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223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0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docx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测试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知识。

(共11题;共100分)

1.(10.0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通过擦燃火柴的________与她________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________和对当时社会的________,无情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那一定会很好》讲述了一粒种子的一段生命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两只蟋蟀玩捉迷藏时,________被吞进牛肚子,________想办法帮助________侥幸逃脱的一次惊险“旅行”。

(4)《一块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写蚂蚁队长指挥蚂蚁们搬运奶酪时的________,表现了动物之间的________和________。

2.(6分)按要求填空。

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凋零________   辗转________   幸运________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凋零________   容易________   平安________

3.(4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

(缩句)

(2)在那一瞬间,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

(修改病句)

(3)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发挥想象,照样子写句子)

4.(4分)读课文《穷人》,说说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5.(6分)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句话中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语表现了总理办公室的简单,________和室内陈设的对比更突出了这种简单,表现了总理________的品质。

②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浏览”的意思是________,“一边看一边思索”用一个词来表示就是________,“有时问我一两句”用一个词来表示就是________,这句话表现了总理对待工作________。

6.(4分)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咏柳”是歌颂柳树的意思。

(2)《咏柳》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愈。

(3)《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4)《咏柳》一诗中的“碧玉”指年轻漂亮的女子,比喻柳树。

7.(4分)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________”。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说:

“________”。

8.(12分)(2019六上·余杭期末)拟写公益广告词。

(要求:

从下列二选一,须主题鲜明,体现押韵,字数不超出格子。

(1)拟:

条以“禁止酒驾”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2)为“垃圾分类”拟一则广告词。

9.(13.0分)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10.(17.0分)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到了,正是碧绿多姿的柳树茂盛的时期。

正在那纤细摇曳的万楼柳条上,挂满了嫩嫩的细叶和毛茸茸的柳絮。

春风吹来,柳絮随风飘荡,形成一个个“小绒球”,它们有的好似雪花吹来,有的像正在演习的伞兵,还有的像天上的云朵……风渐渐小了,柳絮便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簇簇、一团团拥抱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小的雪丘,时而又被刮来的阵阵微风吹散了。

它们随风在地上迅速地乱滚着,一个跟着一个,仿佛是在嬉戏、追逐小孩子。

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成了无数快乐的小精灵。

这些飘来荡去的“小精灵”总爱跟人们开玩笑。

有时,它们竟会扑在人们的脸上,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转眼间会使人们变得白发苍苍。

我有时伸手去抓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可不知为什么,一抓它,它就跑开,大概跟我捉迷藏吧!

我喜欢柳絮,因为它们是那样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童话般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找出一个拟人句。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________       似乎——________

快活——________       大约——________

(4)文中的“小精灵”指的是________,作者对柳絮的称呼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作者喜爱柳絮的原因是________。

11.(20分)快乐作文。

你想过吗?

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坐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的?

利用你的奇思妙想,当一次科学家去发明创造吧!

可以先画下来,再写下来。

注意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

不少于350字。

题目:

未来的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共11题;共100分)

答案:

1-1、

答案:

1-2、

答案:

1-3、

答案:

1-4、

考点:

解析:

答案:

2-1、

考点:

解析:

答案:

3-1、

答案:

3-2、

答案:

3-3、

考点:

解析:

答案:

4-1、

考点:

解析:

答案:

5-1、

考点:

解析:

答案:

6-1、

答案:

6-2、

答案:

6-3、

答案:

6-4、

考点:

答案:

7-1、

考点:

解析:

答案:

8-1、

答案:

8-2、

考点:

解析:

答案:

9-1、

答案:

9-2、

答案:

9-3、

考点:

解析:

答案:

10-1、

答案:

10-2、

答案:

10-3、

答案:

10-4、

考点:

解析:

答案:

11-1、

考点: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