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5509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

《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

云棋小学赵文艳

附件1

大荔县“国培计划2017”优秀成果推荐表

申报单位

大荔县城关镇云棋小学

申报人

赵文艳

成果名称

《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经验交流

成果类别

校区学校个人

成果内容

(包含成果概要、主要做法、创新举措、实施成效、典型经验、推广价值等。

可以续页,2000字以内)

《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在保持精读、选读课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类型----略读课文,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大略读课文的数量,相对减少精读课文。

我把第五册到十二册教材中的课文以精读和略读的标准做了统计。

大家看看这张表(PPT1)

册数

单元数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8

24

8

8

24

8

8

18

14

8

17

15

8

14

14

8

14

14

十一

8

14

14

十二

6

10

11

总数

135

98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基本是平分秋色。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略读课文的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可借鉴的经验也微乎其微。

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感到困惑。

(PPT2)

略读课文教学如何定位?

目标如何确定?

一节课40分钟,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

有的略读课文很长,必须一节课上完吗?

怎么教?

略读课文是否就是让学生自读?

有的略读课文很美,能否处理成精读课文吗?

为了省时,能否略去整体感知,生字教学等环节?

略读课文还需要品词析句吗?

略读课文是否必须按照导语提示来教?

怎么展开?

一、困惑:

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新课程标准》指出:

“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寥寥几笔,使得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特点、要求。

纵观现状,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

1.置之度外。

(PPT3)“略”指“简单、略微”,“略读”就是简单一读,略知大意。

于是教师们便有了“忽略”略读课文的念头,任由学生自己去读。

同时略读课文中仅有开篇的引言,既没有识字、学词、读写的任务,也没有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没有相应要完成的作业,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痕迹。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有教师就将其挤出了课堂。

到头来,学生只是“死”读书本,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养成成为一句空话。

2.若即若离。

有教师认为:

教材中既然编排了略读课文,就得教;但不在考试范围,就不应该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若即若离”式教学:

对课文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只要求学生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让学生抄下参考用书中答案及所谓的重点并背熟;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没有任何教学要求。

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

其实学生读书只停留在初读阶段,如同过眼云烟,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无效结果。

这种教法从表面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

3.难以割舍。

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也难以割舍。

于是有些教师不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对两类课文的辨证关系认识含混,出现不分主次,每篇必讲,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刀切”:

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面面俱到,精雕细琢。

这样教学,造成课时不够,教师千方百计挤时间,匆匆忙忙赶进度,篇篇详教,篇篇教不好。

以上误区,主要是我们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而引起的。

二、思考:

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

(一)什么是略读呢?

(PPT4)

广义:

速读、浏览、默读都属于略读范畴。

狭义: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快速地读,了解内容梗概,作者意图,较快地知道文章大概内容。

李德成主编《阅读词海》中说:

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括大意的读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

我认为略读就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

(二)对略读课文阅读的认识(PP5)

1编排依据:

课标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

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略读课文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要求而编排的,用*表示。

2编排的数量逐册增加篇数,加长篇幅,每一组精读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略读课文。

3略读课文的选材广泛,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无所不包,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而且选文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和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在思想、语言训练上也保持连续一贯。

(三)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这是第二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这是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用书》是这样阐述的: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与理解。

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

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不要逐段讲读,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要鼓励学生采用合适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四)对略读课文教学定位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良好范例,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要教学得法,它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小,实在不容轻视。

面对教材中数量众多的略读课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其特点,找准教学定位:

1.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的阶段性目标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而教材是以专题组织单元的,单元由一篇篇课文组成,有精读,也有略读,这些文章体裁、内容、特色都相类似,且有着相同的学习要求与目标。

在这个整体中,精读与略读这两类课文有着一致的目标,但功能与分工各不相同:

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则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好训练场。

因此略读课文自成一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教学环节。

2.方法定位。

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

教学中,我们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

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应由幕前转到幕后。

不过,“放手”绝不是“放羊”,特别是在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善于点拨。

3.方向定位。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根据教材各个单元主题及课文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并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向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加大教学信息量;利用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等。

(三)对策:

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1)把握“整体求略”、“部分求精”的指导思想。

略逐词逐段分析,不略重点难点品读;

略教师精讲细析,不略学生语言实践;

略教师精密预设,不略学生自主学习;

