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1218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

《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docx

西方人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

西方人:

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

导读:

对于中越战争的看法分析,岱岱个人的观点,主要是这三个。

两个是国际方面,一个是国内方面。

国际方面,岱岱认为中越战争保障了改革开放,如果要更形象的说,就是学者汪晖的那句话:

中越战争是中国向美国交的投名状。

是的,正是邓小平打了曾给美国大苦头吃的越南,中国才得以倒向西方,成功改开。

而另一方面,越南在战胜美国后,实力和野心一起膨胀,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开始在中南半岛的称霸扩张行为。

而当时中和苏联越南都已交恶,如果越南成功崛起,中国在南方的国防压力将大增,就像今天的我们不可能让朝韩拥核统一,当年的中国也不可能放任越南崛起,所以邓小平出手,打断了越南的历史进程,消灭了中南半岛的隐患。

国内方面,则是在军队山东帮里说的那样,邓为了握紧枪杆子,在党内树立权威,所以他需要一场战争,而文革十年生锈十年的军队,也需要一场战争醒醒神练练兵。

然而岱岱还是不够全面,仅以中国为中心思考中越战争的意义,没有从世界大格局上着眼考虑中越战争的意义,这一篇文章很早就看过,当时读完,受益良多。

正好,这几天系列是改革和战争的关系,要写到改革开放和中越战争,好文共欣赏,因此把全文放出,供大家参考。

(明天整理好,放上改革战争关系的完整版)

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冷战的转折点其实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这场规模有限,时间短促,方式落后的战争当时虽然引起整个世界的震动,但不久就被人遗忘,没人会想到从这一年开始,仅12年整个苏联东欧集团就彻底崩溃。

而在此之前的34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尽各种办法削弱苏联,都收效甚微,苏联在1979年反而达到了其扩张的巅峰。

(一)中国在冷战中的特殊作用苏联在这么短的时间戏剧性地崩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尽管苏联崩溃22年来各种各样的评论层出不穷,已经发表的着作和政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却论述不多,那就是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间发生了战略角色的转换:

中国从苏联名义上的盟国变成了美国事实上的盟友,而完成这一转换的标致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

1945年以后的世界是美国和苏联分而治之的世界,但不论对美国还是苏联,中国的态度无疑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量不是美国和苏联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替代的,不论中国加入苏联和美国的哪一方,另一方都会受不了。

从1945年往后的40年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有一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背叛,苏联方面是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埃及等,美国方面有古巴、法国、委内瑞拉、伊朗、尼加拉瓜等,这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要么加入了对方的集团,要么游离于东西方之间,要么重新又回到了主子的怀抱,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措施,都没有撼动苏联或美国的世界地位,也没有影响冷战的整个格局,这些国家的离开或加入对美苏双方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中国就不同了,中国在冷战的前期加入了苏联为首的东方,美国跟着就开始倒霉,险一险崩溃;中国在冷战的后期脱离苏联又加入了美国为首的西方,苏联跟着也开始倒霉,最终走向了崩溃。

跌了跟斗的美国并没有认真吸取教训,而是急于在别的地方重新找回面子。

那时的美国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力量的有限,所以12年后,即1965年,美国在越南又介入了一场跟中苏的对抗。

尽管中苏当时已经公开决裂,但在越南共同对付美国这一大事上,却是一心的。

1965年时的苏联和中国当然跟1950年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美国在越南遭到了比在朝鲜更大的失败,不仅美国军队被迫全部撤走,而且亲美的南越也被亲华亲苏的北越整个吞并。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美国建国以来遭受的两场最大的挫折,前者被世界公认为美国的失败,后者更是美国自己都承认的失败。

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时,美国的民心、士气都跌到了历史的最低谷,整个国家也处于分裂的边缘。

切肤之痛让美国深切认识到不能再在以一敌二的劣势环境中继续硬挺,不然强大的美国一定会走向崩溃。

中国是个不能小看的独立对手,既然美国不能同时打倒两个巨人,那就得想办法把他们拆散,各个击破。

由于当时美国的主要威胁还是苏联,中国又跟苏联接壤,联苏击华只能让苏联人得实惠,所以美国人经过考虑自然就选择了联华击苏。

高傲的美国人于是放下架子开始向中国示好,而在此之前中苏之间的分裂、论战以及边境武装冲突也为美国战略目标的转移创造了契机,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这对不共戴天的敌人开始化敌为友。

