是最便宜的一块钱一个的青菜香菇包,包子馅都是手剁的,为什么不用绞馅机?
老王大摇其头:
绞馅机省力归省力,一绞,蔬菜的汁水都出来了,包子馅等于都是菜渣渣,木渣渣的纤维塞牙不说,还含不住油脂和香气,少了那种清鲜松软、绵柔甜润的味道。
手剁的馅芯,蔬菜的汁水有一半含在里面,包子上笼一蒸,里面会有灌汤效果。
⑥老王一年到头做青菜包子、老豆腐包子、萝卜丝包子。
他那个只有四平米的包子铺,黄金时代是在春天,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春笋肥了,马齿苋蹿出了肉嘟嘟的叶子。
太阳加大了它的热力,老王老婆撑出的竹杆上,霉干菜一挽一挽地挂着,被晒出了暗红的调子;腊肉香肠早已被阳光和风熏出了紧瘦的奇香,一切都恰到好处。
⑦老王的喜悦体现在他的剁馅声中,春笋在沸水中煮去涩味,可像剁白菜一样粗切细剁。
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
马齿苋在沸水中烫一下,剁前要细切,然后粗剁一下,尽量含住汁水,霉干菜是剁不动的,完全靠手劲细切,饶是老王这样的熟手,切完一天要用的霉干菜和腊肉,手腕也酸软。
老王手头有一本《水浒传》,是说书人整理的本子,已被他翻到毛边,他笑说,自从切过霉干菜,就晓得镇关西何以忍不住大怒,鲁智深命他细切十斤瘦肉、十斤肥肉,又加十斤软骨,细细把他的横劲儿挫去十分,这等“消遣”,谁受得住?
⑧老王这人“轴”,包好的包子非要24个褶子,少一个也不行;包子馅还得丰满,透过包子皮,能看到春笋腊肉包嫩黄中夹杂暗红色,马齿苋香肠包是暗绿中夹杂水晶红白的。
他还有一样“轴”性子,早上最后一屉包子,说什么也不卖与路人,得留着,他留着等谁呢?
⑨九点半光景,他要等的人摇摇摆摆来了,三月艳阳天,还载着棉帽子,穿着灰棉裤,都是须眉皆白的老人。
他们两三相约,说要出了老年公寓透透气,看看街景,都八九十岁了,护理人员最多许他们在无人陪伴的情形下走出500米,他们就来老王的包子铺互相做东请客。
老王收的钱,青菜香菇包五毛一个,马齿苋香肠包八毛一个,还是15年前的价格。
⑩要是他们乐意,老王会拿出家里的粗茶给他们泡上一壶,陪着说说话。
老王只是简单地说,谁没有老的时候,老了,就没人愿意问你想要什么,和谁在一起,吃啥饭了,这多可怕;这些老年人,以前有地位有学问也好,没地位没学问也罢,如今谁羡慕谁?
能走出这500米去,能硬硬朗朗地吃下两只包子,能花五块十块请个客,能有说得上话的朋友,就是福气。
干嘛不让他们福气长一点呢?
(选自2013《青年文摘》第19期)
(1)第⑧段划曲线句“老王这人“轴””,老王的“轴”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划横线句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那个只有四平米的包子铺,黄金时代是在春天,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春笋肥了,马齿苋蹿出了肉嘟嘟的叶子。
②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
(3)本文主要写老王善做包子,但第③段却写老王在广场玩大石锁的事,是否多余?
