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2333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空间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区域空间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区域空间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区域空间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区域空间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空间分析.docx

《区域空间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空间分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空间分析.docx

区域空间分析

区域空间结构设计

区域空间结构设计是区域经济规划的起点,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设计,来源于对区域空间的正确认识。

考虑到区域经济规划必须从认识一个区域开始,所以认清一个区域的空间概念是完全必要的。

5.1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

5.1.1构成要素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各项经济活动都是构成空间结构的组成部分。

归纳起来,这些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以几种空间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节点、轴线和域面。

点、线、面是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

——节点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经济活动内聚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极化作用,使经济活动向区域的经济中心集中,这样的中心被称为点或“节点”。

节点是空间结构的最基本构成要素。

它有以下特征:

(1)节点有明确的位置。

每一个经济活动的中心,我们都可以找到其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可以在地图上用坐标明确地表示它所在。

(2)节点有大小和形状。

由于相互作用的大小不同和着力点不同,在不同地域形成的节点,可能有大有小,并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例如,平原地带的城市经济中心,可能呈现出同心圆的形状,而山地或丘陵地带的城市经济中心,大多是沿着河流呈带状分布。

(3)节点具有不断聚集的作用。

在一个节点形成之时,由于其极化作用的存在,城市经济中心本身会不断成长,节点的规模也就随之变大。

节点的聚集作用实际上就是增长极的作用。

(4)节点内部存在明确的功能分区。

节点表现为城市经济中心,如果我们将节点放大来看,就表现为一个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存在着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和办工区等等的功能划分,这种节点内部的功能分区,决定于这个节点本身的地位和作用,是节点经济要素聚集的反映。

(5)节点有数量和质量的概念。

在一个区域内,节点的数量是可数的,也可以确定一组指标体系,用来衡量节点的质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等。

在区域经济规划中,节点的数量和质量对区域的发展影响很大。

——轴线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连接节点之间的线状经济景观,称为“轴线”,如交通线、通讯线路、能源和水资源运输线等等,都是经济轴线的组成内容。

轴线一般不能够脱离节点而单独存在。

轴线是一个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也是经济活动空间的基本条件,轴线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轴线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

轴线的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节点,由于节点上经济发展需要与周边发生各种经济联系,所以需要建设节点之间或节点与周边地区联系的纽带,这就是轴线。

(2)轴线有一定的长度和方向。

轴线的长度是由轴线联接的节点之间的距离决定的,轴线的方向则是由节点经济活动的规模所决定。

经过长期发展,在一条轴线上形成众多的节点,普通的轴线就成为了“发展轴”。

(3)轴线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轴线的质量就是其经济景观内容的质量,如铁路线有一定的质量标准,能源等线有一定的通过能力等

——域面

域面是节点和轴线存在的空间基础,一般讲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区域的概念,但域面一般是做为经济活动的“底盘”而存在。

域面的特征就是一般区域在特征,是区域的质量特征。

在区域经济规划中,我们更多地注意域面的范围和域面的质量,域面的范围就是经济活动的范围,所以应当是经济区域的范围,在特定的条件下,是指行政区域的范围。

域面的质量是指这个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这个区域的资源丰度。

5.1.2空间要素的作用和空间系统

节点、轴线和域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区域经济规划的任务,就是要协调好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空间要素之中,节点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域面是起基础作用的要素,轴线是起联接作用的要素。

节点的作用表现出来,是不同的城市功能。

有些节点是经济组织和经济管理中心,也有些是交通中心,工业中心,文化教育科技中心等。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节点的“中心”作用划分为两类:

综合性中心和单一性中心。

一般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地区的综合性中心而存在,不仅在经济上,在行政是和社会活动上也都是中心。

单一性的中心决定于节点上的产业发展,可以是以工业为主的,也可以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

域面对节点来说,是经济中心的吸引地。

节点要成长、要发展,必须依靠域面向节点源源不断地供应各种经济要素,包括人、财、物等各种资源。

轴线是节点与域面联系的纽带,是经济发展的血管。

对节点来说,它是物流通道,对域面来说,它是基础设施。

空间的三个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1)城镇系统。

由节点与节点共同组成的空间系统是城镇系统,即城镇体系。

节点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有从从属关系、共有关系、依附关系、松散关系和排斥关系等,不同的关系影响到城镇系统,使城镇系统的设计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

大、中、小城市之间,形成等级规模系统。

(2)城市-区域系统。

由节点和域面组成的空间系统,也就是城乡系统。

由于经济活动向中心节点聚集,在节点周围留下了面积广大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乡村区域。

城市与乡村的系统关系是我们区域经济规划要解决的重点关系之一。

(3)区域网络系统。

由轴线与轴线,轴线与节点和轴线与域面组合形成区域网络系统。

包括经济枢纽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和区域产业系统等。

区域网络系统成为区域经济规划方案设计的重点。

(4)区域空间系统。

域面与域面之间的关系,形成经济地域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七大经济区等,都是宏观地域系统的表现形式。

