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466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

《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docx

浙江万里学院生产运作管理13级期末复习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实现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

2.试举例说明企业生产系统的转换功能。

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转换功能,任何一个生产系统都执行着将系统输入转换成预定输出(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功能。

产品或服务还需要转化成现金,这样才能购买更多生产资源作为输入,转换过程就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饭店饥饿的顾客食物、厨师、服务员、店堂提供饭菜服务满意的顾客

3.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优点?

1)生产周期短:

从设计到出产的整个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加快,成本下降。

大批量生产一般采用备货型生产,生产周期短使得用户的订货提前期短,从而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

2)生产效率高:

流水线生产按节拍进行,设备利用率高、生产连续性强,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水平效率高。

3)生产成本低:

生产效率高,不合格率低,生产成本低。

4)产品质量稳定:

产品质量由设备和工装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4.制造性生产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

化工、炼油、造纸等。

◆合成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

机械、电子、家俱、服装等。

◆流程式与加工装配式生产具有不同特点,见下表。

第二章

1.谈谈现代企业所处环境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

交通和通讯(互联网)使地域和文化差距缩短,导致“地球村”的出现;企业在全球范围寻求市场和资源;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影响加大。

强强联合,跨越国界寻找合伙人;全球公司

技术进步加速:

任何可行的新点子几天内就被模仿,电子行业专利难以保护;信息技术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的快速扩散使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进入市场的速度几乎成为唯一的竞争优势来源。

基于时间的竞争:

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商场上没有不受挫折的公司;交货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企业在制造各种产品的过程中,要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产出有用物(产品)和有害物——废水、废气、废渣、热量和噪音等;世界各国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

2.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包含哪些内容?

生产系统设计即企业选址、设施/设备布置、岗位设计、工作考核和激励。

根据生产类型的不同,生产流程有三种基本类型:

生产过程设计按产品(对象)进行的生产流程;按加工路线(工艺)进行的生产流程;按项目进行的生产流程。

3.试举例说明战略选择对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战略选择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战略选择决定了其所在行业的竞争态势;保证企业绩效的稳定增长。

公司总体战略——如何做大?

——进入哪些业务(Business)领域,才能使组织不断壮大并长期获利?

事业部战略——如何做强?

在特定业务领域中如何创造竞争优势?

职能策略:

如何贯彻事业部战略?

在事业部战略指导下,从管理职能上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贯彻落实,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第三章

1.谈谈市场预测对企业生产决策的重要意义。

帮助管理者设计生产系统;帮助管理者制定生产系统运行计划。

2.如何理解市场预测的科学性(三性)。

(1)事物发展的延续性:

因任何事物发展变化具有连续性,事物过去的变化规律由于惯性,会影响到未来的变化。

如某企业市场销量预测。

 

(2)事物发展的关联性:

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可由某一事物的变化预测关联事物的变化。

如由小汽车销量可预测燃油需求量。

 

(3)事物发展的类推性:

由于产品功能和市场特点的类似性,可由某一事物的变化类推到另一事物的变化。

如已知普通彩电销量生命周期,类推预测HDTV的市场变化规律 按主客观因素所起的作用划分 

3.简述加权平均移动预测法的特点P81

第四章

1.论述当前环境下,新产品开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1)用户越来越“难侍候”:

顾客需求变化加快,并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2)技术进步越来越快: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抢占市场先机变得尤为重要;

(3)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

全球化竞争、竞争手段趋同、竞争信息保密难度加大。

(4)产品研发难度越来越大:

需求、技术和竞争等综合平衡难度加大。

Ø有利于产品更新换代,满足市场结构的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Ø有利于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拓展经营领域,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Ø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和投资结构:

优化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状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简述新产品开发的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

产品开发过程三阶段

(1)产品构思:

依据顾客需求、产品技术和对手产品三大要素,形成产品的特定功能。

(2)结构设计:

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和详细设计三部分,完成产品全套图纸,实现构思所需功能;

(3)工艺设计:

包括加工过程、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三部分,使结构设计的产品能实现加工制造。

(4)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绩效评价

3.简述产品设计的并行工程法及其优点。

(并行设计法:

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的、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虚拟设计;产品数据管理;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成组技术。

(1)集思广益,减少开发盲目性:

