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5178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唱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唱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唱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唱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唱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唱韵.docx

《唱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唱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唱韵.docx

唱韵

 

论道,何谓得道?

又何谓了道?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昔日闻人说盘古,我笑此人语疯癫。

  自古生人人亦死,何曾见过长生仙?

  先有秦王求仙丹,最终命殉归黄泉。

  传说仙人能飞天,呼风唤雨亦不难,

  我只旁听口不言,心中嘲笑过百千。

  只因天下人亿千,从无一人能飞天,

  人生不过几多年,生老病死乃自然。

  无无虚无常有无,大道轮回有无先,

  我人不信鬼神仙,管他宇宙大无边。

  九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一日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末生前。

  三者未尝相反离,结为一块大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道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受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道祖在上无量业,焚香跪地口相传。

  偶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玄窍开,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脱去凡胎变神仙,共赴妙境大罗天。

  何谓得道?

又何谓了道?

  记得一部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一》里面,第33集,李逍遥的师傅酒仙与他的师兄以及青儿因情所困,最后浮在水面上论道的情节,最后经历种种,酒仙的师兄最终得道。

  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关于“道”的解释以及见悟已经很深了。

也许有些人茫然,也许有些人只当故事看待,但我却是很佩服电视剧得导演,能把“道”见解到如此地步。

  但很多人心中一直都有一个不解,而又无法理解得疑问,到底什么才是“道”那?

难道真是一种虚无存在的东西吗?

得道后又会是什么样子那?

……“道”寻根不知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为何要在水上论道?

正是因为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其实是一种真实存的东西,用手能摸得着,看得到,感受的到得东西。

此话一说,也许您又要纳闷了,是的……事实就是这样。

  要得道,必须要知窍,开窍,玄关一窍。

  何为玄关?

何处求寻?

玄关一窍,此乃自古佛道不传之谜,迷中之谜。

能进玄关者,百中无一,千中无二,万中才有其一二。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修行者不知玄关一窍,犹如瞎猫乱撞。

即便知道玄关一窍,能进玄关者可谓难之又难。

既为自古云:

“修行者多如牛毛,成道者稀如凤角。

  须知玄关玄关,全在一“玄”字之中。

玄关又叫“天心”何为天心?

天地中枢思想。

能入定玄关者,可直与天地合德。

自古道祖云:

“凡人天心永闭,唯有圣人开启。

  道自太虚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猖昌,至此宇宙才能成象。

  “先天祖气”乃是宇宙最原始的状态。

即便是了无边际的宇宙,它也是从“先天祖气”中产出的。

先天祖气,即为元始祖气,又名元始天尊,故曰:

“先有元始后有天”。

只因现在宇宙成象,已经没有了原始的混沌状态,故“先天祖气”虽然高于阴阳五行,混沌之灵,但不能与天地合德。

  玄关是天地成象之后的天心,又叫天谷,天地的根源所在,《道经》云: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根。

  因法不传外,道不记传,功成而身退。

故将吾入定玄关时的场景记载如下。

  入定之时,先天祖气自虚无中来,悬于目前如明月当空。

片刻,只觉混沌一片,惟恍惟惚。

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至此,不知所以,不知有象,只觉先天祖气忽的变亮,竟是犹如太阳炙热悬空,先天祖气仿似大鼓相吸,而吾之身体亦是意识犹如鼓棒相迎。

至此,鼓棒相合而如同棒击鼓,速度愈来愈快。

  在冥冥中,突然脑中一开,身心俱震,吾只觉头脑仿似爆开,径通周身,关窍齐开,骨节如断,酸软如绵,通体光明,只闻千钟雷呜,万道霞光,灵明内外,琳琅满空,雷轰电击,撼通乾坤。

全身轻快安乐无比,周身酥软麻木,有瞬间施化之感,,身心一片光明朗彻之感,心神豁然洞开,通身洞彻,横无涯际,好似天塌地陷,却又不知有山有水,不知有天地人我。

  此乃混沌分化宇宙时的场景。

平常人自然无法晓知,以上感觉只是万中之一,具体如何描述文字已是不能表达。

待到这些场景消失后,只觉眼前茫茫金光无涯无际,突然间不知吾是谁?

不知吾的身体在哪里?

此刻呼吸已经停止,周身的关窍好像又都能呼吸,身心内外一片光明,身体已经融入太虚,吾只感觉宇宙好似吾身,天地尽在手掌之中,一念之间竟能撼动天地。

此为道祖运:

“吾不知谁之子,象地之先。

  此时方是与道真合,才知神仙妙境,天人合一,呼吸自停,直与天地合德,合乎太虚,宇宙即吾身,天地在吾手,我命由我不由天。

至此,可证大罗天仙之道,采药在此,结丹在此,火候在此,出神在此,还虚亦在此。

  此为得道,自知无为,玄关窍开,可保谷神不死,忽然能知天地,晓鬼神,不惧仙佛。

何谓三界?

