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030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docx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二及答案解析389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司法考试

(二)及答案解析389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徐某,女,因故意杀人罪、爆炸罪被依法逮捕。

在其关押在看守所期间,发现其已怀有2个月的身孕,于是公安机关强迫其做了人工流产。

对于徐某,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

A.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B.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不能适用死刑

D.只能判处有期徒刑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即使做了人工流产,也不适用死刑。

第2题:

下列关于人民法院作出变更判决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行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人民法院应判决变更

B.只有该行为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人民法院才应判决变更

C.只有对行政处罚行为人民法院才有权变更

D.只有对行政处罚与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人民法院才有权变更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

“……(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据此,变更判决的适用条件为:

①行政处罚畸轻畸重即行政机关的处罚与被处罚人的实际违法行为不匹配,相差悬殊,②同等情况不同等对待或不同情况同等对待;③行政处罚缺少必要的限度,以至于影响了被处罚者的基本生活;④行政处罚反复无常;⑤行政处罚违反了择其最善的原则,在有各种处罚手段可供选择时,行政机关应在裁量范围内,尽量选择对违法者影响较小的处罚。

相反则构成显失公正。

应当注意:

显失公正并不要求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恶意。

第3题:

当事人有权对未生效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例外的情形是()。

A.被告人

B.被害人

C.自诉人

D.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享有上诉权的主体。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0条、第182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享有上诉权,但享有请求抗诉权。

第4题:

孙某(男,1987年7月4日出生)于2001年6月30日、7月1日、7月2日连续三次盗窃财物,价值3万元;于2003年7月2日、7月3日连续两次盗窃财物,价值2万余元;于2004年1月1日又盗窃财物,价值1万元。

案发后,孙某被捕归案。

法院认定孙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其盗窃数额为()。

A.6万元

B.3万元

C.4万元

D.1万元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刑法》第17条,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8种罪名时,方承担刑事责任。

盗窃罪不属于此8种罪。

所以孙某对其于2001年、2003年实施的盗窃行为。

不负刑事责任,所以这两部分盗窃数额不计。

第5题:

对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重大、复杂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侦查中羁押犯罪嫌疑人的期限经过3次延长后,最高可达()。

A.2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7个月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侦查羁押期限的延长。

《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

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126条规定: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第127条规定:

“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据此,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经过3次延长后,最长可羁押7个月。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6题: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一般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并规定,受罚款处罚的人应当依法缴纳罚款,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缴纳的,公安机关可以按日增加罚款1至5元。

这里200元罚款和1至5元的罚款的性质是什么?

()

A.都是行政处罚行为

B.都不是行政处罚行为

C.200元罚款不是行政处罚行为

D.1至5元的罚款不是行政处罚行为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政处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以惩戒为目的,处以1至5元的罚款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履行交纳罚款的义务,这一行为是一种行政强制执行的措施,不是行政处罚。

第7题:

伪证罪的主观方面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伪证罪的主观方面必须表现为直接故意。

第8题:

有关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被诉行为的全部证据和依据,否则视为没有证据

B.被告若有正当事由可以延期提供,但必须书面告知法院

C.被告若有正当事由可以延期提供,但必须经法院准许

D.被告即使有正当事由,也必须在收到起诉状后10日后提供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了对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期限的要求:

因法定正当事由,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的,须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证据的书面申请,如法院准许延期提供,被告应在正当事由消除后10日内提供证据。

以此衡量,ABD项均错误。

第9题:

外资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钱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0万元归己所有,钱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贪污罪

B.保险诈骗罪

C.诈骗罪

D.职务侵占罪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巨大的是职务侵占罪。

应注意它和贪污罪在主体上的区别,后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前者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第10题:

小王是一起抢劫案中的受害者,公安机关将本案侦查终结后,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将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本案中,被告人秦某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就聘请了律师,而对于小王,他有权在何时聘请诉讼代理人?

()

A.案件立案之日

B.案件开始审查起诉之日

C.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

D.案件移送至人民法院审判之日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第11题:

甲将乙打伤。

被区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甲无异议,15天拘留开始执行。

乙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甲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判决拘役2个月。

这时,甲某的行政拘留15日已经执行完毕。

对此甲需要执行的刑期是()。

A.一个半月

B.十五天

C.二个月

D.二个半月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28条规定: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第12题:

司机甲某,一日驾车载单位同事去开会,途中刹车突然失灵,甲某连踩刹车数次未果,而此时左边是对面驶来的车辆,右边是树木,甲某急将方向盘打向右边,结果车撞在树上,造成车内一人死亡,两人重伤。

则()。

A.本案为不可抗力,甲某不承担刑事责任

B.本案为紧急避险,甲某不承担刑事责任

C.甲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D.甲某的行为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第13题:

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A市为了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对这一问题尚无制定好的法律法规),制定了《A市关于加强娱乐场所管理的规定》,规定了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那么罚款的限额应由谁来确定?

()

A.由A市人大常委会决定

B.由国务院规定

C.由省人大常委会规定

D.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3条规定,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的罚款的行政处罚。

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第14题:

由于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当事人的诉权或起诉期限,致使当事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其起诉期限从当事人实际知道诉权或诉讼期限时计算,但最长不过超过多少时间?

()

A.15日

B.1年

C.2年

D.3个月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41条规定: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15题: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如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正确的做法是()。

A.暂缓起诉

B.中止诉讼

C.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D.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中对某些法定情形的处理。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了酌定不起诉的情形,具体为:

“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6题:

4月4日甲市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刘某提请逮捕,但市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4月8日市公安局认为决定有错误,申请复议,4月12日市检察院复议维持原决定,省检察院于4月14日收到甲市公安局的提请复核意见书,省检察院应当在什么时间以前作出复核决定?

()

A.4月19日

B.4月21日

C.4月28日

D.4月29日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我国《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06条规定:

对公安机关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核的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提请复核意见书和案卷材料后的15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如果需要改变原决定,应当通知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撤销原决定,另行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

必要时,上级人民检察院也可以直接作出批准逮捕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对不批准逮捕案件的复核,由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部门办理。

第17题:

某公司货车司机甲,因违法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连车带货扣押。

当天晚上,甲即带上尖刀、钳子,潜入工商所,实施盗窃,试图将自己的汽车盗回。

甲正在用工具撬车门时,被值班人员发现。

当值班人员来抓他时,甲用尖刀重伤一名值班人员。

甲的行为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