有舍才有得,“略”为“不略”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1、选择高效的导入。

一般的导入抓住题眼或学生阅读的兴奋点,设计好切入点,引起学生探疑兴趣,导入力求简洁高效,导语力求富有儿童情趣。

删繁就简,直奔教学主题,这是对略读教学如何导入做的最佳解释。

2、巧妙把握文章的整体。

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各有其用,精读的程序是由小而大,略读则是以大包小。

但不管精读还是略读,都要能在整体上加以把握。

换言之就是应有主旨的归纳,才算是求得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3、收获朗读的快乐。

读是语文学习最有效最根本的一种方法,略读也不能拒绝绘声绘色的朗读。

可紧抓课本中的精彩处,让学生反复诵读。

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

积累的多了,运用的多了,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就会品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但相比精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要读的更精,更高效。

4享受抒发的畅快。

如果精读是学习,那么略读就是运用。

就一点上来讲,略读课文教学应该安排更多的课堂练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为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它是听、说、读、写有机融合,穿插新颖的练习,不但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当然语文课堂要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及文本特点,设计好字词、句段的练习新形式,或者课堂小练笔等富于趣味的练习。

在课堂上恰当地练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使课堂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精心设计孩子喜欢的点让孩子感受抒发的畅快

5、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有所区别:

前与后;内与外;精与细;收与放。

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精读课文教学是是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准备,反之略读课文教学又是精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拓展与提升。

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各有其用,只有将二者的位置摆正,关系处理得当,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高效!

(2)从“整体”出发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

1.整体考虑教学内容【目标要简洁】

(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段要求。

(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材编排意图的“阅读提示”。

(3)单元训练重点。

(4)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和情感张度。

以课文《秦兵马俑》《夸父逐日》《学会看病》《乌塔》《火烧云》为例进行解析。

(3)注意课文中的“连接语”

连接语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明确提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师生指明了教与学的方向。

但连接语中的有些阅读要求通常是隐性的,需要教师提炼。

如《七月的天山》的连接语为例分析。

总之略读教学有“四字诀”:

精—内容选择“精”:

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品味语言;简—课堂结构“简”:

块状设计,不求精心,但求放权实—语言训练;“实”:

牵一发动全身,抓一点展开训练宽—文本拓展;“宽”:

或推荐,或补充,努力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带到课外。

 

校区或学校

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

县校本研修项目执行小组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

大荔县“国培计划2017”优秀成果申报活页

1.成果名称:

《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经验交流

(注意事项:

本活页匿名评审,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参与人及单位等有效信息,否则按自动放弃申报处理!

本活页单独装订)

2.成果内容:

包含成果概要、主要做法、创新举措、实施成效、典型经验、推广价值等,2000字以内。

《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在保持精读、选读课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类型----略读课文,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大略读课文的数量,相对减少精读课文。

我把第五册到十二册教材中的课文以精读和略读的标准做了统计。

大家看看这张表(PPT1)

册数

单元数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8

24

8

8

24

8

8

18

14

8

17

15

8

14

14

8

14

14

十一

8

14

14

十二

6

10

11

总数

135

98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基本是平分秋色。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略读课文的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可借鉴的经验也微乎其微。

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感到困惑。

(PPT2)

略读课文教学如何定位?

目标如何确定?

一节课40分钟,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

有的略读课文很长,必须一节课上完吗?

怎么教?

略读课文是否就是让学生自读?

有的略读课文很美,能否处理成精读课文吗?

为了省时,能否略去整体感知,生字教学等环节?

略读课文还需要品词析句吗?

略读课文是否必须按照导语提示来教?

怎么展开?

一、困惑:

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新课程标准》指出:

“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寥寥几笔,使得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特点、要求。

纵观现状,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

1.置之度外。

(PPT3)“略”指“简单、略微”,“略读”就是简单一读,略知大意。

于是教师们便有了“忽略”略读课文的念头,任由学生自己去读。

同时略读课文中仅有开篇的引言,既没有识字、学词、读写的任务,也没有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没有相应要完成的作业,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痕迹。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有教师就将其挤出了课堂。

到头来,学生只是“死”读书本,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养成成为一句空话。

2.若即若离。

有教师认为:

教材中既然编排了略读课文,就得教;但不在考试范围,就不应该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若即若离”式教学:

对课文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只要求学生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让学生抄下参考用书中答案及所谓的重点并背熟;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没有任何教学要求。

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

其实学生读书只停留在初读阶段,如同过眼云烟,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无效结果。

这种教法从表面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

3.难以割舍。

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也难以割舍。

于是有些教师不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对两类课文的辨证关系认识含混,出现不分主次,每篇必讲,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刀切”:

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面面俱到,精雕细琢。

这样教学,造成课时不够,教师千方百计挤时间,匆匆忙忙赶进度,篇篇详教,篇篇教不好。

以上误区,主要是我们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而引起的。

二、思考:

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

(一)什么是略读呢?

