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0.82KB ,
资源ID:2455509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5550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棋小学赵文艳.docx

1、云棋小学 赵文艳附件1大荔县“国培计划2017”优秀成果推荐表申报单位大荔县城关镇云棋小学申报人赵文艳成果名称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经验交流成果类别校区 学校 个人成果内容(包含成果概要、主要做法、创新举措、实施成效、典型经验、推广价值等。可以续页,2000字以内)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在保持精读、选读课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类型-略读课文,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大略读课文的数量,相对减少精读课文。我把第五册到十二册教材中的课文以精读和略读的标准做了统计。大家看看这张表(PPT1)册数单元数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五8248六8248七81814八81715九81414

2、十81414十一81414十二61011总数13598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基本是平分秋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略读课文的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可借鉴的经验也微乎其微。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感到困惑。(PPT2)略读课文教学如何定位?目标如何确定?一节课40分钟,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有的略读课文很长,必须一节课上完吗?怎么教?略读课文是否就是让学生自读?有的略读课文很美,能否处理成精读课文吗?为了省时,能否略去整体感知,生字教学等环节?略读课文还需要品词析句吗?略读课文是否必须按照导语提示来教?怎么展开?一、困惑: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新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重

3、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寥寥几笔,使得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特点、要求。纵观现状,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1.置之度外。(PPT3)“略”指“简单、略微”,“略读”就是简单一读,略知大意。于是教师们便有了“忽略”略读课文的念头,任由学生自己去读。同时略读课文中仅有开篇的引言,既没有识字、学词、读写的任务,也没有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没有相应要完成的作业,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痕迹。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有教师就将其挤出了课堂。到头来,学生只是“死”读书本,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养成成为一句空话。2.若即若离。有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略读课文,

4、就得教;但不在考试范围,就不应该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若即若离”式教学:对课文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只要求学生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让学生抄下参考用书中答案及所谓的重点并背熟;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没有任何教学要求。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其实学生读书只停留在初读阶段,如同过眼云烟,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无效结果。这种教法从表面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3.难以割舍。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也难以割舍。于是有些教师不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5、对两类课文的辨证关系认识含混,出现不分主次,每篇必讲,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刀切”: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这样教学,造成课时不够,教师千方百计挤时间,匆匆忙忙赶进度,篇篇详教,篇篇教不好。以上误区,主要是我们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而引起的。二、思考: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一)什么是略读呢?(PPT4)广义:速读、浏览、默读都属于略读范畴。狭义:略读就是大略地读,快速地读,了解内容梗概,作者意图,较快地知道文章大概内容。李德成主编阅读词海中说: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

6、研,只求概括大意的读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我认为略读就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二)对略读课文阅读的认识(PP5)1 编排依据:课标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课文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要求而编排的,用*表示。2编排的数量逐册增加篇数,加长篇幅,每一组精读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略读课文。3略读课文的选材广泛,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无所不包,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而且选文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和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在思想、语言训练上也保持连续一贯。(三)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的

7、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是第二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这是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用书是这样阐述的: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与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逐段讲读,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要鼓励学生采用合适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四)对略读课文教学定位“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

8、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良好范例,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要教学得法,它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小,实在不容轻视。面对教材中数量众多的略读课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其特点,找准教学定位:1.目标定位。课程标准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而教材是以专题组织单元的,单元由一篇篇课文组成,有精读,也有略读,这些文章体裁、内容、特色都相类似,且有着相同的学习要求与目标。在这个整体中,精读与略读这两类课文有着一致的目标,但功能与分工各不相同: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

9、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则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好训练场。因此略读课文自成一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教学环节。2.方法定位。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教学中,我们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应由幕前转到幕后。不过,“放手”绝不是“放羊”,特别是在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善于点拨。3.方

10、向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根据教材各个单元主题及课文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并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向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加大教学信息量;利用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等。(三)对策: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1)把握“整体求略”、“部分求精”的指导思想。略逐词逐段分析,不略重点难点品读

