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试题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然而就在这次地震之前的61秒内,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已经陆续收到了通过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种终端设备发出的提前预警(如下左图)。
倒计时数秒之后,震感如约开始强烈起来。
如下右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地震震源发生在()
A.地壳B.地幔
C.内核D.外核
2.公开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如果能在地震发生时提前3秒得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获得警报,伤亡人数可减少39%,提前2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63%。
根据所学知识,地震预警系统能准确预警的原理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C.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答案』1.A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地震波的知识点。
『1题详解』
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上地幔和下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从材料得知,震源深度16米,震源位于地壳中,A正确。
故本题选择A。
『2题详解』
地震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的速度快但破坏性小,横波的速度慢但破坏力大。
地震预警系统正是利用了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提前几十秒预警,B对。
横波和纵波都是需要通过固体传播,A错;人的生理反应能力不能作为客观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参考,C错;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但是不可以预警,D错。
故本题选择B。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D.南半球中纬度
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3.B4.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判断。
『3题详解』
线速度分布规律: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相同纬度线速度相等;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图示的线速度大约是地球的一半左右,应是中纬度地区;且其线速度的变化自南向北递减,是北半球,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
同纬度地区,如果某地海拔高,也相当于地球半径加长,线速度也大。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a的自转的线速度大于b地,说明a点地势高;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读下面光照图(俯视图),图中B、D两点所在的纬线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完成下列各题。
5.关于图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均位于昏线上,都为18:
00点
B.该日为夏至日前后
C.D点与A点的地方时和区时均相差3小时
D.B点地方时为12:
00点
6.该图显示出地球运动特点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
B.此刻,A、B两点的太阳高度相等
C.该日,B点与D点的昼长相等
D.A点的自转角速度小于B点
『答案』5.D6.D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说明该图是北半球的极地俯视图。
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即AB弧线;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即BC弧线,A选项错;该日北极圈内以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冬至日,B错。
图中D点和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差是45°,地方时差是3小时,而区时是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C错;B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D对,故选D。
『6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A对,不合题意;此刻,AB两点都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均为0,B对,不合题意;BD两点都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且出现极夜,昼长为0,C对,不合题意;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所有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D错,符合题意。
故选D。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两个相同规格的密封玻璃箱,其中甲箱底部放有土层。
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半小时后,同时测量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甲箱温度比乙箱高。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7.该实验主要验证( )
A.土壤的反射率B.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C.大气热力环流D.一天最高气温出现时刻
8.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甲箱的土层吸收太阳辐射B.透进甲箱的太阳辐射更强
C.透出乙箱的太阳辐射更多D.乙箱中产生的大气辐射弱
『答案』7.B8.A
『解析』该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7题详解』
两个玻璃箱的不同在于甲箱底部放有土层,结果发现甲箱温度比乙箱高,说明对流层大气直接的主要热源是地面,地面通过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而大气又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故选B。
『8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同时向外辐射长波辐射,而长波辐射出不来,从而使热量保存在玻璃箱中,所以甲箱温度比乙箱高,故选A。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
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8:
30~9:
30B.陆风转湖风10:
00~11:
00
C.湖风转陆风12:
00~13:
00D.湖风转陆风13:
00~14:
00
10.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湿度差异B.湖陆的面积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D.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9.B10.D
『解析』
『9题详解』
陆风从陆地吹来,气温高湿度小,图中10:
00~11:
00湿度明显增加,之后湿度一直较高,说明为陆风转湖风,B正确。
『10题详解』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湖泊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D正确;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和降温速度快,湖泊热容量大,升温和降温速度慢,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所以选D。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
百帕)示意图”,完成下题。
11.图中④处风向可能是( )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答案』D
『解析』首先应经过研究地点,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即可做出风向。