(是的,“联苏击华只能让苏联人得实惠”,当时苏联打算联和美国一起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出于中国利益的考虑,拒绝了苏联的合作,并“好心”的向中国透露了苏联的核打击计划。

)就在美国人向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步步迈进时,苏联却仍然执迷不悟。

斯大林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跟罗斯福一样没把中国当回事儿,5年后他也不知道自己与毛泽东签定了一项什么样的条约,那是苏联走向世界帝国的根基,苏联在冷战期间所取得的种种优势都跟中苏同盟有关,所以苏联的世界战略应该是千方百计地拉住中国这个最有份量的盟友,其它的事情都应给巩固中苏同盟让位。

(那个中苏条约,导致了朝鲜战争,导致台湾问题遗留至今。

)但是斯大林却把中国当成了一个不听话的讨厌跟班,连美国对英国那样的尊重都没有。

斯大林之后的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也没能跳出这种惯性思维的桎梏,仍然象对待南斯拉夫那样对待中国,疏不知中国可不是南斯拉夫那样的小国。

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对中国的态度很可能是俄国人历史上对中国满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极端蔑视的一种自然延续,这种态度美国同期的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多多少少也有,但是朝鲜战争后美国人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到了越南战争后期则彻底改变,重视和尊重起中国来,而这时的苏联人还是老样子,1975年苏联人对中国的态度跟1945年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而且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前,苏联人还是不习惯美国以外的国家跟自己平起平坐。

从美苏对中国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上,可以看出苏联人思想的顽固、思维的滞后和眼光的狭隘,以这样的思想、思维和眼光当然不能引领世界,这也是苏联最终失去中国这个最重要的盟友,在冷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传统,另一方面,毛泽东的中国有很大红色威望,苏联怕中国抢班夺权,所以有了对中国的各种明敲暗打。

而美国的资本主义阵营不一样,二战后,欧洲成废墟,国家安全依赖于美国保护,没有欧洲国家能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在对各自阵营的掌控力这一点上,美国比苏联优势明显。

)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的形势讲,苏联还有机会不陷入与中美对抗的泥潭,因为当时中苏同盟条约的期限还没有到期,尼克松访华也没有形成事实上的中美联盟,双方还处于初步的试探中,而且两国内部都有强烈反对中美接近的声音。

不久尼克松因此深陷“水门”,而中国的“四人帮”也兴风作浪,如果苏联人这时抓紧时间改变策略,完全可以避免以一敌二的战略窘境。

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越南人的弄巧成拙却让苏联最后一丝希望化为泡影,而美国则晕头转向地接受了梦想成真的现实。

(二)越南的悲愤和梦想越南紧邻中国,是中南半岛的大国,但是在亚洲只能算中小国家,放到全世界这个范围更是地地道道的小国。

小国的战略视野一般比较狭窄,对世界大局作用有限,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问鼎世界政治的幻想。

中国周边的小国多多少少都有取代中国的梦想,一有机会就死抓住不放,而且不惜一切代价,敢冒任何风险。

(这点的确……)日本在19世纪70~90年代就曾经成功尝试了一次,收获颇为丰厚,不然这个遍布火山、经常地震的贫瘠岛国现在谁知道它在哪儿?

尽管日本人最后尝到了原子弹爆炸的恐怖,但这并不能完全浇灭中国周边小国的那个梦想。

在日本人初次开始行动整整100年后,国土轮廓也呈长条S形,跟日本的轮廓极其相似的越南又开始了大胆的第二次尝试。

对越南来说,在1975年时她似乎有这个本钱。

毕竟她是人类历史上连续打败两个强大的白人国家(法国和美国)的唯一有色人种国家,其中美国还是世界头号强国,这一点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没做到。

越南的战争努力没有象日本那样落了个亡国投降的下场,就是跟中国相比成就也远远超出:

美军在越南的伤亡人数是在朝鲜的2倍半还多(36万/14万),况且朝鲜美军的伤亡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朝鲜人民军造成的。

越南人在其最自豪的奠边府战役中全歼了1.6万名白人正规军,而中国人则没有在一个地方围歼5000人以上白人军队的战例,其最自豪的上甘岭战役也不过是将白人击败赶走。

所以,越南人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比中国人更胜一筹,她才是黄种人最优秀的代表。

