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3苏教版必修2.docx
《《六国论》教案3苏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教案3苏教版必修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国论》教案3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案3(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
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
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
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
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
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
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
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
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问:
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
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
(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
问:
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
(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
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
("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
问:
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
(第2段。
)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
(第3段。
)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
(不能。
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
问:
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
(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
问: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
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
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
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
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
"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
设问兼反问。
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
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
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
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
"所得",指受赂得地。
"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
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
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
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
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
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
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问:
哪一个是主要的?
(后一个。
)说明理由。
(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
(推论。
)
问:
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
(旁证。
)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
提示:
注意排比句式。
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
"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
提示:
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
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
"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
提示:
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
迁灭即灭亡。
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
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
"(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
封牧为武安君。
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
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
赵忽军破,颜聚亡去。
以王迁降。
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
"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
再,两次。
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
(按:
"秦实行郡县制。
)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
(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
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
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
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
("五国既丧"。
)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
(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
问:
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
(有赞扬,有批评。
)赞扬什么?
(以武力对抗的政策。
)批判什么?
(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小结:
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
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
("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
)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
(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
)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
)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
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
小结:
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
(2)层次分析
问:
"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
(各领出一层意思。
)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
问:
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
(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
问:
《"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
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附:
苏辙《六国论》
(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
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
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
问:
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
问:
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
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
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
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
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
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
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
(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
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
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
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
四人一小组。
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注意:
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
)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
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
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
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
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
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
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
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
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
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附:
第四题参考答案如下:
(对教参答案有补充)
1.AD都作介词用,相当于"由于"。
2.AD都作动词用,相当于"成为"。
3.ACD都作代词用
第五题答案如下:
1.CD
2.AC
3.BD
4.B(帮助)(注:
A、C、D均是"给予"之意)
5.B(破裂)C(凋残)(注:
本题中只有A、D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