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6311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1号卷·A10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与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尽管庄子所主张的“道通为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庄子对普遍、统一、整体的关注,但同时庄子也充分肯定事物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这从他关于“德”的论述即可看出。

《庄子》中“德”的含义不同于儒家以仁义为主要内容的品德、德行之德,而是继承了老子关于德的基本规定。

一方面指淳朴的自然本性,例如《人间世》说: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认为如果世人一味追名逐利,争强好胜,便会使真德即淳朴的自然本性遭到破坏而荡然流失。

另一方面,《庄子》的“德”是指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定性而言,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特定的规定,这种规定构成了具体事物之“德”,而此种意义的“德”来源于具有普遍性的“道”。

所以庄子很重视德,强调“通于天地者,德也”。

人有人之德,物有物之德,是无法相等同的,认为庄子将人等同于物的观点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庄子的齐物不是在客观上抹杀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而是“分而齐之”,即首先以事物之“德”作为现实的出发点,充分肯定事物间的差异,即所谓“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齐物论》)。

即万物各有其本然,各有其值得肯定的方面,没有哪一种事物无本然之态,无值得肯定之处。

庄子承认世间纷繁复杂的事物各有其存在的内在根据与合理因素,正视分化的多样的现实世界,然后再通过人的主观视域的转换和境界的提升来实现“齐”,这视域便是“以道观之”。

道作为终极依据和普遍法则,不仅在于统摄现象的杂多,赋予其内在的秩序性,还在于作为人的视角和态度发挥作用,即是一种“观法”。

站在物的角度,莛与楹,厉与西施,是如此的不同;泰山之大与秋毫之小是如此的显明。

但若从道的角度看,把此物和彼物分隔起来的种种不同,都可被打通。

在这里,通不意味着等同,而是意味着不执着于不同。

“道通为一”不是指道可以在客观上将万物多种多样的存在形态改造为一个模式,而是说当人体悟了道,遥契于道,便会突破“成心”的困扰,沉浸在游于道的逍遥和恬静之中,此时,万物的差别便不会萦怀了。

可见,庄子的齐物主张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而是关乎人的生存态度与生命境界。

如此一来,齐物与物物之间便不再构成一对矛盾,二者的关系转变成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庄子之所以强调齐物,是因为物若不齐,欲则不止。

若无齐物为前提,是非之争永远不会平息,物欲横流的状况也永远不会休止。

人深陷于是非与物欲,惶惶不可终日,心灵便不会轻松,生命便不会充盈。

只有齐物,才可以让人从物的世界中超拔出来,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

所以,庄子主张齐物的真正用心是淡化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逐与贪求,避免世间更多的纷争,使人从被物所累的困顿状态下解脱出来,故齐物是为了物物。

(摘编自陶悦《从“齐物”与“物物”的矛盾化解看庄子哲学的主体性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在儒家和道家眼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儒家认为的“德”是以仁义为主要内

容的品德、德行之德。

B.庄子认为“德”既指淳朴的自然本性,又指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定性,老子基

本上也是这样看待“德”的。

C.在庄子看来,“名”是“德”的天敌,一个人若一味追名逐利,争强好胜,就会

让自己的“德”荡然流失。

D.庄子之所以重视“德”,强调“通于天地者,德也”,是因为他认为“德”无不来

源于具有普遍性的“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齐物论》中,庄子讲“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由此可见庄子对事物间差异的肯定。

B.庄子把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定性作为现实的出发点,而把道作为终极依据和

普遍法则,来统摄万象,发挥“观法”之作用。

C.站在“德”的角度看,物物皆不同,因为万物各有其本然,各有其长处,没

有哪一种事物无本然之态,无值得肯定之处。

D.若以“道”来观照世间万物,则会发现以多种多样的存在形态出现的万物其

实都是一个模式,万物的差别便不复存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些学者认为庄子的“齐物”就是把人简单等同于物,这种观点一度存在,