将产品设计与可制造性、可维护性、质量控制等问题同时加以考虑,充分交流、集思广益,以减少产品早期设计阶段的盲目性。

减少产品设计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2)节省了修补失误所消耗的时间;

(3)降低了开发周期,提高响应速度。

第五章

1.简述厂址选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影响投资回报:

直接关系固定资产投资额,从而影响投资回报和投资回收期。

(2)影响产品成本:

关系到生产资源的获得和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影响产品成本、价格和竞争力。

(3)影响人才聚集:

事关吸引、激励和留住优秀人才,影响企业员工的生活便利和工作积极性。

(4)深远影响发展:

选址一旦决定,工厂建成后就是企业一项巨大的永久性投资。

工厂选址合理,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而厂址选择失误,将“铸成大错”,难以补救。

2.从经济因素分析,企业进入当地专业化产业园区建厂的优越性。

1.产业聚集:

企业通过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能不断获得利润增加或成本下降的收益;2、政府支持:

包括产业政策、税收、土地、奖励、等方面。

(考虑生产协作是否方便,获得集聚效应。

以便在生产协作、分工配套、技术开发、信息获取和人力资源支持等方面获得便利,同时享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在基础设施方面免费的公共利益,实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构建产业集聚效益,利于企业投资和发展。

3.企业厂址决策一般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首先,选择某一国家或地区设厂:

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其次,在该地区选择若干适当的区域用以备选:

地区选定之后,还要确定具体建厂区域。

再次,比较同一地区不同区域方案,作出最后决策。

4.简述量本利分析法选择厂址的基本思想。

利用量本利分析法可用来评价不同选址方案的经济性。

(1)任何选址方案都有一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不同的选址方案,不仅直接影响产品的固定成本,还会影响产品的变动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六章

简述合成型制造企业生产单位的分类及其职能?

一)基本生产单位——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单位。

(1)准备车间:

为加工产品准备毛坯料,如铸造、锻造和下料车间等;

(2)加工车间:

使用设备将毛坯料加工(达到设计的形状、尺寸及精度)成零件。

3)装配车间:

将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完整的成品

二)辅助生产单位——为基本生产单位提供辅助产品或服务的单位

(1)辅助车间:

工具车间、模具车间和机修车间等;

(2)动力车间:

发电站、变电站、锅炉房、压缩气站和乙炔气站等。

部件或完整的成品

三)生产服务部门——为基本生产单位和辅助生产单位提供服务的单位

(四)生产技术准备部门——为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单位

影响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产品结构与工艺特点,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企业的生产规模

企业生产单位组织有哪2种形式?

图P162

工艺专业化形式,对象专业化形式

采用作业相关图法厂区平面布置的原则图P165-167

将车间之间的密切程度划分为A、E、I、O、U、X六个等级,然后列出导致不同程度关系的原因。

将企业待布置的车间一一列出关系重要等级,按重要等级越高的部门越相邻布置的原则,安排出最合理的布置方案,从而使生产运行效率最高、费用最低。

第七章

1.简述岗位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明确生产任务的作业过程;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明确每个操作者的工作责任;以组织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保证任务完成。

基本要求:

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为可行性

2.如何克服专业化分工的弊端?

1)工作丰富化

2)工作小组化:

为一组员工或为一个工作小组设计一项工作或作业;或由小组自行完成计划、检查和分配工作。

3)工作岗位轮换:

培养柔性化员工、提高职业成就感。

3.劳动定额有哪2种形式?

产量定额:

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产品数量,单位为:

件/每班次。

时间定额:

完成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单位为:

分钟/件。

4.流水线工序同期化及其目的?

1)实现生产的连续性:

使企业的年度计划与季度和月度计划合理衔接,形成有机整体,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

2)严肃性与灵活性兼顾:

适应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计划的严肃性与灵活性得以充分协调,计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更强。

3)计划与需求相衔接:

使企业的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保证生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第八章

1.简述滚动计划技术的优点。

1)实现生产的连续性:

使企业的年度计划与季度和月度计划合理衔接,形成有机整体,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

2)严肃性与灵活性兼顾:

适应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计划的严肃性与灵活性得以充分协调,计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更强。

3)计划与需求相衔接:

使企业的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保证生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2.什么是代表产品?