而当时的中国经过10年的内乱虚弱不堪,经济凋弊,政局不稳,作为国家支柱的人民解放军,更是深受政治挂帅的毒害,装备、训练废弛,军官只会喊政治口号,士兵拿锄头比拿枪还熟练。

越南的一些将军利用当时的同盟关系到中国军营实地观察,回来后认为久经战阵的越南士兵1个能顶中国30个。

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共产党执政以来最容易被打倒的时期,取代中国别的国家不敢想,越南则认为时机千载难逢。

尽管中国曾经在抗法与抗美战争中给予越南大量无私的援助,但取代中国这个前景实在诱人,最终还是战胜了越南人的感恩心理。

越南国旗

越南的行径在外人看来很有些背叛和忘恩负义的味道,但是站在越南的角度,却另有一番悲愤的合理性。

越南人在长期的战争中损失实在太大,从1945年~1975年的30年时间里,超过500万的越南人死于战火,这么惨重的代价让越南人觉得应该得到补偿。

但是1972年2月的尼克松访华却让越南人觉得自己成吨的鲜血都被中国人拿来跟美国作了交易。

同年12月,尼克松的B-52几乎将越南首都河内从地球上抹去,但是中国的表现却并不给力,越南人被迫在来年的1月跟美国签订了巴黎协定,以承认越南南北继续分裂来换取美国全部撤军。

巴黎协定让越南人觉得自己第二次被出卖了,他们没有忘记,1954年奠边府大捷以后,也是由于中国人不支持越南乘胜追击,越南才被迫接受了南北分裂的政治格局。

(在大国眼前,小国就是棋子,当年美苏都不想让中国统一,中国成为大国后,也不想让越南统一。

)1954年时的越南对中国还敢怒不敢言,但1973年他们已经有能力反抗了,不仅越南自身的实力今非昔比,中国在“文革”中糟糕而又荒唐的表现也让越南觉得中国不配再来领导亚洲。

同年3月29日,美军全部撤走,越南统一的最大障碍被搬除,出于以往的教训和当时中国万分虚弱的现实,越南当然要尝试一下在亚洲取代中国的战略。

越南战争中的美军俘虏

(三)周恩来的警觉和邓小平的对策越南取代中国的尝试准确地说是从1974年开始的,当年中越边界有了一些小的摩擦和纠纷,越南此举是在试探中国的反应。

不幸的是越南的举动立即引起了中国的警觉,中国跟苏联不同,已经拥有了一批世界大脑级的战略家,尽管有第一夫人江青的骚扰,老辣的周恩来还是很快就嗅出了越南想反叛的气息。

周恩来拥有遍及世界的情报网,而且运转效率非常高,源源不断给他提供各种准确的信息。

周恩来根据他掌握的至今都没有公开的一批高级间谍的情报,十分敏锐地觉察到越南人在走100年前日本人的老路:

整整100年前的1874年,日本人冒险在台湾制造纠纷,试出了当时中国满清政府虚弱和无能的本质,日本据此判断自己的扩张挑衅不会招致中国大规模入侵的报复。

第二年,即1875年,日本便出兵朝鲜,将自己的影响大胆地锲入中国传统的势力范围——朝鲜半岛。

10年后,即1884年,日本借中法战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在朝鲜的地位。

又过了10年,即1894年,日本更是以朝鲜为基地向中国全面开战,最终打败中国取代了中国在亚洲的地位。

周恩来跟越南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深知越南取代中国的野心被压抑了千年之久,一但释放会象日本那样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周恩来不会忘记,1874年日本人开始向中国挑衅时,不光李鸿章,连日本的许多高官都认为是在找死,但是不受抑制的日本人为实现梦想爆发的能量实在惊人,20年后日本不仅没有死,反而差点把中国弄死。

