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2587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举出不同固体混合和分离的例子。

2.能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3.举出生活中需要分离混合物的例子,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把一些混合物分离出来。

教学重点

认识并学会分离生活中的混合物,能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

能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分离生活中的各种混合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八宝米、中药材、混凝土、黄豆、玉米粉、绿豆、木屑和铁屑、红糖和沙子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周围的生活,看看在生活中有哪些固体是混合在一起的。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下面谁来说一说液体和固体的基本性质分别是什么?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的时候需要吧多种固体混合在一起,有的时候需要把混合在一起的多种固体分离开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论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二、固体的混合

出示课本插图:

八宝米、中药材、混凝土

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一说,这3种混合固体是由哪些固体混合在一起的?

八宝米是白米、豆子、红枣、百合、玉米粒、绿豆、红豆等等混合在一起的。

中药材是各种中药混合在一起的。

混凝土是沙子、水泥、石子等等混合在一起的。

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哪些固体的混合现象?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的固体混合物,并说一说这些混合物是由哪些固体混合在一起的?

窗户就是铝合金和玻璃的混合;房子是混凝土、钢筋等固体的混合物;

泥土是土壤、沙子、小石子、各种昆虫、腐殖质的混合物。

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

教师引导: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由多种固体混合在一起的。

那么这些固体在混合前后,它们的质量和占据的空间会发生变化吗?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操作来研究这个问题。

探究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

出示实验的材料:

实验室天平、黄豆、玉米粉、绿豆、盆子等等。

讲解实验的方法及步骤:

先分别称出黄豆、玉米粉和绿豆的质量,然后将三种固体混合起来称一称,看看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

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小结:

固体混合前后,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探究固体混合前后占据空间的大小

出示课本上的实验操作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实验方法。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点:

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黄豆、玉米粉和绿豆所取的数量不能太多;在三种固体混合在一起放入量筒之后,要摇一摇晃一晃;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小结:

把黄豆、玉米粉和绿豆三种固体混合在一起之后,占据的空间明显变小。

引导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学生根据实验过程进行解释。

教师小结:

固体混合前后,一般来讲质量不会发生变化,但是体积会变小。

体积会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一般来讲,固体颗粒有大小之分,混合之后,小颗粒田占据了大颗粒之间空白的位置,从而造成固体混合之后体积变小。

三、固体的分离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仅会把多种固体混合在一起,有的时候我们还要把混合在一起的多种固体分离开来。

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幅图上是把什么固体和什么固体分离开来。

图一:

建筑垃圾是混合固体,分离时需要把建筑垃圾中的铁分离出来

图二:

是把大米和稻壳分离出来

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固体分离的现象。

沙里淘金、垃圾分类回收、晒稻子、收豆子、洗菜等等。

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混合在一起的固体,我们该怎样把他们分离开来呢?

下面请大家先来看一看书中的三种情况。

出示课本上的插图:

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木屑、铁屑的混合物,以及红糖和沙子的混合物。

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如何把这三种固体混合物分离出来。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分离三种混合物的方法,并且填写下列表格。

写出把下面的混合物分离开来的方法:

混合物

黄豆、绿豆和玉米粉

木屑和铁屑

红糖和沙子

分离方法

学生分小组交流问题,并填写好表格。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交流的方法,其他同学评价方法好不好。

教师相机把学生认为好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采用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对以上三种固体混合物进行分离,每个小组可以选用1-2种固体进行分离。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分离的固体是什么?

采用什么方法?

效果怎样?