代表产品是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其它产品可折算为代表产品。

(P182)

3.制造业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1)改变库存水平、维持生产速度不变

2)改变生产速度:

使生产速度和需求速度匹配;消除库存;生产不均衡,设备有闲置现象,工人要加班加点或待工。

3)改变工人数量:

随时雇佣和解雇员工;技术工人难以随时雇佣,引起员工反感;适于服务业。

4.MTS确定生产品种与产量的方法。

备货型生产企业编制生产计划的核心内容是确定品种和产量。

P237-239

第九章

1.简述库存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1)主要作用

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在生产过程的相关环节和岗位设立库存,储备一定量的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满足生产过程在规定时间取得足够生产资源的供应需求。

2)次要作用:

利用库存将各工艺阶段分隔开来,降低生产过程的刚性;利用库存缓冲生产意外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库存避开高价格的冲击。

2.库存决策取决于哪4大因素?

1)需求:

库存首先要满足需求,需求是第一位的。

需求分类:

按发生时间特征还可分为

Ø连续性需求:

需求随时间连续地发生,则库存随时间连续地减少。

Ø间断性需求:

需求是间断性发生的,则库存呈阶梯式减少。

2)订货或生产

——通过订货或生产来补充因需求而减少的库存。

——从开始订货(或下达生产指令)到制品入库需经历一段时间(备货时间)。

Ø拖后时间:

从订货后看何时开始补充考察,这一时间称为拖后时间。

Ø提前时间:

从按时补充看需何时订货考察,这一时间称为提前时间。

3)库存费用

——生产实际中,常以一个计划期的总费用来衡量。

库存费用分为4项。

Ø存储费用:

维持库存费用,包括仓库使用费、物质保管费、物质损失费和投资机会成本等。

存储费用与库存物质的数量和存储时间成正比。

Ø订货费用:

向外采购物资费用,包括物资进货成本(货款和运费)和订购费(差旅费、应酬费等)。

Ø生产费用:

自制产品费用,包括设备调整费和生产制品直接费(原材料、外购件和人工费)。

Ø缺货费用:

因库存不能满足需求带来的损失,如停工待料和失去市场造成的损失等。

4)库存策略:

指决定在何种条件下对库存进行补充?

何时补充?

补充多少物质的行动方案。

Ø固定量库存策略:

当库存量降到订货点ROP及以下时,库存控制系统就向供应厂商发出订货,每次订货量为一个固定量Q,经一段时间(LT)备货,即向仓库补货。

Ø双仓(箱)系统(Two-BinSystem)策略:

用两个仓(箱)存放货物,当第一个仓(箱)内存放的物品用完时,即发出订货,在订货提前期内使用第二仓(箱)的存货,直到下一批订单到货,再将货物按两仓存放。

这样可简化管理,适应连续性需求,

Ø固定间隔期库存策略,又称(t,S)策略:

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t向库存补货一次Q,使库存量达到固定的最大数额S为止。

设通过盘点得到库存余额为L,则Q=S-L。

合理性好,但盘点成本高,

Ø最大最小策略,又称(s,S)策略:

为库存设一订货点s和最大库存量S。

当经时间间隔t时,如库存余额L1≤s,则补货Q,且Q=S-L1;再经时间间隔t时,如库存余额L2≥s,则不补货。

3.简述ABC分类法及其在库存控制中的应用。

2/8定则:

20%左右的因素带来80%左右的成果

1)A类物资:

严密控制,包括最完整、精确的记录,最高的作业优先权,高层管理人员经常检查,小心精确地确定订货量和订货点,紧密的跟踪措施,使库存时间最短。

因此采用连续型库存观测系统控制方法。

2)C类物资:

简单控制,如设立简单的记录或不设立记录,可通过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盘存来补充大量的库存,给予最低的优先作业次序等。

因此采用定期型库存观测系统控制方法。

3)B类物资:

正常控制,包括做记录和固定时间的检查;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赋予较高的优先权;可按经济批量定货。

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可在综合型、或定期型、或连续型三种系统中作出选择。

第十章

1.简述MRP管理的基本思想。

1)建立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的指导思想,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管理,实现按需要准时化生产。

2)在生产组织过程中,上道工序按下道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前一生产阶段为后一生产阶段提供服务。

2.简述MRP系统的输入、输出及运行过程。

输入:

1.产品出产计划:

对象是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它们具有独立需求的特征

2.产品结构文件:

反映产品的组成与结构信息,说明产品是由哪些物料构成的?