历史的教训让周恩来不敢象李鸿章那样对越南不屑一顾,必须赶快采取措施浇灭越南人头脑中不切实际的邪火,如果无动于衷,以后的代价中国恐怕承受不起。

1975年3月,越南违背巴黎协定发动了统一南北的战争,这也是越南违背中国的意愿第一次单独进行的战略性行动,具有极大的冒险性。

可没想到南越阮文绍政权的100多万军队一仗未打就全面崩溃,原计划几年的战事,仅55天就大功告成,这么快的速度使深陷“水门”的美国和深陷“文革”的中国都无力干涉。

超乎寻常的冒险成功进一步印证了越南摆脱中国,走自己道路的正确性。

21年前奠边府大捷后,黎笋就制定过长驱直入西贡,一举统一南北的计划。

由于中国的阻挠,黎笋的计划直到1975年才实施,它的成功一下子摧毁了中国人25年来在越南所做的一切。

中国人1954年说的越南统一条件不成熟的话顿时成了谎言,中国在越南的声誉一落千丈。

看着北越坦克冲入南越总统府的新闻纪录片,周恩来知道,越南已从听话的孩童变成了危险的少年,不采取非常措施已经制止不了这个少年的叛逆心理了。

复出后的邓小平对付越南的最初策略便是扶植红色高棉,本来周恩来在世时并不想让红色高棉在柬埔寨掌权,因为红色高棉的行为十分极端,周恩来不想让它替代朗诺。

但由于美国的软弱,红色高棉攻下金边比越南人攻下西贡还要快。

朗诺跟阮文绍两个亲美政权闪电般的垮台比1991年前后亲苏的东欧政权快得多,这种相似的情景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如果当时没有中国这样的角色,美国用什么办法制止自己阵营里即将发生的类似东欧巨变那样的多米诺骨牌式的倒塌?

柬埔寨、南越以后亲美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能独善其身吗?

本身就四分五裂的缅甸能安然无恙吗?

结论谁都不敢打保票的。

但是邓小平在波尔布特跟黎笋之间插了一杠子,就让这道多米诺骨牌停止了连索倒塌。

波尔布特跟黎笋的反目成仇跟两个人的性格有直接关系,但是邓小平的火上浇油也是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邓小平对波尔布特的煽风点火,越南跟柬埔寨不会那样打得彼此头破血流。

不过,红色高棉执政后的种族灭绝政策确实臭名昭着,但是作为一个大战略家,邓小平不能只看眼前的残忍而不顾眼后的恐怖。

红色高棉毕竟已经掌权,它跟中国之间隔着越南,干掉它对中国来说不仅十分困难,就是干掉了也只能便宜越南。

更重要的是红色高棉夺取政权让波尔布特发了疯,而越南统一也让黎笋发了疯,对邓小平来说,波尔布特疯了还不可怕,黎笋疯了才可怕,用疯了的波尔布特牵制疯了的黎笋,在当时条件下对中国来说是能够选择的上上策。

国际纷争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而又残酷,小国只要有一点非分的企图,不是被大国抑制就是被大国利用。

(大国发展,主因在内部,小国发展,主因在外部)1977年中国对越南的援助已大为减少,相反,对红色高棉的援助不减反增,越南人突然发现没有了中国的援助自己对付不了红色高棉。

他们忘了自己对法、对美的战争机器基本上都是由中国人提供和开动的,苏联人只是到了对美战争的后期才开始发挥作用,但在1978年以前还没能替代中国在越南的位置。

与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的独立性完全不同,越南士兵从上到下所有的穿戴和装备,整个军队的运转,包括粮食弹药油料的供应,后勤组织,战场通讯,医疗救护,战略战术的规划,甚至连大的战役指挥都得仰仗中国人,越南人只是不停地用鲜血给这部机器润滑罢了。

(这个比喻第一次见,文学性和学术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个里里外外、从硬件到软件都靠别人组装起来的战争机器当然不可能围着越南的意志转,中国人想让它转它就能转,想让它停它就得停,这是周恩来以前控制越南屡试不爽的紧箍咒,也是黎笋一直忌恨中国人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机器越南用来对付法国人、美国人当然高效运转,一但用来对付红色高棉,立即就被掐了电源。

(四)稚嫩的越南的幼稚被中国断了奶的黎笋开始了极其荒唐的行为,他仍以打败美国的最大英雄自居,到死都没认识到越南战争其实就是越南人用身躯替中苏跟美国人较量。

1977年11月,高傲而又幼稚的黎笋跑到北京,以恢复中越关系为交换条件,要求中国继续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

老奸巨滑的邓小平可不稀罕什么恢复关系的空话,他发现黎笋要的军援对付红色高棉绰绰有余,真给了恐怕倒霉的不仅红色高棉,连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甚至中国自己都得遭殃。

邓小平进一步肯定了周恩来两年前的判断,拒绝了黎笋的全部要求,黎笋访华遇到了国际关系史上少有的冷遇。

现在的史学家仍然不明白1977年黎笋为什么访华,既不是去求中国,也不是去试探中国,而是去把自己的底牌全抖落给了中国,除了加快越南的灾难外什么都没得到。

选择这么一个幼稚、狂妄、顽固、不知深浅的人当国家领头人,实在是越南这个国家的悲哀!

