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972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

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澹泊谵语赡养瞻望

B.哺育甫定逋逃桃脯

C.漂洗骠勇剽悍飘扬

D.抵押扺掌神祇祗仰

答:

D(A依次为dàn、zhān、shàn、zhān;B依次为bǔ、fǔ、bū、fǔ;C依次为piǎo、piào、piāo、piāo;D依次为dǐ、zhǐ、qí、zh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搞新闻采访进行写作是新闻记者的天职,但是要写出精品,记者们必须对政治和新闻有极高的敏感度,必须练就一身倚马可待的真本领、硬功夫。

B.父母对子女总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教育子女也总是苦口婆心,做子女的,应该多体谅,多理解,不要让父母枉费心机。

c.孩子溺爱不得,对于他们的不情之请,家长要坚决说不,否则孩子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并且不知道珍惜,一旦要求达不到,就会怪罪父母。

D.她本来就天生丽质,加上又会保养,使用化妆品后更加花容月貌,周围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她心里乐开了花。

答:

A(A比喻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使用恰当。

B白费心思,贬义词。

贬词褒用,不恰当。

C不近人情的请求,多用于向人求助的客套话。

使用不恰当。

D非常漂亮的容貌,名词性短语,不作谓语,不受副词修饰。

使用不恰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江海区挂牌成立的困难归侨侨眷救助站,将以保障归侨侨眷生活为目标,除了以各项惠侨政策为载体、采取政策倾斜外,还进行资金扶持、物质援助,标志着江海区侨务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B.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显示:

受冷空气影响,周内我市大多以阴有小雨天气为主,各地气温也将有所下降。

今起3天降温降雨明显,日平均气温下降3至5℃,到周末天气才会有所好转。

C.2009年,解放军高级将领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此番调整涉及到的高级将领的人数有33人,而高层释放的关于“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的信号更是意味深长。

D.烟台莱州市局近日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通过晨会例会、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加强对节水、节电、排污等工作的监管,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答:

D(A“标志着江海区侨务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暗换主语,可加主语“救助站的成立”;B“大多……以……为主”句式杂糅;C“涉及到”成分赘余。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语段,又叫句群,是由句子组成的语言表达单位

②它是建筑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表意“层次”

③语段正是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较大语义单位

④但是,要表达多方面的、比较复杂的思想,往往需要把几个句子组织起来,结成更大的言语片段,以表达“一层”的意思

⑤我们知道,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单独地使用,能够单独地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

⑥它是句子和语篇之间的中间层次

A.①②⑤④③⑥B.①⑤④③⑥②

c.①⑥⑤④③②D.①⑤④③②⑥

答:

C(注意②、⑥句中的“它”和③句中的“这样”代指的内容,注意④句中的“但是”连接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未来气候是如何“算”出的?

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等要素构成的系统,非常复杂。

它们不但受外界影响,而且也会发生相互作用。

气候模式可以说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首先编写由众多方程组成的复杂程序,再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运算,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其运算过程所使用的数据量大得惊人,往往达到几十个TB(万亿字节),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

气候模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界用以预测未来气候演变和影响的主要工具。

气候模式是在天气预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原理和天气预报模式有些类似。

天气预报模式已有60多年历史,是全世界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二者的区别在于,天气预报模式主要考虑大气运动变化情况,而气候模式要复杂得多,需考虑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的状况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影响。

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抓紧对全球30多个气候模式进行完善和运算,也就是把各国的气候模式,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比试。

这些模式会模拟过去1000年的气候演变,特别是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估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最新预测结果是怎样的呢?

有关专家表示,不同模式之间预测的结果差异较大,目前采取的一个方式是“集合平均”,即把所有模式预测的结果集合起来,看其平均情况,这样可靠性会大大增强。

从世界各国气候模式最新的预估结果来看,未来升温趋势将延续,而增温幅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很大,但预估结果同时显示,全球变暖并不是意味着每个地区都普遍升温,未来不排除某些区域会出现降温。

气候模式的发展在不少国家受到重视,它是目前唯一能定量客观展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手段,尤其是对大尺度气候异常和变化的预测可信度较高。

但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气候模式的结果并不可信。

例如,由于不同的模式对天空中云的状态处理方式不同,预测结果在地表温度等方面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然而,气候系统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而且地球气候系统还受到地球以外的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其他因素变化的影响,要对未来长时间的气候状况作出像一周之内的天气预报那样准确和精细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科学水平局限.气候模式的预测确实存在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不等于不可靠和不能用。

从对全球平均升温趋势的预测来看,可信度就很高。

作为目前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和影响的最主要的工具,气候模式的预测结果能够作为政府决策者的科学

依据。

(摘自201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5.下列关于“气候模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候模式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借助巨型计算机对许多复杂程序进行长时间、大数据量的运算,从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B.气候模式由天气预报模式发展而来,前者是对未来长时间的气候状况作出预测,后者则是对短期天气作出准确和精细预测的主要工具。

C.与天气预报模式相比,气候模式比较复杂,它必须将地球气候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的状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在内。

D.气候模式之所以能预估全球温度的变化情况,主要依靠其对过去1000年,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的准确模拟。