由此可判断④处风向为东南风,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2.锋线指的是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为“某月10日~13日锋线位置在某地区移动示意图”。
读图分析,关于甲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0日风力最大B.11日气温最低
C.12日降水机会最多D.13日气压最低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锋面的移动方向可知,该锋面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的,雨区位于锋线之后,说明是冷锋系统。
10日和11日甲地尚未受到该天气系统影响,天气晴朗,风力小,气温较高,AB错误;12日受到冷锋系统控制,出现降温、云雨天气,降水最多,C正确;13日锋面已过境甲地,甲地受冷空气控制,气温降低,气压上升,D错误。
故本题选择C。
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
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B.降水
C.植物蒸腾D.下渗
14.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①减少城市内涝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④提高江河水位 ③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13.D14.A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及其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
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
故选D。
『14题详解』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对。
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对。
可能降低提高江河水位,③错。
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
A对,B、C、D错。
故选A。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该海域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
16.若该海域地处北印度洋,且洋流②势力强劲,则此时为(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15.A16.B
『解析』
『15题详解』
读某海域洋流模式图可知,该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
对照选项可能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A对C错。
北半球中高纬度呈逆时针转动,排除B;南半球中高纬度是西风漂流,D错。
故本题选择A。
『16题详解』
若该海域地处北印度洋,北印度洋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形成了顺时针流动的季风环流,夏季时西南季风强盛,洋流②势力强劲。
冬季逆时针的季风环流,春秋季节北印度洋季风环流不明显,排除ACD。
故本题选择B。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图中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8.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是()
A.大理岩B.玄武岩
C.页岩D.石灰岩
『答案』17.B18.A
『解析』该题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
『17题详解』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这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规律可知,沉积岩是在一系列的外力作用下形成,因此②箭头指向沉积岩,应该是外力作用,故选B。
『18题详解』
该题考察岩石的种类,大理岩石石灰岩受热变质形成的,A正确;玄武岩为岩浆岩;页岩和石灰岩都是沉积岩,CD错。
19.如果在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处修建深水港口,比较合适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凹岸不断被侵蚀,河床较陡,适宜建深水港口。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1.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答案』20.C21.A
『解析』
『20题详解』
修建水库后,库区蒸发加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从而导致植被覆盖率增加;同时,修建水库后,土壤水增多,也导致植被覆盖率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导致蒸腾作用增强,进而使得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因此Ⅰ、Ⅱ、Ⅲ、Ⅳ分别对应①④②③,故选C。
『21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人类修建水库,使得水文这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这很好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A。
读下图“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
C.热带雨林D.荒漠
23.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海拔D.土壤
『答案』22.A23.B
『解析』
『22题详解』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地位于四川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甲位于落叶阔叶林带下面,最可能是常绿阔叶林,A正确。
热带雨林、针阔混交林、荒漠均不是亚热带基带植被类型,BCD错误,选择A。
『23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图示可知,该山地东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坡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进而导致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
东西两坡热量、海拔、土壤相差不大。
故选B。
海水稻是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从野生稻中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在盐度不低于1%的海水中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
它能耐盐碱、抗病虫害,稻米富硒、高氨基酸。
2017年9月28日,山东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进行实地测产,亩产量达到620.95千克。
我国有盐碱地和近海滩涂16亿亩,海水稻培育成功将使我国部分盐碱地有望变良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海水稻米在我国市场前景广阔,原因是( )
A.我国人均耕地少B.我国盐碱地和近海滩涂面积巨大
C.海水稻米品质高D.开辟了我国北方农业用水新途径
25.有人反对在沿海滩涂大面积种植海水稻,合理的理由是( )
A.海水稻产量低B.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滩涂污染
C.加剧海岸侵蚀D.破坏滩涂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
『答案』24.C25.D
『解析』
『24题详解』
海水稻米在我国市场前景广阔,原因是海水稻米品质高,富硒、高氨基酸,C对。
稻米市场广阔,不是海水稻种植,与我国人均耕地少、我国盐碱地和近海滩涂面积巨大无关,A、B错。
开辟了我国北方农业用水新途径,也是海水稻种植优势,D错。
『25题详解』
有人反对在沿海滩涂大面积种植海水稻,合理的理由是破坏滩涂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D对。
海水稻产量高,A错。
海水稻抗病虫害,农药的使用少或不使用,不存在滩涂污染,B错。
植被增加,减轻海岸侵蚀,C错。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受_______(气压中心)控制,垂直方向上盛行_______(上升或下沉)气流,水平方向上气流呈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______。
(2)B所在区域气候类型为_______,陆地自然带为_______。
(3)此季节,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形成原因为_______。
(4)北半球夏季,C所在半岛主导风向为_______,形成原因为_______。