更可悲的是黎笋竟然认为邓小平是中国领导人里唯一对越南友好的人,根本没看出邓小平礼貌客套背后的杀机,以这样的见识还在领导越南取代中国,简直是整个越南民族的奇耻大辱!

所以中越战争还没有开打,胜负就已经命中注定!

1978年12月25日,借着苏联给的战争机器,越南迫不及待地对红色高棉发动了战略性的毁灭进攻,14天后,越南军队无任何悬念地攻下金边,推翻了早就该倒台的红色高棉。

这是越南人摆脱中国后单独进行的第二次重大军事行动,又取得了出乎意料的重大成功。

但是越南的辉煌成就里隐藏着致命的设计缺陷,而且这一缺陷还是战略层面上的,不是战役战术层面的,所以越南的重大成功不久就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首先,越南出兵柬埔寨的时机非常糟糕。

与希特勒闪击波兰时英、法事先毫无准备、事后不想作为不同,中国在越南出兵前1个月已决定对越开战,许多军队已经开到边境集训,不可能对越南的举动做不出反应。

这就好比一头狮子(中国)已经扎好架子要扑向一只猎狗(越南),而那只猎狗却莫名其妙地转身扑向一只兔子(柬埔寨),把后背留给了狮子。

猎狗在咬住兔子的同时肯定会被狮子从背后撕下一大块肉,而且由于猎狗的注意力全在兔子身子,狮子想怎么咬就怎么咬,想撕多大一块肉就能撕多大一块肉。

当然,猎狗以为狮子背后有北极熊(苏联)盯着,狮子不敢对自己造次。

但他不知道到北极熊离得太远,还天生迟缓,等北极熊挪过来抬爪攻击时,狮子早撕下一块肉跳到一旁了。

其次,越南出兵选择的时间更是糟糕透顶。

越南在柬埔寨闹出那么大动静中国不可能没有反应,作为越南应该让这种反应规模尽量小,时间尽量晚。

如果越南考虑周密一些,中南半岛的气候条件是能够帮助越南实现这一目标的。

因为每年3月底4月初中南半岛就进入雨季,大规模的战争行动到时根本不能进行,所以越南象中国那样选在来年的2月中下旬进攻柬埔寨,中国人在1979年就没有时间进行后来那样的大规模战争。

当然,中国人有可能先对越南动手,但只要越南没有在中南半岛大举行动,中国人在边境搞出大动作就毫无必要,最多也是进行一些攻下法卡山、老山那样的小战,不会对越南造成那么大的损失。

但是越南人选在1978年12月进攻柬埔寨就完全不同了,中国人一下子有了3个多月的时间调兵布置,能够从容实施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原计划1980年以后才打的大仗完全可以提前到1979年,这无疑对越南极为不利。

所以越南进攻柬埔寨在战术上虽然极其成功,但在战略上则愚蠢至极,使用了下策中的下策。

从越南人火候把握的极不成熟可以看出他们刚开始独立操纵自己命运时表现得多么幼稚,幼稚得将自己30多年来无尽的鲜血好不容易换来的世界性地位转瞬间全部抛弃扔掉!

被江青攻击为机会主义分子的邓小平是绝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的,他从最初的惊愕中一回过味儿来,立即决定扩大对越战争,几乎1秒钟都没耽搁。

他下令调9个野战军的部队准备攻击越南,远远超出原计划的2个师,而且运去了大量的作战器材。

邓小平明白,对越南这样鬼迷心窍的国家除了放血根本没办法,而且血放少了还不起作用。

现在越南人自己在柬埔寨妄开战端给了邓小平机会,这个时候杀向越南比越南全力以赴、严阵以待的情况下杀伤力大不知多少倍!

邓小平当然不会心慈手软,仗能打多大就打多大,这种只赚不赔的买卖血流得越多中国得的实惠就越大!