需要多少物料?

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3.库存状态文件:

保存了每一种物料的有关数据,MRP系统关于订什么,订多少,何时发出订货等重要信息,都存储在库存状态文件中。

输出:

1.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2.原材料需求计划;3.相互转换零部件计划;

4.库存状态记录;5.机器设备和工装需求计划;6.计划发出的订货;7.已发出订货的调整,包括改变交货期,取消和暂停某些订货等;8.零部件完工情况统计,外购件及原材料到货情况统计;9.对生产及库存费用进行预算的报告;10.交货期模拟报告;11.优先权计划

运行过程:

1.关键点:

找出上层元件(父项)和下层元件(子项)之间的联系:

按父项计划发出订货量来计算子项的总需求量,并保持时间上一致。

2.提高效率:

提高MRP的处理效率,要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处理的方法:

先处理所有产品的0层,然后处理第1层,…,一直到最低层,而不是逐台产品自顶向下处理。

这样做的好处每一项目只需检索处理一次,效率较高。

为此需要对每个元素编一个低层码。

3.订货量与日期:

利用批量规则确定计划发出订货量,利用提前期确定计划发出订货日期。

3.试比较MRP、MPRⅡ和EPR的特点。

MRP

MRP可以将产品出产计划变成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和外购件、原材料的需求计划。

MRPⅡ

1)MRPII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Ø营销部门:

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了解产品出产计划,有效签订合同。

Ø生产部门:

计划实现整体性、周密性和应变性。

Ø采购部门:

按时、按量采购和供应原材料、外购件。

Ø财务部门:

按生产计划及时提供财务支持。

Ø技术部门:

了解生产需求,向生产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2)B.计划可行性:

考虑生产能力计划;

3)C.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

考虑财务计划;

4)D.实现企业内部的系统集成——成为MRPII的精髓。

ERP

1)ERP的优点

ERP超出了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除了MRPⅡ功能模块,ERP还包括:

Ø财务管理;

Ø人力资源管理;

Ø供应链管理(SCM);

Ø顾客关系管理(CRM);

Ø其它功能模块。

2)ERP及其管理特点

a.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基础:

ERP是在MRPI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基础,以先进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为运行平台,能将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之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

b.全面提升企业市场响应速度:

ERP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有效地进行管理,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

c.以先进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ERP是现代企业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除了充分体现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企业资源的集成外,更重要的是能充分体现现代化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综合运用。

d.有利推进企业管理的全面变革:

ERP的实施是复杂的,涉及公司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乃至管理模式的变革,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

因此,实施ERP是一项复杂、艰巨、耗资巨大的工程,其成功实施必须树立正确的应用理念,要有良好的方法论作指导。

第十一章

1.简述作业计划编制的目标。

1)资源配置:

按照既定的作业优化目标——成本或时间最优,确定各种资源的利用问题。

2)作业排序目标:

使完成所有零件加工任务的时间最短,从而成本最优。

2.简述作业计划控制的原因及其主要工具。

(工具没找到)

原因:

1.生产环境的变化:

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等。

2.计划的失误:

加工时间估计不准确、加工路线的多样性等。

3.执行的原因:

操作人员执行不力、效率不高和工作态度等现象。

4.随机因素的影响:

设备故障、停电等。

主要工具:

调度单;日报、月报;例外报告、异常报告;输入/输出(Input/outputcontrol,I/O)报告。

◆3.P309计算题1,应用约翰逊排序法编制作业排序。

(排序、排序图、加工周期)

 

第十二章

1.简述服务业基本特征。

1)与有形产品生产相类似

Ø向谁提供服务?

——目标市场

Ø提供何种服务?

——服务产品,或成套服务(servicepackage)

Ø在何处提供服务?

——服务台

Ø如何提供服务?

——服务过程

Ø如何保证服务质量?

——控制手段

2)2.与有形产品生产的区别

Ø生产与营销难以分离,生产与顾客直接打交道;

Ø纯服务产品不能储存,生产与消费合二为一。

2.服务业影响顾客需求有哪些基本策略?