11、;略教师精讲细析,不略学生语言实践;略教师精密预设,不略学生自主学习;有舍才有得,“略”为“不略”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1、选择高效的导入。一般的导入抓住题眼或学生阅读的兴奋点,设计好切入点,引起学生探疑兴趣,导入力求简洁高效,导语力求富有儿童情趣。删繁就简,直奔教学主题,这是对略读教学如何导入做的最佳解释。2、巧妙把握文章的整体。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各有其用,精读的程序是由小而大,略读则是以大包小。但不管精读还是略读,都要能在整体上加以把握。换言之就是应有主旨的归纳,才算是求得了一个整体的认识。3、收获朗读的快乐。读是语文学习最有效最根本的一种方法,略读也不能拒绝绘声绘色的朗读。可紧抓课本中的

12、精彩处,让学生反复诵读。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积累的多了,运用的多了,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就会品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但相比精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要读的更精,更高效。4享受抒发的畅快。如果精读是学习,那么略读就是运用。就一点上来讲,略读课文教学应该安排更多的课堂练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为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它是听、说、读、写有机融合,穿插新颖的练习,不但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当然语文课堂要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及文本特点,设计好字词、句段的练习新形式,或者课堂小练笔等富于趣味的练习。在课

13、堂上恰当地练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使课堂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精心设计孩子喜欢的点让孩子感受抒发的畅快5、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有所区别:前与后;内与外;精与细;收与放。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精读课文教学是是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准备,反之略读课文教学又是精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拓展与提升。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各有其用,只有将二者的位置摆正,关系处理得当,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高效!(2)从“整体”出发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1.整体考虑教学内容【目标要简洁】(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段要求。(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材编排意图的“阅读提示”。(3)单元训练重点。(4)学生的学习实际,学

14、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和情感张度。以课文秦兵马俑夸父逐日学会看病乌塔火烧云为例进行解析。(3)注意课文中的“连接语”连接语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明确提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师生指明了教与学的方向。但连接语中的有些阅读要求通常是隐性的,需要教师提炼。如七月的天山的连接语为例分析。总之略读教学有“四字诀”:精内容选择“精”: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品味语言;简课堂结构“简”:块状设计,不求精心,但求放权实语言训练;“实”:牵一发动全身,抓一点展开训练宽文本拓展;“宽”:或推荐,或补充,努力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带到课外。校区或学校意见 签字(盖章):年 月 日县校本

15、研修项目执行小组意见 签字(盖章):年 月 日 大荔县“国培计划2017”优秀成果申报活页1.成果名称: 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经验交流(注意事项:本活页匿名评审,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参与人及单位等有效信息,否则按自动放弃申报处理!本活页单独装订)2.成果内容:包含成果概要、主要做法、创新举措、实施成效、典型经验、推广价值等,2000字以内。 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在保持精读、选读课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类型-略读课文,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大略读课文的数量,相对减少精读课文。我把第五册到十二册教材中的课文以精读和略读的标准做了统计。大家看看这张表(PPT1)册

16、数单元数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五8248六8248七81814八81715九81414十81414十一81414十二61011总数13598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基本是平分秋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略读课文的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可借鉴的经验也微乎其微。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感到困惑。(PPT2)略读课文教学如何定位?目标如何确定?一节课40分钟,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有的略读课文很长,必须一节课上完吗?怎么教?略读课文是否就是让学生自读?有的略读课文很美,能否处理成精读课文吗?为了省时,能否略去整体感知,生字教学等环节?略读课文还需要品词析句吗?略读课文是否必须按照

17、导语提示来教?怎么展开?一、困惑: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新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寥寥几笔,使得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特点、要求。纵观现状,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1.置之度外。(PPT3)“略”指“简单、略微”,“略读”就是简单一读,略知大意。于是教师们便有了“忽略”略读课文的念头,任由学生自己去读。同时略读课文中仅有开篇的引言,既没有识字、学词、读写的任务,也没有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没有相应要完成的作业,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痕迹。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有教师就将其挤出了课堂。到头来,学生只是“死”读书本,能力的形

18、成、习惯的养成成为一句空话。2.若即若离。有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略读课文,就得教;但不在考试范围,就不应该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若即若离”式教学:对课文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只要求学生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让学生抄下参考用书中答案及所谓的重点并背熟;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没有任何教学要求。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其实学生读书只停留在初读阶段,如同过眼云烟,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无效结果。这种教法从表面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3.难以割舍。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

