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289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

《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docx

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电子稿

高中地理必修考点整理

【必修一】

第一专题:

宇宙中的地球(大考点)

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考点1)

1、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

3、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考点2)

1、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具有: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八大行星分为: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具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原因是:

(特殊性)

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具有适宜温度和液态的水。

②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具有生命呼吸的大气。

③有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④地球昼夜周期适中,为24小时。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3)

1、太阳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

2、太阳活动的标志是光球层的黑子和色球层的耀斑。

3、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其对地球的影响是:

①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或中断。

②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两极地区(夜晚)出现:

“极光”现象。

四、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4)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

运动

形式

旋转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太阳日:

24小时

除南北极点外全球都相等:

15°∕小时

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速度:

近日点(1月初):

较快

远日点(7月初):

较慢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①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会判断晨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

A与光线垂直,平分赤道B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C冬、夏至时,与极圈相切。

②同一经度的地方时相同(会算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

(求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

求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

③产生了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夏至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4、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相反

五、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考点5)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

地震波)

①纵波(P)传播速度快,横波(S)传播速度慢;纵波可以通过气、固、液三态,而横波只能通过固态。

②以莫霍界面(SP过,V加快)和古登堡界面(S消失,P下降)为界,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

③岩浆的发源地是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其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故合称为岩石圈。

2、地球的外部圈层:

①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②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③厚度最薄的外部圈层是:

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

 

第二专题: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大考点)

一、地壳物质循环。

(考点1)

1、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2、各种岩石外力作用沉积岩

3、各种岩石变质作用变质岩4、岩浆岩、变质岩重熔再生作用岩浆

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点2)

1、地质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地震、褶皱、断层)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和重力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2、读景观图辩识属于内力作用(见P78-81图)的是:

①火山②地震③褶皱(背斜、向斜)④断层(地垒、

地堑)⑤变质岩(大理岩)等。

3、读景观图辩识属于外力作用(见P76-86图)的是:

①水蚀地貌〔黄土地貌(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溶洞、石笋、石柱、钟乳石)、丹霞地貌〕②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雅丹地貌)③冰蚀地貌(冰斗、角峰、U形谷)④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洞)⑤流水沉积地貌〔三角洲、河漫滩、冲积(洪积)扇〕⑥风力堆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土的来源)⑦海浪堆积地貌(沙滩)。

 

4、褶皱:

①背斜

A、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为背斜。

B、背斜顶部受张力力物质松散易被侵蚀成谷地。

C、在背斜构造找石油、天然气和修隧道;在背斜构造应向两翼采挖矿石。

②向斜

A、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为向斜。

B、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C、在向斜构造找地下水;在向斜构造应向中心采挖矿石。

5、断层:

①岩层断裂,相对上升的岩块为地垒;如:

华山、泰山、庐山为地垒。

②岩层断裂,相对下降的岩块为地垒;如:

汾河谷地、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为地堑。

③修水库等应避开断层。

6、河流侵蚀地貌——河谷

①A、发育初期的河谷横剖面呈V形(上游);B、发育成熟期的河谷横剖面呈U(槽)形(中下游)。

②A、凹岸侵蚀——水深;

B、凸岸堆积——水浅。

7、河流堆积地貌——较典型的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①山前(上游)——冲积(洪积)平原;冲积(洪积)扇。

②中下游——河漫滩平原。

③河口(入海口)——三角洲平原。

三、大气受热过程。

(考点3)

(1)图1中数字分别是①太阳辐射②大气吸收③反射④地面辐射⑤大气吸收⑥大气逆辐射

(2)对保温作用最重要的环节是大气逆辐射

1、大气的受热过程图

大气上界

图1

2、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原因是云层的反射作用。

3、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原因是云层的大气逆辐射强。

4、温室效应原理:

大气(主要指温室气体:

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到达地面,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多,使大部分地面辐射能够被截留,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5、热力环流原理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四、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4)

1、地球上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2、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10种气候的分布、气候特点、成因、判读方法:

在图中填填上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名称。

①地中海气候是有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②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③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④温带海洋气候是全年由西风带控制形成的。

⑤广东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是: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A、夏季,太平洋增温慢,气温低,气压高,形成夏威夷高压。

而亚欧大陆增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形成亚洲(印度)低压,盛行东南风,风从海洋吹来,高温多雨。

B、冬季,太平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形成阿留申低压,而亚欧大陆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形成亚洲(西伯利亚蒙古)高压,盛行东北风(偏北风),风从大陆吹来,寒冷干燥。

五、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会判断锋面示意图,知道锋面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考点5)

1、冷锋:

①过境时:

风力增大,出现雨雪天气

②过境后:

气温和湿度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例:

我国北方沙尘暴和寒潮由冷锋形成的。

2、暖锋:

①过境时:

连续性降水或雾。

②过境后: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例:

长江中下游6月的“梅雨”是由准静止锋形成的。

4、气旋:

低压,旋入,上升,阴雨天气。

例:

我国台风由热带气旋形成的。

5、反气旋:

高压,旋出,下沉,晴朗天气。

例:

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是由副热带反气旋形成的。

六、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考点6)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见下图)人类只能对地表径流的局部施加影响。

2、水循环的意义:

①联系四大圈层,并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3、河水补给

①我国东部河流主要是雨水补给。

例如:

珠江主要是雨水补给,补给时间是4-9月,其流量随降雨量的多寡而变化。

②我国东北河流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汛)和雨水补给(夏汛);

③我国西北河流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时间是夏季,其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七、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7)

1、洋流分①按性质分: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

②按成因分:

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2、洋流的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逆时针方向环流

③南极大陆外围:

西风漂流(寒流)

④北印度洋受季风影响,夏顺冬逆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A、暖流增温增湿B、寒流降温减湿

②影响渔场:

A、寒暖流交汇:

a饵料、b水障(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B、上升补偿流:

(秘鲁渔场)

③影响航行:

顺风顺水,节省能量和时间

④影响污染:

一方面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另一方面使污染范围扩大。

第三专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大考点)

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考点1)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

2、森林对环境的作用

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与交通——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2)

1、通过四大循环:

大气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而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性。

2、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3)

1、地带性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A、分布特点:

大致与纬线平行B、以热量为基础C、分布于高低纬地区

从沿海想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A、分布特点:

大致与经线平行B、以水分变化为基础C、分布于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布规律(垂直地带性)

A、分布特点:

从山麓到山顶B、水热的垂直变化C、分布于山区,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越多。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绿洲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荒漠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属非地带性规律

第四专题: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考点)

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1)

1、山岳地区修路成本高,难度大,线路长且多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分布与地势较平坦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平原地区反之。

2、①平原地区城市较规整,集中发展,呈团块状。

②河谷地区的城市,沿河谷发育,呈条带状。

③山区的城市较破碎,分散发展,呈组团状。

3、城市大多分布于: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较发达的地区。

如四大文明古国。

河流交汇处(如宜宾、重庆、武汉等),入海口(如广州、上海等),水运起点与终点(如江西赣州)

资源丰富:

如大庆,攀枝花等

气候:

气温适中,如热带高原(巴西利亚),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