(4)从“包子王”的身上,你觉得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做每个包子都细腻,一丝不苟;每天最后一屉包子,不卖给路人,而是便宜卖给老年公寓的老人。
(2)①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春天万物开放得迅速,表明老王的包子铺最好吃的时节到了,生意也旺盛起来,为下文写老王做出最好吃的包子做铺垫。
②运用夸张的修辞,伴随着拟声词“嚓嚓作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剁馅时富有气势,描绘出了铿锵有力之状,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通过众人的鄙视、老王当众表现,突出表现老王的力气大、本领高;引出下文老王十几年来坚持亲手剁馅、并成为绝活的叙述,表达对老王的敬佩之情。
(4)做人要勤劳执著,有原则;热爱生活,乐观对待人生,珍爱生命;关爱与尊重他人,友爱平等对待身边人;把自己的爱给予他人,赠人玫瑰,幸福自己;感恩生命,这是使生活快乐的源泉。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概括情节内容。
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根据8段“包好的包子非要24个褶子,少一个也不行包子馅还得丰满”归纳为:
做每个包子都细腻,一丝不苟;“早上最后一屉包子,说什么也不卖与路人,得留着”归纳为:
每天最后一屉包子,不卖给路人,而是便宜卖给老年公寓的老人。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
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①“黄金时代、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内容上生动形象写出春天万物开放得迅速,表明老王的包子铺最好吃的时节到了,生意也旺盛起来,结构上为下文写老王做出最好吃的包子做铺垫。
②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
运用夸张的修辞,伴随着拟声词“嚓嚓作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剁馅时富有气势,描绘出了铿锵有力之状,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本题考查分析情节安排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分析某个情节在全篇小说中的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二是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三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第③段却写老王在广场玩大石锁的事,通过众人的鄙视、老王当众表现,突出表现老王的力气大、本领高;引出下文老王十几年来坚持亲手剁馅、并成为绝活的叙述,表达对老王的敬佩之情。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和归纳启发道理。
在准确把握内容主旨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相关话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言之有理,结合内容表述。
比如:
做人要勤劳执著,有原则;热爱生活,乐观对待人生,珍爱生命;关爱与尊重他人,友爱平等对待身边人;把自己的爱给予他人,赠人玫瑰,幸福自己;感恩生命,这是使生活快乐的源泉。
故答案为:
(1)做每个包子都细腻,一丝不苟;每天最后一屉包子,不卖给路人,而是便宜卖给老年公寓的老人。
(2)①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春天万物开放得迅速,表明老王的包子铺最好吃的时节到了,生意也旺盛起来,为下文写老王做出最好吃的包子做铺垫。
②运用夸张的修辞,伴随着拟声词“嚓嚓作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剁馅时富有气势,描绘出了铿锵有力之状,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通过众人的鄙视、老王当众表现,突出表现老王的力气大、本领高;引出下文老王十几年来坚持亲手剁馅、并成为绝活的叙述,表达对老王的敬佩之情。
(4)做人要勤劳执著,有原则;热爱生活,乐观对待人生,珍爱生命;关爱与尊重他人,友爱平等对待身边人;把自己的爱给予他人,赠人玫瑰,幸福自己;感恩生命,这是使生活快乐的源泉。
【点评】
(1)本题考查概括情节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
通读文章,抓住第8段关键句子作答。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题时应注意,从词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入手,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从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位置,从句子表达的内容、效果及所处位置等等方面,分析词语或句子的具体作用。
有时根据上下文,结合词句原意,从词性的活用、色彩的变化、句式的运用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揣摩词句的意义,并从进行鉴赏的角度进行评价。
(3)本题考查分析情节安排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情节作用有在内容上:
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主旨;在形式上(主要指情节本身上的作用):
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
主要突出表现老王的力气大、本领高;结构上引出下文老王十几年来坚持亲手剁馅、并成为绝活的叙述,感情上表达对老王的敬佩之情。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和归纳启发道理。
答题时应注意,先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围绕勤劳执著、有原则、热爱生活、乐观对待人生、珍爱生命、关爱与尊重他人、友爱平等对待身边人等内容作答。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
刘梦淏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
无论哪一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
文化还有精神价值的层面,比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艺术和美学等。
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现代文化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
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
但近二三十年来,考古新发现让大家逐渐认同,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重要一源。
二者在兴起的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有不同的特征。
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它的文化已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征。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
《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于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于长江流域。
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之滨;而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之畔。
自古以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就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存在。
,
中华文化除了发生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
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其后一直占据主流;佛教、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
“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
这是说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
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儒释道历来是互补的。
儒家主张一个人通过读书,积累学问,然后做官,再来治国。
若此路不通,道教和佛教思想可以给人以安慰。
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
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中国。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一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竞争并立;唐朝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主要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胡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
因此,“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
因此中华文化还滋生出了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排外,对异风异俗,能够采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还有一点,就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
在最强大的时候,也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的关系。
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存在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文化的差别,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下列对“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单一的
B. 多元的
C. 不排外
D. 包容性
(2)对“中华文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文化自古就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风格。
B. 儒释道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是互补共生的关系,地位同等重要。
C. 中华文化同时具有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征。
D. 中国文人的选择和思想,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有着很大的共通性。
(3)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答案】
(1)D
(2)B
(3)了解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保护不同的文化。
【解析】【分析】
(1)A项,有误,由原文语句“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可知,此项说法与原文不符;B项,有误,多元强调组成部分的多样性,不是唯一的。
不属于“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C项,有误,根据“‘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一句可知,此项不正确;D项,正确。
(2)B项,有误,由原文“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其后一直占据主流”可知,儒释道地位同等重要不对,儒家自汉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故选B。
(3)通读全文,根据结尾“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存在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文化的差别,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可知,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保护不同的文化。
故答案为:
⑴D;⑵ B;
⑶了解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保护不同的文化。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⑶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即可作答。
4.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
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
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
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
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情。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
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
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
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
小时候我曾奇怪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梵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
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
梵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
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梵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
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
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
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
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
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
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
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
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
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
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
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
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
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
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选自《知识文库》,有删改)
(1)作者笔下的葵花有什么特点?
试从外形和精神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2)品味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②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3)第⑦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