进一步完善好上述表格。

混合物

黄豆、绿豆和玉米粉

木屑和

铁屑

红糖和

沙子

分离方法

可以用孔比较小的网塞,先分离出玉米粉,再用孔比较大的网塞,分离出绿豆。

可以用磁铁吸出木屑中的铁屑。

可以把混合物放入水中,红糖溶解,分离出沙子,再蒸发得到红糖。

教师小结:

同学们,每一种固体混合物,分离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分离固体的时候,一定要多动脑筋想一想,采用什么办法是最合理、最有效的。

 

板书

设计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娈,占据的空间会发生变化

混合物分离有方法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课课练课时练习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基础达标练练全基础知识轻松实现达标

1、填空题。

(1)固体与固体混合后,_________不变,_________有可能发生变化。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如下图中的甲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__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乙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__大小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丙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__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填“状态”“颗粒”“轻重”]

(3)100毫升的黄豆与100毫升的沙子混合后,体积_________200毫升。

[填“大于”或“小于”]

2、判断题。

(1)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在一起,也可以再分离开。

()

(2)两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体积一定没有任何变化。

()

(3)红糖和沙子混合后无法分离。

()

(4)几种固体混合后,总质量变小。

()

3、选择题。

(1)下列属于混合现象的是()。

A.剥花生B.将石子从大米中挑出C.制作八宝粥

(2)要把沙子和黄豆分离,较简单的方法是()。

A.沉淀B.用筛子筛C.过滤

(3)将一定体积的花生和一定体积的沙子用筷子搅拌混合均匀,混合后的体积与原来的体积相比,()。

A.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B.混合后的体积大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C.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4、简答题。

要想将铁屑和木屑分离,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能力提升练练会综合能力快速提升成绩

5、实验分析。

(能力指数★★★)

伊伊从市场上买回1千克黄豆、1.5千克绿豆和1千克玉米粉,由于只有一个袋子,伊伊便把它们装到了一起。

(1)回到家后,她称了三种食物的总质量,请在下图中填上相应的数据和符号。

()千克+()千克+()千克○()千克

(2)伊伊想把这三种食物分离开,应该怎样做?

 

(3)伊伊用量筒量取了60毫升混合物,并把它们分离开,分别装入三个量筒,她会发现食物混合前后占据空间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6、综合应用。

(能力指数★★★★)

分离混合物。

(1)金属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而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节约使用。

金属材料一般都是可以回收重复使用的。

在建筑垃圾中,有很多铁制品,那么我们怎样将铁制品与其他建筑垃圾分离呢?

 

(2)一般情况下,两种固体混合后,由于大小、轻重等方面存在差异,比较容易分离。

但是如果是沙子和红糖这样的较小固体颗粒混合到一起,该怎样使它们分离呢?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

(1)质量体积解析:

固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是大的固体颗粒之间存在着空隙,与小的固体颗粒混合后,小的固体颗粒填充这些空隙后,会造成总体积变小。

(2)轻重颗粒状态(3)小于

2.

(1)√

(2)×(3)×(4)×

3.

(1)C

(2)B(3)A解析:

由于花生之间存在空隙,将沙子和花生混合后,沙子会进入空隙中,所以二者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4.(答案不唯一)方法一:

把它们都放入水中,木屑漂起,铁屑沉底。

方法二:

用磁铁将铁屑吸出。

方法三:

用适当大小的风将木屑吹走。

5.

(1)11.51=3.5

(2)先用网眼较小的筛子把玉米粉筛出,再用网眼较大的筛子将黄豆和绿豆分离开。

(3)食物混合后比混合前占据的空间变小了。

6.

(1)人们一般采用电磁起重机来收集建筑垃圾中的铁制品。

(2)把红糖和沙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红糖溶解在水中,再用过滤的方法将沙子与红糖水分离,然后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得到红糖。

 

《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到固体是物体存在的一种形式。

2.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3.理解像纱巾、羽毛、食盐、面粉之类的轻薄、细小的物体也是固体。

4.尝试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的

学会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体积。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认识身边的固体物质。

2.探究像纱巾、羽毛、食盐、面粉之类的轻薄、细小的物体是否是固体。

3.探究比较两个体积接近的物体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完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2.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

3.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愿意分享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观察固体物质的共同特点,即有确定的形状、有体积、有质量。

教学难点:

学生尝试用具体、统一的标准比较物品体积的大小。

【教学材料】

教师材料:

纱巾、羽毛、食盐、面粉

学生材料:

每组3份拼搭积木;托盘,黑芝麻、白芝麻、直尺、两个塑料杯;小鸭、小熊玩偶。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初步认识固体,并寻找教室内的固体物品

1.谈话:

这里有两个瓶子(不透明),瓶子里分别装着什么呢?