19、篇篇文质兼美,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也难以割舍。于是有些教师不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对两类课文的辨证关系认识含混,出现不分主次,每篇必讲,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刀切”: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这样教学,造成课时不够,教师千方百计挤时间,匆匆忙忙赶进度,篇篇详教,篇篇教不好。以上误区,主要是我们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而引起的。二、思考: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一)什么是略读呢?(PPT4)广义:速读、浏览、默读都属于略读范畴。狭义:略读就是大略地读,快速地读,了解内容梗概,作者意图,

20、较快地知道文章大概内容。李德成主编阅读词海中说: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括大意的读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我认为略读就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二)对略读课文阅读的认识(PP5)1 编排依据:课标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课文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要求而编排的,用*表示。2编排的数量逐册增加篇数,加长篇幅,每一组精读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略读课文。3略读课文的选材广泛,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无所不包,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而且选文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和本单元的精

21、读课文在思想、语言训练上也保持连续一贯。(三)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是第二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这是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用书是这样阐述的: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与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逐段讲读,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要鼓励学生采用合适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

22、学能力。(四)对略读课文教学定位“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良好范例,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要教学得法,它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小,实在不容轻视。面对教材中数量众多的略读课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其特点,找准教学定位:1.目标定位。课程标准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而教材是以专题组织单元的,单元由一篇篇课文组成,有精读,也有略读,这些文章体裁、内容、特色都相类似,且有着相同的学习要求与目标。在这个整体中,精读与

23、略读这两类课文有着一致的目标,但功能与分工各不相同: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则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好训练场。因此略读课文自成一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教学环节。2.方法定位。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教学中,我们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应由幕前转到幕后。不

24、过,“放手”绝不是“放羊”,特别是在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善于点拨。3.方向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根据教材各个单元主题及课文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并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向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加大教学信息量;利用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等。(三)对策: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25、(1)把握“整体求略”、“部分求精”的指导思想。略逐词逐段分析,不略重点难点品读;略教师精讲细析,不略学生语言实践;略教师精密预设,不略学生自主学习;有舍才有得,“略”为“不略”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1、选择高效的导入。一般的导入抓住题眼或学生阅读的兴奋点,设计好切入点,引起学生探疑兴趣,导入力求简洁高效,导语力求富有儿童情趣。删繁就简,直奔教学主题,这是对略读教学如何导入做的最佳解释。2、巧妙把握文章的整体。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各有其用,精读的程序是由小而大,略读则是以大包小。但不管精读还是略读,都要能在整体上加以把握。换言之就是应有主旨的归纳,才算是求得了一个整体的认识。3、收获朗读的快乐。

26、读是语文学习最有效最根本的一种方法,略读也不能拒绝绘声绘色的朗读。可紧抓课本中的精彩处,让学生反复诵读。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积累的多了,运用的多了,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就会品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但相比精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要读的更精,更高效。4享受抒发的畅快。如果精读是学习,那么略读就是运用。就一点上来讲,略读课文教学应该安排更多的课堂练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为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它是听、说、读、写有机融合,穿插新颖的练习,不但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当然语文课堂要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

27、点及文本特点,设计好字词、句段的练习新形式,或者课堂小练笔等富于趣味的练习。在课堂上恰当地练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使课堂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精心设计孩子喜欢的点让孩子感受抒发的畅快5、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有所区别:前与后;内与外;精与细;收与放。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精读课文教学是是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准备,反之略读课文教学又是精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拓展与提升。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各有其用,只有将二者的位置摆正,关系处理得当,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高效!(2)从“整体”出发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1.整体考虑教学内容【目标要简洁】(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段要求。(2)在一定程度

28、上体现了教材编排意图的“阅读提示”。(3)单元训练重点。(4)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和情感张度。以课文秦兵马俑夸父逐日学会看病乌塔火烧云为例进行解析。(3)注意课文中的“连接语”连接语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明确提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师生指明了教与学的方向。但连接语中的有些阅读要求通常是隐性的,需要教师提炼。如七月的天山的连接语为例分析。总之略读教学有“四字诀”:精内容选择“精”: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品味语言;简课堂结构“简”:块状设计,不求精心,但求放权实语言训练;“实”:牵一发动全身,抓一点展开训练宽文本拓展;“宽”:或推荐,或补充,努力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带到课外。活页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