或许是因为他们只看到庄子重视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定性。

B.庄子所谓“道通为一”,实质是一种“观法”,即看待世间万物不执着于对象的

不同,而注意于对象相互之间的联通性和整体性。

C.作者认为,齐物与物物不是矛盾关系,而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只有齐物,

才能使人超然物外,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

D.庄子之所以主张齐物,是因为在他看来,物不齐则欲不止,齐物的真正目

的在于淡化人们物欲,避免世间纷争,使人免于为物所累。

二、现代文阅读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

磨刀匠李德霞

正是麦收时节。

麦收如打仗,麦场如战场。

为了收割、晾晒有个好天气,庄稼人收麦是要抢天的。

手把镰刀一下地,人人心里憋着劲,麦田里听不到人讲话,只听见镰刀割处的“沙沙”响。

只是,忙碌的田间地头,时不时会传来几声吆喝:

“磨——镰刀咧。

将收割的麦子捆扎,一束束运回自家的场上,已是日落时分。

父亲回到院里,刚洗了把脸,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酱红了脸,扛个板凳跨进院门。

一看便知,这是一位走村串户的磨刀匠。

磨刀匠对父亲说:

“兄弟,天色晚了,赶不回去,想在你家借个宿,不知方便不方便?

那时候,走村串户耍手艺的人多,借个宿是常有的事。

父亲呵呵一笑说:

“有啥不方便的?

空屋有的是,只要老哥不嫌弃,只管住。

磨刀匠把肩上的凳子拣一处墙边放下,跟着父亲就进了大哥在家住的那间屋子。

母亲早已把晚饭端上了桌。

父亲就招呼着磨刀匠过来和我们一块儿吃。

磨刀匠犹犹豫豫,推让着不肯上炕,父亲恼了,脸一板说:

“咋?

嫌我家饭菜不可口?

磨刀匠又红了脸:

“哪里,哪里。

只怕讨扰了兄弟。

吃着饭,父亲问磨刀匠:

“老哥哪个村的?

磨刀匠说:

“山那边,沟里村的。

父亲脸上一喜,身子往前探了探,说:

“老哥,可认识一个叫柳义的人?

磨刀匠脸上一愣,停下筷子,笑笑说:

“一个村里住着,咋不认识?

兄弟也认识柳义?

父亲摇摇头,咽下一口饭说:

“我大儿子在县砖瓦厂上班,处了个对象,叫香香,就是你们沟里村柳义家的闺女。

儿子托媒人去提亲了,可香香的父亲柳义不点头,这门亲事就定不下来呀……”

磨刀匠说:

“柳义不点头,恐怕是不了解你家情况吧?

嫁闺女那可是大事,哪个当爹的都不敢马虎。

兄弟你说是不是?

父亲点点头。

磨刀匠又说:

“我回去跟柳义说说,这事应该能成……”

乡村的夜晚静悄悄。

下半夜了,父亲突然被隔壁传来的一阵阵呻吟声惊醒。

父亲披衣下了地,掌灯进了隔壁屋。

摇曳的灯光下,只见磨刀匠蜷缩着身子,一张脸痛苦地扭曲着,额头上沁着汗珠。

父亲被吓呆了,手里的油灯端不稳,晃晃悠悠,灯光忽明忽暗起来。

父亲惊慌地说:

“老哥,怎么啦?

磨刀匠说:

“肚子疼得要命哦……”

父亲放下油灯,伸手摸了摸磨刀匠的手,冰凉冰凉的。

父亲扭身出屋,很快就请来村里的金先生。

金先生给磨刀匠扎了针,又让母亲熬了一碗红糖水给磨刀匠喝下去。

磨刀匠的肚子终于不疼了,一会儿便安静地睡着了。

送走金先生,父亲却不敢回屋睡觉了,就搬了个凳子陪在磨刀匠身边,一直守到天大亮。

早晨,磨刀匠醒来,看见坐在身边打着盹的父亲,眼眶里闪烁起晶莹的光。

母亲又特意给磨刀匠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

磨刀匠再三推辞不过,就含着眼泪“吸溜吸溜”地吃了下去。

搁下碗,磨刀匠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块钱,抖抖索索地递到父亲跟前。

父亲一看,急了,一把挡回去说:

“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

老哥,你这不是打我脸吗?