不可以打开看,可以摇晃瓶子,你能猜出来吗?

(学生通过摇晃发现了区别,能猜出部分特征。

2.问:

打开盖子,把手伸进去摸一摸是什么感觉,能抓起来吗?

它们有什么区别?

请你描述一下。

(学生体验,发现一个瓶子里的像是水,湿湿的,抓不起来;而另一个瓶子里的是球形的东西,硬硬的能抓起来。

3.谈话:

把它们分别倒出来,倒在准备好的透明的容器里。

(师生共同揭开真相:

一个是流下来的水,一个是滚出来的玻璃球。

4.小结:

关于水,我们很熟悉,像水这一类物体,我们称之为液体;像玻璃球这一类物体,我们则称之为固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一起认识固体。

(出示课题)

5.寻找教室内的固体物品。

那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固体呢?

(PPT出示图片)(学生一一列举,说明理由,有疑义的暂时保留)

二、通过判断纱巾,羽毛,面粉,食盐是否是固体,揭示固体的共同特征。

1.谈话:

看来大家已经大致了解了什么是固体,下面老师就要考一考大家,这些物体是不是固体?

(PPT出示出示纱巾的图片,教师拿起纱巾展示)纱巾是不是固体?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2.引出探究问题:

刚才很多同学在说明理由这一部分遇到了困难,那到底怎样的物体是固体呢?

3.揭示固体的特征(教师出示玻璃杯、足球、银杏叶、石狮子图片)它们是固体吗?

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点?

生1:

他们的形状不同,分别是圆柱、球体、扇形,狮子形状的。

师:

那他们的形状容易改变吗?

生1:

不容易。

师:

我们称之为有确定的形状(板书:

有确定的形状);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哪些不同?

生2:

大小不同。

师:

科学上我们把物体的大小称为体积(板书:

体积)。

生3:

他们有轻有重。

师:

轻重不同说的是质量。

(注意重量与质量的区分)(板书:

质量)

(如果学生提到了颜色这个特征,举反例:

玻璃杯无色透明)

师:

所以,固体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生4:

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师: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

纱巾是固体吗?

理由呢?

生5:

纱巾是固体,因为它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师:

(PPT出示羽毛的图片,教师拿起羽毛展示)羽毛是固体吗?

(学生回答)

师:

看来呀,像纱巾、羽毛这样很轻很薄的物体,也是固体。

(PPT出示食盐的图片,教师拿起装有食盐的烧杯)食盐是固体吗?

(学生回答)

师:

这位同学说食盐有确定的形状,如果我将烧杯中的食盐倒入培养皿,它们的形状会不会改变?

其实呀,食盐的形状是指一个食盐小颗粒的形状,(PPT出示食盐颗粒的图片)这就是放大后的食盐颗粒,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

正方体。

师:

所以食盐也是有确定形状的固体。

师:

那面粉是不是固体?

生:

面粉是固体,因为它有确定的形状,有质量,有体积。

师:

食盐、面粉虽然细小,但它们也是固体。

三、比较两个体积接近的物体体积的大小

1.过渡:

既然固体物质都是有体积的,那你们会不会比较体积的大小?

2.研究问题

(1):

(出示图片)这三组积木哪个体积大?

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他们相差多少?

3.小组活动(数积木的个数),记录,汇报结论。

(教师小结:

1号3号积木虽然看起来不同,但是体积是相同的)

4.研究问题

(2):

师:

(出示图片和对应的实物:

黑芝麻和白芝麻)有办法比较这两堆芝麻体积的大小吗?

用眼睛能看的出来吗?

