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253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小马青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安全预案篇

学校安全事故应急总预案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切实有效的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制定出应急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为确保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学校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组长:

徐志国

副组长:

史河龙甄文芝林欣

成员:

杨广娟李霞徐娟赵长星

魏明瑞王营刘楠曹玉霞

二、学校制定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制度及报告制度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校园周围环境及校内安全情况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事前预防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各班建立信息报告员制度,指定若干名信息报告员,若发生安全事故,要求信息报告员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班主任或学校。

三、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乡卫生院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处理。

  

2、迅速向教育局、镇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有食物食品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四、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2、迅速报告教育局和交通部门。

  

3、组织保护好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4、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

  

5、积极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

  

五、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的同时,立即报告教育局和镇政府。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抢险救灾小组迅速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救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大火蔓延。

  

六、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1、灾害预警:

凡气象台发布特大暴雨、风暴等紧急警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体人员进入紧急应急状态。

小组成员应指挥各部门做好”防风防汛”准备,听从统一调度指挥。

  

2、灾害防治:

一旦有发生狂风或水汛的苗头,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奔赴现场,组织抢险工作。

要求有关人员切断一切电源,同时有序疏散人员和物资到安全区域。

若发现人员伤亡应及时组织抢救,并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

  

救护电话:

120  

七、被盗案件应急预案  

1、报警程序:

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校园值班室或教导处报警。

  

2、处置措施:

接报后,保卫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案件容易处理的交政教处调查处理,不能处理的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八、其他突如其来的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社会人员到校对学生造成伤害时,信息报告员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报告,其他同学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

  

2、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并拨打”110”报警。

  

3、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4、及时上级有关部门。

  

5、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6、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7、妥善处理事故。

九、学生楼梯通道拥挤踩踏应急预案

1、一旦在学校楼梯通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在周边教师迅速到现场按各教学楼的应急疏散方案有序地进行疏散。

让学生通知领导和其它教师到场进行组织工作

2、值班教师迅速到位,根据情况迅速打120和110请求支援或直接送受伤害学生到医院就医。

3、通知领导和其它教师到场进行组织工作。

4、其它在场教师做好其余学生的组织工作。

5、班主任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6、妥善处理事故。

十、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本预案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体锻课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

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体操、田径运动等运动项目中。

1、组织机制

(1)组织领导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由校安全领导小组和体育教师组成。

(2)人员分工

报警:

体育课授课教师

调查报告:

医务人员、体卫分管领导

协调:

其余干部、体育课授课教师

护送伤者:

班主任、医务人员

2、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中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

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室内球场注意通风、采光。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①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②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

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③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④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

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

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

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3、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校医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区教育局。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校医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保险公司。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

十一、实验课(电脑课)突发学生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一旦在实验课发生突发学生伤害事故,如是电源漏电,教师应迅速将总电源关闭。

如为化学药品引发的伤害事故,课任教师应根据有关知识组织对学生初步处理。

2、课任教师迅速要求医务室人员到场进行抢救。

3、医务人员与课任教师根据情况迅速打120和110请求支援或直接送伤害学生到医院就医。

同时通知领导和其它教师到场进行组织工作。

4、组织学生迅速回班,并做好安检工作。

4、班主任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5、妥善处理事故。

十二、校外集体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外集体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交通事故、意外暴力事件、因活动器械损坏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等重大安全事件。

1、组织与指挥

(1)现场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成员和随队的各年级班主任、随队教师组成。

(2)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3)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4)应急状态期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必须保证通讯畅通。

2、监测与报告

(1)建立信息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

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集体活动带队的学校领导汇报,集体活动带队的学校领导应在第一时间向校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汇报,并随时与上级保持密切联系。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

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

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膳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3)突发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

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

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应急调查与救治

(1)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

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3)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4)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中止活动、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5)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十三、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报警程序:

(1)发生火灾时,现场教师马上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场。

立即报警拨打消防中心火警电话(119)。

同时迅速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学校领导在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并组织教职工救助人员、扑灭火灾。

2、组织实施:

(1)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学生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2)参加人员:

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学校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3)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4)使用器具:

灭火器、水桶等

(5)学生及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园内的道路,以便消防车辆驶入。

(6)如可能,要迅速启用广播系统,学校领导用广播指挥师生疏散或灭火

3、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4、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判断原因,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严禁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十四、职工事故应急预案

1.液化气泄漏

(1)当发现室内有液化气泄漏时,应首先关闭阀门,打开窗户,使液化气通过自然通风扩散,严禁有火种(不得打开各种电器设备)。

(2)实践课老师组织学生应立即散至教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