由节点、轴线和域面共同组成的系统,就是区域空间系统。

区域空间系统包括等级、规模等结构,包括区域重心位置和经济区之间的关系。

5.1.3区域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

空间要素在地域上的聚集形成的产业聚集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区。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有产前联系产业、产后联系产业和旁侧联系产业。

它的生产过程要消耗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时又有另外的企业消耗它的产品,更有一些企业与之有着这样或那样生产过程或产品消耗的联系。

这些企业聚集在同一地域,可以减少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强生产过程的联系,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2)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区。

基础设施一般分为三部分:

生产性基础设施,指为产业生产服务的诸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供给、物资供应及金融等;生活性基础设施,指为生活服务的诸如商业、服务业、公用事业、住宅及公共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指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诸如教育、科研、卫生、环保、治安,等等。

如果许多企业共同使用这些较为齐全的基础设施,企业本身可省掉许多非生产性投资,增加企业的投资效益。

(3)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区。

今天的管理,其含义已经大为扩展了。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内容外,信息的传递、科技的普及、企业间的协调等,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群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域,可以加快信息传递,减少管理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5.2区域空间类型划分

认清区域空间要从对区域的划分开始。

按照赫特纳的观点,“区划就其概念来说是整体的一种不断进行的分解,一种地理区划就是地表不断地分解为它的部分”。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

5.2.1区域类型

地理学是最早提出区域的概念的,地理学的区域是地域单元,是现实中存在的、有自然标识作为区域之间区别特征的区域。

如: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形象特征都十分鲜明。

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一种必然手段。

事实上,人们对区域的观点和对区划的观点是紧密相连的。

对于整体的分解,可以有不同的分解办法,分解成不同的系统。

——类型区与系统区

有两类系统对于我们认识区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是类型区,第二是系统区。

(1)类型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

类型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这种标识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份法去提炼和归纳。

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在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性。

差异研究是区域研究的生命,有差异才有类型。

但是,我们必须防止一种倾向:

由于经济发展使得经济性的标识日趋重要,因而人们常常忘记了还有自然的存在,或者把自然当作了经济的附属物。

(2)系统区。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区,那么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所有自然和经济特征可能都是回异的,但所在位置上的相连,使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来研究。

先研究整体的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的特征。

经济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学提供的基础,中心点是区域的概念及其空间关系。

虽然现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看起来离地理学越来越遥远,而且内容越来越庞杂,但任何脱离开区域的空间关系的研究,都不应当属于区域经济学的范畴。

——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

对于我们面对的规划区域,可以从两个范畴来认识:

(1)行政区域。

从国家管理的角度认识区域,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国家按照需要,划分各类行政区域,形成一个行政体系,这种体系的每一个部份,都是一个区域。

行政区域是一种管理区域,它含有地理区的特点,也带有经济区的特征,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民族、国防、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

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最大的区别,是行政区域有固定的政府对整个区域进行管理。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运行一般是按照行政区来进行的,所以给人们一个错觉:

只为行政区经济就是区域经济。

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或者说只是中国的一个特例。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行政经济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

(2)经济区域。

经济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地区,具有完整的经济结构,具有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单元。

经济单元与行政单元在地域空间上的一致,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目前阶级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区域经济规划一般按照行政区域来进行的重要背景之一。

按照行政单元来管理区域经济,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

首先,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民众利益的代表,区域的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根本的政治上的目标。

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以经济实力为后盾。

.发展经济是地方政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和任何体制下都不能放弃的任务。

其次,地方政府是地方性资源的管理者,土地、矿山、劳动力,一般都有一定的行政归属。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这些资源,所以也就离不开地方政府。

资源的区域归属是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特点之一。

最后,区域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也需要造就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这是各级政府进行区域管理的任务。

在区域经济规划中,我们使用什么样的区域概念呢?

很显然,我们使用的是经济区域的概念,或者说是经济单元与行政单元在地域上相一致的经济区域的概念。

由于行政单元是经济存在的区域系统,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按照行政单元或超行政单元来进行是,所以区域的划分就不再是研究区域最初是如何划分出来的,而是要对现有的区域进行类型的划分,指出本类型包括哪些行政单元。

5.2.2区域空间类型及其划分

在空间上,区域由于其性质的不同和位置的关系,形成了区域的空间类型。

——区域空间的分类

区域自身的复杂性,使对区域空间进行分类以便于具体指导区域发展,变得十分重要,包括政策的制定,产业的选择,都会因为区域类型的不同而出现不要的特征。

(1)按照区域的产业构成分类。

按照区域的产业构成进行的区域划分,可划分为工业区与农业区等。

工业区指那些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农业区则指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工业区与农业的区别,在现代社会并不完全代表区域的发达与否。