生:

看不出来,可以用量筒。

师:

(PPT出示图片)但是老师能提供的工具只有这些,怎么测量呢?

生:

将芝麻倒入杯子中,用直尺测量高度,高的说明体积大,低的说明体积小。

师:

说的真好。

那我们来试一试。

(教师边演示实验,边引导学生说出注意事项)

生1:

不要把芝麻撒出来,要缓慢倾倒

生2:

倒完要抖一抖容器,确保所有的芝麻都倒入杯中

生3:

晃一晃杯子,使芝麻上端齐平

生4:

直尺测量时应该竖直,眼睛水平看刻度……

师:

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请各小组组长拿出桌洞中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记录单。

5.小组活动,记录,汇报结论。

6.研究问题(3):

师:

那有没有办法比较小鸭和小熊体积的大小?

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生1:

将小熊小鸭放到水中,看哪个水面上升的多

师:

水的量要怎么样?

生1:

相同

生2:

向小熊小鸭里面加入固体,看加多少能装满

生3:

……

师:

那我们能不能借助芝麻进行比较呢?

生:

将小熊小鸭放到两个塑料杯中,再将芝麻倒进去,测量他们的高度。

师:

这两份芝麻的体积是怎么样的?

生:

相同

师:

两个玩偶要放在杯子的什么位置呢?

生:

底部

师:

确保玩偶完全被覆盖住,这样测量的才准确。

谁想来前面试一试?

(学生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说出注意事项)

(1)将两个玩偶放到杯中(强调放置杯底)

(2)倒入芝麻(强调缓慢,不要撒出来)

(3)摇一摇,使顶端齐平

(4)测量高度(强调直尺应该竖直,视线水平)

7.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表。

8.小组汇报实验结论。

9.小结(……)

四、总结与延申

1.大家来看看这些物体(出示图片:

被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它们的形状被改变了,那还是固体吗?

2.其实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播放视频):

岩石经过风吹日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它们还是固体吗?

3.小结:

由此可见,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4.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固体是有确定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的物质,那液体有哪些特征呢?

请大家课后思考。

【板书设计】

认识固体

有确定的形状

共同特征体积

质量

 

实验记录表

组别:

一、把积木的数量填写在括号中。

积木数:

()()()

二、哪一堆芝麻的体积大?

名称

黑芝麻

白芝麻

高度/毫米

实验结论:

 

三、哪一个玩偶的体积大?

名称

小鸭

小熊

高度/毫米

实验结论:

 

表1:

哪一堆芝麻的体积大?

名称

黑芝麻

白芝麻

高度/毫米

实验结论:

 

表2:

哪一个玩偶的体积大?

名称

小鸭

小熊

高度/毫米

实验结论:

 

9.认识液体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固体和液体》中的第2课。

本课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液体,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体积、质量等方面的常见性质,引发学生对液体种种性质的认识。

教学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描述所知道的各种液体的性质。

教科书第27页提供了一个场面,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找出身边的各种液体,而且越多越好。

课文还提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四种常见的液体:

食用油、水、蜂蜜、牛奶,让学生在进一步的观察中,了解它们的性质。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进一步发现液体的性质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发现液体的各种性质,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材第28页的第一幅图是比较四中液体的性质,把三种不同的液体倒入斜放的板上,通过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说明不同的液体,粘稠度不同,通过对四种液体的比较,发现它们的颜色也是不相同的。

第二幅图是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并重点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

第三幅图是量出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在天平上比比看,谁轻谁重?

称量与水体积相同的油和蜂蜜的重量,通过比较说明同样多的水和油,油比水轻。

这里暗含着“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的知识。

第二、三幅图都是通过让学生探究得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

这一部分内容,涉及的实验所用仪器比较多,难度也较大。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归纳研究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到:

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中低年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对于科学研究也有着极高的热情,愿意积极参与并且动手实验。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只是有限的一段时间,没有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水知道了水的基本特征,也学会了用不同的感官认识物质,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轻重等性质。

2.知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科学探究:

1.愿意采用多种方法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初步渗透液体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气味、轻重、粘稠度、体积等方面的性质差异。

【教学难点】

认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质,了解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视频、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量筒、天平、等。

学生材料:

沙漏、火柴、香、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托盘、抹布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液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

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做饭洗衣服,都要请它来。

”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

水。

2.师:

对了,就是水。

咱们以前就研究过水,还记得水有哪些性质吗?

