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213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

《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docx

08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汇编

2008年部分省市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

1(08年重庆,物质的制备实验装置)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B

【试题分析】A项中制乙烯的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以测溶液的温度;C项中没有除杂装置;D项收集乙酸乙酯时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2(08年广东)、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往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乙烯验证乙烯的还原性。

B.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解析:

A、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从而使高锰酸钾褪色;B、D、正确,

C、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3(08年广东).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2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19.0g SnCl2,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mol·L-1 SnCl2溶液。

解析:

配制FeCl3胶体无需用NaOH溶液,否则会生成Fe(OH)3沉淀,A错。

SnCl2易发生水解,应该先将固体SnCl2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配制,C错。

检验葡萄糖,应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检验,而不是用氢氧化铜粉末,D错。

答案:

B

4(08年天津).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可用水鉴别已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解析】三种物质和水混合后,己烷在水的上层,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乙醇不分层,所以可以用水鉴别三者,故A项正确;油脂皂化后应用盐析的方法,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分离,所以B错;Na2CO3和NaHCO3和Ca(OH)2反应,均可产生CaCO3沉淀,故C项错误;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应使一方过量,而不是使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所以D错。

答案:

A

5(08年海南,实验基本操作--PH试纸的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

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

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6(08年江苏)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A中收集氨气装置无棉花,(棉花的目的是防止气体对流,在计短的时间内收集满氨气);B中右边烧杯中电解质溶液应收硫酸铜,C是实验中常见检查气密性的装置,C对;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故D错。

答案:

C

7(08年江苏)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解析:

苯与溴水分层且苯在上层,乙醇与溴水互溶,四氯化碳与溴水分层且四氯化碳在下层,可以鉴别,A可以达到目的;天平的准确度只有0.1克,所以不能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故B不能达到目的;苯酚与溴水虽然能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但三溴苯酚又溶于苯中,所以C不能达到目的,淀粉是胶体可用丁达尔现象检验,故D能达到目的。

答案:

B.C

8(08年北京)、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Na2SO4AlCl3②NaHCO3Ba(OH)2H2SO4

③HClNaAlO2④Ca(OH)2Na2CO3BaCl2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点拨:

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常规题型。

9.(08年广东).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解析:

浓度的配置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配置A错,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时形成了铜锌原电池,锌为负极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B对,过滤时应在烧杯中搅拌,故C错,用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时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D错。

答案:

B

10.(08年广东。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解析:

图7所示装置没有尾气吸收的装置,所以凡是有污染的气体都不行,故B、C、D都没有污染的气体,只有A有氮氧化合物产生,所以A不行。

11.(08年广东).用石灰水、小苏打、淀粉和食醋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碘盐中碘的检验。

        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

C.食盐和纯碱的鉴别。

      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

碘盐中含的是碘元素,故不能检验碘盐中的碘,故A不能完成此实验;B、C、D都可以。

12.(08年广东).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解析: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故A错;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因为它们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故B错;NO2和HCl都是酸性气体,所以可用NaOH中和,故C对;Al2(SO4)3不能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故D错。

13.(08年四川)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Al2(SO4)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

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对于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写化学式,暂不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填“无”):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的检验和共存。

(1)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肯定无CuSO4,因为CuSO4溶液是蓝色的。

因为BaCO3、BaSO4、MgCO3等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所以无法确定存在哪些物质。

(2)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存在钠盐,即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a2SO4。

不能确定哪种物质肯定不存在。

(3)在

(2)中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混合物中含有Na2SO4,则混合物中一定不含Ba(NO3)2溶液,否则和Na2SO4生成BaSO4,不溶于盐酸;另外混合物中也一定不含AgNO3溶液,否则加入盐酸生成白色AgCl沉淀。

白色沉淀溶于盐酸,并放出气体,则一定为MgCO3。

(4)通过上述试验仍无法确定是否含有Al2(SO4)3。

CuSO4

溶液无色,而CuSO4溶液为蓝色

(l)

Na2SO4

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2)(3)

MgCO3

Ba(NO3)2AgNO3

MgCO3沉淀溶于盐酸,有气体放出;如有Ba(NO3)2,生成的BaSO4沉淀不溶于盐酸;如有AgNO3,生成的沉淀在盐酸中不消失。

(4)Al2(SO4)3

14.(08年四川)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

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其处理方法是_____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

Ar(W)=____________;计算式2:

Ar(W)=____________。

【标准答案】 

(1)锌粒,水,浓硫酸;

(2)检查气密性,将G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B,观察G管口,若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先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检验H2的纯度

(4)氢气;在G管出口处点燃;(5)

 

【知识点归纳】

①联想课本改进后的综合实验:

氯气与铁反应的性质实验装置:

制备氯气、净化氯气(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浓硫酸除水蒸气)、性质实验装置、产物检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有助于本实验的解题。

②联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制备氢气、净化氢气、氢气验纯、通入氢气与点燃酒精灯顺序、熄灭酒精灯与停止同氢气的顺序、氢气的尾气处理方式可以直接用于回答本题。

15.(08年重庆)某学习小组用题27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

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g,测得氢气体积为b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1)NaOH溶液.

(2)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3)⑤①④③②(2分);

使D和C的液面相平(4)2Al+2NaOH+2H2O=2NaAlO2+3H2↑或2Al+2OH-+2H2O=2AlO2-+3H2↑

(5)

(6)偏小.

【试题分析】

(1)Mg、Al均可以和酸反应,因此不可以用酸来实验,由于Al可以和碱反应而不和Mg反应,则可以用NaOH与Al反应制得H2,然后用排水法收集H2,以计算Al的量。

(2)由于Al表面容易生成氧化膜,因而要用酸处理。

(3)整个操作过程及原理是:

检查气密性;记录起始液面;加入碱反应;不产生气体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