磨刀匠只好把钱装回口袋,那只手还是抖索着。

磨刀匠扛着板凳要走。

父亲不放心,把磨刀匠送出村外二里地……

天气真是遂人愿,一连串的四五天,都是艳阳当空。

地里的麦子都收完了,只有三五成群的鸟儿时而在田间觅食,时而振翅空中,自在地欢叫着。

五天后,天将近午的光景,磨刀匠又来我家了。

这回,磨刀匠没扛板凳,而是领着个俊俏的大姑娘。

父亲看看磨刀匠,再看看那姑娘,惊诧地说:

“老哥,这姑娘……是谁?

磨刀匠嘿嘿一笑说:

“她就是香香,你儿子的对象。

香香今天来,是想认个门儿……”

父亲欢喜得直搓巴掌:

“这么说,柳义答应这门亲事了……谢谢老哥!

磨刀匠哈哈一笑说:

“兄弟,谢我啥呀?

我就是柳义啊……”

父亲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半天,回过神来的父亲冲我喊:

“小二,打酒去!

(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独立成段,简洁明了。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交代了故事发

生的时间,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B.父亲招呼磨刀匠吃饭,他却“犹犹豫豫不肯上炕”在父亲的催促下又“红了

脸”这既表现了他感谢主人家留宿而不愿再添麻烦的心理,也显示出他对

主人的邀请是否出自真心的怀疑。

C.从情节的发展来看,磨刀匠柳义来“我”家借宿是有意为之,他是为了女儿

的婚事,以“天色晚了,赶不回去”为由,特意来考察我们家的情况。

D.小说的情节自然绵密。

如“磨刀匠又说:

‘我回去跟柳义说说,这事应该能

成……’暗示了他应允了女儿的婚事;又如前文提到父亲跟磨刀匠唠大儿子

婚事的事,结尾处“小二,打酒去!

”与之照应,天衣无缝。

E.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多,而“乡村的夜晚静悄悄”一句却成为点睛之笔,它

不仅写出了乡村夜晚静谧安详的特点,还暗示着磨刀匠生病这一事件的发

生。

5.小说结尾处安排磨刀匠主动带女儿来认门。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4分)

6.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父亲”也有人认为是“磨刀匠”你认为呢?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

我眼中的杨绛先生铁凝

2007年1月29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

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

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

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

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

我有点拿不准地说:

“我该怎么称呼您呢?

杨绛先生?

杨绛奶奶?

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曰: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那一晚,杨绛先生的朴素客厅给我留下难忘印象。

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了文稿、信函。

沿墙两只罩着米色卡其布套的旧沙发,通常客人会被让在这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只更旧的软椅。

我仰头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几枚手印很是醒目。

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

七十多岁时她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上面换灯管。

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

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

我喜欢听杨绛先生说话,思路清晰,语气沉稳。

虽然形容自己“坐在人生的边上”但情感和视野从未离开现实。

她读《美国国家地理》,也看电视剧《还珠格格》,知道前两年走俏日本的玩偶“蒙奇奇”还会告诉我保姆小吴从河南老家带给她的五谷杂粮。

这些新鲜粮食,保证着杨绛饮食的健康。

跟随钱家近二十年的小吴,悉心照料杨绛先生如家人,常有各种社会情状通过小吴传递到杨绛这里。

我跟杨绛先生开玩笑说:

“您才是接“地气”呢,这地气就来自小吴。

”杨绛先生指着小吴说:

“在她面前我很乖。

”小吴则说:

“奶奶(小吴对杨绛先生的称呼)有时候也不乖,读书经常超时,我说也不听。

”除了有时读书超时,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锺书先生所教的“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