生:

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

3.师:

像水这样的物体我们称为液体,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液体。

(板书课题:

9.认识液体)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新课,将液体的性质谜语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水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

二、辨别分析,明确液体的概念

1.(教师出示图片)孩子们,咱们来找一找,看看图中哪些是液体?

生:

汗水、针筒里的药水、雨水、牛奶、酱油、食用油、自来水汽油等都是液体。

师:

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液体呢?

生:

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2.师:

哦,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就是液体呀。

那咱们来看看,流动的沙子是液体吗?

(不是)

师:

请大家拿出沙漏仔细地观察。

流沙是液体吗?

(收沙漏)

生:

流沙虽然会流动,但也不是液体,而是固体颗粒。

师:

沙子有固定的形状,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这是固体和液体很大的不同。

3.师:

那烟雾呢,是液体吗?

生:

也不是,是气体。

师:

刚刚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测,你们的猜测对吗?

要怎样来验证呢?

生:

实验。

师: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香和火柴,待会可以点燃香,认真观察烟雾。

不过在使用火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烫到手了,观察好了,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将香熄灭,明白了吗?

生:

明白了。

师:

现在请大家拿出火柴和香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师:

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

生:

烟雾是气体。

生:

烟雾是粉尘颗粒物,是固体,因为质量很轻,可以飘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烟。

师小结:

你说得非常正确。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烟雾和流沙都不是液体,因为液体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体。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辨析这些物质为什么是液体,既复习了固体相关知识,又明确液体的概念。

三、活动体验,借助感官认识液体性质

1.师:

(教师出示四种液体,装在中号烧杯里)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种液体,分别是食用油、水、牛奶和蜂蜜,先用你们的感官去看一看,这四种液体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呢?

生:

颜色不同。

(板书:

颜色)

生:

水是无色的,牛奶是乳白色的,油是金黄色的,蜂蜜是深黄色的。

师:

还有什么不同?

生:

气味不同。

(板书:

气味)

生:

我闻气味知道的,水是没有气味的,有点奶香的是牛奶,有点大豆香的应该是油,有点甜甜的应该是蜂蜜。

师:

还有吗?

生:

味道不同。

(板书:

味道)

生:

水是没有味道的,蜂蜜是很甜的,牛奶有点甜的,食用油。

(板书:

透明度)

生:

水是透明的,牛奶是不透明的,食用油和蜂蜜是半较透明的。

师:

(板书:

透明度)透明度也不同。

生:

他们的质量也不同。

师:

(板书:

质量)

2.师:

看来不同的液体很多性质是不一样的。

那同一种液体呢?

它们装大大小小的瓶子里有不同吗?

生:

质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师:

哦,质量不同,多少的情况不一样。

那到底装了多少呢?

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呢?

生:

可以用有刻度的杯子来量。

[设计意图:

突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事物是复杂的,因此认识事物需要用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不同的液体,学生通过看、闻、摸等方法对这几种液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对液体的黏稠度和流动性有了认识。

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探究液体的性质

(一)活动:

测量液体的体积

1.师:

孩子们真聪明!

在科学上,我们使用量筒或者量杯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量筒。

请大家仔细观察,量筒上都有什么?

生:

有刻度,有数字,有英文字母。

师:

这个英文字母ml表示毫升,毫升是一个体积单位。

这个数字表示量程和单位,表示一次最多测量500毫升的液体。

师:

如果没有标注量程,我们又怎么知道量筒最多测多少呢?

生:

可以看最高处的数值。

师:

那这个量筒最少测多少呢?

(50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