答:

D(原文强调“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估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不仅其组成要素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其他外界因素变化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B.为了对未来气候变化作出准确预测,各国科学家正在抓紧对全球30多个气候模式进行完善和运算,每个气候模式的运算都要耗时好几个月。

C.“集合平均”的操作模式,可以消除不同气候模式之间预测结果的差异,使人们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变得更加可靠。

D.虽然有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但作为目前能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唯一手段,其科学价值不容忽视。

答:

A(B“每个气候模式的运算都要耗时好几个月”有错,原文“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C“可以消除不同气候模式之间预测结果的差异”有错,原文只说“这样可靠性会大大增强”;D‘‘作为目前能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唯一手段”有错,原文强调气候模式“是目前唯一能定量客观展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手段”。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气候模式的最新预估结果来看.未来的增温幅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很大,不排除某些区域会出现降温。

因此,预言全球气候变暖,为时尚早。

B.要消除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可靠性的质疑,只需对天空中云的状态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避免其在地表温度等方面存在的预测差异。

C.气候模式只能对大尺度气候异常和变化作出预测,而无法作出像一周之内的天气预报那样准确和精细的预测。

D.虽然受科学水平的限制,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变化和影响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政府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科学依据。

答:

D(A原文强调“未来升温趋势将延续”;B说法太绝对;C原文没有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lO题。

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

预苏舜钦进奏院会,出签书集庆军判官。

王尧臣修《唐书》,以敏求习唐事,奏为编修官。

持祖母丧,诏令居家修书。

卒丧,同知太常礼院。

石中立薨,子继死,无他子。

其孙祖仁疑所服,下礼官议。

敏求谓宜为服三年,当解官,斩衰①。

同僚援据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议,遂定为令。

加集贤校理。

从宋庠辟,通判西京。

为群牧度支判官。

坠马伤足,出知亳州。

治平中,召为仁宗实录检讨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判太常寺。

英宗在殡,有言宗室服疏者可嫁娶,敏求以为大行②未发引,不可。

逾年,又有言者。

敏求言宗室义服,服降而练,可嫁娶矣。

坐前后议异,贬秩知绛州。

王珪、范镇乞留之,使成实录。

神宗日:

“典礼,国之所重,而误谬如是,安得无责。

”然敏求议初不误,曾公亮恶礼院刘瑾附敏求为说,故因是去之。

是岁,即诏还。

徐国公主以夫兄为侄奏官,敏求疏其乱天伦,执正之。

王安石恶吕公著,诬其言韩琦欲因人心,如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出之颍州。

敏求当草制,安石谕旨使明著罪状,敏求但言敷陈失实。

安石怒白于帝,命陈升之改其语,敏求请解职,未听。

会李定自秀州判官除御史,敏求封还词头,遂以本官右谏议大夫奉朝请。

策试贤良方正,孔文伸对语切直,擢置优等,安石愈怒,罢文仲。

人为敏求惧,帝独全护之,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

邓润甫为帝言:

“比群臣多尚告讦,非国家之类,宜登用敦厚之士,以变薄俗。

”乃加敏求龙图阁直学士,命修《两朝正史》,掌均国公笺奏。

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

特赠礼部侍郎。

(《宋史·敏求列传》有删节)

【注】①斩衰:

丧服名,衰(cuī)通“缞”。

“五服”中最重的丧服。

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

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

古代,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

②大行:

指皇帝的葬礼。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僚援据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议是:

赞同

B.加集贤校理加:

升任

C.曾公亮恶礼院刘瑾附敏求为说,故因是去之去:

离开

D.王安石恶吕公著,诬其言韩琦欲因人心因:

利用

答:

C(去:

除去。

应结合前后语境推断词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敏求刚正方直的一组是

①判寺宋祁是其议,遂定为令

②敏求疏其乱天伦,执正之

③敏求当草制,安石谕旨使明著罪状,敏求但言敷陈失实

④安石怒白于帝,命陈升之改其语,敏求请解职

⑤策试贤良方正,孔文仲对语切直,擢置优等

⑥乃加敏求龙图阁直学士,命修《两朝正史》,掌均国公笺奏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⑤⑥D.②③④

答:

D(①主语是宋祁,是客观陈述宋祁同意敏求的看法,⑥是皇帝对敏求刚正方直,敦厚不阿的嘉奖,是侧面表现敏求的品质。

②陈述敏求以乱天伦的罪名将徐国公主抓捕正法。

符合题意。

⑧陈述敏求为了维护客观事实,敢于触犯宰相王安石。

符合题意。

④说明最终不能如实反映事实,敏求愤而请求辞官。

符合题意。

⑤陈述敏求主持贤良方正的考试,因为孔文仲对答时语言切直不阿,便将他评为优等。

符合题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求认为石中立之孙石祖仁应为石中立穿斩衰服丧三年。

后来,敏求官职几度升迁,应宋庠的请求,先后担任西京通判、群牧度支判官、亳州知府、仁宗实录检讨官等职务。

B.敏求在宋英宗死后较疏远的皇族成员什么时候可以婚嫁这个问题上,看法前后不一,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