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772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王杰中学2017-2018学年度10月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

必修五文言文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有的人本来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最后只是________。

(2)他都知道误入歧途了,竟然不知________,令人遗憾!

(3)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回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________,拍了一部长片。

改头换面   改弦易辙   改弦更张

B.改弦易辙   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C.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改弦易辙

D.改弦易辙   改头换面   改弦更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那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非像有的人那样,从不故步自封,思想开放,能够不断自新自强,但这种人毕竟太少了。

①在体育方面,年轻人四肢柔软,比老年人更适应各项运动 ②犹如学习语言,在表达和发音方面,年轻人的舌头比老年人更灵便 ③可见,晚学总不如早学那样从容自如 ④这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⑤幼年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最为重要 ⑥实际上早期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是培养习惯

A.⑤④⑥②①③    B.⑤②①③④⑥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⑤②①④③

4.下列句子中,用来赞扬戏曲演员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A.得意无非俄顷事,下场还是普通人。

   B.阳春白雪怀优孟,法曲长留一瓣香。

C.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D.天地间一番戏场,古今来多少角色。

5.下列句子中,对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说:

“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即算盘上的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

A.书法艺术在于个人的创造。

   B.书法艺术饱含个人的情感。

C.书法艺术与静思冥想相伴。

   D.书法艺术欣赏开始于点画。

二、古诗词鉴赏(共10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

杜 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1)诗题为“初冬夜饮”,结合全诗,请分析诗人是如何扣题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评杜牧诗常有“抑扬顿挫之节”,此诗短短四句,也有波澜起伏,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4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9分,每小题3分)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逾年,生淑顺。

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

“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

“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

外祖讳行,太学生。

母何氏。

世居吴家桥②,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③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入城,则缉④,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

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

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唯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改动)

【注】①孺人:

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②吴家桥:

作者外祖家。

③姁姁:

和悦的样子。

④缉:

将麻拆成缕再搓成线。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年十六来归          来归:

出嫁,嫁过来

B.室靡弃物            靡:

没有

C.每至夜分            夜分:

半夜

D.遇僮奴有恩           遇:

遇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二子肖母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抚爱之,益念孺人      先妣抚之甚厚

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十六年而有妇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

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C.“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

D.“追唯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余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所以感情也有点儿模糊。

10.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分,每空4分)

(1)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吾为多子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15分,每小题3分)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渚公。

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

“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

“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

公等奈何言是!

毋复出口矣!

”于是贯高等曰:

“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

“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

“公知天下长者乎?

”叔顿首曰:

“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人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

“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人,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

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

”叔叩头对曰:

“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

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

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

后,景帝时,田叔为鲁相。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注]①虫出:

指死不得葬。

11.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箕踞骂之箕踞:

指傲慢的坐姿

B.王长者,不倍德倍:

背离背叛

C.然孟舒自髡钳髡:

剃去头发

D.士争临城死敌敌:

敌人仇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B、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徐公何能及君也

C、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亲贤臣,远小人,此汉所以兴隆也

D、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片纸抛落……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

13.下面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公等奈何言是B.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

C.孟舒不能坚守D.汉与楚相距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叔有真知灼见的一组是(

①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②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③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

④孟舒岂故驱战之哉!

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⑤王长者,不倍德

A.①③④B.②④C.③④  D、①②⑤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

被高祖任用。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刘‘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

C、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

护土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D、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既了解他在高祖时的作为,也

通过田叔证实了孟舒确为长者,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四、默写(20分,每空1分)

1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__________________,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6).而后乃今培风,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

(7).奚以知其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9).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1).故曰:

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谨拜表以闻。

五、现代文阅读(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宝物

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

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

”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

”王经理问。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

宝物是一个瓷瓶。

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

”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

”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

”顾林说。

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

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他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

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

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

能方便去看看吗?

”老教授问。

“能。

”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

去观赏观赏。

你不卖也不妨。

”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

”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

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

”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

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

“你认识顾开庭吗?

”老教授问。

“是家父。

”他说。

“他人呢?

”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

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

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

”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

”他如实说。

“也罢。

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

重症病房花钱多。

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

”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

”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

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

”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

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

”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

”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

”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

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

”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

”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

”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

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

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

”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

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

”顾林问。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

1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_(5分)

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

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

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18.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

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

(6分)

高二10月月考答案

1.A (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

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改弦更张:

比喻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以纠正偏差或错误。

“改弦易辙”语义较“改弦更张”重,多指方向、道路、路线或其他根本的改变)

2.A (B项重复累赘,“妇孺”指妇女和儿童,同后面的“孩童”重复。

C项句式杂糅,“也照样脱不开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保留其一。

D项暗换主语,“被称为”前应加上“《食品安全法》”)

3.A (⑤和前文内容密切相关,⑥紧承⑤④做进一步的说明,③是总结性话语,从②①而来)

4.B (B项是清末民国初时候,人们赞扬川剧名丑岳春的诗句。

优孟,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艺人。

以优伶为业,名孟。

法曲,一种古代乐曲)

5.D (D项句意理解反了)

6.

(1)第一句“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第二句“侵霜”与“初冬”暗合,“烛盘”点出了冬夜秉烛独饮;第三句“一堆雪”写窗外飞雪,又点出了冬天的天气。

(2)第一句写出了独饮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第二句实写夜饮,进一步烘托孤独凄婉之情;第三句跳开一笔,从叙事转向写景、从室内转向室外,境界大开,情绪得到进一步宣泄;结尾用问句,既与前面叙述相呼应,也从现实进入想象,思维跳荡起伏。

(3)仕途失意的悲愤;客居他乡的凄清孤寂;漂泊无依的愁苦;疾病缠身的痛苦。

7.D (遇:

对待)

8.B (B项均为代词,她。

A项介词,因为/介词,凭,根据。

C项连词,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可是,却。

D项连词,表承接,不译/连词,表递进,而且)

9.D (D项中“记忆不多”,但作者感情并不模糊)

10.

(1)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婢女说:

“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

”(颦蹙1分,多子1分,苦1分,句意1分)

(2)(先母)对待仆人有恩惠,(仆人)虽然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

(遇1分,棰楚1分,后1分,句意1分)

(3)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

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

(“上”1分,“前”1分,“洞然”1分,句意1分)

(4)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

(迨1分,异爨1分,往往1分,句意1分)

(5)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

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

(致福1分,数数然1分,犹有所待1分,句意1分)

11.D(对抗)12.B(什么怎么A于是C.….·的原因D.然而,但是)13.D(相对抗或相对峙现代汉语里是相互的距离)

14.B(③句体现了他的忠义)

15.D(孝文帝并没有事先就想用孟舒)

【参考译文】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

十六岁嫁到我家。

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

淑静,就是我的大姊。

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

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

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生下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

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婢女说:

“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

”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

“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

”先母举起杯,把水一气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病故。

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

真是伤心啊!

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

“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

”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像母亲。

先母名桂。

外曾祖父名明。

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

外祖母姓何。

外祖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

(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到南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

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

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

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

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儿东西。

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揭不开锅。

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