何处才是神佛居处?

天上地下豁然悟彻,《道经》《佛经》一览无余,并能知其意。

此时才知佛道原是一家人,同是修三花,觉光大团圆。

才知“道祖”无量,钟吕八仙早已参玄。

是的,这就是得“道”。

  此为《道祖》云: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

中士闻道,将信将疑。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教正一派“正一”二字作何解

作为一个正一道士,我们就首先应当了解“正一派”为什么要以“正一”为名?

也就是要了解“正一”的内在含义。

我们知道,道教有两大宗派,正一派从老祖天师立教开始,全真派从宋元之际的王重阳祖师开始。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只是两个道派的名称而已,也就是两个名字而已,并不一定有什么内涵。

其实不然,这个名称就包含着我们所追求的意义。

“全真”追求的是“真”,要“全其真”。

如何“全其真”?

就是要“行真功,践真行”。

也就是道教所追求的“返朴成真”的“真”,也就是“道”的根本属性。

那么,“正一”是什么意思?

老祖天师当时立教为什么要以“正一”为名?

道经告诉我们,老祖天师得到太上道祖亲授他“正一盟威之道”。

也就是说“正一之道”是太上道祖亲授祖天师的,要在以信行正一演教布化。

因而正一之道从老祖天师立教之时就开始了,就成为我们入道、学道、行道人的目标了。

“正一”具有怎样的意义

那么,“正一”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云笈七签》中说:

正一者,真一为宗。

也就是正一是以真一为宗本的。

道经里面说“正”即“正以治邪”,正的反面就是邪,要以正的东西来克服邪的东西。

“一”就是“一以统万”,《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一切的根本的是“道”,开始的是“一”。

所以“一”能统万,“一”的根本就是“道”。

因为“一”以“道”为本,是有形的开始。

就像大地万物,只要有了一粒种子,就会繁衍不息。

但“一”背后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惟恍惟惚”的“道”。

所以“正一”就是说我们所行的道是正道,是真道,目标是正与真。

南北朝时陆修静天师曾告诫他的道门弟子说:

“临奉老君三师,谓之正教”,就是说正一道才是真正体现道祖精神的宗教,是一个根本的信仰,是“正信正行”的教化。

正一是针对邪伪提出的

所谓正一,诚然也是针对邪伪提出的,因为在当时,老祖天师立教的时候,还有六天故气即“巫觋鬼道”流行乡里,荧惑百姓。

道书上说当时是“人鬼交错,精邪遍行”。

《想尔注》中也说:

“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

”因此,从引导人们信仰和社会文明发展两个方面来说,都需要一种正教来引导大家,让大家皈依正信,所以老祖天师立教,以正一为名,以真一为宗。

《二十四治•序》中讲到,张天师的正一盟威之道是“伐诛邪伪,整理鬼气,统承三天,佐国育民”的正教。

“伐诛邪伪”是要去除邪伪的东西,“整理鬼气”就是针对当时“巫觋鬼道”流行乡里,荧惑百姓之邪径进行整治。

也就是说,正一道的信仰是从三清道祖那里来的,所以叫“统承三天”,以此来“佐国育民”,即有利于家国,有利于百姓。

修道者应该如何修行

对于修道人来讲,我们应该如何修行?

“正一盟威”的“盟威”就是要与万神订立一个盟誓,共同来奉持这样的正教。

而作为入道修道者来说,就是我们要向神明发誓,奉持正教,不履邪径,真一不二。

唐代宗在一个赞张天师的赞文中说,“道心不二,是为正一。

”也就是说,我们信奉道教,皈依在祖天师门下,应该是“道心不二”的。

已经皈依道教的人,特别是通过授箓,成为道教的法师、大师的人,如果所做的事情不符合正道的精神,就不是“道心不二”,就违背了它的意义。

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他的《道门十规》中特别强调的是“真一不二”。

“真一不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我们所奉持的道教,太上道祖的精神是真一不二的,对信仰者以及对道教文化有兴趣的人来说是一个真理性的追求。

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奉道的人应该“真一不二”,不能有邪伪的东西,应当真一不二。

道教正一道有三山符箓为其大宗

道教正一道有三山符箓为其大宗,但三山都与正一之道有着非常密切的渊源关联。

南北朝的陆修静天师既是上清派的第六代宗师,同是他对正一道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他自己的曾说自己是“祖述三张,弘衍二葛”。

三张就是祖天师张道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

二葛就是葛玄与葛洪。

陆修静可谓是集正一、上清、灵宝之大成的一代宗师。

另外,上清派里面的潘师正宗师有一段话告诉他的弟子司马承祯说:

“我自陶隐居传正一法,至汝四世矣。

”陶隐居就是陶弘景,也是茅山上清的第九代宗师。

所以,正一之道成为三山符箓的统一宗派。

还有正一之道本来就是统承于“三天”的大道,信仰上一致性必然促进其形成为一个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