(2)按照区域的生产性质分类。

根据区域的性质,划分出不同的物质区。

物质区指区域内部的主体的物质生产特征相同的区域。

农业中的物质区,如水稻种植区、棉花种值区等等;工业中的物质区,如能源区、化工区、原材料区等。

(3)按照区域的不同位置分类。

按照区域的不同位置,可以划分出核心区与外围区。

这是按照一个国家不同区域所处的位置关系进行的区域划分。

核心区指一个国家中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统治地位,领先地位的地区,如美国的此大西洋和五大地区,日本的关东地区等,那些处于被领导的地区,则是外围区。

——核心区与外围区

目前在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实践中,从研究区域的整体发展出发,基本上是按区域的不同位置进行的区域划分。

划分区域类型是区域经济规划的前期工作之一,区域类型的划分,相当于给一个区域定性,然后使用不同的规划原则去指导不同类型区域的区域经济规划。

(1)核心区域。

核心区域是我国目前发展最快的区域,集中了国家大部分的科技力量和工业企业,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中心。

核心区域聚集了全国主要的大城市,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大都市区。

这些区域的集中发展,往往控制了附近的区域,也有可能阻滞落后地区的发展。

(2)外围地区。

外围地区是以广大的西部地区为主的、以资源产业为中心的区域。

这里的大城市相对东部较为稀少,中等城市不是很密集,中心城市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比较低。

这类区域的发展条件差,发展需大量的投资和先进的技术,这些都是外围地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

在发展初期,投资的效率一般较低,主要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落后有直接关系,所以对外围地区的开发,往往是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始,把改变外围地区的落后的发展环境作为首要的任务。

(3)过渡区域。

过渡区域是界于东部大都市区和西部外围地区中间的区域,这些区域可分为三类:

一是经济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以农业为主体的地区;二是由于技术进步较慢、体制改革跟不上先进地区、失掉市场或资源枯竭等而开始出现生产停滞,人口外流,市政设施落后,人均收入增长较慢,失业严重的地区;三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地区。

要发展这些地区,需要大量的投资,用来保证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

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通常用人均GDP的标准化值为标准。

计算方法如下:

某地区人均GDP标准化值=

公式中,全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均按加权平均法(以各省区市人口数加权)计算。

显然,当某省区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值时,标准化值为正,否则为负。

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指标值各有不同,人均GDP的标准化值大于0的省区可视为核心区。

我国的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与我国目前划分的“三大地带”极为类似,或者说“三大地带”就是反映了核心——外围的关系。

见表5-1。

表5-1中国目前的核心——外围区与三大地带比较

东部地区

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中部地区

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西部地区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

核心区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

过渡地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

广西、海南

外围区

内蒙古、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甘肃

规划区域也需要划分核心区与外围区。

核心区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外围区则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区域空间规划应当论证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探讨核心区带动外围区发展的途径。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划分,是根据人均GDP的值来确定的,同时使用其他的辅助指标,形成一个指标体系,斯蒂格里茨对发达与落后地区划分的标准如表3-2所示:

表5-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某些重要区别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均年收入

超过6000美元

低于580美元

生产/就是

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力不超过1%

70%以上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

城市化

不超过3%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

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

人口增长率

低于1%

通常高于3%

资料:

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下册)第39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划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主要是从人均的收入水平来衡量,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注意到农村、农业和农业人口的比例及其作用。

实际上,发达与不发达的区别,可能还要更复杂一些,涉及到地区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的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也是条件多样,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制度因素,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为了研究方便,同时也有助于对区域发展状况的更深入政权的了解,有时我们还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达水平进行更进一步的划分,例如划分为低收入地区,下中等收入地区、上中等收入地区和高收入地区等。

1997年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是:

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人均GNP785美元以下;

下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

人均GNP786~312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

人均GNP3126~9655美元;

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人均GNP9656美元以上。

中国的不同收入地区划分,由于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变化很大,因此宜选用动态的指标。

划分方法如下:

低收入地区:

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75%的地区;

下中等收入地区:

人均GDP在全国人均75~100%的地区;

上中等收入地区:

人均GDP在全国人均100~150%的地区;

高收入地区:

人均GDP在全国人均150%以上的地区。

按照这种标准分类,中国各省市区在收入划分中的归属,社会随人均收入的变化而产生变动。

表5-3各省市区人均GDP与全国人均的比值(2001)

北京:

335%

天津:

265%

河北:

111%

山西:

72%

内蒙古:

86%

辽宁:

160%

吉林101%

黑龙江:

124%

上海:

495%

江苏:

171%

浙江:

193%

安徽:

69%

福建:

164%

江西:

69%

山东:

139%

河南:

79%

湖北:

104%

湖南:

80%

广东:

180%

广西:

62%

海南:

94%

重庆:

75%

四川:

70%

贵州:

38%

云南:

65%

西藏:

陕西:

66%

甘肃:

55%

青海:

76%

宁夏:

71%

新疆:

105%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根据上表计算,我国按收入水平的分区是:

低收入地区:

山西、安徽、江西、广西、四川、兰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

下中等收入地区:

内蒙古、河南、湖南、海南、重庆、青海

上中等收入地区:

河北、吉林、黑龙江、山东、湖北、新疆

高收入地区:

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

如果我们对照一下表5-1和表5-3,会发现高收入地区与核心区的区域范围大体上是重叠的,上中等收入地区和下中等收入地区与过渡地区大体上是重叠的,其余外围地区与低收入大体上是重叠的。

这说明,核心区一般就是高收入地区,外围区则包括了所有的低收入地区。

——工业化地区与农业地区

对区域进行分析,还需要了解工业化地区与农业地区的区别,这类地区是按照产业结构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

具体的方法有:

第一种方法:

霍夫曼定理法

工业化是区域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内容,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本资料的生产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的生产,这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特点。

衡量这种变化的程度,一般用霍夫曼比例进行: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

第一阶段:

霍夫曼比例5(±1);

第二阶段:

霍夫曼比例2.5(±1);

第三阶段:

霍夫曼比例1(±0.5)

第四阶段:

霍夫曼比例1以下。

一般讲,资本资料生产属于重工业,消费资料生产属于轻工业。

重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增大是工业化过程当中的必然趋势。

当工业化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重工业的比重将大体上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轻重工业的比例,必须注意到区域经济的特殊性。

由于各区域并不要求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且各区域都有自己的区域优势,加之无限制的区域贸易的存在,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将形成重工业区域与轻工业区域的区别,所以,用霍夫曼比例衡量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有一家的局限性。

但是工业化的过程,对任何区域来说,都符合霍夫曼定理的质的规定性,即当一个国家实现了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之后,在现代更表现为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我国目前工业化过程中碰到一个最敏感的问题是农村工业化问题。

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纷纷在广大农村出现,使农村成为新的工业小区。

如何评价农村工业化?

如何衡量农村工业化的程度?

显然不能完全用霍夫曼定理来为其定性。

由于农村工业化涉及的农村人口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不能不考虑给农村工业化下定论是多么的危险,因为如果误导了农村工业化的政策,将影响几亿人的生活和出路。

实际上,我国的农村工业化是农业向工业就地转移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属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的第三个阶段,但在区域内部,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停留在第一阶段。

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已经成为城乡差异和二元结构的具体表现。

第二种方法:

工业化进展程度法。

其公式如下:

工业化进展程度=(制造业增加值/国民生产总值)×100%

日本学者井村干男设置的标准是:

比值在10%以下,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在10~17%之间,为工业化第二阶段,比值在17~23%之间,为第三阶段。

比值在23%以上,为工业化第四阶段。

这个标准提出的年代较早,对于今天的情况,已经有很大变化。

5.2.3我国落后地区基本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无论外围区、低收入地区还是农业地区,在我国都表现为落后地区。

——社会经济特征的一般表现

我国的落后地区一般的社会经济特征是: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准之下,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业或单纯的资源型产业为主,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十分低下,发展的动力不足,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因素较多。

具体来说其特征表现为:

(1)经济发展落后与所处的生存环境有直接关系。

如自然环境较差的深山区、干旱地区、边疆地区、土地贫瘠地区和矿山的采空区等,或者是经济结构性失调、文化教育落后、社会基础设施缺乏的地区。

落后的根源既然有自然的原因,也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原因。

(2)落后地区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自我摆脱困境。

这主要是因为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机能不完善,资本缺乏,常常容易落入贫困的恶性循环。

(3)落后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速度相对较慢,各项改革措施的作用力度往往较弱,这也决定了落后地区开发必须具备全面性和综合性。

——社会经济的分布特征

从我国落后地区的分布看,主要有以下规律:

(1)西部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

如我国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地区,或者红土丘陵地区,这里土地贫瘠,耕地少,缺乏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华北的山区、沙漠地区、退化的草原地区等等,都具有这种特征。

(2)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

如西部某些自然环境较好,但文化教育水平较低,人口中文盲较多的地区。

这些地区很多人不是不具备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条件,或者就是传统观念较浓厚,缺乏现代商业文化和发展理念。

这些地区的有些人,至今仍然对经商、攒钱有鄙视的看法,不愿意经过艰苦的劳作来改善生活,小富即安,盆地意识强烈。

这些都造成了地区发展的落后。

(3)位置偏僻且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

一些地区由于其位于内陆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