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3504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单项选择

1.1964年10月,李宗仁向来访者说:

“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点火!

”随着指挥员命令的下达,操作员迅速准确地按下了发射电钮。

导弹载着核弹头,向预定目标飞去。

不久,精确命中目标,成功实现核爆炸。

这一事件发生在(  )

A.1964年B.1966年

C.1967年D.1976年

3.2018年4月24日,我们迎来了第三个“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的设立与下图中内容相关。

下列有关图中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

C.它的名称为东方红一号

D.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两弹一星”精神国人牢记、“两弹一星”元勋世人敬仰。

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雷锋B.王进喜

C.焦裕禄D.邓稼先

5.“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这个飞船”是(  )

A.神舟一号飞船B.神舟三号飞船

C.神舟五号飞船D.神舟六号飞船

6.下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

他是(  )

A.王进喜B.邓稼先

C.焦裕禄D.袁隆平

7.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感言: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故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虽历经曲折,却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应是(  )

A.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B.自由民主 平等博爱

C.实业救国 振兴中华

D.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二、辨析改错

10.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迈进,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掌握了核技术。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在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

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声明中说: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材料三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1)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请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4分)

(2)材料三中的“此翁”和“你”分别指的是那两位科学家?

(4分)

 

(3)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2分)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A [解析]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题干描写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故选B。

3.B 4.D 5.C 6.D 7.B 8.A 9.A

10.

(1)× “氢弹”改为“原子弹”

(2)√

(3)× “杨利伟”改为“翟志刚”

11.

(1)原因:

为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维护世界和平。

(2)袁隆平。

屠呦呦。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坚持不懈、为国争光等精神。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单项选择

1.粮票、布票等是长辈们曾使用过的购物票证,当时发行这些票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时商品严重匮乏

B.当时享受高福利

C.票证代替了人民币

D.使用起来很方便

2.下面描述的现象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是(  )

A.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B.经济恢复,物价稳定

C.商品匮乏,教育落后

D.生活改善,物资丰富

3.人们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

下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4.下表直观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变化

时间

城镇

农村

1978年

6.7平方米

8.1平方米

2012年

32平方米

37平方米

A.居住环境改善B.温饱问题解决

C.城乡收入增加D.交通条件改善

5.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出行方式有(  )

①火车 ②高铁 ③汽车 ④共享单车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6.下列有关我国电信事业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电信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简便

B.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

C.移动电话使用十分普遍

D.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7.下面漫画《三代人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生活水平的变化B.思想观念的变化

C.生活习惯的变化D.科技水平的变化

二、组合列举

8.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1)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____________、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________、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通信事业的发展和____________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材料解析

9.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

读图,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吃、穿、住、行条件的改善有哪些表现?

请举例说明。

说说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6分)

 

(2)人们穿着打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4分)

 

四、活动与探究

10.下面是某报社记者对北京市几位居民进行的采访,请根据下列几段采访记录来认知历史,探究历史。

【采访探究】

张大妈:

“(20世纪)80年代初那会儿,买东西还要凭票证,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买点肉、豆制品。

到了90年代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票证不用了,鱼肉蛋禽也越来越丰富。

现在,家里更是连年夜饭都不做了,直接在饭店订一桌,我这个老太太也不用跟着忙活了。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有哪些。

(2分)

 

(2)张大妈的话体现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吃”这一方面有了怎样的变化?

(2分)

 

胡先生:

“80年代初,我回家特别麻烦,先坐火车到山东兖州,换乘公共汽车去临沂,再乘车到县城,从县城乘车到离家最近的车站下车,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

……到90年代就好了,北京到我们县的直达列车开通了,不用再费那么多周折。

(3)通过对胡先生的采访你了解到了改革开放后哪一方面的巨大变化?

你还可以建议他采用哪些快捷的方式回家呢?

(一种即可,4分)

 

【模拟采访】

(4)如果你是报社记者,请你采访一些居民,谈一谈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你会针对哪些方面进行访问呢?

(至少说出两个方面,4分)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A 2.D 3.C 4.A 5.B 6.B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

根据漫画的文字信息,从“肩挑到开拖拉机再到用电脑”,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8.

(1)营养均衡

(2)旅游

(3)通信方式

9.

(1)吃:

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

穿:

不再是“蓝灰色的海洋”,衣着丰富多彩,展示个性,显示风度。

住: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行:

交通方便,出门旅游增多。

原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2)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10.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商品供应充足;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票证已无存在的必要。

(2)由原来的食物匮乏、单调,到改革开放后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3)交通运输上,即“行”这一方面。

坐飞机或开私家汽车走高速公路等方式。

(4)如对服饰、住房、交通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访问。

(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