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272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docx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

 

一、基本知识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

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

6、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7、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8、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9、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10、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二、重要信息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

压的患病率为18.8%,即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人

就有一人患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居民饮食结构

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1991年相比,200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高血压患病

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

*目前我国农村高血压患病率正在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少。

*我国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高血压发病

低龄化值得关注。

*女性在更年期和更年期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

显著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

*儿童高血压也不少见,而且知晓率极低,往往被忽视。

对儿童期高

血压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美国弗明翰心脏流行病学研究提出,在55岁血压正常的人群中,

有90%的人以后可能会发展为高血压,在美国每3个成年人中就

有1人患高血压。

*我国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达50%左右。

若不加强防治,

高血压将危害每一个人的健康。

*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

卫生问题。

*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每年

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一次测量血压正常者并不代表以后血压正常,因此应定期测量血

压。

*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习惯高盐饮食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者

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更应定期测量血压。

*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小于120/80毫米汞柱,如果发现血

压水平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

非同日

三次收缩压水平均大于140和/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确诊

为高血压。

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异的自觉症状,而且病人的主观感觉和血压升高

的程度并不一致,容易被病人忽略,直到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才引

起重视,这时已造成心脑血管损害。

*多数高血压病人悄然起病,不易被察觉。

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或因其

他病就诊时被偶然发现。

*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不能认为就没有高血压。

只有测量血压,才

能心中有数。

*有些患者是以急性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而骤然发病,到医院检查才

发现高血压,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

中老年人的心脑血

管病大多数起源于青年时期的轻度高血压。

*由于无明显的症状,许多高血压患者拒绝降压治疗或不能规律服用

降压药,从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平常貌似“健康”而突然死亡者,多数是心脏病或脑出血引起的猝

死;猝死往往与血压骤然升高或严重心律失常有关。

许多病人发病

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因无自觉不适症状而疏于防范。

*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居世界首位,高血压是我国人群罹患心脑血

管疾病的首要因素。

*没有发现的高血压,对人体心脑血管损害更大。

未经治疗的高血压

病人的心脑血管及肾脏受累的比例明显升高,且易发生恶性高血

压。

*越早期发现高血压,越早期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

造成的损害就越少。

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常并发中风(脑卒中),脑出血的80%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多与血压升高有关。

*我国是中风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生中风200万人;其中2/3病人致死或致残;现存活的中风患者累积700万。

*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并发冠心病,血压升高常诱发心绞痛。

*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突然死亡的“元凶”。

*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0-40万人,现存活心肌梗死患者累积200万人。

*高血压常并发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最终需要肾移植或透析而支付巨额医疗费。

*高血压常并发眼底病变,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

美国资料显示,高血压是91%心力衰竭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

心力衰竭常导致患者丧失工作能力。

*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并存,二者并存时危害更大,成倍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

*高血压常与血脂异常并存,二者并存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引发冠心病或脑梗死。

*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人口总死亡原因第一位,高血压是影响我国人口总死亡的第一因素。

*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耗费约3000亿元人民币,其中高血压直接医疗费300亿元。

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

超重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

*控制体重可降低血压水平,肥胖者应有效减轻体重。

合理营养,膳食平衡,有利于保持理想体重。

*增加体力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措施。

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60分钟,有利于调节血压水平。

*过量饮酒可使血压增高,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时间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

*限制饮酒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提倡高血压患者戒酒。

已习惯饮酒的健康人每天饮酒量限制在少量:

即啤酒小于5两,或葡萄酒小于2两,或白酒小于1两。

妇女饮酒量减半。

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

*高盐饮食可升高血压水平。

人群平均每人每天增加摄入食盐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毫米汞柱及1毫米汞柱。

*我国北方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较高,高血压患病率也较高;南方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低于北方,高血压患病率也较北方低。

*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

*拥挤、噪音、气温骤降、寒冷、遭受灾害等恶劣环境,可使血压升高;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血压控制。

*剧烈运动、危险作业、工作过度繁忙、紧张劳累、性活动过度等均可使血压升高;适度活动、劳逸结合有利于血压调节。

*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恼怒、嫉妒、生气、精神压力过大等均可使血压骤然升高;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坦然处世,心胸宽广有利于血压稳定。

*治疗不规则,用药不按时或忘记服药是造成血压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

*血压骤然升高常导致急性心脏病和中风发作,故保持血压稳定十分重要。

*定期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患者了解血压水平的唯一可靠方法。

经常测量血压,是控制高血压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现在国内外医疗单位通用的标准血压计是汞柱式血压计;病人自己测量血压前,先应经过测量血压方法的培训。

*高血压病人定期到诊所或医院测量血压是监测自己血压的可靠方法。

早晨服药前的血压可反映24小时平稳血压水平。

*病人在家中自测血压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对医生诊治很有帮助。

*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简便,易于为病人和家属掌握。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利于了解患者全天血压变化情况。

6、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吸烟是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危害您和家人的健康,目前我国每天有2000人因患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而死亡。

国际社会公认,吸烟危害健康,因此应坚决消除吸烟这一社会公害。

*大吃大喝是不良生活习惯。

无节制的摄入大量动物脂肪,摄入过多热量,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大量饮酒是不良生活习惯。

限制饮酒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高血压患者和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者,均应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并协同增加降压药物的疗效。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

*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肥胖者减重10公斤可降低收缩压5–20 毫米汞柱;合理膳食可降低收缩压8–14毫米汞柱;限盐可降低收缩压2–8毫米汞柱;规律体育锻炼可降低收缩压4–9毫米汞柱;限酒可降低收缩压2–4毫米汞柱。

*合理膳食应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低盐、低脂、低甜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适量高蛋白饮食)。

做好膳食平衡,保持理想体重。

*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运动应以个人的年龄和体质为基础。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运动可调节血压,强身健体。

健身运动要做到持之以恒。

*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等都可导致血压升高。

而减轻精神压力和保持平衡心理可以降低血压水平。

*心理平衡的关键在于有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适应和自控能力,对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提高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高血压患者应终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7、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高血压引起心脏、肾脏、脑血管损害,导致心脑血管事件。

*人群血压水平与中风的危险性有连续的正相关。

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生危险有关。

*2002年发表的100万人群资料分析表明,血压越高,心肌梗死、中风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越高。

*国内研究显示:

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

*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增厚患者,可明显减轻或阻抑颈动脉病变,有利于预防中风。

*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降压治疗可减轻或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预防心脏病发生。

*有效控制高血压,可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事件。

国内大规模降压临床研究显示: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每降低5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减少40%。

*中国及国际大规模降压治疗预防中风再发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使脑血管病患者的中风复发危险减少28%,并减少了心脏病的发生。

*国际抗高血压治疗16万病例资料的汇总分析证明,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中风的根本;常用降压药的总体疗效是相似的。

8、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与药物疗法。

*高血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