(5)下图反映的气候特征与北京最相似的是_______。
『答案』
(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者亚洲高压下沉顺时针寒冷干燥
(2)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温和湿润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4)西南季风主要受气压带风带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5)乙
『解析』本题考查季风环流和典型气候的判读。
(1)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得知,图中A地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为高压,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是反气旋,北半球呈顺时针。
其控制的地区纬度较高,所以寒冷干燥。
(2)B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区;对应的陆地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从上题得知,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所以地中海地区气候受到西风带控制影响,当地温和多雨。
(4)北半球夏季,C所在半岛也就是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当地的夏季风主要是受气压带风带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5)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1月份月平均温度小于零度。
结合选项符合只有B项。
27.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甲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海域位于______半球,判断依据____________。
(2)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则a洋流名称是______,其性质是______,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渔场,它位于______洋流(填字母)和______(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渔场和北海渔场等。
(3)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负面影响是______。
(4)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b洋流的是____,其性质是____,对气候的影响____。
『答案』
(1)北图中显示,甲海域大洋环流以30°为中心,属副热带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由此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半球
(2)北太平洋暖流暖北海道d(填写文字不得分)千岛寒流纽芬兰
(3)扩大污染范围
(4)D寒流降温减湿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甲,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30°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
判断所处的半球为北半球。
(2)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则a洋流名称是为北太平洋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图中①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日本暖流图中d和千岛寒流),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北海道渔场。
世界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还有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来自北极的寒流)。
(3)洋流对海洋污染的负面影响是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②海区的石油泄漏污染会扩散到其它海区。
(4)甲图b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
对应的温度从低温指向高温,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凸出,对应图中为D。
寒流给气候带来的影响是降温降湿。
28.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3F4是________构造,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
F1F2、F3F4形成之前,该地区是一个完整的________构造。
(3)图中河流的成因是__________。
该河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地质构造条件考虑,该地区是良好的________构造。
『答案』
(1)断层F3F4两侧的同一种岩层发生断裂位移
(2)山谷向斜
(3)岩层断裂后遭受侵蚀而成该河沿线多急流瀑布,不利于航运
(4)储水
『解析』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及岩层分布图判读,难度中等。
(1)图示F3F4两侧岩层不连续分布,判断为断层构造。
(2)根据图示等高线向高海拔凸起判断,该区地形为山谷,水流汇集形成河流。
地质构造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定。
F3F4附近若岩层连续,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较老,为向斜构造。
(3)分析断层构造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图示河流是岩层断裂下陷,流水汇聚侵蚀形成。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该河沿线多急流瀑布,地形较陡峭,不利于人们居住。
(4)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该处为向斜,向斜是地下水的汇集地。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
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图甲)。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答案』
(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
(2)西北风。
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以高压中心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为西北风。
(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且保温,为沙丘上的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热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生长;同时砂砖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沙流,可以阻止沙丘流动。
『解析』本题以包兰铁路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特征的分析、盛行风向以及成因、条带状砂砖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地表环境特点包括地势、植被、水源和土壤等方面。
读图分析可知,包兰铁路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降水少,植被覆盖率较少,主要以荒漠为主。
根据剖面图示可知,该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从位置上看,该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
解释成因的时候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阐述,加以地转偏向力的解释即可。
由于海陆热力性的差异,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从高压中心呈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空气由西北流向东南,再加上向右的地转偏向力,该地盛行西北风。
(3)读材料三可知,砂砖“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说明砂砖能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温度;另外,该地沙漠化严重,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