(PPT4)

广义:

速读、浏览、默读都属于略读范畴。

狭义: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快速地读,了解内容梗概,作者意图,较快地知道文章大概内容。

李德成主编《阅读词海》中说:

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括大意的读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

我认为略读就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

(二)对略读课文阅读的认识(PP5)

1编排依据:

课标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

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略读课文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要求而编排的,用*表示。

2编排的数量逐册增加篇数,加长篇幅,每一组精读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略读课文。

3略读课文的选材广泛,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无所不包,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而且选文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和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在思想、语言训练上也保持连续一贯。

(三)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这是第二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这是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用书》是这样阐述的: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与理解。

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

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不要逐段讲读,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要鼓励学生采用合适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四)对略读课文教学定位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良好范例,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要教学得法,它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小,实在不容轻视。

面对教材中数量众多的略读课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其特点,找准教学定位:

1.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的阶段性目标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而教材是以专题组织单元的,单元由一篇篇课文组成,有精读,也有略读,这些文章体裁、内容、特色都相类似,且有着相同的学习要求与目标。

在这个整体中,精读与略读这两类课文有着一致的目标,但功能与分工各不相同:

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则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好训练场。

因此略读课文自成一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教学环节。

2.方法定位。

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

教学中,我们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

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应由幕前转到幕后。

不过,“放手”绝不是“放羊”,特别是在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善于点拨。

3.方向定位。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根据教材各个单元主题及课文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并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向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加大教学信息量;利用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等。

(三)对策:

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1)把握“整体求略”、“部分求精”的指导思想。

略逐词逐段分析,不略重点难点品读;

略教师精讲细析,不略学生语言实践;

略教师精密预设,不略学生自主学习;

有舍才有得,“略”为“不略”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1、选择高效的导入。

一般的导入抓住题眼或学生阅读的兴奋点,设计好切入点,引起学生探疑兴趣,导入力求简洁高效,导语力求富有儿童情趣。

删繁就简,直奔教学主题,这是对略读教学如何导入做的最佳解释。

2、巧妙把握文章的整体。

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各有其用,精读的程序是由小而大,略读则是以大包小。

但不管精读还是略读,都要能在整体上加以把握。

换言之就是应有主旨的归纳,才算是求得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3、收获朗读的快乐。

读是语文学习最有效最根本的一种方法,略读也不能拒绝绘声绘色的朗读。

可紧抓课本中的精彩处,让学生反复诵读。

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

积累的多了,运用的多了,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就会品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但相比精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要读的更精,更高效。

4享受抒发的畅快。

如果精读是学习,那么略读就是运用。

就一点上来讲,略读课文教学应该安排更多的课堂练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为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它是听、说、读、写有机融合,穿插新颖的练习,不但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当然语文课堂要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及文本特点,设计好字词、句段的练习新形式,或者课堂小练笔等富于趣味的练习。

在课堂上恰当地练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使课堂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精心设计孩子喜欢的点让孩子感受抒发的畅快

5、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有所区别:

前与后;内与外;精与细;收与放。

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精读课文教学是是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准备,反之略读课文教学又是精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拓展与提升。

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各有其用,只有将二者的位置摆正,关系处理得当,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高效!

(2)从“整体”出发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

1.整体考虑教学内容【目标要简洁】

(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段要求。

(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材编排意图的“阅读提示”。

(3)单元训练重点。

(4)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和情感张度。

以课文《秦兵马俑》《夸父逐日》《学会看病》《乌塔》《火烧云》为例进行解析。

(3)注意课文中的“连接语”

连接语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明确提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师生指明了教与学的方向。

但连接语中的有些阅读要求通常是隐性的,需要教师提炼。

如《七月的天山》的连接语为例分析。

总之略读教学有“四字诀”:

精—内容选择“精”:

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品味语言;简—课堂结构“简”:

块状设计,不求精心,但求放权实—语言训练;“实”:

牵一发动全身,抓一点展开训练宽—文本拓展;“宽”:

或推荐,或补充,努力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带到课外。

 

——活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