邓小平一点也没浪费越南人留给自己的机会和时间。

在他的撮串下,1979年1月1日,中国跟美国正式建立了的外交关系,彻底打破了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的沉闷局面,这离越南出兵柬埔寨仅仅7天。

紧跟着,邓小平马不停蹄地出访美国,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出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迎接共产党中国来的高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访问好像差点被美国3K党刺杀)邓小平把自己出兵越南的意图全盘透露给美国总统卡特,希望美国跟自己一起分割吃肉。

但是卡特脑子迟钝,没看出一场饕餮盛宴正等着美国,他以为邓小平疯了,傻兮兮地劝介邓小平别忘了美国在越南的教训。

邓小平见卡特不开壳儿,当即表示不管美国态度如何,中国都要坚决打一仗。

当时的邓小平就象在牌桌上偶然看到庄家不小心露出底牌的赌徒,不顾一切地将兜里所有的钱都掏出来拍到牌桌上,根本不管周围一群人莫名其妙、目瞪口呆的眼神。

(很形象,很形象)2年后,接替了卡特的里根被赚得盆满钵满的邓小平搞得眼热心跳,冲上牌桌比邓小平玩得更大,从而为美国赚到了更多更大的红利!

(看到这里就知道,本文不能划分为学术性文章,作者也许是搞文学的出身)

(五)残忍的教训中越战争的残忍血腥到现在仍让人心惊胆寒,双方在极短的时间内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当然,这些尸体和鲜血大部分都是越南人的,因为战争的优势始终在中国人一方。

中国人用30万人打越南10万人,而且由于越南人战术呆板,死守固定的要点,所以在具体攻击时中国人往往能调来5~7倍的兵力围攻越军。

火器弹药中国人更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由于飞机、导弹、坦克没有在战争中唱主角,大口径火炮成了双方最有效的杀人武器。

战争中中国人先后有48个炮兵团进入越南境内,动用的大口径火炮超过2880门,而越南人能与之对抗的仅9个炮兵团,充其量324门大口径火炮。

中国人发射的82毫米以上的炮弹达883381枚,日均发射量超过朝鲜战争中的6倍!

而越南人回击的同样炮弹可能连1/10都不到。

虽然越南人小口径火炮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但由于通讯落后,弹药补给困难,部队过早分散,所以也没有发挥出数量上的优势。

铺天盖地的炮火让一线的越南部队守不住任何一个要点,也使二线的越南部队根本不能给一线提供有效的支援,被迫分散的越军到后来也成为分散配置的中国大口径火炮的靶子。

中国在炮火方面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其步兵的战斗,如果没有炮兵的有力支持,中国比朝鲜战争中素质低得多的步兵几乎可以肯定不是越南步兵的对手。

越南的失败在于他们根本没有应付如此大规模进攻的思想准备,他们犯了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一样的错误,过分地相信后台老板苏联人的决心和勇气。

越南人始终认为有苏联在北面看着中国,中国不敢对自己大动干戈,最多也是师团一级的中小规模入侵,凭越南军队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在一线挡住那样的进攻,只要拖到苏联在北面向中国出兵,越南还可以反过来攻进中国境内。

过分的自以为是使越南人根本没有认真考虑中国大规模出兵的可能,也没有仔细揣摩中国领导层的意图,连邓小平在中国政坛的作用和地位都没搞清。

当邓小平在美国向越南发出战争警告时,黎笋还以为邓小平是在违心地应和中国其他领导人做表演。

越南人在边境布置的10万人也不是用来对付集团军一级规模的进攻的,其落后简陋的通讯系统在战争的头一天就让河内跟前线完全失去了联系,所以越南在前线的部队基本上是在各自为战,后方的增援部队也象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直到一周后坐飞机风尘仆仆赶来的苏联通讯部队紧急接管跟前线的通讯联络,越南才逐渐恢复了跟前线部队的联系。

等他们最终搞清楚攻过来的中国军队的规模时,猛然发现在首都以北驻守的部队数量根本挡不住中国军队,在苏联顾问的建议下,越南急忙把在柬埔寨的一些主力部队如304师等紧急调往北方,但远水已经解不了近渴,越南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一线部队一个个陷入重围而无法救援。

好在越南急忙下令308师、312师等二线部队停止增援,马上回撤,这才避免了越南第一王牌和第二王牌也象316A师那样飞蛾扑火,从而给首都河内留下了宝贵的守卫力量。

不然,河内就象个一丝不挂的新娘,任凭已经冲过来的成群的中国恶狼肆意蹂躏。

为了给河内的守卫部队争取时间,越南不得不断臂割腕,残忍地下令308师、312师等以外的部队继续填进火海,同时给陷入重围的部队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敌人,哪怕在阵地流尽最后一滴血!

命令被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但是越南糟糕的后勤供应却让这些英勇的部队雪上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