小吴还告诉我,杨绛先生虽由她照顾,但至今更衣、沐浴均是独自完成,又让我感慨:

杨绛先生的生命是这样清爽而有尊严。

有时候我怕杨绛先生戴助听器时间长了不舒服,也会和先生“笔谈”我从茶几上拿过巴掌大的小本子,把要说的话写在上面。

这样的小本子是杨绛用订书机订成,用的是写过字的纸,为节约,反面再用。

我在这简陋的小本子上写字,想着,当钱锺书、杨绛把一生积攒的版税千万余元捐给清华大学的学子们,是那样地毫不吝啬。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杨绛参加了邓小平为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举行的国宴,邓小平将《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贵宾,并把译者杨绛介绍给国王和王后。

杨绛先生说,那天她无意中还听到两位西班牙女宾对她的小声议论,她们说“她穿得像个女工”

“她们可能觉得我听不见吧,我呢,听见了。

其实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齐的蓝毛料衣服的。

”杨绛说。

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杨绛,坦然领受这样的评价,如同她常说的“我们做群众最省事”,如同她反复说的,她是一个零。

她成功地穿着“隐身衣”做大学问,看世相人生,哪怕将自己隐成一位普通女工。

在做学问的同时,她也像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女性一样,操持家务,织毛衣烧饭,她常穿的一件海蓝色元宝针织成的毛衣就是在四十多年前织成的。

我曾夸赞那毛衣针法的均匀平展,杨绛脸上立刻浮现出天真的得意之色。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日日不同。

我坐下细细寻思,我每天的生活,也没有一天完全相同,总有出人意外的事发生。

即使没有大的意外,我也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新体会。

翻阅报刊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思想的修炼。

因此,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

(摘自《文汇报·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

②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

“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摘自黄薇《百岁开一话杨绛》)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她的穿着打扮让我感到惊异,而她亲自迎接我的

行为以及跟我的谈笑则更让我感到震撼。

B.杨绛先生会客时经常坐在“一只更旧的软椅”上,跟客人聊客厅天花板上

“手印的故事”总引得客人感慨万千。

C.《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西班牙贵宾,这充分肯定了杨绛先生

在文学翻译上的成就,也鼓舞了她翻译出了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D.听到别人说自己“穿得像个女工”杨绛先生坦然接受;尽管她成功地做出大

学问,但她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零”

8.为什么“我”第一次见到杨绛先生时,会认为她“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

请结

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9.杨绛先生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绛,字希深,其先阳夏人。

祖懿文,为杭州盐官县令,葬富阳,遂为富阳人。

父涛,以文行称,进士起家,为梓州榷盐院判官。

李顺反成都,攻陷州县,涛尝画守御之计。

贼平,以功迁观察推官,权知华阳县,累官至太子宾客。

绛以父任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中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知汝阴县。

善议论,喜谈时事,尝论四民失业,累数千言。

天禧中,上疏谓宋当以土德王天下。

时大理寺丞董行父,请用天为统,以金为德。

诏两制议,皆言:

“用土德,则当越唐上承于隋;用金德,则当越五代绍唐。

而太祖实受终周室,岂可弗遵传继之序?

”绛、行父议皆黜不用。

杨亿荐绛文章,召试,擢秘阁校理、同判太常礼院。

丁母忧,服除,仁宗即位,迁太常博士。

用郑氏《经》、唐故事议宣祖非受命祖,不宜配享感生帝,请以真宗配之。

翰林学士承旨李维以为不可。

寻出通判常州。

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徙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兵部员外郎。

上言:

“迩来用物滋侈,赐予过制,禁中须索,去年计为缗钱四十五万。

自今春至四月,已及二十余万。

比诏裁节费用,而有司移文,但求咸平、景德簿书。

簿书不存,则无所措置。

臣以谓不若推近及远,递考岁用而裁节之,不必咸平、景德为准也。

”使契丹,还,请知邓州。

距州百二十里,有美阳堰,引湍水溉公田。

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奸人蓄薪茭,以时其急,往往盗决堰墩,百姓苦之。

绛按召信臣六门堰故迹,距城三里,壅水注钳庐陂,溉田至三万顷。

请复修之,可罢州人岁役,以水与民,未就而卒,年四十六。

(选自《宋史·谢绛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

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B.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