1)固定时间表(对于处于服务特征矩阵第III部分的服务业采用)

2)使用预约系统(对于处于服务特征矩阵第I和II部分的服务业采用)

3)推迟服务

4)为低峰时的需求提供优惠

3.处理服务业非均匀需求有哪些策略?

1)改善人员班次安排:

按需求密集程度安排员工,如交警上下班高峰值勤、晚间咖啡店上班等。

2)利用半时工作人员(钟点工):

雇佣半时员工。

3)由顾客选择不同水平的服务:

如邮件服务、音乐会座位、交通方式等。

4)利用外单位设施:

建筑公司租赁设备、医院清扫外包等。

5)雇佣多技能工人:

培养柔性员工,以承担多项服务。

6)采用顾客自助服务:

如超市、自助银行、自助餐。

7)采用生产线方法:

标准化服务项目采用生产线提供服务产品,如办理房产证、麦当劳快餐等。

◆4.P332计算题3。

(服务系统设计合理性验证:

员工服务时间、顾客排队时间)

 

第十三章

1.简述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横向一体化”,即把原来由企业自己生产的零部件外包给其他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于是就跟这些企业构成一种水平关系,形象地称为“横向一体化”。

2.供应链系统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1)供应链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供应链设计应考虑环境及其变化,即一方面考虑供应链的运行环境(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另一方面要考虑未来环境变化对实施供应链的影响。

2)供应链设计与企业再造工程

要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现有企业和企业群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或重构。

3)供应链设计与先进制造模式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是先进制造模式推动的结果,因此供应链设计应与先进制造模式,如全球制造、虚拟制造等相适应。

3.供应链系统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高层决策与中层、基层实施决策相结合。

2)简洁性原则:

每一个节点应简洁,具有灵活的市场响应能力。

3)互补性原则:

每一个节点的选择应体现强强联合和协作。

4)协调性原则:

发挥系统成员的能动性、创造性,实现协调运作。

5)动态性原则:

保持信息、库存等的透明度,提高预测的精确性和适应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

6)战略性原则:

制定供应链发展规划,并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

4.简述双赢供需关系的特点。

2.双赢关系模式

A.制造商对供应商给予协助,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等。

B.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效率,降低交易和管理成本。

C.长期的信任合作。

D.比较多的信息交流。

第十四章

1.简述项目特性及管理目标。

项目特性:

1)内容的一次性:

项目的特定任务一旦完成,或情况变化不再继续,项目也就结束了。

2)目标和约束的明确性:

项目都有明确反映其功能要求的成果性目标,以及项目时间——工期、项目成本——预算、项目质量等级等的约束性要求。

3)管理对象的整体性: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项目的计划、组织、控制及评价等管理职能均以项目整体优化作为标准。

管理目标:

1)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项目的生命。

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全方位、全过程和全体人员中。

2)费用:

控制项目的寿命周期费用,包括研制费、建设费和运行(使用)费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的费用的比例大致为1:

3:

6。

3)进度:

项目的完工期限一旦确定下来,项目管理者的任务就是以此为目标,通过控制各项活动的进度,确保整个工程按期完成。

2.绘制箭线网络图有哪些规则?

1)不允许出现箭线循环;

2)两节点之间只允许一条箭线相连;

3)箭头事件编号大于箭尾事件编号,编号可以不连续;

4)完整的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止节点。

3.简述网络计划优化的基本方法?

1)时间优化

a.优化目标:

不考虑资源限制,寻求最短工期。

b.优化环节:

压缩关键路线上的作业时间,缩短工期。

c.压缩时间的方法:

在关键路线上赶工;平行交叉作业。

d.问题:

在压缩过程中,关键路线会变化;压缩时间有限度。

2)时间—费用优化

a.优化目标:

在使工期尽可能短的同时,也使费用尽可能少。

b.项目费用:

1.直接费用:

CD是指能够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它随工期缩短而增加。

2.间接费用:

CI与整个工程有关,不能或不宜分摊给具体活动的费用,如管理费、拖期罚款等,它随工期缩短而减少。

c.时间-费用优化赶工三原则:

必须对关键路线上的作业赶工;:

选直接费用变化率e最小的作业赶工;在可赶工的时间范围内赶工。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