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C.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

/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D.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

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家,即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又如陆游“起家来牧民,窃语笑

丞掾”中的“起家”

B.土,是五行之一,“土德”是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

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C.擢,文中是提拔、提升的意思。

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说法还有“迁”超迁”进”

等。

D.丁母忧,即遭遇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

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绛出身官宦,善写文章。

他父亲不仅品行好,而且文章写得好,他也

曾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提拔。

B.谢绛关心时局,积极谏言。

他为官任上,所到之处常能就实情表达自己

的看法,并将看法呈报皇上。

C.谢绛实事求是,敢于革新。

他发现宫廷越来越奢侈,赏赐过度,有司无

措,他主张根据现实采取正确态度。

D.谢绛兴修水利,仁政惠民。

任邓州知州,他正视“远水不解近渴”之现

实,建成了六门堰,惠及广大百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比诏裁节费用,而有司移文,但求咸平、景德簿书。

(2)臣以谓不若推近及远,递考岁用而裁节之,不必咸平、景德为准也。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刘著①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②,寄与吴姬忍泪看。

【注】①刘著:

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

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

②“翰林”

句:

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翰林”原指李白。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

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

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

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

惜双鬓已斑,诗人自叹仕金太迟。

C.“倒流”句运用夸张手法,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美酒如同天河倒流入

杯中,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

D.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

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情怀。

15.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论语》)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3),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4)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5),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全面前无小事,不能在安检上搞“双重标准”公共服务提供者对乘客与

他们的行李必须一视同仁。

B.如果劳动者的收入用于生活都捉襟见肘.,那么非生活必需品怎能卖得动,

更不要奢望提高产品附加值了。

C.万里茶道是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万里茶道跟长

江经济带的融合,将使双方都如鱼得水。

D.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中国电影热衷于赚快钱,于是电影跟风严重,粗制滥

造、票房造假、市场泡沫等问题也络绎不绝。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道侗族自治县以红色资源、绿色生态、人文景观为依托,形成了旅游

景区依托型、民俗文化村寨型等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B.以“老赖”为关键词在XX搜索,第一条便是最高法公布的全国失信被执行

人员名单,从中可查到有信用污点的个人及其有关信息。

C.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推出,让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刘

文英充满期待,因为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强民众的获得感。

D.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习的各种科目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是给学生的未来

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人生走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虽然都叫文物,却分为能赚钱与不赚钱两类,文物的“待遇”①截然不同。

那些能赚钱的文物,如一些知名古建筑,早早就被管理者圈起来搞成景区,②大张旗鼓申遗。

只要有利可图,文物③香饽饽。

那些不赚钱的文物,像不太有名的遗址或故居,则是虽有文物之名却呈现破败之象,④无利可图,不仅无人修缮维护,⑤被视为城市拆迁⑥改造的“绊脚石”,“误拆”“保护性拆除”等鬼才信的破坏不胜枚举。

A

从而

才是

由于

还会

B

由此

从而

就是

因此

反而

C

甚至

才是

因此

而且

D

由此

甚至

就是

由于

还会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语言简明,

语句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雅斯贝尔斯认为,①,并由他们的思想原则塑造出了各自文化的文明,才可以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民族”他盛赞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等文明,②,并成为各自文明的精神导师,塑造出了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气质的希腊文明,具有孔子、老子气质的中华文明,具有佛陀气质的印度文明。

“轴心时代”正是指因为这些伟大思想家的伟大思想,这个时代成为历史的“轴心”③,之后的时代又对其不断回味。

21.下面是某老师给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路径架构图,请以“社会生活实践活动”

为陈述对象,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

语句连贯,不超过95个字。

(6分)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号卷·A10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

D(根据原文,“来源于具有普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